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被稱為是中國的兩個半聖人之一,一個是孔子孔聖人,另還有半個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王陽明作為明代哲學家,心學集大成者,他的「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就掀起了中國思想界的一股狂潮;不僅對國內的影響很大,在國內外同樣也是,例如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就是深受其影響,才有了後來的「稻盛心學」。
當你遇到很多煩惱,過得並不是很舒服的時候,就靜下心來閱讀這兩句話,王陽明已經把自己的心學中有相關的2句總結了出來。
一、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職,天下乃治。心統五官,亦要如此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而王陽明的這句話是:君主只需要端正身子拱手,清靜肅穆,讓朝廷的官員各司其職,天下才能大治。人的心統領著人的五官,也應該是這樣。對一個國家來說,國君要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然後下面幹活的臣子們各自盡到自己的職責,於是天下安泰。
讓人們把自己的心看個是統領自己身體各個器官的中心,想要避免我們所處環境中的其他事物,對我們造成傷害,那麼就要在自己的內心上下功夫,否則的話,內心受到幹擾,自然就會感覺到很多煩惱。
每一個個體,終究還是置身於人山人海中。在人群的洪流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被裹挾前行,那麼,如何去尋找自己?老子的話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二、親眼要是時,心便逐在色上,耳要聽時,心便逐在聲上
人心統率五官,也須如此。如今眼睛要看,心就去追求美色;耳朵要聽,心就去追求美聲。就像君主要挑選官員,就親自字吏部;要調遣軍隊,就親自去軍營。這樣,不僅君王的身份蕩然無存,六卿也不能盡職盡責。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環境是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不斷的變化的。因此人們的內心也會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的變化。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人的內心不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呢?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王陽明的「心學」更流傳到東亞,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推手,引領日本迅速崛起,曾經有人長嘆:「中日的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更曾說過:「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書中從「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以及「致良知」的修養學說,這三部分探討了人生哲學,相信憑藉對前人思想精華的學習,不斷追尋內心的強大力量,相信我們終有一天也能創造出不凡的成就。
想要了解王陽明心學的可以看看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裡面有王陽明一生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讀起來有趣還能學到智慧,能輕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