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講解了青花菜春季種植的有關知識,今天我們將對它進行補充,並增加夏季有機青花菜種植的知識,接下來我們一起往下看。
一、有機青花菜春季栽培
1,及時定植
當日平均溫度穩定在6°C以上時,10釐米深的表土的溫度在5°C以上穩定,寒流天氣已經過去再開始定植,定植太早,容易早抽薹,而且定植應該在晴天進行。定植後最好保持3到5天有陽光和溫暖的天氣。每次栽種兩排,早熟品種為34~37 cm,中熟品種為40-44 cm,晚熟品種為52-60 cm。每畝種植2000-300株,
定植深度不掩蓋幼苗葉面部分來確定種植深度。您也可以先種植幼苗然後澆水。
覆蓋塑料薄膜有利於保暖升溫和早期收穫。它可以在首次定植後覆蓋膜使用,同時要進行破膜放苗。邊鋪邊防,並注意不要傷害幼苗。也可以先蓋膜再定植,並且在定植時,使用小刀在覆蓋物上劃開十字形切口作為定植孔,並在定植孔下挖出土壤。定植幼苗後,再將挖出的土壤覆蓋回去。定植孔周圍用土壤緊緊地壓住。如果使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則定植孔的開口可以更大。在定植之前,可用細孔水壺澆灌營養土壤。
2,田間管理
①溫度管理。定植後,需要悶棚4-5天,儘量提高棚溫,白天溫度約為35°C,夜間溫度為13~15°C。幼苗開始生長後,開始通風和降溫,白天保持20~22℃,夜間保持10~12℃。在連座期間,逐漸增加通風,保持溫度在15~20℃,並在花球形成期間保持溫度在14~18℃,不超過25℃且不低於5℃。
②追肥管理。在大量施基肥的基礎上,有必要進行一定追肥,特別注意磷鉀肥的施用。第一次定植緩苗後,每畝施用500千克施肥。在花芽分化之前和之後進行第二次施肥,在定植後約20天,植株長出12至15片葉子且生長旺盛。當閉壟時,每畝施用500千克施肥,配合澆水施用。第三次在植株大約20片葉子時,這時是頂花球的形成期,每畝施500公斤肥料。當施用於現蕾時,如果留下側枝,收穫大部分主莖花球,每畝500kg則施發酵糞肥可促進腋芽生長成球並增加側花球的產量。
現蕾後,可噴塗0.2%硼砂溶液,以提高花球的產量和質量。葉面噴施肥適用於在沒有大風的夜間,每7~10天噴一次,一般2-3次。
③澆水管理。青花菜在生長初期生長溫度溫,一般不需要灌水,避免水溫導致土壤溫度急劇下降。定植後,沒有必要急於澆緩苗水,保持溫暖,促進幼苗的生長。之後,溫度升高,出風口應增加,澆水量應增加。一般來說,每隔10~16天澆一次水,在花芽分化前後和花球生長過程中應嚴格防止缺水。在露地大雨後及時排水。不要用積水導致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每次採摘主花球和側花球後,應立即進行澆水和追肥,以促進剩餘側花球的生長。
④整枝。中晚熟品種很容易產生側枝。主花球應在收穫前打掉側枝,或當大部分主球長12至16釐米時,應酌情留下3-4個側枝。青花菜不需要用舊葉子覆蓋花球,否則會影響其顏色和質量。
⑤地膜管理和除草。應防止地膜破裂。如果出現裂縫和壓膜不緊密的地方,應及時用土壤壓實。覆蓋地膜後,不需要中耕,但有必要經常檢查並注意根際雜草的情況。當雜草生長時,可以使用土壓草來防止雜草叢生。
3,及時收穫、分級
與花椰菜相比,青花菜對花球的收穫有嚴格的要求。收穫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收穫。如果花球尚未完全長大,花球小、產量低,而如果收穫太晚、球鬆動、球面不均勻,甚至呈現黃色花瓣,新鮮度會迅速下降,這會降低商品的價值和食物的質量。青花菜主花球從生長到完全長大,達到產品成熟,中熟品種通常需要約30天。當形成花球時,小花完全膨脹,並且花球邊緣處的小花蕾也膨大時被收穫。收穫時,每個花球外留3至4個小葉以保護花球,但莖不能留太長。收穫主花球後,可選擇2~4個較厚的側枝,繼續加強肥水管理。 20天後,可以收穫側花球。青花菜在室溫下不耐貯存,花蕾容易變黃或花球容易散開花,因此應隨運輸包裝或運至加工廠,注意防壓和防運輸過程中的振動。
應提供專業的整理、分級、包裝和其他收穫後的商業加工場地和必要的設施,並提供預冷處理設施進行長途運輸。冷鏈系統建立在合格的區域,冷藏和保存的整個過程在商業加工,運輸和銷售中進行。有機青花菜產品的收穫後處理,包裝鑑定,運輸和銷售應符合GB / T 19630-2011有機產品標準的要求。
二、夏季有機青花菜種植
青花菜在夏季種植,並用遮陽網覆蓋。應選擇具有能夠忍耐炎熱、抗病能力強且能夠提早成熟的品種。在山區,夏季氣候條件較涼爽,氣溫較低,晝夜溫差較大,採取相應的遮陽防雨措施,產品在夏季上市,經濟效益可觀。所以夏季種植大多在高山上。
1,品種選擇
選擇適合夏季栽培的早熟品種需要能夠忍耐高溫,可以越冬,可在高溫下形成葉球,對病蟲害具有很強的抵抗力的品種。
2,在適當的時間播種
在長江流域,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種,8月15日至9月初定植,9~10月收穫。
本期青花菜的種植知識就介紹到這裡了,下期我將繼續講解夏季有機青花菜種植的知識,希望大家不要錯過,如果想學習更多有關農業種植的技術,可以關注我,每天都為大家帶來農業種植的相關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