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口語怎麼學才能表達準確呢

2020-12-10 小頓頓810

在英語學習中,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夠對英語記憶清晰,表達流暢,使用準確,理解到位呢?在閱讀英語中,能夠讀到裡面的知識點,如果一段英語,讀過之後,不能總結,就無法分享。在表達的時候,就找不到重點,會讓聽的人越聽越聽不明白。所以,鍛鍊表達能力,其實就是鍛鍊思維能力;鍛鍊思維,就是在理解上去訓練,理解是要靠思考,思考是在學習過之後,輔助和引導,從而完成對事物的認知,並達到熟練使用的程度,才能稱為理解。所以落腳點在哪裡呢?就是在熟練掌握。對單詞熟悉,其實並不是見得多,聽得多;而是能夠在實踐中使用的多。語言表達流暢,其實是思維清晰,在語境中,表達準確而無疑慮。在什麼語境下,使用什麼單詞,對語境足夠熟悉,就不會對單詞有疑惑。在聽力中,聽到什麼語境,就能準備理解。如果只聽到發音,而感知不到語境,發音代表的詞義未必是單一的,怎麼去理解整個句子呢。

為什麼「in the car」和「on the bus」不一樣呢?如果沒有畫面感,只能記住。畫面感是印象,來源於生活。在學習的時候,就已經結合了語境去理解和使用,就不用拆分去記憶。一個單詞或句型上記得越多,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回憶,如果在聽力中,怎麼會有足夠時間去回憶呢?聽力中,聽到馬上感到,是使用英語思維去聽。英語思維怎麼訓練呢,就是在英語環境中,去認知和理解英語單詞,對事物有了足夠的熟悉,就不會覺得單詞陌生了。

如果單詞沒有聽到語境感,那只是聽到發音,而不能理解。當聽到了語境,就已經理解單詞了。就像孩子聽到爸爸的聲音,思維中馬上會有爸爸的印象。而不是對聽到的聲音,仔細考慮分析之後,再理解。所以,在對單詞記憶,其實就是對語境的掌握。在實踐中能夠掌握,還需要特別記憶嗎?因為在語境中已經有了思維中的單詞,語境是事物的語境,事物是情景中的事物。所以語言表達的時候,思維中會有情景。老師在教孩子互動口語的時候,也是結合情景模擬,來讓口語更生動,使用更準確。

日常生活中,家長總是喜歡帶孩子去參觀,認知一些新鮮的事物。所以對事物,都是結合了情景。在討論事物的時候,也是結合了情景,然後形成了思維中的語境。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單詞就是對應一個畫面,那畫面和孩子有什麼關係呢?搞不明白這個關係,就不能掌握單詞。畫面是事物的畫面,對事物,是要理解的,記憶是暫時的,經過理解之後的記憶,是輕鬆的。比如一個足球,如果孩子不知道是可以踢的,可能會捧在手裡,生怕掉在地上摔壞了。英語單詞,其實是一件事情或多個事情的經驗總結。要在具體事情中去經歷它,體驗它的含義。啟蒙階段,使用直接經歷認知;提升階段,使用間接經驗去學習。但總歸是要掌握的,能掌握,是能力的問題;但學習要使用,有能力了,如果不用;或該用的時候不知道用,那會覺得沒有用。其實並不是沒有用,是自己不知道怎麼用罷了。

英語學習是為了學科,如果學科結束了,學習也結束了嗎?可見,學習並不會結束。學習是連續不斷的,在實踐中學,又應用到實踐中去。學習英語,學的是知識和經驗;學過了,經驗不會丟失,知識也能夠應用。很多時候,把英語當成事物去完成了,而不是把它當做工具來使用。英語本身是沒有趣味的,而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才能發生自己感知的趣味。去記憶沒有趣味的,還不如在有趣的事物中去溝通。比如聽英語故事,聽得認真,就不會厭倦聽力過程。而英語故事,就是英語的目的。學習英語,就是要掌握英語的目的,而不是把英語本身當成目標。

相關焦點

  • 少兒英語口語表達訓練的重要性
    通過語言來了解知識和文化,理解了之後,要學會分享和使用,所以就要學會表達。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說的就是,通過詩歌來學習如何表達,詩言志。就是說,語言表達要有目標和方向;不能沒有目的的亂說,言之有物,思路才夠清晰透徹,表達準確。表達是為了溝通,溝通是為了查漏補缺,取長補短,提升認知,更進一步用於實踐,推進文明和進步。在課堂上,教孩子學英語;如果不知道孩子怎麼學,老師就不知道怎麼教了。
  • 如何訓練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呢
    教孩子學英語口語,也是教孩子用英語表達。英語口語,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互動和溝通。溝通是有內容的,是要考慮對方的情感和需求,展示自我的語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應對提問,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回答。如此才能形成孩子熟悉的互動形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總是在思考;是因為思考的內容不夠完善,從而通過思考去完善。如果已經學會了,沒什麼疑問了,也就不會想著改變和提升了。
  • 怎麼培養孩子英語口語表達興趣呢
    如果不能及時複習,怎麼能真正了解孩子學習中的不足呢;在課堂上大家都在聽,但同樣的教學氛圍和教學內容,接受培訓的效果,取決於認知和理解程度。理解能力強的,就能參與到互動中,表現為掌握和喜悅。而理解能力不強的,只是在記憶,模仿和重複。理解能力不是學來的,是通過學過之後,課後練習中體現出來的。
  • 少兒英語口語啟蒙思維表達
    怎麼理解學習呢?學是啟蒙,習是智慧;學習就是啟蒙智慧。學的時候,結合情景在模仿;練習的時候,是結合情景,知道怎麼去根據模仿,實踐思維。學是輸入,練習是輸出;也可以說,學是思維的輸出,練習是思維是培養和形成。學習的是品德,知識理解了,如果不懂得如何使用,還是不能掌握。
  • 英語口語怎麼練才能有效果呢
    學習英語主要的就是為了口語,可能很多人說我們工作的時候英文文件比較多,電子郵件也比較多,英文交流的機會比較少,那麼我們還要不要去學口語呢?那麼舉個例子,我們平時學的國學,漢語,那麼我們是不是只要會讀,會學,會聽,就可以了嗎?
  • 如何訓練少兒英語口語表達思維呢
    教孩子學少兒英語,訓練聽力就是口語的開始,口語是聽力的結束。聽從聽音開始,聽到未必知道,但聽了有記憶。記憶聽到的發音,熟悉聽到的發音。在老師的指導下,模仿發音。孩子模仿發音,模仿表達出來的是孩子自己的發音。因為腦海中已經有了標準的發音,就會逐漸糾正以切合標準。
  • 怎麼輔導孩子快樂學習英語口語呢
    教孩子學英語,是在聽說讀寫方法上去練習英語單詞和語法。啟蒙階段,課堂上以互動為主。互動也是教孩子以實際行動來參與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教,也是學;孩子參與了教,就是在學;老師能夠讓孩子學,就是在教。能力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能力是主動性的發揮和輔助行動的努力。
  • 如何啟發孩子英語口語表達呢
    當孩子在少兒英語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口語表達不清楚,或者不敢說的時候,家長總是很發愁,孩子也比較苦惱,想學好,但是總是沒辦法學好;羨慕其他小朋友能得到老師的讚美,孩子也是跟著一起學的,老師所教的如果聽不懂,或學得不夠深入,總是跟著玩,而沒有真正提煉出要掌握的知識點;不必灰心,剛開始學的時候孩子都會多多少少的學習問題
  • 少兒英語口語實踐表達能力訓練方法
    家長給孩子選擇少兒英語培訓,是為了啟蒙口語,提升語言學習能力。當面臨學科英語的時候,再去努力,就只是為了彌補了,彌補就是跟著後面跑,唯恐彌補不及,怎麼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突破和進步上呢。少兒英語聽說讀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 如何鍛鍊少兒英語思維表達能力呢
    當孩子喜歡英語口語表達,是因為思維中已經有了喜歡口語的印象,所以更願意去延續美好的體驗。課堂上學英語,一般老師都會測試孩子有沒有基礎。這就體現了基礎的重要性,啟蒙少兒英語,何嘗不是夯實基礎呢。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英語上有所提升,是希望孩子在詞彙積累量上增加呢,還是希望孩子聽說讀寫能力提升呢?詞彙量的積累,是和能力相匹配的。孩子之所以記得快,忘得也快。
  • 少兒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怎麼練
    家長和老師應該知道,而不能盲目學;就像單詞,語法,口語,閱讀;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積累,循序漸進的。也是在學過之後,時常練習,並加深印象的;往往對自己有用,或經常使用的知識和技能,會記憶比較牢固。熟能生巧。教孩子學少兒英語,就像教孩子走路,並不是把動作教會了就算可以了,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跟著模仿中找到孩子自己的感覺,從而形成孩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 啟蒙少兒英語口語怎麼營造氛圍呢
    少兒英語學習如果不能深入或參與其中,很容易被表面現象所困惑;跟著學,並不是模仿外在表現,而是通過外在的模仿,來形成內在的動力;學會了少兒英語,孩子能通過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集合詞彙和語法,來表達和互動。啟蒙英語口語,氛圍很重要;和老師對話互動,才會調動積極性;水面不激,不會起浪,所以教孩子學少兒英語,培養興趣,就是從孩子的生活習慣。幼兒園階段,老師是陪孩子玩,有規則的去認知和熟悉,在參與和活動中去體驗和掌握。側重實踐,才會避免只說不練;通過體驗來鍛鍊表達,才會更準確到位。
  • 如何培養孩子少兒英語口語表達呢
    學了發音過之後,才知道發音怎麼樣;拼寫過之後,才知道拼寫得如何。學過之後,才知道學得如何。少兒英語,家長是希望孩子能學有成果;但學不學,是孩子決定的。當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家長親身示範,表現的無不到位和認真;所以孩子學起來更清晰和準確。
  • 怎麼陪伴孩子練習少兒英語口語呢
    如何思考呢,思的是過去學過的知識,鍛鍊過的方法,來考證現在所面臨的問題。老師給予引導,是引導的是孩子的思路;老師給予啟發,啟發的也是理解的思路。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主動解決問題,而不是讓老師去幫孩子解決問題。因為生活中時常會面臨問題,而孩子要做的是去解決。互動是溝通的基礎,溝通是互動的目的。少兒英語口語的訓練,是訓練表達能力。什麼是表達能力呢,是準確表達孩子所思所想。
  • 怎麼教孩子學少兒英語才能掌握呢
    文化的傳承靠語言符號來表達。教孩子學少兒英語,除了言傳身教,更要教會孩子如何去理解和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少兒英語學習方法並不是憑空去掌握的,而是在具體學習詞彙,語法,句型,口語,閱讀,拼寫等過程中教會的。所以方法離不開學習。
  • 怎麼鍛鍊孩子少兒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當孩子理解了所學的知識點,就有了自信,在課堂上更善於去表達;如果不理解和不懂,特別是老師提問的時候,孩子總是不喜歡去回答。所以每次課堂學習之後,不僅要教會孩子怎麼去複習,加深印象,更要能理解和消化,進一步掌握,反過來增加印象。也就是通過已知的去延伸到未知的,從而了解和擴大已知的範圍。比如少兒英語口語練習,怎麼練,和誰練,練多長時間呢?
  • 怎麼養成少兒英語口語表達習慣
    但這些都是磨合階段,英語培訓還是要老師來輔導和溝通,從互動中去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方法。很多時候,跟著音視頻,教材去讀,孩子未必能理解和消化,要有老師的指導,教材才能煥發活力。很多時候,孩子學東西,都是在和家長一起互動中去學會的。單獨丟給孩子教材,書畫,點讀;孩子未必能學會。
  • 怎麼樣才能學好英語呢 有訣竅嗎
    當自己幹蹦單詞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後悔英語沒學好,之前所有的努力可能因為這個環節而成為瓶頸,那麼就會萌發學英語的念頭,指定計劃,開始按部就班,上培訓班,聽英語網絡課,看英文電影等;可能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揣摩,仔細聽,認真訓練口語。那應該怎麼做才能練好英語口語呢?怎麼樣才能學好英語的聽說讀寫呢?首先,要會發音,很多人可能會笑了,發音誰不會呢?
  • 口語:「過敏,對什麼過敏」用英語怎麼表達?
    口語:「過敏,對什麼過敏」用英語怎麼表達?對於學習英語的人,尤其是學英語口語的人來說,想表達英語「過敏」的意思絕不僅僅只是停留在看你能不能說「過敏」的英語單詞,即:be allergic to,甚至只會一個單詞:allergy,or allergic畢竟學習一門外語,我們不是靠說單詞「過日子」,說句子才是我們的要求。
  • 英語口語怎麼才能 keep talking?
    能表達指的是有了思路以後,能用英文表達出來。這當然跟英文基礎有關係。但只要你有個3000詞彙量,基本的日常口語完全可以應付得來。可惜,很多人四六級分數都考得高高的,考研英語也認真啃出頭了,詞彙量都有四、五千,到頭來還是說不出幾句英語來。這不是詞彙量不夠,而是缺乏刻意練習!從來就不練口語,可不就成了啞巴英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