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要記100首古詩300個漢字!常爸大語文能緩解幼小銜接焦慮嗎?

2020-08-24 一度甄選


一度甄選APP創作者|蝸牛媽媽


今年九月份蝸牛就要上一年級了,要是什麼都不做怎麼能讓老母親心安啊,語文幼小銜接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識字,拼音,古詩儲備,看圖寫話這些,哪一樣都需要準備起來。


不過, 我覺得這些都不是一些很難的知識,於是挽著袖子自己上手,每天讓娃念拼音,背古詩,拿著字卡認漢字,一開始娃還配合我,慢慢的就有點不感興趣了,最後就不愛學了,老母親我開始著急了。


專家說上一年級之前最好背過100首古詩,認識300多個漢字,拼音學會……看到這些我真是更焦慮了......



PART

01

給大家介紹下常爸大語文學習中的點點滴滴

童謠識字部分,蝸牛很熱衷裡面的童謠


第一周的課程童謠學習是《數九歌》,這首童謠朗朗上口,而且知識性挺強。


一開始先是童聲領唱兒歌,知識拓展部分由常爸跟小小常的對話(小動畫形式)引出對兒歌的解析。


接下來1-2個模塊是單字學習,常爸從兒歌中選取合適的漢字,從字的讀音,筆畫,筆順到組詞一一進行講解。



還會把字用在具體的句子或者古詩中,比如在講到「風」這個字的時候,常爸會給小朋友提到賀知章《詠柳》中的一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蝸牛從數九歌開始就很喜歡跟讀童謠,每天都會要求我給他放童謠,跟著童謠自言自語地跟讀,慢慢的學會了之後,跟我出去玩的時候都會跟我說我們唱一遍數九歌吧!從冬至開始每九天我就跟他說是幾九了,他就能知道這個時候對應的天氣。


學習了十二生肖的童謠他會看家裡人的生肖都排在第幾位,然後興衝衝地去告訴他們。


從蝸牛熱衷童謠開始,他每天給弟弟朗誦童謠,兄弟兩個一個躺在推車裡,一個推著車子說著童謠,小寶每次都聽得很認真,每次看到都覺得老有愛了。


下一個模塊是趣味測試,會有聽發音選擇漢字,連線,看字選圖,看圖選字等,有助於加深上一個環節所講的字的認識。這個環節將發音字形以及圖形聯繫在一起,從各個維度加深孩子的印象。


蝸牛也很喜歡童謠識字裡面的漢字書寫環節


這個環節是用一個小鐵鍬去鏟蘑菇,有一段時間孩子經常是對這個樂此不疲,寫完之後還時不時地逗弄一下等在邊上的小鼴鼠,然後自己就高興地咯咯咯的笑。

通過這樣去寫字,孩子能加深對字的印象,知道了書寫的順序呢!如果單純地給孩子一個字,我看到很多孩子的書寫順序都是錯誤的,雖然字最後寫出來樣子是對的,但是你真是不知道過程中經歷了什麼。


這個環節就很好地規避了這一點,小鏟子提示了字的起點,你只能按照小蘑菇的順序去挖。媽媽就不用擔心孩子筆順錯誤的問題了。



精學詩詞部分,我們經常用多種方式來鞏固學習效果


模式跟童謠識字基本差不多,古詩賞析,詩詞解讀,趣味測試,古詩秀還有最後的識字複習等。

這個模塊裡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是古詩秀,孩子要自己錄製整首古詩,可以發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做一個展示,這很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關於古詩的背誦,蝸牛開始啟蒙得很早,第一個古詩是孩子跟著他的小汽車學會的——現在很多發聲的玩具都會帶一兩首古詩——孩子按個按鈕就開始朗誦古詩,每次玩小汽車他都會聽。


這也給了我一些提示:學習古詩一定要多聽,潛移默化中孩子就能記住,如果再配上動作、圖畫更有利於孩子的記憶。


所以,我跟蝸牛聽了常爸上面的古詩後會根據古詩畫一些詩配畫,雖然畫得不好,但是我們自得其樂,也會編一些動作來演繹古詩。


我們還會不時地舉行古詩比賽,讓孩子複習以前學過的古詩,在出行的時候,無聊的話也會進行古詩背誦比賽。


趣味拼音部分,我們慢慢學、慢慢練


拼音從簡單的單韻母,聲母然後是複韻母以及整體認讀等等,學習的過程中包括每節課的聲調練習,拼讀練習。


第二節課包括了一個小複習。孩子可以反覆跟讀,練習來掌握所學的拼音。

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可以自己編拼音星球的故事了,還會跟我說:媽媽我做夢夢到了幾個拼音寶寶。


最近蝸牛練習音調部分比較多,在家裡總是能聽到他發a 的四個聲調,一邊說還一邊念叨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再就是拼讀的練習也進行了起來,我們說到某個詞或者某個字,我都會給他說一下拼音,哪怕他不是特別熟悉,也要讓他明白這個發音是怎麼來的。


從孩子的不排斥到慢慢地過來主動問「媽媽這個是怎麼拼的」,我們就是這樣慢慢地進行拼讀練習的。

最後一個模塊是每個章節都有的周複習,其中包括童謠的跟讀,識字複習,拼音跟讀跟古詩秀。孩子如果有不會的知識可以翻到前邊的章節去複習一下。


從第十三周開始學習看圖說話,我們很注意日常運用練習


前十二周學完了拼音,從十三周開始了看圖說話。

從最簡單的一兩句話開始,老師講解得非常詳細,比如,講一些簡單的描寫手法、添加簡單的形容詞讓句子豐富起來、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按照空間順序來寫……這為以後孩子上一年級看圖寫話做了很好的準備。


在我看來, 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聽不懂,整體的課程都是循序漸進的。課程還準備了看圖寫話的練習冊。



我們會拿各種身邊的事情,讓蝸牛去描述。這樣只讓孩子去說,沒有讓孩子去寫,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節約時間,並且讓孩子不至於對看圖寫話產生很大的反感,同時孩子也可以擴展很多內容。


不足的地方在於要把說的東西轉化為文字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底,我想這個可以等孩子拼音鞏固紮實之後再讓孩子寫,畢竟很多字他都得用拼音去表示。所以,為了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我們現在只是讓孩子用語言去描述。

PART

02

總結一下我們學習常爸大語文的所得:

拼音:孩子拼音在幼兒園學過,再學起來也沒有那麼吃力,但是音調跟拼讀都沒有學過,是跟著常爸語文的視頻來學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老師用小汽車上下坡來比喻聲調,形象生動,便於孩子記憶。


古詩儲備:孩子的古詩儲備量比以前大了,現在能背過四十多首古詩,一周一首古詩並不是特別難達成。有一些古詩唱起來朗朗上口,孩子聽多了也會不自覺地哼唱。識字量也大了很多,有時候他會指著繪本上的字跟我說這個是什麼字,我知道我並沒有教過,孩子就會很自豪地跟我說我在常爸上學的。


看圖寫話:關於看圖寫話,我最直觀的感覺是孩子現在描述一件事情,形容詞和副詞用得特別多了,而不再是乾巴巴地就說一件事情。


養成了學習習慣:孩子學習了一段時間以後,慢慢地就養成了習慣,每天早晨起床後先看一下常爸大語文,跟著讀一會兒童謠,背一下古詩。日積月累我相信孩子的收穫會越來越大的。


PART

03

也來說說常爸大語文的優勢與不足:

優勢:


1.選材方面貼近孩子的生活,且內容基本都是接軌幼小銜接的。

拼音的儲備,據說一般一年級學習拼音的進度都比較快,孩子能提前學習一下,有助於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而且孩子如果提前學了也會增加自信心。


識字量的儲備,這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級的考試,很多孩子都是因為識字量不夠,字不認識導致不能理解題目意思造成丟分;還有課外閱讀,如果識字量不夠,現拼拼音的話,很容易失去閱讀的興趣。

看圖寫話方面,這也是很多小學生的弱項,現在學習了,等孩子上學他們就會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寫,不會茫然無措。

最後是古詩的儲備,現在學校都很重視傳統文化,小學階段的古詩背誦也是要求挺高的,提前掌握,孩子今後學習起來會更從容,而且古詩背的次數多了,理解得應該會更透徹。


所以建議家長讓孩子早背古詩,而且一定要做到經常複習,小孩子背得快忘得也快,經常的複習能讓孩子記得更清楚,多次的重複也讓理解變得更透徹。


2.古詩配樂適合的年齡階段比較廣,感覺小點兒的孩子也是可以用來磨耳朵。

不足:

1. 對孩子的鼓勵有點單一,只有跟讀有一個打星星的。


2. 學到後期時間花的時間有些長,一開始課程一個模塊三五分鐘還好,後邊的單元一個模塊十幾分鐘,要學完一天的課程要一個小時左右,對孩子來說太長了,甚至有時候一天的課程有九個模塊需要學習,我覺得對於學前的孩子來說時間有點偏長。


3. 個人覺得整體趣味性還是有點不足,比如遊戲環節基本上沒有,還是基本屬於知識講解型。


PART

04

一些小小的使用建議


可以把每節課學的漢字和拼音製作成字卡來跟孩子做遊戲,有助於複習和鞏固學到的知識。因為這麼大的孩子學得快,忘得也快。


童謠跟古詩學過之後多跟孩子哼唱;看圖寫話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看到什麼樣的場景可以讓孩子去描述,而不是僅限於看圖去說,也可以根據孩子的繪本故事,改編出更多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教材變化大,幼小銜接該做好這些準備
    在和家長們溝通過程中,團長還發現,家長們對於幼小銜接的困惑還不止於語文一科。比如:拼音學不學?識字量該達到多少?需要提前學習硬筆書法嗎?英語零基礎能聽懂一年級的英語課嗎?「加減法要求學到什麼程度?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不要上。(數據來自2019年艾瑞諮詢)給孩子一個適應期,幫助他順利度過幼升小是很有必要的,但當這個「燙手山芋」轉到父母手中時,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淡定Hold住的。因此7成家長都在焦慮,教育資源越發達(比如北京、上海)的地方家長越焦慮,所以只能通過逼娃「多學知識」來緩解焦慮。
  • 幼小銜接學會漢字、拼音就夠了?恰恰相反!在家這樣學才對
    邦主有話說:今天繼續來講幼小銜接。上周《幼升小別焦慮!要不要上幼小銜接?該怎麼選?跑遍鄭州大小機構,終於總結出這份經驗!》聊到了幼小銜接為什麼這麼重要,也寫了鄭州目前幼小銜接有哪些,怎麼選。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報,一定要根據自己家裡的實際情況。別因為聽了「不需要提前學」,就頭腦一熱,讓孩子在家放羊了,結果自己也沒時間培養孩子的求知慾和銜接小學的習慣。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如果不上幼小銜接班,我們應該怎麼在家給孩子做語文銜接。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 不要上。 因此7成家長都在焦慮,教育資源越發達(比如北京、上海)的地方家長越焦慮,所以只能通過逼娃「多學知識」來緩解焦慮。 可是學無止境,當孩子學得越來越多,負擔也越來越重時,「幼小銜接」就跟「高壓童年」劃上了等號。
  • 大語文學前啟蒙,家長把握3點原則,就能為孩子選好幼小銜接教材
    在「大語文」概念鋪天蓋地地向家長襲來的階段,家長們還是非常焦慮。生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大語文的腳步,落後於其他孩子。只要看到「大語文」3個字,就給孩子報班買課。事實上,大語文的概念,小島老師不止一次和家長朋友們解釋過。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分大小,只是「大語文」更重視的是把語文學習應用在生活中。糾正了我們學習語文的錯誤概念,認為語文學習沒有用,只是為了考試。
  • 幼小銜接,怎樣幫孩子做好過度?
    看看家裡還處在傻玩傻鬧的狀態的娃,家長在家裡都有些心慌氣短,臉紅心跳,不少家長也諮詢我,處於幼小銜接的娃們應該做點什麼。看看「別人家多才多藝的娃」,覺得自家孩子再不學點什麼,就來不及了!很多焦慮的父母選擇讓寶寶上學前班,通過幼小銜接來領先一步。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一年級娃親身體驗,學會這些太重要了
    牛牛幼兒園大班上學期馬上結束,最近班裡一些寶媽說,下學期不上幼兒園了,報校外專門的幼小銜接結構,提前適應一下小學,學習一下拼音、語文和數學知識。牛牛媽媽有些猶豫,要不要給牛牛也報一個,幼小銜接教小學知識,是否有必要提前學,另外完全模擬小學來孩子很累,但零基礎入學的話,明年上學能不能跟不上?
  • 幼小銜接不是提前學認字和拼音,讓語文老師告訴你,學什麼最重要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雖然本學期還沒結束,不少面臨家中有即將入學的家長都開始焦慮了,該不該去上幼小銜接?怎麼上?我自己在家輔導,究竟能不能跟上9月份開學的學習節奏?作為語文老師,每次有焦慮的家長來諮詢如何在幼小銜接階段學好語文的時候,我也比較無奈,因為老師說的家長都不相信。 作為語文基礎啟蒙,一二年級是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基石,基石的打造不是提前學習就能完成的,要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學齡前做好識字準備是沒錯,接觸拼音學習也可以,但是怎麼學?如何給孩子做好語文的啟蒙,這裡面的學問不是家長去報一個幼小銜接班這麼簡單。
  • 幼小銜接的語文啟蒙,其實並不難
    很多朋友會問,我們家孩子要上小學了,需要認識多少字啊?需要會拼音嗎?今天簡單說說我的看法。這些提到的啟蒙並不代表一定要在上學之前全部學會,但是需要在孩子幼小銜接的年齡充分階段重視。第一、漢語拼音。漢語拼音首先是識別漢字字音的工具。在小學階段,拼音是在一年級第一學期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學習,然後通過拼讀字音、詞語、整句整段話來不斷鞏固。對於適齡兒童,學前會一點簡單拼音還是能使初入小學的學習輕鬆一些。
  • 「幼小銜接」到底需不需要?這4個幼升小的底層學習能力一定要掌握!
    所以一般從孩子上大班開始,媽媽們就盤算著怎麼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該不該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班……很多「過來媽」都知道,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之間在校英語成績的差距非常非常小。三年級之前,在校的數學成績也基本拉不開差距。而有比較大差距的竟然是語文。
  • 升小學後拼音1個月要學完?沒上幼小銜接的娃,一年級能跟上嗎?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孩子升入幼兒園中班後,關於幼小銜接的問題就成了不少父母關心的事情,而恰好今年孩子上中班,明年就要升大班了,究竟是繼續留在幼兒園,還是轉去學前班,成了父母非常重視的問題。私底下,我也與孩子班裡幾位相熟的家長聊過這個問題。
  • 中國家長的焦慮:「幼小銜接」與「零基礎」上小學之爭
    「在石家莊未來強者幼兒園大班,孩子100以內的加減法都學完了,拼音也都學完了,漢字也教了幾百個。現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三個月,才學到10以內的加減法。」石家莊市民周麗麗說。  周麗麗說,據她所知,孩子現在的同學有好幾位在暑假裡報了「幼小銜接」班狠學了兩個月。「小學學習拼音的時間比較短,如果之前沒學可能會吃力。」
  • 幼兒園不開學,用優學派給孩子幼小銜接
    幼兒園不開學,孩子一直宅在家裡,大班孩子家長都要急瘋了:孩子眼看就要上小學了,這從寒假玩到暑假,孩子沒有做幼小銜接怎麼適應小學生活?    我有一招!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幫孩子做幼小銜接,就算孩子宅在家裡沒有老師教,照樣也能學。有小V在,小V六大功能助力孩子幼小銜接,帶孩子做好知識積累、習慣養成、能力培養,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各位家長是不是也對功能強大的小V感到非常好奇呢?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幼小銜接怎麼做?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讓孩子在家提前打好基礎
    孩子們只顧著新奇,對即將到來的課業壓力毫無所知,但是,家長們卻感到非常焦慮,生怕孩子沒有基礎跟不上小學的學習進度。現在,距離開學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了,該怎麼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呢?不妨試試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這款智能學習工具,裡面包含幼兒語文、幼兒數學、幼兒英語三大板塊的幼小銜接學習內容,能夠讓孩子在趣味互動中輕鬆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知識,是孩子幼小銜接不可或缺的學習助手之一。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100個生字筆順,老師:做好幼小銜接
    #教育優選計劃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100個生字筆順,老師:做好幼小銜接幼兒園大班小朋友進入一年級進行正式的學習,相信很多家長比孩子還擔心,怕孩子不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其實家長們不用過於擔心自己的孩子不適應,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
  • 「幼小銜接」培訓:收費3萬元3歲接受面試培訓 學習漢字
    按照這家機構「幼升小」孩子的知識標配,幼兒園畢業前孩子要掌握3000個漢字、100以內加減法和簡單的英語會話,此外還要基本掌握漢語拼音。  在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一直是家長擇校的重點環節,其中以競相追逐知名民辦中小學為主流,某些「第一梯隊」民辦學校招生甚至百裡挑一。  部分民辦小學採取面談方式招生。
  • 沒有太功利的想法,兒子學習常爸大語文80天的真實效果
    它裡面集合了英語、數學、語文這三個主要學科,同時還有其他適合幼兒的課程,但是我家看中的還是它的語文課程。那麼下面詳細的說一下,常青藤爸爸大語文是怎樣給孩子帶來快樂學習的。我家選擇這個app學習的初衷是讓孩子有一個學習語文的意識,每天看一些薰陶一下,不去苛求是否記住了每一個字。通過兩天的學習,最終孩子背會一首兒歌,理解了這首兒歌描述的是什麼,認得其中簡單的漢字就達到了我心中的目標。冉寶已經學會《數九歌》,《放風箏》,《小老鼠》等童謠。
  • 瘋狂的幼小銜接班,是在販賣家長焦慮
    語文、數學、英語、面試技巧、儀容口才……本應恣意奔跑嬉戲的年齡,許多孩子卻被家長塞進教室接受「幼小銜接」培訓。在上海一家專為應試民辦小學招生而開設的「幼升小精英培訓班」,孩子們拿著平板電腦做題,並模擬升學面試一般回答老師的問題。在這個培訓班裡,最小的孩子僅有2歲半。
  • 幼兒園不開學,別忘了準備幼小銜接,語文、數學、英語準備更充分
    ……我完全理解媽媽們的焦慮,因為我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當初在考慮暖暖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的時候我同樣產生過這些疑問。而時至今日,暖暖一年級馬上要結束了。在感慨時間飛快的同時,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幼小銜接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首先我想解釋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不上幼小銜接,到底能不能跟得上一年級的進度?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幼小銜接的核心並不是提前學習一年級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小學階段將要接觸的學科的理解和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