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孩子的全名會讓孩子恐慌,高情商的媽媽都不會這樣叫

2020-12-11 騰訊網

文丨木棉媽媽

很早的時候,看過一個黃磊的採訪,說在教育大女兒的時候,平時叫小名多多,當她犯錯的時候,會叫她大名,每次叫大名的時候,多多都會很害怕。

很多家長也是這樣做的,平時叫小名,表示親切,等孩子犯錯的時候,就會叫全名,並且會是很大聲的那種。有網友表示說:是我了沒錯,每次我媽叫我全名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要挨揍了。

你以為只是孩子害怕被叫全名嗎?連怕老婆的男人也是一樣:平時老婆會叫我相公,老公,很親切吧?可是當她叫我全面的時候,我感覺我離跪遙控器不遠了。

大部分家長生氣的時候都會叫孩子全名,並且是很大聲配合生氣的表情,孩子會有條件反射,每次被叫全名,就知道會挨罵、挨批評,所以,會對叫全名有恐慌感,每次被叫起全名,都會感覺一陣心慌。

家長可以這樣做:

生氣的時候也不要叫全名,如果孩子有小名的話,可以一樣叫孩子小名,並不是你大聲叫孩子的小名,他就會乖乖聽話的,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叫孩子的小名,你一樣可以跟孩子講道理,必要的時候,你還可以打兩下,當然了,不要打孩子頭和臉,可以拍兩下屁股。

大名留給正式場合

孩子獲獎的時候,給孩子頒獎,肯定會叫孩子的全名,或者你去學校接孩子的時候,也可以叫孩子的全名,或者只叫名字,別帶姓氏一起叫,這樣會讓孩子心裡有親切感。

另外家長在取名字的時候,也要走點心,別以為追求標新立異,追求特別,像去年有個爸媽給孩子取名「王者榮耀」,爸媽是開心了,孩子將來在學校肯定會被笑話。

還有的家長為了名字不重名,會用一些生僻字、繁體字,這樣更麻煩,記得高中有個同學,爸爸給取得名字就很特別,在詞典上都找不到,這樣孩子將來參加考試更麻煩。

取名字家長都會圖個寓意,可以把父母的期望給孩子取到名字裡,比如說李隆基,希望把家族基業興隆起來,辛棄疾,希望孩子將來無病無災,湯顯祖,希望孩子將來光宗耀祖。

也可以用文學方法起名,男楚辭,女士經,像林徽因的名字就出自《詩經》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周星馳的名字則出自《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你生氣的時候,會叫孩子的全名呵斥孩子嗎?如果有,希望你不要這樣做了,別等孩子將來獲得獎項,要上臺領獎被叫全名的時候。心裡首先一陣恐慌。

相關焦點

  • 高情商的媽媽,一般都不會這樣叫孩子的名字
    文|文兒之前記得有個採訪:「你心裡感覺最恐慌和留下心理陰影的事情是什麼」,大多數網友回答居然那麼的相似「媽媽叫自己全名的時候最恐慌」,看到這裡,我也深表贊同。小時候我媽一叫我全名,我就知道自己接下來就要挨揍了。
  • 媽媽稱呼孩子有講究,不同場合別都叫「寶寶」,這才是高情商做法
    很多孩子的小名或者外號都不是很好聽,母親要是不分場合亂喊,很有可能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感覺周圍人都在嘲笑自己。孩子肯定不會懟陌生人,所有的不滿情緒只能發洩在家人身上,因此,很多時候媽媽會成為唯一的「受氣包」。有人說,這是孩子不懂事,為了幾句稱呼問題,就向媽媽發火,很明顯是三觀出現了問題。
  • 媽媽用這三種稱呼叫自家孩子,不僅孩子有面子,又顯得媽媽高情商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們對孩子的喜愛簡直是溢於言表,恨不得時刻親親抱抱自家的娃。當然也給孩子起了無數個暱稱,有可愛的、搞笑的,像寶貝、臭寶、小皮猴等等。 但是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對孩子的暱稱也是要分場合的,不然的話孩子丟面子,媽媽也尷尬。
  • 有一種不祥叫「你媽叫你全名」,喊孩子有大學問,父母別叫錯了
    父母開心的時候一般會喊「寶寶」一個家庭一般都是媽媽喊孩子多,爸爸一般都是直接切入正題,或者是兒子女兒之類的直接稱呼,當然有情緒最多的也都是媽媽們。就算你生氣也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尤其是邊喊邊叫孩子的全名,因為你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很害怕自己被叫全名,不管是誰。
  • 「媽媽一喊我全名,我就全身發抖」,叫孩子也有講究,別喊錯了
    相信大多數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爸爸媽媽突然以凌厲嚴肅的語氣叫出大名,或是慢慢悠悠拉著長音叫出全名時,多數人一定是汗毛直立,瑟瑟發抖,認命等待的父母雷霆之怒的降臨。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不祥叫做你媽喊你全名。
  • 婚後叫婆婆啥?張嘉倪叫阿姨,唐嫣叫女神媽媽,鍾麗緹稱呼高情商
    結婚以後,大家都會叫婆婆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女明星們都是怎麼稱呼的吧~ 張嘉倪叫阿姨,唐嫣叫女神媽媽,鍾麗緹稱呼高情商 「瓊瑤女郎」張嘉倪因出演紫菱一角,打開了演藝事業的路,外表清純又漂亮,演技也不錯,事業成功,家庭也非常幸福。
  • 父母給孩子起外號,影響他們心理成長,試試叫他們全名
    正在打電話的媽媽對其呵斥道:&34;我有些疑惑,孩子膚白貌美,怎麼會起名叫黒丫呢?第一個方面:稱呼全名或是小名。孩子略微長大,家長要稱呼他們的全名以示尊重。同時也能夠加深他們對&34;的認知,並和自己的全名產生親切感。示意孩子寫作業、命令其做事,都可以稱呼全名或是小名。這樣既不會使其產生抗拒情緒,也會讓他們感覺受到了尊重。
  • 父母平時這樣叫自己家孩子,時間久了,很容易「毀了」孩子的性格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父母給孩子起名字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是容易受老一輩人的影響,或者考慮欠妥,經常會「踩雷」,但是父母卻很難察覺到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只有在孩子長大後,孩子有了反抗意識,情緒不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平時叫孩子的名字,造成了性格上多大的影響。
  • 被媽媽喊全名是什麼體驗?孩子渾身發抖:完了,我又做錯了什麼?
    突然,你聽到了門外媽媽喊了一聲你的全名。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我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我又做錯什麼了,我媽要來揍我了!一聽到家長喊全名就嚇得渾身發抖,心裡忐忑不安,甚至都已經成了一種條件反射。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有一種大難臨頭,叫你媽喊你全名。
  • 培養高情商孩子媽媽這樣做
    每個孩子從咿呀學語到蹣跚走路,父母都希望他按照我們的想法來, 希望他聰明,聽話,乖巧。並且都儘自己最大能力給予孩子最好的。 孩子會慢慢長大,他會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直到有一天,孩子大到會和你唱反調,和你對著幹,你吵他,他不聽,甚至他還衝你大聲吼叫,這時候作為父母有時候會不知所措,會無助迷茫。
  • 論孩子高情商的培養
    ,有些孩子,圍著爺爺奶奶,小嘴兒巴巴的,像抹了蜜一樣,那個甜啊,把爺爺奶奶哄的開開心心的,心甘情願的給孫子/孫女花錢,只要他們說出來,一定不打嘴,必須買,不管有沒有用,就因為孩子喜歡,說到底還是這孩子會說把老人哄開心了,相反,肯定也有這樣的孩子,有客人來了,媽媽讓叫人,一句一句的教也不說,讓叫個阿姨,那可真是太難了,寧可躲到媽媽後面也不肯叫,如果家裡在有小朋友來玩,自己的東西不讓碰,也不讓別人摸,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孩子
  • 爸媽沒事別這樣叫自己家孩子,時間久了,孩子性格都給你「毀了」
    導讀:爸媽沒事別這樣叫自己家孩子,時間久了,孩子性格都給你「毀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媽沒事別這樣叫自己家孩子,時間久了,孩子性格都給你「毀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從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體現孩子3個心理變化
    最近網絡上有這樣一個小調查,問的是:孩子叫「媽媽」和叫「媽」有區別嗎?被孩子這樣叫,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們不妨先看看網友是怎麼回答的。@樊文花念佛:「我女兒平時叫我媽媽比較多,叫媽的次數並不多,只有幾次,而且都是我和她鬧矛盾,她發脾氣的時候才會氣衝衝地叫媽。感受嘛,倒沒什麼不一樣,或許是女兒只有在生氣的時候會這麼叫吧。」
  • 孩子從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體現孩子3個心理變化
    最近網絡上有這樣一個小調查,問的是:孩子叫「媽媽」和叫「媽」有區別嗎?被孩子這樣叫,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們不妨先看看網友是怎麼回答的。感受嘛,倒沒什麼不一樣,或許是女兒只有在生氣的時候會這麼叫吧。」@庫克維爾:「我兒子只有淘氣的時候會叫我媽,不然就叫老媽,每次叫完就看著我咯咯笑,也不知道跟誰學的,兒子覺得好玩,就嘗試這樣叫。我平時聽慣了兒子叫我媽媽,突然來一句媽或者老媽,還真有點不習慣。」
  • 兒子姓「戴」,老師不好意思喊全名,媽媽無奈:我也只敢叫小名
    文/小語談育兒名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一個好的名字更能給一個人加分,不僅可以讓他人快速記住你,而且還能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所以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取一個好的名字。相反的,一個不好的名字也會給人帶來很多不好之處,不僅會鬧出笑話,甚至還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 兒子姓「戴」,老師不好意思喊全名,媽媽無奈:我也只敢叫小名
    文/小安媽媽聊育兒名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一個好的名字更能給一個人加分,不僅可以讓他人快速記住你,而且還能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所以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取一個好的名字。相反的,一個不好的名字也會給人帶來很多不好之處,不僅會鬧出笑話,甚至還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軌跡。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也變得很謹慎,往往深思熟慮後才決定孩子最終的名字,但有時候費盡心思起出來的名字讓人哭笑不得。
  • 孩子姓「車」,上學後老師從不叫其全名,老師臉紅:真的叫不出口
    前言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都要給孩子取名字,但是取名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於一些父母來說,想要給孩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並不容易,搞不好還會鬧出笑話,所以寧願花錢去給孩子取名字,但是也有一些父母想要自己給孩子取名字,覺得這樣更有意義,但是在取名字的時候也要更加用心。
  • 孩子從叫「媽媽」到改叫「媽」,一字之差,暗藏孩子3個心理變化
    即使這樣,每次回味被孩子喊"媽媽"的日子,貝貝媽心裡難免有落差。對於這件事,不僅媽媽心理會有變化,其實孩子的心理變化也不少。>孩子們從"媽媽"改口為"媽"多是從在意別人的意見開始的,萬事皆有因,孩子並不會無緣無故改口。
  • 孩子從叫「媽媽」到改叫「媽」,一字之差,暗藏孩子3個心理變化
    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34;,而是變成了似乎沒有多少感情的&34;,媽媽們也許難免有些失落:是孩子不愛自己了嗎,還是孩子變懶了?孩子不叫&34;改叫&34;,一字之差,暗示著3個心理變化貝貝10歲之前,每次媽媽學校接他放學,他都會撒嬌地撲到媽媽懷裡,甜甜地喊上一聲&34;。
  • 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隱藏著孩子三個心理變化
    兒子前兩天突然叫我「媽」,而不是媽媽,第一次聽到時,我愣了一下;第二次聽到的時候感覺有點心酸;第三次的時候我發現是孩子在耍調皮,因為每次他叫我「媽」的時候都是用方言叫的,叫完後就咯咯咯地大笑起來了。我是一枚80後,我們小時候那會周圍很少有人會稱自己的母親為「媽媽」,我們都叫「媽」。記得上初中那會,閨蜜跟我說隔壁班有個女生(我們班一男生的龍鳳胎姐姐)都這麼大了還稱她媽為「媽媽」,在五年級放學時那女生還會撲到她媽懷裡,抱著她媽,閨蜜說受不了她的矯情和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