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隔代撫養的情況太常見了,很多在工作的夫妻一般都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的起居生活,所以往往帶孩子的都是自己的父母,有一些家長和孩子們還直接進行著兩地分居的狀態。
就算是跟著老人一起住,孩子也是和他們的時間居多。但是總會遇到要分開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們表現出來對老人的依賴狀態就讓父母會覺得既心酸又無奈了。
也有很多人會覺得如果孩子是一直丟給老人養的話,會出問題的,隔代撫養真的不可取嗎?
大家最擔心的可能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大家總覺得現在時代的改變,老一輩的舊傳統觀念可能會讓孩子受到不好的一些精神上的灌輸;並且跟著老人會讓孩子的見識變得粗鄙又短淺;同時還會讓這種異常親密的狀態讓孩子跟自己的父母們產生隔閡。
但其實這也是父母自己實在萬不得已的決定,哪個父母不想自己帶孩子啊,奈何生活的不允許。不過隔代撫養要能夠幫助正在工作的父母們很好的分擔一大部分的的責任,並且老一輩的生活經驗更豐富,他們對孩子的耐心也會更多。
即使了解這些,媽媽們還是對隔代撫養產生的問題感到頭疼,想要消除隔代撫養的疼,可以試試以下這四個方法:
1:不要強行去制止
很多家長在孩子表示抗拒的時候直接採用強制分開的方式想以此讓孩子來能夠快速適應。
但是這樣不僅不能夠起到效果,還會讓孩子直接產生對父母的討厭和抗拒的情緒。
如果媽媽想要讓自己重新進入到孩子的生活當中,那麼就得「接替」老人的為寶寶每天做的事情。
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長時間陪在自己身邊照顧自己的是某一個人,即使是媽媽的到來也不一定就能馬上讓孩子適應。所以媽媽這個時候應該做的就是先和老人一起做為孩子做的事情,先讓孩子去慢慢適應自己的存在。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讓老人脫手,然後自己的接手孩子的生活。孩子能夠感知到變化,自然也就能去順其自然的接受這個變化。
同時媽媽不能採用在孩子面前排斥老人的做法,這只會讓孩子和媽媽的距離越來越遠。
2:媽媽要時刻肯定自己的身份
如果當媽媽因為孩子產生隔代親的情況感到傷心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也要時刻注意自己其實才是孩子真正的母親,是自己花十月懷胎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
所以論親密來說,自己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很多媽媽會因為覺得是自己缺少了和孩子的陪伴和關愛才讓孩子變成這樣的情況,總會對讓自己變得愧疚和自責。
但是這個時候媽媽要充分的理解自己的苦衷,當孩子說出傷人的話的時候也不要和他們過於計較。因為他們的年紀還小,不是很難能夠理解自己這樣說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不要就此產生懷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夠做好下一步的打算。
3:感恩老人
不要覺得是老人分走了孩子對自己的愛,其實老人給孩子的愛不必自己的少。
孩子能夠跟老人特別的親暱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當孩子隔代親產生的時候,媽媽應該感到的是欣慰,更應該做的就是感恩老人的照顧。
如果不是老人對孩子的照顧方方面面都很體貼細緻的話,孩子又怎麼會對他們這麼喜歡呢。
所以這個時候媽媽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和老人的面前多刷存在感,讓孩子們看到自己對老人的感恩和用心,孩子自然也就會慢慢的和媽媽親暱起來。
4:不要老是指責老人的不是
三代同堂,肯定會產生觀念或者是意見的不同,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和老人產生爭吵,指責老人的這不是那個不對。如果孩子總是看見自己媽媽和自己最愛的奶奶吵架,那麼內心裡肯定就更加不願意接受媽媽了。
如果孩子已經產生了隔代親,媽媽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成為老人的對立面,而是選擇接受和理解。媽媽的良好態度在生活中孩子是很容易能夠感受到的,所以千萬不要急於一時。
瑩 媽育兒:不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愛著孩子,只不過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展現出來的形式不一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