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自己是華夏子民,中華兒女,此生無悔入華夏。這華夏究竟是從何而來?從文書記載看,「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從考古發現來看,華夏是古代部落聯盟的自稱,這些部落的始祖便是華夏始祖,分別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
而這些部落聯盟用的 「華」之一字,根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考證,取之華山,而在地圖上看,華夏始祖們的部落繁衍地幾乎均在以華山為中心的方圓五百裡內,那反過來想,部落們不是用了山的 名,而是將名給了山呢?無論是哪種情況,華山都是現在公認的華夏之根,精神圖騰。
早些年,山上還有一個「華夏之根」的石刻雕塑,後來被拆除了,但山依舊還在,不但在,還以奇險之秀位列天下第一,更是在2004年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所以這座山究竟有何魅力?
西嶽華山
中國的山數以萬計,中國的山以五嶽為尊。華山海拔是五嶽之最,它中天而立,如王者君臨天下。星有北辰,嶽有太華,王者建都,必居天地之心腹,從春秋戰國到宋元明清,一直被世人祭祀膜拜的唯有華山,高上固無垠,如此方為嶽。
大約在30億年前,華山還是一片汪洋,大約在180萬年前,華山形成,在現在,華山仍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抬升。遠而望之,華山神似蓮花形狀,故人們稱之為,古文字中「花」與「華」相通,華山因此而得名!
中華、華夏之華源於華山,華山的主體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無比的巨型花崗巖構成,這塊巨石南北長約20公裡,東西寬約10公裡,海拔高達2154.9米,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華山雄踞關中平原,它四壁如削,三峰插天,氣象森嚴,居漢唐都城長安東側;南依秦嶺,遙覽江海之水,北扼黃、洛、渭三河,遙對中條、太行兩山;向東懷攬漫漫中原,俯視直擊東洋。幾千年來,華山特殊的地理景觀以及豐厚的文化內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前來頂禮膜拜。
華山
華山之美首先在於奇峰絕崖,詩人李白讚嘆道:「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華山的東西南三峰素來有「天外三峰」之稱,被諸峰聳擁呈現王者之氣。
東峰
遠看東峰如削出的一面絕壁,春日薄霧初起,日光乍現,仿佛世界於混沌中明朗起來。站在東峰頂的朝陽臺上居高臨險,視野開闊,腳下河流平川,眼前紅日撲面,不由得心靈頓時為之一淨,五臟六腑好像被日光洗滌了一般。
南峰
南峰是華山的最高峰,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為華山元首。登山南峰絕頂落雁峰,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環顧四周,只見群山起伏,雲霧繚繞,黃河渭水如絲如麻,關中平原如詩如畫。天,仿佛就在眼前;星,仿佛伸手可摘。
西峰
華山西峰,最為秀麗險峻,它直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捨身崖。西峰有山脊與南峰相連,長300米,石色蒼黛,宛若一條盤踞的巨龍,地敞中原秋色盡,天開萬裡夕陽空。
北峰
北峰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臺,因此又名雲臺峰。唐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詩曾寫到:「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
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絕頂處有平臺,原建有倚雲亭,現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峰和蒼龍嶺的好地方。
華山路
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華山風景雖好,在漢代以前,卻不能攀探為快。古人到了北鬥坪,只能望山朝祭,因此華山成為了一種精神圖騰。
唐代開鑿千尺幢後,遊人才能由此上山,千尺幢有「太華咽喉」之稱。一條峭壁上的天然罅隙,抬頭望去,只見天開一線;俯視腳下,如臨萬丈深淵。
幢去峽復來,攀過千尺幢撲面而來的就是百尺峽。百尺峽兩壁高聳,中間夾著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上刻驚心石三個大字。遊人從石下穿過,不由得心驚肉跳。
翻越老君犁溝,猢猻愁,便是華山北峰,它是通往華山三峰必經之地,地勢險要,是易守難攻之地,當年「神兵飛躍天塹,英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登上三面絕壁的華山北峰,蒼龍嶺呈現眼前。它莽莽蒼蒼,蜿蜒盤旋,好似一條青龍騰空而起。全長約1500米,寬不到3米,上下落差500米,坡度在45°以上。兩旁是萬丈深淵,一眼看不到谷底,仿佛懸在空中一般。古人行於其上,不敢站著走,而是騎在嶺上,一寸寸往前移,遙望白雲蒼狗,耳聞山風嘶嘯,無不膽戰心驚。
蒼龍嶺後再過金鎖關,又是一重天。在華山東峰,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被稱為鷂子翻身。遊客須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須如鷹鷂一般,翻轉身體才可落地。長空棧道是華山最險之景,此棧道懸在南峰絕壁處,鐵索寒冷麵壁而行。
千百年來人們巧妙地利用天造地設的地勢,歷盡艱辛,一點點地開鑿了登上華山的這條險絕的山路。穿峽谷,越峭壁,跨深淵,飛上最高峰,翻越至今仍在不斷上升的華山是無數遊客的夢想。
華山四季之美
春日陽光越過東峰,普照華山,到處春花爛漫,一派生機盎然,這是春天的盛宴,這是人生必赴的盛宴。萬物生長,華山靈氣盎然,美得無法形容!
七月流火,潔白的花崗巖經陽光折射猶如白雪;青松翠柏,直插雲間,綠得讓人心醉。夏天遊華山,能領略到雲雨霧的浪漫和奇妙。雨後的華山雲遮霧繞,山谷間雲霧瀰漫,飄忽不定,山間瀑布,飛流直下,不時被山風吹山面頰,讓人極為舒服!
秋天的華山楓林層林盡染,紅熱烈;山崖畔的黃花開放在枝頭,與百花爭豔;山間潺潺流水,空谷鳥鳴,漫步其間,恍若人間仙境一般。這是色彩的海洋,生命的綻放。
冬天到華山來看雪,定能感受到雪落華山的不同。華山的雪,洋洋灑灑,氣勢磅礴,更妙的是雪落時分,霞光滿天,雪海、雪松、冰掛、冰瀑。冰清玉潔讓華山變得風情萬種,冬天的華山,古樸剛強,蒼涼之美,橫越千年,久經滄桑,古往今來,迎來送往,護上佑下。
結語
華夏子民,中華兒女怎能不知「華」從何而來!怎能不來華山感悟中華。
喜歡我的觀眾老爺請關注,收藏、推薦、轉發,感謝您的支持!也請幫我打擊抄襲,認準琉璃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