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首個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南京市中華中學,有這樣一門課,學生半夜定好鬧鐘,零點準時「搶課」,下課鈴響了,學生還要拉住老師「辯一辯」。10日,記者實地探訪中華中學,揭開這門「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課的神秘面紗。
「邏輯學家的推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性別歧視案』」「辛普森案」「三段論與文恩圖」……課程基地展示了很多批判性思維領域的經典案例,鼓勵學生從歷史事件、科學研究、社會新聞中運用批判性思維方式。中華中學校長徐飛是課程基地的負責人,他說:「在網絡時代,海量信息撲面而來,批判性思維能讓學生明辨是非,更加理性。」
中華中學2017年首開校本必修課並探索與各科教學融合,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19年成功申報全省首家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並正式出版教程《給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書》。今年11月15日,批判性思維課程正式上線。
「高一上學期,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課程是選修課,每學期6—10節課,需要學生在網上選課,名額有限。高一下學期,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課程是校本必修課程,全年級700多名學生都要上,每周1節。」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課程任課老師左永軍告訴記者,「下課後,我經常會被學生拉住,只為再辯一辯他們的論斷。學生們說,這門課『讓他們有了重新認識世界的衝動』。」
學校還通過「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公眾號推出《中華中學批判性思維線上課程》,每期課程後連結有測試題。中華中學教務處主任錢華介紹,目前,已有超過1萬人次參與在線學習。她說:「有的學生帶動全家一起學,甚至很多高校辯論社團學生和社會上的批判性思維愛好者都來加入線上學習。」 本報記者 葛靈丹
本報通訊員 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