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友:大瑤山裡的「養豬倌」,帶領村民共致富

2020-12-20 資產在線

12日,小編來到江永縣源口瑤族鄉清溪源村探訪了「江永縣清溪源村富民特種養殖合作社」的「養豬倌」鄧金友,一起聽聽他是如何帶領村民養豬致富的?

江永縣源口瑤族鄉清溪源村曾是湖南省級貧困村,人多田少,長期以來靠「刀耕火種」來維持生計,是名幅其實的高山瑤。在中央扶貧政策的傾斜下,在省市縣扶貧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清溪源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道路硬化工程戶戶通,亮化工程戶戶明,貧困戶、五保戶都入住國家標準安置房。

清溪源生態環境良好

全村整體脫貧了,但如何提高瑤民的收入?改善瑤民的生活?鞏固脫貧成果,並帶領村民全面奔向小康生活,是擺在村幹部及駐村幹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在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指導和謀劃下,村幹部組織村民到職業技術學校參加各種種養殖技術,並充分發揮清溪源村的自然資源優勢,政府通過發放貼息貸款,鼓勵村民成立種植專業戶,養殖「農業合作社」等,通過發展種植養殖產業鞏固脫貧成果,並帶領村民奔向全面小康生活,鄧金友就是其中的代表。

鄧金友

鄧金友,男、40多歲,初中文化,幾年前不甘貧困的他,組織了3戶農家成立了「藏香豬」養殖合作社,通過貼息貸款,共投入資金70多萬元,養殖香豬1500多頭,其中母豬200頭,商品出欄豬600頭,架子豬400頭,豬苗300頭。藏香豬又名「黑毛豬」,出欄豬體重50公斤左右,肉質香鮮嫩,口感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故名「香豬」。

香豬繁殖快,每年繁殖3代,每窩8隻左右,香豬抗病能力強,適應自然條件範圍廣,可圈養也可放養,飼養以生鮮青飼料為主,小豬精飼料為輔。香豬適應在野外覓食,是農村家庭散養的理想豬種。

因誠信經營,鄧金友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倌」,深獲本地及外地的客商的青睞。如今,清溪源村發展香豬養殖的有7戶,發展養羊的有4戶,發展養牛的有5戶,養雞養鴨有20戶,種植水果80多戶,正因為有一群像鄧金友一樣的致富帶頭人,正帶著村民向小康社會邁進。

快過年了,瑤民都有殺豬宰羊的習俗,家人們都在準備醃製臘肉迎接春節的到來,靜候在外務工或求學返鄉遊子及親人們共享瑤家美味。

在快結束探訪時,鄧金友告訴小編,如果有返鄉創業的朋友想要養殖藏香豬的話,他的合作社可提供豬苗;如果過年想要醃製臘豬肉的話,他還可提供送豬上門或給客戶屠宰後送貨上門的服務。這麼貼心的「養豬倌」去哪找?江永縣源口瑤族鄉清溪源啊!哈哈.......

江永縣清溪源村富民特種養殖合作社

聯繫人:鄧金友

來源:清溪瑤博物館

編輯:蜀中野人

相關焦點

  • 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範軍華:紮根黃土地 帶領村民共走致富路
    圖片由本人提供  辦公司成立合作社 帶領村民共走致富路  成為大學生村官的他,被安排在永興鎮東範莊村工作。這是一個人口數量達千人的大村子,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裡的村民雖然擁有大片的良田,生活卻十分窘迫。村裡很多村民結伴外出打工,而這也導致了村內大量青壯年勞力流失,農田也因此閒置。
  • 在大瑤山裡,陳墨找到了《仙劍奇俠傳3》「魔君重樓」的原型 | 在...
    接下來,就跟著陳墨去大瑤山深處,尋找它的蹤跡吧。陳墨:有一部國民度非常高的電視劇和同名遊戲叫《仙劍奇俠傳3》,裡面所有的人物都是拿中草藥的名字來命名,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魔尊重樓了。今天來到金秀,我聽說重樓就住在這個大瑤山深處,我要去尋找它的蹤跡。
  • 劉傑:帶領村民致富是沉甸甸的責任
    原標題:劉傑:帶領村民致富是沉甸甸的責任 有這樣一位村支書,他自己出錢辦項目,帶領全村百姓共同致富;極力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提升百姓致富本領,短短兩年多,硬是把一個後進村帶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 內蒙古王屯良: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雁
    在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王保公村,有這樣一個人,他被村民親切的視為他們致富的領頭雁,是黨員群眾共同致富的一面旗幟。他,就是王屯良。 王屯良,勻稱的中等身材,紅撲撲的臉上有著農村人特有的憨厚和樸實,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閃著智慧和深沉的光芒。一說話先笑,給人一種親和力和信任感。
  •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室外乍暖還寒,開原市慶雲堡鎮南花樓村村民張建發家的鮮花大棚裡卻暖意融融,美麗的太陽花絢爛綻放。張建發擁有6個鮮花大棚,年收入30餘萬元。他也是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黨員,致富不忘鄉親,帶領20多戶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 圖文:娘子軍開農莊帶領村民致富
    說起舒謝灣,有一個名字總是繞不開,那就是梁湖農莊——這個管理層7成以上是女性的農莊,帶領村民共同致富,讓曾經落後、灰頭土臉的舒謝灣,變成了乾淨整潔、四季飄香的最美村灣。         過去 道路泥濘 隨處可見牛糞         2月3日,記者驅車前往舒謝灣。
  • 光澤縣寨裡鎮:種植小香薯 帶領村民致富
    4月24日,在騰順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寨裡鎮儒州村的小香薯種植基地,危順榮正在查看小香薯的長勢,通過種植小香薯,不僅可以帶領村民致富,還可以發展儒州村的美麗鄉村旅遊業。危順榮是滕順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也是儒州村的村主任。
  • 村支書墊支百萬家產助修路 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
    原標題:村支書墊支百萬家產助修路 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中國文明網 51歲的伍錫品任支書6年,為改變村裡的落後面貌,他跑項目、搶機遇,組織修建村屯道路,先後賣掉自己的卡車、挖掘機,自辦的加工廠也無暇顧及,墊付各項資金200多萬元用於村屯道路硬化建設。
  • 大瑤山的脊梁
    原標題:大瑤山的脊梁 深藍色的小箱子緩緩拉開,86本扶貧工作筆記本、21張手繪貧困村草圖記錄著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原扶貧辦主任趙文強做人、做事的真切感悟。 「莫副主任回南寧,我處理工作文件」——人們沒有想到,這行文字,成了趙文強的絕筆。
  • 菏澤:曹縣侯集回族鎮大力發展燈飾加工產業,帶領村民致富
    原標題:菏澤:曹縣侯集回族鎮大力發展燈飾加工產業,帶領村民致富齊魯晚報訊(記者 邢孟 通訊員 呂明磊)小小的燈泡,在漆黑的夜晚照亮了我們的生活,如今,這小小的燈泡成了曹縣侯集回族鎮村民們照亮致富路的指明燈,村民們正是靠著這小小的燈泡,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光明大道。
  • 山東乳山市推進土地流轉 建草莓大棚帶領村民致富
    乳山市推進土地流轉 建草莓大棚帶領村民致富  採摘、擺箱、上秤、裝車,日前,記者在育黎鎮龍角山村看到,該村的草莓大棚一片忙碌的景象,種植戶們臉上掛著滿足和喜悅。在育黎鎮政府的扶持和村委的引導下,草莓大棚很快為村民帶來了豐厚回報,該村創出了一條新的致富路。如今,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紛紛回村包大棚了。  鎮政府貼息貸款  給村裡建草莓大棚  龍角山村位於育黎鎮西北部,龍角山水庫下遊。村裡210戶村民,土地卻不足500畝,人均只能攤上七八分口糧地。近年來,不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40歲的人在村裡都已經算是「年輕人」了。
  • 馬場鎮新寨村第一書記梅傑:發展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至2019年,經我積極爭取和對接協調,貴安新區稅務局投入資金20餘萬元,逐年推進新寨村「連戶路」工程建設,村民出行條件大為改善,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受地理位置所限,新寨村長期存在用水難的問題。
  • 貴州:威寧一農民帶領村民致富 盆栽「栽」出了致富路
    中國園林網7月3日消息:在觀風海鎮海豐村,從事盆景種植的村民耿澤清,用20多年的時間,通過盆景種植走上致富路,並帶動周邊上百戶村民加入這一行列。言傳身教 帶領村民致富當耿澤清成功走上致富路以後,周圍還處在貧困中的村民紛紛前來學習效仿。為此,通過溝通交流,耿澤清前前後後幫助周邊近百家村民進行盆景種植,大多都小有所成,向小康生活邁進。跟著耿澤清學習的村民介紹,在耿澤清看來,「根露、幹粗、枝密、葉細」是盆景必備的四個條件。
  • 儋州力乍村黃木坤:農家樂+有機茶葉 帶領更多村民致富
    提及這些木屋,村民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洛南村委會力乍村的致富帶頭人黃木坤,他從不懂餐飲業,到後來把餐飲業做得有聲有色,再從餐飲業跨界到種植茶葉,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讓村民增加了收入。作為力乍村村民,黃木坤致富不忘大家,每年農家樂招工時,他都會優先考慮本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讓村民就地就業增加收入。從餐飲跨界到茶葉,用心培育出有機綠茶眾所周知,飯前飯後,客人都會要求上一壺茶。眾多客人的需求,啟發黃木坤進入茶葉行業,越做越覺得前景很好。
  • 《我的青春在路上》這個村的沙糖桔太甜了,沙糖桔成了村民致富果
    《我的青春在路上》這個村的沙糖桔太甜了,沙糖桔成了村民致富果 2020-12-01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辭職回家養土雞,年賺60萬,帶領100戶村民致富
    之後他回到老家,轉遍了附近的幾個山坡,充分了解了這裡的氣候、土壤、植被和當地養雞品種等,當時趙新朝覺得自家有山坡,市裡有扶持政策,加上自己掌握的養殖管理經驗,養殖綠色無公害土雞是一條快速致富路。當他向父母訴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村民們也對這個舉動感到費解。
  • 核桃樹下鋪就脫貧路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致富蠻拼的
    原標題:核桃樹下鋪就脫貧路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致富蠻拼的昨天一大早,記者走進上街區馮溝村委會副主任張明勤家的核桃園裡,樹上掛的是綠油油的核桃,樹下雞鵝正悠閒地覓食。「去年搞林下養殖,一下子多賺了6000多元,這都得感謝王書記!」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李哲:盡全力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一定要讓全村村民脫貧致富!」李哲靜下心來,很快進入工作狀態。他把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迥異、沒有交通工具、食堂不能正常運轉等困難視作難得的學習鍛鍊機會,很快就掌握了眾多新技能。短短幾個月,他就從帥氣精幹的書生轉變為皮膚黝黑髮亮的高原漢子,順利完成了人生「華麗」蝶變。  幾個月來,李哲走訪村民千餘人次,為每一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實現了「全覆蓋」。
  •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全國人大  作者:  2020-10-21 他是來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長嶺組的一位農民代表,面對偏僻貧窮的山村現狀,他不退縮、敢創新、真幹事,帶領鄉親成...
  • 以村中事務為己任 帶領村民奔康致富
    伍玉樓以村中事務為己任、以村民利益為優先,吃苦耐勞,不計較個人得失。雖然被妻子多次責怪「吃力不討好」,但他總是一笑置之。「只要我還當理事長,還是共產黨員,就會繼續帶領村民們建設好美麗家鄉,帶領村民們發家致富、奔向小康。」伍玉樓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