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兒童中心論」,他強調「教育應該把重心放在兒童的身上,以兒童為中心,即尊重兒童真正的面貌來熟悉兒童,尊重自我指導學習,尊重作為學習的刺激和中心活動」。這就是當下所熱潮踐行的「幼兒立場」。同時,對於幼兒來說,「繪本」是最適合幼兒最佳的閱讀方式。那如何將幼兒立場與繪本主題活動合二為一,創造出最大的效益,就是本課題所要討論和探究的內容。
關鍵詞:幼兒立場,繪本主題活動,探索。
引 言:我園的園本特色為繪本主題活動,如何將我園的繪本主題活動做出成績、打出特色。「幼兒立場」給予我們一定的靈感!「幼兒立場」是當下幼教界的熱潮之一,也是真正可以促進全面幼兒發展的理論之一。繪本主題活動從根本意義上出發,就必須遵循「幼兒立場」。為了可以真正地做到基於幼兒立場的繪本主題活動的探索,我園也是做了將近三年的探究。從懵懵懂懂到有所收穫,我們也積攢了一定的探究經驗!我們的經驗歸根結底,可以概括為:從選繪本、用繪本作為探究的過程分享交流的整個流程,都是基於幼兒立場展開的。故本課題現將我園收穫到的點滴經驗,做一個總結與思考!
1、 選繪本——關注幼兒生活 體味童心選材
「萬事開頭難」對於繪本主題活動的開展也是如此!如何選擇一本合適的繪本?什麼樣的繪本是適合幼兒的?適合幼兒的繪本又具備哪些特點?這些問題都是在選繪本時,需要考量的。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只需要我們做到「關注幼兒生活,體味童心選材」。
1、 談話做引申 興趣為切入
繪本主題活動開展源於幼兒、回歸幼兒。源於幼兒就需要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和內心活動。每次的繪本選材,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要與幼兒談話,以談話作為引申,從談話活動中了解到幼兒的興趣點。從興趣點切入繪本的選材,也是最合適不過!
中班繪本主題活動《一園青菜成了精》的選材確定就來源於孩子的興趣。某次的餐前繪本分享活動我們閱讀了一本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最近幾天沒人問,他們個個成了精……」童謠式的文字表達,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當講到「茄子一挺大肚皮,撞得小蔥倒栽蔥……」這些大戰情節時,孩子們立即被這些生動的畫面所逗樂。「老師,明天還能講這個繪本嗎?」繪本分享之後,孩子們依舊對此興趣濃厚。餐後,這個繪本也成為了他們爭先恐後想要閱讀的繪本,關於蔬菜,關於大戰,對他們都有著深深的吸引力!於是,《一園青菜成了精》的繪本主題活動便開始了。
2、 生活即課堂 特點需考慮
「生活處處皆學問」,對於幼兒來說,生活更是可以獲得各種知識經驗的課堂。繪本選材從幼兒的生活中來,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段特點,也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大班下學期是幼小銜接的重要時期,開展關於「幼小銜接」的繪本主題活動恰如其分。一次戶外孩子們休息時,有孩子孩子說:「我們馬上畢業就要上小學了,誰知道上小學需要什麼?」,幼兒1最先答道:「我知道,上學需要橡皮擦,鉛筆、書包還有作業本」,幼兒2補充:「還有水杯,還有一雙舒適的運動鞋,因為小學有體育老師,要上體育課」,幼兒3繼續說到:「還需要手錶,我們要學會自己看時間,還有紅領巾,等上了小學我就會成為少先隊員了」,幼兒4說:「我覺得還需要樂器,媽媽說過還會有音樂課」…孩子們眾說紛紜,老師繼續剖析話題:「上小學有沒有擔心的事情呀」,場面再次熱鬧起來!根據孩子們即將要上小學的情況,以及孩子們對上小學的期盼和疑惑,繪本《上學到底需要什麼》「橫空出世」,為孩子當下的困惑找到了解決的方案。
小小的選材也有著大大的學問,基於幼兒的選材是我園開展繪本主題活動的第一步,更是打響「幼兒立場」的第一步!
2、 基立場——倡導幼兒參與 堅持三隱三融
選材確定後,就是繪本主題活動探究最重要的一環,多元化繪本主題活動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繪本主題牆框架、用色還是各類活動的展開、班級環境和區域的打造,我們都用心聆聽童心,將孩子作為繪本主題活動的主角和創造者!
1、繪主題框架 與童心出發
繪本主題牆是記錄幼兒參與的痕跡的一個牆面。而創設一面「會說話的牆」,從框架的創設就應優先考慮。如大班繪本主題活動《記事情》,在和孩子們閱讀完繪本之後,孩子們對於繪本中,通過「竹簡」、「數羊」、「捲軸」、「山洞」來「記事情」的方式印象深刻,便設計了四個主題板塊。每個板塊的設計、構圖、色彩都來源於孩子的興趣點與繪本中的畫面。同時,每個板塊元素的提取和使用都暗示著每個板塊的內容。第一個板塊內容是記事情的工具即載體,提取了繪本中成堆的竹簡元素。為了增加版面的層次感,使用了立體拼貼的方法,以黑色為背景,立體凸出竹簡的半個版面。第二個板塊內容是記事情的方法,所以提取了繪本中「羊」的象形符號。為了增加情境性,以綠色的草地為背景,意思是羊在草地上吃草。在開學之初,雖然有極少數孩子猜測這是一隻羊,但大多孩子並不知道這個圖案到底是什麼意思。在我們學習甲骨文之後,孩子們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奧秘了。第三個板塊呈現的是古代人書寫繪畫用的捲軸,讓我們知道這個板塊的內容跟記事情的文具有關。第四個板塊的設計以原始人繪畫記事情的山洞為元素,既作為主題板塊的劃分,也說明我們將在此版面滲透幼兒的實際生活,呈現孩子們對日常生活的記錄。
圖1 《記事情》主體框架
繪主題框架,了解童心、結合繪本,創設一個有意義、有內涵的繪本主題版設計!
2、營繪本環境 創三隱三融
繪本主題活動的多元化體現,僅僅一面記錄幼兒探究痕跡的牆面是遠遠不夠的。我園營造的繪本主題環境從班級氛圍、區域遊戲環境、幼兒生活等,都有所設計!這就是我園特有的繪本主題環境打造的小小訣竅「三隱三融」。
(1)三「隱」——隱於環境、隱於材料、隱於區域
對於幼兒潛移默化的「隱性教育」是當下所倡導的,我們的主題活動更是期待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本學期我們的主題活動有了一個「全方位」的突破,各個班級都可以做到將主題隱於環境、隱於材料、隱於日常。
①隱於環境代表:
小五班:將「好朋友」的形象製作成吉祥物,並隱於美工區背景展示牆、值日生等生活發展性環境之中 。
圖2 小五班
大一班:幼兒手繪的數字超人和星人形象在班級的各個角落,發展性區域、班級門口處,還有各個區域裡面幼兒繪本的「星人」故事的大畫等。
圖3 小一班
大二班:將報紙的元素融入到班級的各處環境,值日生、進區牌等生活環境;各個區域的氛圍打造,閱讀區的展示臺、建構區背景等。
圖4 大二班
小五班:各個區域的區角材料利用主題的「好朋友」的形象製作,大型美觀便於幼兒操作且有一定的設計感。如益智區從平面到立體拼圖的材料設計,畫面
②隱於材料代表:
小五班:各個區域的區角材料利用主題的「好朋友」的形象製作,大型美觀便於幼兒操作且有一定的設計感。如益智區從平面到立體拼圖的材料設計,畫面清晰且具有一定的層次感。
圖5 小五班
大三班:美工區投入各式各樣的瓶子供幼兒創作、一個個琳琅滿目的瓶子造型和美術作品;益智區很多不同種類的瓶子、數學區利用瓶子和瓶蓋等不同的組合有著許多類型的區域材料,幼兒樂玩、喜玩。
圖6 大三班
③隱於日常代表:
小二班:關於「小手」的主題,隱於日常,從生活老師的皮手套為孩子們清理便便,延伸到手套可以幫助我們的小手完成更多的東西,以及手套還有哪些種類和作用。將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秘密衍生到孩子們的學習和探索之中。
圖7 小二班
1、
中二班:《菜園裡的三個意外》是關於種植的,中二班將種植的內容體現在班級日常之中。從種植園地的多彩種植到自然角的「蔥明寶貝」的種植,在不同的場地利用不同的器具和器皿,在日常之中將孩子的世界種植豐富起來。
圖8 中二班
(2)三「融」——融於活動、融於家庭、融於生活
①融於活動代表:
小五班、大一班的生成性活動幾乎是圍繞著主題開展的內容進行的,生成性活動與主題版面的呈現內容也是可以相互聯繫上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以從中看見孩子們的發現、探索和收穫。
圖9 生成性活動
大二班的主題《報紙小魚》的社區活動從報紙服裝走秀到親子的報紙遊戲,都是與主題相聯繫的,環環相扣,相互交融的開展,讓家長和幼兒都可以體會到報紙在生活中的作用。
圖10 報紙秀
②融於家庭代表:
小六班關於「車」的主題,在國慶起價,家庭共同記錄了「七天出行」的方式,將車與交通很好的聯繫起來,使得每一個家庭對於出行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並延伸到交通方式給生活帶來的不同變化。
圖11 國慶家庭出行記錄
中五班關於「垃圾分類」的主題,孩子們由於在班級有了豐富的分類經驗,在家裡會自覺地進行垃圾分類的活動。其中,「油條」事件引發出油炸的一些食品為什麼叫垃圾食品?他們是不是垃圾等有趣的話題延伸。
圖12 家庭垃圾分類
③融於生活代表:
小八班探索的「蛋寶寶」是日常生活比較常見的。生活中的「蛋寶寶」也具有不同的形態,在家裡,家長和孩子一同探索的不同雞蛋食品,激發了孩子們對於雞蛋食品的喜愛之情。
圖13 生活中雞蛋食品製作
大五班的從「中秋」延伸到孩子們為期一個月對於月亮「月缺月盈」的觀察和記錄,並發現月亮運行的秘密變化。
圖14 觀察並記錄月亮的盈缺
堅定幼兒立場,創設繪本主題環境,力求打造的是「走進一個班級就如同走進一本繪本」的效果。
3、 述成果——展示分享時刻 感受小有成就
繪本主題活動中,孩子的全程參與、主導為繪本主題活動的探索注入了活力。孩子這樣的全情投入,一定會有激動人心的分享時刻。下面,以大班繪本主題活動《記事情》為例,談基於幼兒立場的繪本主題活動的小小成就。
1.挖繪本內容 凸教育價值
《記事情》是一本主要介紹記事情載體的發展的繪本,但是,只要我們細細品讀,就會發現這本繪本既為我們一一呈現了從古至今記事情的載體的演變過程,又向我們展示了漢字符號出現的原因以及人類發明造紙術的智慧;既讓我們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華夏民族用於探索、自強不息的精神,又讓我們感受到人類文明特別是現代文明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所以在繪本主題進行的過程中,除了記事情元素,還充分挖掘了甲骨文和現代漢字、文房四寶、青銅器、造紙術等作為教育內容。提高教育的深度和敏感性,充分挖掘繪本中的有利元素,才能凸顯更豐富的教育價值。
2、用繪本主線 拓多元發展
雖然《記事情》繪本的內容很豐富,但是每一方面的內容又都是有限的,孩子的認識並不深刻。如繪本中有介紹文字符號出現的原因,卻沒有涉及文字符號的發展,《倉頡造字》、《三十六個字》和《漢字有意思》這些書籍的加入,讓孩子充分認識到漢字符號出現的原因、漢字符號的意義和漢字發展演變的過程。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深刻地了解青銅文化,我們又閱讀了《青銅國》這本繪本。《記事情》繪本中有關造紙術的內容也只涉及到造紙的方法,我以《造紙術的故事》這本繪本作為拓展閱讀,孩子們對造紙術的起源和發展認識更加深刻了。《上小學到底需要什麼》通過小豬爭取上學機會的過程告訴孩子,原來上小學不僅需要書包、文具、午餐盒等,還要懂得遵守紀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求知的心。另外,除了拓展對主題繪本進行拓展,還注重生成課程的價值,如在幼兒園發現大鳥與蘑菇後,生發了一些科學探索課程,與幼兒一起深入探索斑鳩的秘密和蘑菇的秘密。在六一兒童節「歡樂打水仗」活動之後,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六一兒童節。在《記事情》繪本主題的開展過程中,以《記事情》繪本為主線,實現繪本多元的拓展,既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和認知,又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索和學習欲望。
3、激幼兒主動,探學習成長
主題牆面的實質並不只是一幅幅漂亮的美術作品的展示牆,呈現的應該是孩子們一系列探索活動的軌跡。孩子們在甲骨文和現代漢字的探索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漢字的發展;孩子們在造紙術的魔法探秘中,真正領略到了造紙術的方法;孩子們在對大鳥的觀察及探索中,發現了斑鳩的秘密;孩子們在對蘑菇的探秘過程中,了解到更多關於蘑菇的知識。通過本次的主題探索活動,從幼兒的興趣和關注點出發,我們既看到了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良好品質,又深深感受到孩子們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真的在收穫成長!
結語
孩子們的發現、感受、創造,在整個主題活動中都在向我們一一呈現,他們真實、直接地向我們傳達每一次的訊息,每一次的熠熠光輝!基於幼兒立場的繪本主題活動的探索就是這樣,從幼兒的視角,向我們傳達更多震撼靈魂的時刻,那些閃爍的光與亮都會留在我們的心靈深處。
參考文獻
[1]王哼:幼兒園早期閱讀與繪本教學[M].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第54—58頁。
轉載需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