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我們一起去看了一場「李宇春成都流行」演唱會。在那裡我們可以盡力地吶喊,盡興地瘋狂,盡情地擁抱。平常的我們不習慣矯情地纏繞彼此。恰好那一場演唱會,給我們提供了機會。我們坦然接受彼此會分別,奔向不同的海洋;我們接受嶄新的血液和七彩的活力注入身體,迎接不同的未來;我們也認同彼此的優缺點,原諒我們自己不是完人。所以,我們大聲地向彼此呼喊:「老友,這一次不用客氣,請用力地擁抱我!」
擁抱過後,我們各自踏上彼此回家的車,車門閉合那一秒,即正式分道揚鑣。即使我們三個人乘坐不同的列車,但是我們最後都會在同一個出站口相遇,因為我們都勵志成為優秀的人民教師。
我繼續在原來的大學完成本科教育,她們也在自己的崗位各盡其職。而大學的這三年,我覺得值得。因為那年秋,我遇見這兩位室友而變成了老友。我一直都覺得溫暖我的不是大學,而是我的大學老友。因為我與她們相遇、相知、相守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室友都能成為自己很中意的人,還能達到十分強的忍耐度和契合度。所以,這是我們前世修來的福氣。
當我拖著行李再次站在這熟悉的校門口,抬頭看著校門頂上的四個大字,情不自禁,我猶豫躊躇、掙扎跳躍、徘徊不進。因為我知道自己會在以後大學生活孤獨寂寞。她們倆個人告訴我要好好讀,我也是打算要徹底洗心革面,可是我更明白在接下來的大學校園生活,雖然時間只有兩年,可是那種孤獨和落寞不是沒有室友陪你,也不是不會遇見新的朋友,而是你知道沒有同樣的氣場可以彼此吸引。我必須得承認,在前三年的學習階段,從年輕氣盛經歷過實習和社會實踐後,完成了大學的一整套操作。人的思想是會發生更大的改變和進步,你的思想會越來越理性和溫和,你的思維方式也是更有辨別力和鑑賞力,你的目標也是會越來越明確和清晰。可是你不能要求和祈禱別人跟你擁有一致的情調。畢竟情緣就是唯一的人,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給了你特別的情感體驗,別人無法複製粘貼。
當人的情感一旦達到微妙的體驗高峰,魂牽夢縈的高潮,忽明忽暗,若隱若現,時遠時近,揮之不去。它似你臨走出遠門,你媽媽給你炒的那一碗金光燦燦加點蔥的蛋炒飯,簡單但是總是忍不住地回想。
食物會填飽飢腸,情緒會感染右腦,情感會深入心底,而老友是最佳搭檔。今年,2018年秋,現在我再次面對著這個分岔和相遇季節的紐帶,這個秋的此刻回想她們。我希望此秋若為初見,那我即刻見到你們。可是,我知道你們會告訴我,此秋即使不似曾經,但也似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