家長最喜歡的三好學生獎章
在我們還不懂事的時候,在我們成長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家長總是教育我們要做個好人,要禮貌謙讓,不要跟人爭執。走進社會,前輩們告訴我們遇事要忍,要學會吃虧,總之人人都希望我們成為一個「以德報怨」的謙謙君子。
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一直以禮儀之邦自居,我們因有服章之美,禮儀之大被稱為華夏民族。自漢朝確定以儒家思想統治天下以來,儒家學說的發展達到了巔峰。儒家弟子常常用「以德報怨」來要求自己和別人。
孔子教學圖
以德報怨的初衷是以自己的寬容之心來感化犯了錯誤的人,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而《論語》中孔子的原話卻是: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問道老子
孔子的意思是:以德報怨了,拿什麼報德呢?我們應該以公平正直的態度來面對傷害自己的人,拿感恩的態度來報答幫助自己的人。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要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不能以吃虧是福來搪塞自己。
請讀懂這個眼神
《老子》中有:「報怨以德」,但是老子的這個「德」不是道德的意思,而是道法自然的意思。意思就是說你做了壞事,老天爺在看著呢,你會有報應的,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究竟我們該「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亦或是「報怨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