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官員的微博實踐:想實現非公知不五毛

2020-12-12 觀察者網

近日,一群分布在蘇浙滬、曾入選去年華東四省市十大公職人員微博的官員博主們,自發在嘉善聚會,號稱「非官方博友匯」。主要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全民麥克風時代,官員應該怎樣在微博上「說話」?

在網絡上,往往極端的聲音最響亮,想要說理,特別是站在政府立場上公正地說理,並不容易。儘管如此,這群並不多見的活躍官員博主還是樂此不疲地在微博上「拿起麥克風大膽講話」,不遺餘力地「激揚文字」,甚至不怕遭遇「圍攻」。全民麥克風時代,「非官方」的他們想在網上「非公知」、「不五毛」。

但他們也承認自己很「糾結」,不知道有些事該不該去管。他們在微博上還常常有孤獨感,但也學會了「互轉互頂」。「非公知不五毛」的實踐能改變微博氛圍嗎,網友們在拭目以待。

2012年度華東四省市公職人員微博TOP10(上海)

一群官員的微博實踐:想實現非公知不五毛

7月22日上午9點12分,糾結了挺久的楊華終於發出一條類似捫心自問的微博:「該不該管『閒事』」?

他寫道:「閒事」,我的理解是管了我職責外的事。在鬱悶中回顧了自己開博25個月不得已3次刪帖:都是批評行政不作為的。糾結啊:管,似乎手伸得太長,有人惱火;不管,又覺得有違我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許多好友勸我:你楊華改變不了什麼!不過我想:如果人人都事不關己,將會是怎樣呢?

這位微博實名認證的上海市閔行區司法局法制宣傳教育科科長,在微博上自稱「俠骨柔情」,就在幾天前高興地宣布粉絲突破兩萬,被認為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務員博主」。

楊華似的糾結,在官員博主中共鳴者甚多。上海另一位微博頗具影響力的幹部,前陣子看新聞後批評了某地政府「怎麼在發生那麼多案件後才開始重視」,很快收到當地主管部門的電話,希望刪除微博,最後他只能以「轉發量挺大,聲音已出去一些」自我寬慰。

儘管如此,這群並不多見的活躍官員博主,還是樂此不疲地在微博上「拿起麥克風大膽講話」,不遺餘力地「激揚文字」,甚至不怕遭遇「圍攻」。就在不久前,這些分布在蘇浙滬、數位入選去年華東四省市十大公職人員微博的官員博主們,自發在嘉善聚會,號稱「非官方博友匯」,主要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全民麥克風時代,官員應該怎樣在微博上「說話」?

不止一個人感到孤獨

聚會時,不知誰開了個頭,說到「官員在微博上的『孤獨感』」,便引來一片「心有戚戚」的共鳴。

嘉善老顧,浙江省嘉善縣經濟和信息化局巡視員,這次「非官方博友匯」的發起人,曾經歷過一次莫名其妙被罵的經歷。「縣裡出臺一項政策,有些人覺得不滿,直接在我的微博上留言:『你們這幫人是不是吃閒飯的?竟然出臺這種政策!』」老顧當時著實委屈,「這項政策的出臺和我所在的單位毫無關係,和我個人更是扯不上瓜葛,怎麼就罵上我了呢?」

玩了一段時間微博,老顧發現:「有些人其實並沒有惡意,他們並不知道政府運作機制,內心深處對一些官員有看法,覺得縣政府大院的人都是『一個鼻孔出氣』,看到一個實名認證的官員微博,就發洩下情緒而已。」有時候,他會和他們私信互動,向他們解釋一下實際情況,「有些人能夠理解,遇到不願意溝通的,也就不再理會了」。

沉默了一會兒,楊華也談起自己「最孤獨的一次經歷」。

今年6月,上海一位居民發了一條長微博,指責偷盜現象嚴重,治安混亂,說派出所不管事。楊華看到了,了解情況後,在微博中提到「也不能全怪公安局,郊區警力嚴重不足,警察既辛苦又危險啊」,隨之而來的又是200多條跟帖,有恨有愛。

「我一個人對付200多人,忙了一天,也沒人幫我說話。哪怕有位警察在微博上支援我一下也好啊!」楊華提到這兒不禁搖頭,「也有警察私信我,說不便開口說話,只能在私底下支持我。」這樣的孤立無援深深刺激了楊華,唯一的寬慰是「後來一次機關會議上,有領導談到此事特意肯定了我的做法」。

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韓可勝,蟬聯3屆「人民網十大博主」,也是官員中的微博達人,談起了自己開微博的初衷:「官員微博和政府官方微博從不同角度來表達政府,溝通政社,引導輿論。我佩服楊華老師的俠肝義膽、敢衝敢撞。但我主要是為了工作開微博,因為自媒體時代,搞宣傳的官員要率先探索網絡傳播規律,不能放棄話語權。」

隨後,他說到行政管理學中的「塔西佗陷阱」:「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因此樹立政府誠信,在網民中不斷積累政府公信力十分必要。」同時韓可勝也感到:「現在官員開實名微博的人還是太少,都做『潛水員』,不拿麥克風,人家怎麼知道你會唱歌?」

於是,這些在微博中「拿起麥克風」、卻又時感孤獨的官員,相識於網絡之後,開始了越來越多的線下互動,希望「團結起來,共同發出理性的聲音」。

 

 

 

理性的聲音可以響亮嗎

「混跡」網絡多年的官員們都知道一個事實,在網絡上,往往極端的聲音最響亮,想要說理,特別是站在政府立場上公正地說理,還要人氣足,並不容易。

韓可勝的微博有個特色欄目叫做「時事韓評」,兩年來點評了各地發生的近百起重要輿情事件,頗受歡迎。然而,他卻很清楚:體制內的人怎樣做到非「公知」、不「五毛」,理性適度卻又引起關注,實在是個大學問。

7月13日晚6點,曾成傑事件剛開始發酵。人氣博主「Happy張江」很快發微博:【本年度最無情、最冷血微博誕生】「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帖稱:『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對犯人執行死刑時,犯人必須跟親人見面。』請大家無限複製,刪得掉微博刪不掉恥辱。」很快,轉發超過5000次,評論超過1000條,一片頂帖。

7月14日一早,韓可勝也發了名為【我看長沙輿論風波】的微博,他寫道:「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條微博招來如潮口水,先刪後道歉。染香(註:一位知名博主)說,微博等同風月場,良家閨秀也會惹一身騷。我則認為,政府運用新媒體、應對網上輿論確實任重道遠,但應介入微博,在介入中了解民意,逐步學會說人話,學會表達自己,多求教,多實踐,吸取教訓,不宜因噎廢食。」

他很清楚,這樣一條溫和的微博不可能引發「Happy張江」微博那麼大關注,甚至和染香觀點不一致,還可能遭遇其粉絲攻擊。果然,一會兒,就有人在評論中帶點嘲諷。不過,「博友匯」成員嘉善老顧很快跟帖:「面對輿情危機,把實情講清楚是最大的『技巧』,文過飾非只會『弄巧成拙』。」接著,另一位「博友匯」成員中一在線又跟了老顧的帖:「說真話,說不了真話,不要說假話!說得清楚的說,說不清楚的不要亂說。」接下來的30多條評論,則基本都持支持觀點。

韓可勝說,並不要求評論都是支持,也不會刻意刪帖,但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團結起來,共同在網絡上發出理性的聲音,讓這些聲音越傳越遠,是他願意看到的。

正因為此,「博友匯」的成員們總樂於對公共事件發表個人看法。「只有一次次在點評公共事件中亮出觀點,別人才能知道你,從而取信於民,擁有話語權,成為意見領袖。」韓可勝認為,「要以政府的透明公開、官員的人性引導,來培養網絡的理性。浦東在這方面進行的嘗試,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就在最近,韓可勝又發表了【我看陳光標】的評論:「據新華社,陳光標率隊前往甘肅災區!我本來不大喜歡標哥這個人。但一次次災難,他都到第一線,拿出來的也是真金白銀,比滿口仁義道德的機構和人強多了。行動永遠比言語更重要。」轉發量超過2000次,評論超過200條。這讓他感慨良久:網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拉黑」算什麼本事

在私下聚會中,這些官員博主們還有個共識:面對反對意見,只要不是人身攻擊,就不做刪帖或把人「拉黑」(拉入黑名單)的事。

嘉善老顧發現,無論自己發什麼樣的帖,總有幾個人要跳出來說三道四,而這幾個人他並不認識。開始他挺鬱悶,後來漸漸習慣了:官員開實名微博,講的就是一個公開透明,有人時時盯牢你,不斷提醒你,反而是好事。況且,通過別人的公開評論,你也知道別人的想法。

老顧認為,之所以現在網上對政府怨言多,信任不夠,有一個原因是很多官員太「神秘」了,總在玩「深度潛水」,因為擔心微博上一些攻擊或者怕多事,主動放棄了微博的輿論陣地,即便有些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既不回答疑問,也不解釋過程,讓老百姓在猜疑中增加了不信任感。其實玩微博時間越長,越覺得「大多數老百姓都是講道理的」。

漸漸地,從來不「拉黑」的老顧發現,網上的朋友越來越多了,甚至,每天總有三四十條@他的微博,基本都是反映民生問題。「比如『哪裡紅綠燈壞了』、『哪裡播放喇叭擾民了』之類,我收到以後,就公開轉發給相關的部門,並督促他們解決。之所以公開轉發,一是對博友的尊重,二是給相關部門公開的壓力。這就是微博之妙。」

有一天深夜,老顧收到一條微博私信,反映馬路上有一個窨井蓋掉了,請他幫忙呼籲。他馬上@嘉善交通投資部門的微博,敦促他們處理。第二天一早,交通投資部門就去現場看了,發現這屬於建設部門管,很快將問題反映過去。建設部門很快去現場處理好了,並於一小時後在官方微博上發了帖子:告知市民窨井蓋已經補上,馬路已恢復了原貌。一直在關注此事的老顧,就將這個處理結果在微博上發布,並表揚了相關部門的快速反應。

「@是信任,轉發是責任。」熱心的老顧常常在微博上「管閒事」,「老百姓之所以@我,一方面可能並不清楚一些民生問題具體是什麼部門管的,另一方面可能也想藉助我的影響力促進事情快點解決,對於這種寶貴的信任我從來不會嫌煩,官員開微博的一個功能不就是給百姓辦點實事嗎?」

老顧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博友匯」許多官員博主的認同。不過和退居二線的老顧相比,在職的他們往往更忙,所以更多的時候,就把這些民生問題轉給自己負責的官方政務微博處理,而且他們發現,和「專業上訪戶」不同,網民反映的事情往往都是民生小事,只要相關部門能公開處理,態度誠懇,他們就能夠理解。

「動輒拉黑,和一些官員不敢開微博,或者有些博主使用網絡水軍一樣,本質上都是不自信的表現。想想看,有幾個被查出的『問題官員』是微博達人?當你開誠布公,真誠交流,你會發現,惡意攻擊你的人會越來越少。當然,人氣旺的官員博主也不見得比不開微博的官員工作上做得更好,但他們顯然因為多了一條接地氣的渠道,更受百姓歡迎。」一位官員博主說。

難以迴避的身份尷尬

然而在共識之外,官員博主們依然有許多各自的困惑。

比如,韓可勝認為,和政務微博相比,官員的個人微博可以更具人性化,更加富有個人魅力。但他發微博卻也有幾個原則:不曬私生活;講話格外小心。「一方面是出於對家人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也怕引起誤解。」

他記得有位公務員朋友喜歡曬些旅遊的照片,結果馬上就遭到博友質疑:「政府部門真是舒服啊,天天出去旅遊。」朋友找到他求助,他從側面幫忙解釋說,一名官員休假的時間一年只有幾天到十來天,只不過博主沒曬其他照片而已。還有一次,他本人去北京出差,看到機場高速邊的樹林上掛著不少被風吹起的塑膠袋,便用手機拍了張照片,並調侃道:「北京注意環保啊。」結果很快有人回帖:「部長攻擊北京啊。」他只好趕緊刪了那條微博。「官員發微博,真要從受眾角度多想想。很多官員就是在網上嗆水後離開了網絡。」韓可勝說。

在楊華看來,自己雖然是公務員,但政府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自己還是會直言不諱批評,雖然這並不容易。

今年,楊華發現有很多人反映一個小區存在管理問題,就一直跟帖轉發,了解情況,向該鎮有關部門反映得到的回答都是「還在跟進」。「後來我就一直跟帖,終於得到了該鎮鎮長的批示。那位鎮長跟我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就問我為什麼要緊抓不放,認為大家都是體制內的,何苦這樣?」但在楊華眼裡,「在微博上表態,正是給政府官員展示自己的機會,何必躲躲閃閃?」

在黃浦江死豬事件一段時間後,嘉興市政府在人民網上做了訪談,老顧便發微博說,政府有姿態還是好的開端,雖然晚了一點。結果引來博友一片「拍馬屁」的罵聲。老顧平復心情之後,看到有博友相互攻擊,又勸說「不要搞地域攻擊,當就事論事,大家同處長三角,本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稍稍平復了輿論。

當然,官員博主們聚在一起,最多的還是在網上做盟友。當哪位博主需要發布當地的一條輿情時,他往往會@博友匯裡所有的其他成員,大家一起幫助頂帖。用他們的話來說便是,引導微博輿論講究第一個跟帖的人,如果第一個人呼應,往往這個輿論場的「塔」就搭正了。

不過博友匯裡也有成員已經提出,相互支持幫助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仍是相互監督批評,「不然別人會戲說你們是在『狼狽為奸』啊!」至於如何相互監督批評,官員們說,如果誰的言論過激了,他們會私信給他,勸他刪帖。

在楊華的領導、同樣是「博友匯」成員的閔行區司法局局長金海民看來:「雖然官員的聲音也需要聚合,但光是官員的聲音遠遠不夠,同樣需要更多來自第三方、民間的聲音。正能量越多,微博環境就越好。」(解放日報特稿,記者周楠)

相關焦點

  • 曹豫生:簡論「五毛」
    這條微博提到了五毛,五毛是我們上網經常會碰到的詞彙,比如前一段時間,號稱微博女王的藝人姚晨在與網友爭論時,就把對方稱為「五毛」。五毛在網上常見,但是對之分析的文章,包括已經出臺的各種網際網路研究報告等,與五毛相關的不多。我這裡就簡要分析一下,拋磚引玉,以引起大家對這一現象的探討。一、什麼是五毛?五毛指什麼?
  • 官員開微博不打官腔引發民眾關注(組圖)
    無論是政府官方微博還是官員個人微博 都走親民路線說通俗易懂的「大白話」  網絡浩瀚,千姿百態,因言論「出位」而出名者多如牛毛,並不稀奇。但有這麼一批網友,他們吃著「公家飯」,卻上網說著風格與「公家風格」迥異的「私家話」,極富個性,以至於網友們一度懷疑他們的官員身份是否屬實。在他們「自驗正身」之後,網友們不禁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
  • 北京水屯等五大批發市場主動清退五毛零食
    「五毛零食」,個頭不大,價格不高,危害卻著實不小。近年來,各地食藥監部門將校園周邊「五毛零食」作為監管的重中之重,多次開展專項整頓,收到一定成效。但時至今日,「五毛零食」仍然像趕不盡殺不絕的「小強」,盤踞在學校周邊,蠶食著孩子們的健康和家長們的錢包。
  • 新浪微博上「自乾五」的表達及其話語策略研究
    而批評者則認為「自乾五」是社會底層對政府意志的呼應,是國家權力壓制和社會權利意識不張的結果(潘妮妮,2015)。此外,在一些關於微博政治派別的研究中,「自乾五」往往被歸為左派(程文青、瀋陽等,2015)或被認為是網絡輿論場正能量的一部分(何凌南等,2015)。
  • 「五毛食品」包圍農村校園,快救救孩子!
    「五毛食品」三宗罪:「三無」、傍名牌、亂添加記者採訪發現,這些琳琅滿目的「五毛食品」大多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甚至一些零食的包裝袋上,幾乎找不到食品質量安全標誌,包裝印刷粗糙,生產批號以及可食用日期模糊,甚至出現漏油情況。
  • 「五毛食品」包圍農村校園,到底是誰的不作為?
    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   記者採訪發現,這些琳琅滿目的「五毛零食」大多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甚至一些零食的包裝袋上,幾乎找不到食品質量安全標誌,包裝印刷粗糙,生產批號以及可食用日期模糊,甚至出現漏油情況。  在農村市場,「傍名牌」的山寨食品也比比皆是。
  • 北京五大批發市場清退「五毛零食」
    五大批發市場清退「五毛零食」調味面(肉)製品、膨化食品、果凍、飲料等「五毛食品」在批發市場上價格更低,往往在0.2-0.3元之間。檢查中發現,部分食品存在著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等缺失或不全的問題,還有些食品供應商資質、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不全。
  • 北京五大批發市場清退「五毛食品」
    「唐僧肉」、「片甲不留」……這匪夷所思的名字是不少學校周邊小賣店的「五毛食品」。這些零食價格低廉,名字怪異,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零食的添加劑或菌落總數超標。「六一」在即,市食藥監部門啟動對「五毛食品」市場的全面整治,五大批發市場清退這些不合格的小食品。
  • 廣州37批次校園零食不合格「五毛零食」安全堪憂
    目前,廣州市工商局已對檢測不合格的食品採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處等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五毛零食」安全堪憂 該誰來管?  記者調查  五毛錢一包的零食,利潤多少?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一德路277號,這家名為「一德路綜合市場」的批發市場裡,一個一個小隔間,密密麻麻地堆砌著各種零食,五毛零食的進價只要三毛左右。而各相關部門紛紛表示,「五毛零食」問題錯綜複雜,「單兵作戰」很難解決問題。
  • 北京治理校園周邊不合格「五毛零食」 五大批發市場主動停售
    五大批發市場清退「五毛零食」「五毛零食」是流行於兒童特別是小學生群體的所謂「休閒食品」,該類食品在包裝標籤上冠以一些奇特的吸引青少年眼球的名稱如「唐僧肉」、「片甲不留」等,並以價格低廉、口味新奇受到學生的喜愛,主要在學校周邊的一些小食雜店銷售。
  • 官員形象的媒介呈現與社會化傳播研究
    本研究認為,通過對飛速發展的社會化媒體的考察,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實現對上述內容的有效分析。為此,本研究以新浪微博為平臺,以2012年黨的十八大閉幕以來截止到2014年5月31日,共18個月的海量數據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進而以基於案例和話題的多元話語分析為方法,主要分析了同一話題不同群體的人所持有的觀點、看法、情緒和意見,本研究共採集相關原創博文數據共達1407208條。
  • 要五毛給一塊!蔡英文如此賣力討好,美國爸爸給了她什麼?
    不過,美國國務院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在受訪時僅表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的名稱更能反映協調美國相關事務的角色,而非更廣泛的北美事務,並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並未改變。在中美博弈不斷升級之際,臺當局曝光了近期三大提升「美臺關係」的大動作,包括美方同意將「臺灣和美國對等放入(臺)事務機構名稱」、首次實現「臺美斷交」40年來的「國安首長」會晤、美臺官員首次共同與臺「邦交國」官員會面。蔡英文當局極力渲染「臺美關係的大突破」,炫耀這是「美挺臺新高點」。
  • 一袋五毛零食竟有15種添加劑 多無生產許可證
    記者 王鴻哲 攝  淄博將重拳整治「五毛零食」。15日,記者調查發現,在張店城區幾所中小學校門口,各種食品攤點排起長隊。一到放學時間,零食攤被學生圍得水洩不通。在數十種食品中,「五毛零食」頗受學生們歡迎。記者購買了十幾包「五毛零食」,發現小小一袋零食,竟有15種食品添加劑。
  • 別讓文具店成為「五毛零食」新據點
    記者近日在多地調研發現,隨著監管加強,不合格零食售賣情況有所收斂,但仍有部分「五毛零食」風吹草不折,隱藏在校園周邊的文具店、書店中。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持續加大治理力度。  重拳出擊讓「五毛零食」「元氣大傷」  遼寧建立「學校—學生—家長」三位一體聯防機制防堵三無食品、山西太原打出「組合拳」持續加碼、河南開展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整治「百日行動」、甘肅全省所有校園及周邊200米範圍內禁止銷售「辣條」……記者調研發現,重拳之下,校園周邊的「五毛零食
  • 老外眼中的中國微博情緒:換燈泡會被罵成傻瓜
    雷克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微博上,這和他的碩士畢業論文有關。去年春節期間,他發現在微博上就韓寒的問題很多人吵得不可開交,挺和倒分成兩派。他感覺很奇怪:這件事情為什麼這麼重要?他想探討背後所隱藏的微博情緒和社會問題,現在論文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下個月將答辯。  雷克看不懂中國的微博情緒。有一天,他在微博上這樣「抱怨」:「我說中國還有些不完美,就被罵個『臭老外』。
  • 記者調查:文具店「跨界」,「五毛零食」藏身新據點
    記者近日在多地調研發現,隨著監管加強,不合格零食售賣情況有所收斂,但仍有部分「五毛零食」風吹草不折,隱藏在校園周邊的文具店、書店中。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持續加大治理力度。記者在瀋陽市渾南區一所小學附近採訪發現,超市中售賣的都是符合規定的正規食品,也沒有發現辣條的蹤跡,當記者問起有沒有辣條時,店員表示,「這個不健康,我們不賣。」山西一位經營者告訴記者,她在縣城一處小學周邊經營著一家小賣店,賣了五六年的小食品。「前不久,監管部門查辣條,讓下架,不讓賣了,我感覺這是近些年查得最厲害的一次。」
  • 色彩豔麗價格低廉 「五毛零食」捲土重來
    把 《色彩豔麗價格低廉 「五毛零食」捲土重來》 貼到Blog或BBS
  • 北京五大批發市場清退「五毛食品」 兩企業停業整改
    「唐僧肉」、「片甲不留」……這匪夷所思的名字是不少學校周邊小賣店的「五毛食品」。這些零食價格低廉,名字怪異,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零食的添加劑或菌落總數超標。「六一」在即,北京市食藥監部門啟動對「五毛食品」市場的全面整治,五大批發市場清退這些不合格的小食品。
  • 「五毛零食」有何危害? 來看官方抽檢結果
    「五毛零食」有何危害?5月30日,市食藥監局公布對「五毛零食」的檢測結果,本次抽查調味麵製品54個、調味豆製品43個。結果顯示,「五毛零食」呈現「脂肪」、「鈉」和「甜蜜素」「三高」, 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不利。
  • 調查丨「五毛零食」扎堆農村學校周邊 部分零食食品添加劑超標
    與劉玉蘭一樣,50多歲的張萍經營"五毛零食"小賣部已有15年。她的小賣部與小學門口相對。門店格局與劉玉蘭一致,前店後臥,仍是灰塵鋪滿櫃檯。張萍店裡擺放的零食種類並不豐富,不過賣得好的一些種類基本都有,包括"開胃絲"、"神鵰俠侶"、"香辣小龍蝦"、"小芳同學"、"嘴不停"等,除了"小芳同學"屬於膨化食品外,其他四種均為"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