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自我鍛鍊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2020-12-20 騰訊網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2533篇文章

我們上一次介紹了尿失禁的診斷分型以及病因病機。

今天我們繼續講尿失禁的治療,主要介紹兩個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鍛鍊的物理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1. 盆底肌訓練

(參照《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

盆底肌訓練(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又稱為凱格爾(Kegel )運動。盆底肌訓練為治療尿失禁的一線療法,尤其是壓力性尿失禁或是以壓力性尿失禁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A級證據)。

可參照如下方法實施:患者取仰臥位進行訓練,持續收縮盆底肌(即縮肛運動---收縮尿道、肛門和會陰部肌肉)不少於3秒(根據個人情況可適當延長),鬆弛休息2-6秒,剛開始做每次5-10分鐘,每天3遍,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段練習,如8:00,14:00,20:00。或每天做150-200次縮肛運動亦可。

注意事項:

1)訓練時不可進行憋氣,腹部、背部、大腿及臀部要放鬆並保持如常呼吸。

2)體位選擇:可取坐位或站立位,有條件者可進行仰臥位訓練。

3)訓練時長:需持續2-3個月才可見明顯效果。

下面介紹一下盆底的肌肉,盆底主要有盆底肌群,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蓋在兩肌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共同組成。

肛提肌是盆底肌鍛鍊的主要肌肉,由一對對闊肌,倆側聯合形成漏鬥狀,封閉小骨盆大部。

肛提肌可分為恥骨直腸肌,恥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肌,我們可以看到恥骨直腸肌繞過肛管,與對側連接,成U型,可起到肛門括約肌的作用,協助排便。當盆底肌收縮時,恥骨直腸肌聯合恥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共同協作,使得肛門向前、向上移動,同時肛門會擠壓陰道與尿道,此時對於尿失禁患者來說尿道內的壓力大於膀胱上部所傳下來的壓力,尿液就不會從尿道漏出,從而減少尿失禁的發生。

2.膀胱訓練

膀胱訓練是一種行為治療,主要針對尿急、尿頻(多於每兩小時排尿一次)為主的急迫性尿失禁。通過使用遞增排尿時間表,以減少排尿頻率,增加膀胱容量,並恢復正常膀胱功能。堅持排尿時間表,患者用各種方法來抵制緊迫感,包括放鬆,分散注意力,或盆底肌肉收縮。包括排尿習慣訓練、定時排尿、延時排尿、間斷排尿。

首先,訓練前讓患者至少記錄3天的排尿日記,以確定初始排尿間隔,制定排尿時間表,然後指導患者運用抑制尿急的方法,逐漸延長排尿間隔,以逐步減少排尿次數,增加膀胱容量,最後達到2-4小時排尿1次。

抑制尿急的方法有:坐下來做5次深呼吸;做5次快速有力的盆底肌肉收縮運動;將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專心的工作上等。適用於混合性尿失禁,可使75%-85%患者治癒或症狀改善。

此外,對於咳嗽、打噴嚏、跳繩漏尿(壓力性尿失禁)和尿頻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均有的患者,可以將膀胱訓練和盆底肌訓練同時進行,會比單一方法的效果更顯著。

最後,需對尿失禁患者進行生活方式的指導,主要有定時排尿、避免對膀胱有刺激的食物、飲水管理、減少咖啡因的攝入、戒菸、戒酒、控制體重等。還可進行適當活動鍛鍊。減少咖啡因的攝入可以減輕壓力和尿失禁的緊迫性,為了避免脫癮症狀,咖啡因的減少應該逐步進行,可能包括混合咖啡因和脫咖啡因飲料漸進食。

盆底肌訓練為治療尿失禁的一線療法,盆底肌訓練結合膀胱訓練用於尿失禁的婦女。(評級:強烈推薦,高質量證據)。

作者:香山中醫院 白富裕

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李振瑞

相關焦點

  • 對抗尿失禁,鍛鍊盆底肌凱格爾訓練
    女士們,您們中間漏尿的不在少數,這種臨床上稱為尿失禁的病狀對生活造成的困擾您們可能已經感受了。如果您是其中之一,一定希望能夠簡便、無創地控制排尿。然而,控制排尿的能力依賴於對於肌肉及其協調的作用,下面來介紹一種簡易的訓練方法-凱格爾盆底肌訓練。
  • 產後尿失禁?正確的盆底肌訓練,讓你產後變回「小姐姐」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蘭月、治療中心黎曉彤醫生一起話你知產後變身「小姐姐」的秘密——盆底肌訓練。 什麼是盆底肌訓練? 盆底肌訓練,是加強控制小便、大便肌肉的一項練習。如果存在漏尿、漏氣、漏便等情況,這項訓練能夠幫助改善,對於女性來說,盆底肌訓練是一項簡單又實用的鍛鍊。
  • 【世界尿失禁周】尿頻、尿急、憋不住尿?5個動作教你鍛鍊盆底肌
    然後快速而有力地擠壓盆底肌肉5到10次。 咳嗽大笑就漏尿 生育女性更易損傷盆底肌肉 壓力性尿失禁也是泌尿科常見的疾病。和膀胱過度活動症的尿頻尿急憋不住不同,壓力性尿失禁通常在一些活動如咳嗽、打噴嚏、舉重物甚至大笑時,尿液會自動流出。
  • 加強盆底肌鍛鍊,防治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多由於中老年婦女因分娩、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導致盆底肌肉鬆弛,尿道外括約肌收縮力降低,尿道阻力減小,導致遺尿,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腎虛固攝無權,膀胱失約,出現遺尿。
  • 產後尿失禁 可能是你的盆底肌受了傷
    產後漏尿 寶媽不敢咳嗽和大笑今年初,28歲的王女士和丈夫喜得雙胞胎。但初為人母的她,就受到產後尿失禁的困擾。「平常打個噴嚏、跳躍、快走都會大量漏尿,太尷尬了,不敢咳嗽和大笑。」 產後42天,王女士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做產後檢查,並將難言之隱告訴了復婦科主任李曉輝。
  • 笑尿了是一種病,女性產後怎樣進行盆底肌訓練?
    要想遠離性尿失禁的尷尬,女性在產後42天進行盆底功能評估。由專業康復醫生對產婦的盆底功能進行評估,並在其指導下做提肛運動,鍛鍊盆底肌肉,預防尿失禁的發生。  那麼,怎樣進行盆底肌訓練?  首先,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盆底肌群,在排尿時嘗試收縮盆底,如果尿液停止,在放鬆後尿液繼續排出,這表示找到了正確的盆底肌。如果你無法找到正確的盆底肌,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一旦找到了正確的盆底肌,可以排空膀胱,坐下來或者躺下開始下面的訓練。
  • Kegel體操防產後尿失禁
    資料圖片  有人說,懷孕和分娩,是女人身體脫胎換骨改變、新生的過程,但妊娠和分娩也是女性尿失禁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產後常發生痔瘡、脫肛,或因為膀胱括約肌與膀胱壁的伸縮蠕動功能突然發生麻痺,造成尿閉情形,因而形成水腫症狀等情況並不鮮見。同時,產後盆底肌肉自行恢復也是進行盆底康復訓練的最好時機,訓練可以強化恢復的過程。
  • 奇妙的中醫∣盆底肌修復中醫有妙招|奇妙的中醫|中醫|尿失禁|盆底...
    您了解盆底肌嗎?盆底肌受損有何不良影響?盆底肌該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呢?中醫對於盆底肌康復有何妙招?03造成盆底肌損傷的因素有哪些?男性和女性一般在20歲之前不會出現盆底肌的損傷女性一般在20歲之後,經歷妊娠分娩、長期慢性持續性的咳嗽、便秘、肥胖或者是炎症、手術創傷等,都有可能會引起盆底肌的損傷。
  • 教你產後盆底肌肉訓練這6個康復要點要記牢
    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主要有盆底肌鍛鍊,生物反饋療法及電刺激療法,可以使受損傷的肌肉、神經得到真正的糾正,具有長期療效。在歐美及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普及了盆底肌肉評估、生物反饋訓練和電刺激治療,對產後42天的婦女常規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從而大大的減少了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喚醒盆底的神經及肌肉,使陰道更好的回覆到緊縮狀態,從而提高性生活的質量、快感及高潮。
  • 被你忽略的盆底肌康復訓練
    :  Incontinence:SUI,UUI,fecal,flatus  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排便殘留,腸胃脹氣  Prolaps子宮脫垂  Symptoms overactive PFM  盆底肌過度活躍的症狀  Micturition:frequency,urgency
  • 必不可少的盆底肌訓練,你卻忽視了
    但是對孕媽來說,這可不是好現象,可能盆底肌鬆弛了。盆底肌位於兩個大腿根之間,它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就像一張吊網,兜住了體內的很多臟器,包括膀胱、子宮、直腸等,在它的包裹下,才能夠維持這些器官正常的運行。如果盆底肌的彈性變差,就意味著肌肉鬆弛,包裹的力度不足,那麼這些臟器就可能會出現移位,這樣,也有可能出現漏尿、大小便失禁、臟器鬆弛與脫垂的症狀。
  • 預防產後漏尿,造福千萬女性的產後盆底肌訓練!
    預防產後漏尿,造福千萬女性的產後盆底肌訓練!自然分娩媽媽的7%都經歷過尿失禁,有過多次分娩經歷的媽媽們尿失禁的可能性更大。尿 失 禁,怎 麼 辦 ?那麼一旦發生了尿失禁,應該怎麼辦?或者為了預防尿失禁,媽媽們能做什麼呢?目前比較公認的是在孕期和產後進行Kegel訓練。
  • 盆底肌受損,警惕「社交癌」 五種方法幫你遠離尿失禁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嘉譯  為了在世界範圍內提高尿失禁的防治意識,國際尿控協會(ICS)將每年6月份的最後一周定為世界尿失禁周。  尿失禁是產後及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具有高發病率和低就診率的特點。
  • 產後「盆底肌」恢復很重要,產後媽媽們必須知道的真相
    >5, 陰道鬆弛,性生活疼痛,性生活質量下降;6, 25年以後,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等問題;產後如何儘快恢復盆底肌的功能,避免留下健康隱患呢?產後媽媽們一定要重視盆底肌的恢復,雖然有的時候醫生說正常,但是寶媽們一定要知道,懷孕生孩子盆底肌是不可能不受傷的,正常說的不是跟懷孕前一樣,而是代表跟撕裂側切等嚴重的寶媽相比是比較正常的,因此盆底肌的恢復鍛鍊還是需要的。產後盆底肌的恢復鍛鍊主要分為2種情況。一種是生物電的刺激治療。
  • 盆底肌訓練的作用有哪些?
    骨盆底肌肉在控制膀胱的各種器官中起重要作用,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和分娩,都會對女性的盆底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所以,對於女性而言,產後進行骨盆底肌肉訓練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運動。骨盆底肌肉訓練,又稱凱格爾訓練,是一種加強對骨盆底肌肉群控制的運動,它可以幫助女性改善尿失禁和陰道脫出等現象,還可以緩解盆腔器官脫垂的疾病,在進行骨盆底肌肉訓練之前,首先是要找到骨盆底肌肉。第一種方法:可以通過在排尿時,找到骨盆底肌,控制排尿肌肉收緊和放鬆的肌肉就是骨盆底肌。
  • 產後盆底肌修復,比我們想像中重要的多!
    很多人知道盆底肌鬆弛可能會導致陰道鬆弛、尿失禁,性生活受到影響,但其實還有很多不良後果。盆底肌像一張吊床,試想如果這張吊床塌下了,那我們腹部和盆腔臟器的支撐,就得用到腰肌了。所以如果產後出現了腰酸背痛的情況,可以去排查看是不是盆底肌受損導致的。除了腰肌受損,腹部會容易堆積贅肉、臀部肌肉也會下垂,造成產後體型變形。
  • 「衢州健康課堂」產後尿失禁不尷尬!通過這種鍛鍊方式就能改善
    愛麗絲·羅伯茨 章石人類分娩困難並不是新鮮事,但部分產婦在分娩過後出現了尿失禁的症狀,甚至會因此感到尷尬。為什麼會出現產後尿失禁的情況?又該如何進行改善呢?什麼是尿失禁?想要充分理解尿失禁,需要先了解正常膀胱是如何控制小便的。膀胱是一隻平滑肌構成的袋子,天生就有「自動性」,受自主神經支配。
  • 不妨試試盆底肌修復
    生孩子後,不少女性的身體會發生變化,比如陰道鬆弛、小腹墜脹,嚴重的還會漏尿、膀胱脫垂,所以產後進行盆底肌修復很有必要。王瑞姣介紹,產後盆底損傷輕者表現為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或小腹墜脹、尿頻、便秘等不適,重者可出現尿失禁(咳嗽、大笑、跑步時會有漏尿表現)、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等疾病。更重要的是,由於陰道鬆弛、脫垂等原因,再加上產後體內激素的變化以及陰道黏膜變得乾澀,可直接影響女性的性生活質量。
  • 盆底肌訓練聯合肌電生物反饋並不能顯著改善女性尿失禁
    盆底肌訓練聯合肌電生物反饋並不能顯著改善女性尿失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2 12:56:45 英國格拉斯哥蘇格蘭大學Suzanne Hagen團隊比較了盆底肌訓練加或不加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女性尿失禁的療效
  • 這是尿失禁 這樣的女人最易中招!
    尿失禁除了令人身體不適,更重要的是它會長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心理健康,許多患者因此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精神高度緊張,由於擔心當眾出醜而將自己關在家裡,儘量少應酬、不願出遠門、自我限制飲水,不再願意參加社交活動等,產生焦慮、尷尬和沮喪等不良情緒,也就是患上人們所說的「社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