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無煙訴訟第一案」的破冰意義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南方網

因在普通旅客列車K1301上遭遇二手菸,大學生李晶(化名)將哈爾濱鐵路局(後更名為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該案被稱為國內公共場所無煙訴訟第一案。25日下午,此案在北京鐵路運輸法院公開宣判,法院判令哈爾濱鐵路局取消K1301次列車吸菸區標識及菸具。(6月26日《北京青年報》)

此案宣判以後,有網友滿懷欣喜地表示:這是大學生李晶個人的一小步,卻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一大步,更是控煙工作的一大步。這位網友的評價,並非誇張之詞,「無煙訴訟第一案」的宣判,確實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將對未來的控煙工作,尤其是鐵路運輸的控煙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這不但對於佔據社會主流的非吸菸人士是一種莫大的欣慰,同時也是整個社會更加文明的體現。

當時的哈爾濱鐵路局張貼在列車車廂內的安全須知中已經明確規定:禁止在列車各部位吸菸。這已經表明該趟列車屬於「無煙列車」,是必須堅持全車禁菸的。但是讓大學生李晶以及其他乘客難以理解的是,該趟列車又在車廂連接部位設置了專門的「吸菸區」,並且配備了菸灰盒、菸灰缸等方便吸菸的工具,以供菸民們吸菸。這種做法不但不合理,而且也和安全須知中的有關規定互相矛盾,實際上已經把「無煙列車」變成了「有煙列車」。

而從現實來看,該趟列車的做法,顯然對整個列車的乘車環境帶來了破壞,對大多數旅客的乘車體驗、合法權益帶來了侵害,因為菸草燃燒以後產生的煙霧會充斥整個車廂,讓車廂內幾乎每個人都成為「二手菸」的受害者。而「二手菸」會對人體健康帶來損害,這是已經得到科學和醫學證明的客觀事實。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哈爾濱鐵路局在法庭上的辯解,諸如禁設吸菸區可能會對其他乘客和列車公共安全帶來更大危害等,就多少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而法院審理也認為,在列車內設置吸菸區,除了降低列車整體的空氣品質,影響旅客的乘車環境之外,也與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相悖,所以本著取消吸菸區、拆除菸具從而實現全車禁菸,有利於公共環境和公民健康的保護的原則,最終做出了哈爾濱鐵路局敗訴的判決,並且要求其取消吸菸區,遮蔽原來設置的吸菸標識等等。

因為女大學生李晶提起的這起訴訟,具有公益訴訟的性質,所以如網友之前所說,大學生李晶的個人一小步,是社會文明的一大步。有了「無煙訴訟第一案」的破冰意義,對所有高鐵、動車甚至公路運輸的客車都具有警示價值。那就是菸草越來越不受公眾歡迎,控煙禁菸乃是大勢所趨,潮流所在,為了避免自己吃官司,還是提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讓自己和乘客都遠離菸草為好。(苑廣闊)

相關焦點

  • 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要來了?康美藥業索賠案將走向何方
    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力爭儘快依法啟動首例集體訴訟。證監會也曾提及首單集體訴訟案件已正式啟動。康美索賠案是否會成為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這是否意味著,新證券法生效之後,集體訴訟即將破冰?是否會成為首例中國版集體訴訟?
  • 投服中心支持投資者對美麗生態提起訴訟 支持訴訟+示範案件破冰
    深圳中院在法庭設支持訴訟席位,投服中心委派兩名工作人員列席庭審,以國家投資者保護機構身份表明對本案提起支持訴訟,投服中心公益律師和曉科(上海市尚法律師事務所)擔任訴訟代理人。該案標誌著實踐中一直探索並推進的「支持訴訟+示範案件」模式破冰。
  • 準大學生起訴運營列車公司 公共場所禁菸還有多遠
    天津北方網訊:去年6月9日,準大學生李某乘坐K1301次列車去旅遊,上車後發現車廂「煙霧繚繞」。她認為深受二手菸危害,於是起訴運營該列車的公司,請求賠償購票款同時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並取消吸菸區標識及菸具。今年6月25日北京鐵路運輸法院作出一審宣判,判決被告取消K1301次列車吸菸區標識及菸具。此案引起了媒體及廣大網民的關注,被稱為「公共場所禁菸第一案」。本報就此案邀請了法律界的專家學者發表了看法。
  • 檢例第76號:一個具有破冰意義的指導性案例
    檢察機關認為,郭某領取和侵吞補貼款的行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郭某作為上述物業公司客服部經理,利用領取補貼款的職務便利,領取並將補貼款非法佔為己有,其行為構成職務侵佔罪;第二階段,郭某從物業公司客服部經理崗位離職後,仍冒用客服部經理的身份領取補貼款並非法佔為己有,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已符合起訴條件。
  • 李樹森:「大氣汙染公益訴訟第一案」 有四大亮點
    近日參加《理響中國》臨沂代村現場節目的錄製,談及我和張猛律師代理的中華環保聯合會訴德州某公司大氣汙染侵權糾紛一案,這起案件對於保護我們的綠水青山,乃至為全面小康打造相適應的法治環境,都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
  • 《破冰行動》的現實意義
    該劇真實還原了2013年廣東省公安機關破獲亞洲特大製毒販毒案件的全過程,揭露了「第一製毒村」背後錯綜複雜的毒品生產運作模式,為我們講述了一線緝毒警察堅守正義、不畏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分析一下《破冰行動》就劇情本身而言又有哪些特殊的含義。
  • 破冰:陳珂存在的意義不大?三個重要環節證明陳珂存在的重要性
    破冰:陳珂存在的意義不大?三個重要環節證明陳珂存在的重要性!文|娛樂不必太認真央視和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緝毒大戲《破冰行動》,由當紅小生黃景瑜和老戲骨王勁松,吳剛,任達華等人聯袂主演。《破冰行動》播放到現在,有一位角色可以說非常不討喜,經常被觀眾吐槽,她就是劇中的女一號陳珂。對於陳珂這個角色,很多人都覺得,她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人設也非常不好,每次出場,不是哭,就是為主角們添亂,而且做事也衝動無腦,一切全憑感情用事,和李飛有一拼。
  •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一審判決:光峰科技不存在專利侵權
    備受關注的「科創板專利第一案這意味著光峰科技在「科創板專利第一案」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對於此次一審判決,光峰科技表示,該判決結果進一步印證了公司領先技術的原創性,以及完善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光峰科技和臺達公司糾紛要從去年說起,簡而言之,光峰科技登陸科創板一周,就遭遇了臺達公司的專利訴訟。
  • 廣東律師40年 | 「共享單車」消費公益訴訟全國第一案
    本案所取得的結果為解決「共享單車」領域中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與規範企業有序經營的問題提供了參照和指引,對於新業態經濟的規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以下為廣東律師40年40案評選——候選案例《「小鳴」共享單車公益訴訟全國第一案》
  • 列車上的「無煙」日,每天一包煙的危害竟然這麼大,你想都想不到!
    來自貴州六盤水的王明提筆在「無煙列車,清新一片」倡議板上留言,兩鬢已見斑白的他眼神卻十分鄭重。5月28日,在世界無菸日前夕,在貴陽開往昭通的K9515次列車上,一場禁菸主題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張勇帶著「世界無菸日」牌邊走邊比劃著,向車內旅客宣傳吸菸的危害性。列車員周鳳瓊連忙從提前準備好的包中抓出幾把糖果放進託盤,發放給車廂中的旅客,希望通過以糖代替香菸的方式,倡導旅客禁菸、戒菸、低碳出行。
  • 舟山網丨吸菸引發訴訟,期待「綠皮車」回歸綠色本義
    近日,山東的王先生在乘坐濟南到北京K102列車期間,因六個多小時的旅程一直在呼吸二手菸,中途向列車乘務人員求助後也沒能解決問題,行程結束後,王先生以鐵路旅客呼吸清潔空氣的身體健康權和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為由,向法院遞交了訴狀,要求負責承運K102次列車的鐵路公司取締吸菸區並承擔賠償責任
  • 「綠皮車」控煙公益訴訟久拖不立,說好的「立案登記制」呢?
    有列車長表示:列車上所有的標識都是有標準的,不能隨便調整。只有鐵路總公司(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同意才能拆除吸菸處。針對「綠皮車」內設置吸菸區,影響公眾身體健康問題,綠會政研室基於保障無煙冬奧會,推進無煙列車建設,於2020年年初對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提起2起環境公益訴訟(北京四中院、張家口中院)。
  •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法院駁回臺達公司全部訴訟請求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9日訊(記者 胡津瑋)10月19日,科創板上市企業光峰科技(688007.SH)發布公告稱,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判決,光峰科技不侵權抗辯成立,駁回臺達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這意味著光峰科技在「科創板專利第一案」中取得決定性勝利。
  • ...後案訴訟請求雖包括但多於前案訴訟請求的,不應認定構成重複...
    【裁判要旨】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提出多項訴訟請求,其中部分訴訟請求與此前其向法院起訴並由法院已作出裁判案件中的訴訟請求存在重合情況,但該兩案中,後案訴訟請求雖包括但多於前案訴訟請求,兩案訴訟請求不盡相同的,不應認定構成重複起訴。
  • 民事訴訟類案監督機制構建
    最高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民事訴訟類案監督,將「探索民事類案監督工作機制」作為《2018-2022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的重要一環。在此,筆者結合民事檢察監督的基本法理,對民事訴訟類案監督的理論問題進行探討,並提出民事類案監督的實現路徑,希望助推類案監督機制的完善。
  • 「最高院裁判文書」後案訴訟請求雖包括但多於前案訴訟請求的,不應...
    【裁判要旨】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提出多項訴訟請求,其中部分訴訟請求與此前其向法院起訴並由法院已作出裁判案件中的訴訟請求存在重合情況,但該兩案中,後案訴訟請求雖包括但多於前案訴訟請求,兩案訴訟請求不盡相同的,不應認定構成重複起訴。
  • 部分訴訟請求未獲支持 「人臉識別第一案」主訴人郭兵寄出上訴狀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部分訴訟請求未獲支持,「人臉識別第一案」主訴人郭兵寄出上訴狀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11月29日獨家獲悉,繼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宣判之後,「人臉識別第一案」主訴人郭兵今日寄出了上訴狀。據微信公眾號「富陽法院」消息,2020年11月20日下午,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宣判原告郭兵與被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駁回郭兵提出的確認野生動物世界店堂告示、簡訊通知中相關內容無效等其他訴訟請求。
  • 【關注】證券支持訴訟取得歷史性突破
    +示範案件」模式破冰。投服中心支持兩位投資者向美麗生態、八達園林、賈明輝(時任美麗生態董事長)、王雲傑(時任八達園林總經理)和王仁年(時任八達園林法定代表人)提起訴訟。本著群體性證券侵權民事糾紛案件著重調解、鼓勵當事人和解的原則,深圳中院啟動訴前調解,因當事人不同意和解,2020年4月8日,投服中心支持訴訟案件被正式受理;此後,為提高審判效率,深圳中院將該支持訴訟案選為示範案件。
  • 【重磅】民事訴訟類案監督機制構建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第2條第3項提出了「類似案件」這一概念,指出指導性案例「在事實認定、證據運用、法律適用、政策把握、辦案方法等方面對辦理類似案件具有指導意義」,第15條闡明了指導性案例對於辦理「類似案件」的參照效力。換言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上述文件已經暗含了「類案」的概念,以及「類案」在法律適用上參照指導性案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