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 英語譯不出這些詞的唯美,中文辦到了

2021-02-16 聽Bunny講英國文學

你一定有過這種感覺,發現一個美好的事物卻沒有詞語來形容它,所謂妙入毫巔處,將言未可言。

為此,美國人Ella F.Sanders繪製了一本叫做《迷失在翻譯裡》的圖書,收集了各國語言中十分美好、但英語卻沒有對應單詞的詞彙。中文是否稍勝一籌呢?看看就知道……

     1.


這是個如夢似幻的詞語,mån是月亮,gata是道路,指月光映照在水面上,仿佛鋪了一條通往天際的路。

守夜人覺得,「桂橋」二字或許能保留原來的美感,古人經常用桂比喻月亮。

2. 法語:Dépaysement



法語pays是國家,這個單詞形容的是離開國家,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

或許嶽陽樓記裡的「去國懷鄉」有點這個味道,雖然此國非彼國……


3. 德語:Waldeinsamkeit



在德語裡,Wald=森林,Einsamkeit=孤獨,這個詞的意思是獨處林間的孤寂感,艾默生還曾以此為題寫過一首逼格很高的詩。

其實,漢語只用一個「幽」字就能體現這個意思:幽者,從山從𢆶,𢆶即微小的意思,人在山中渺小得看不見,自然是被樹木遮蔽起來了。

4. 義大利語:Culaccino



地中海豐沛的陽光賦予義大利人這個詩意的單詞,即冰冷玻璃杯在桌面上留下的水痕。

中文裡確實有把酒杯叫寒樽的,不過留下的水跡嘛,只能叫「寒樽留痕」了,都怪古代沒有冰箱,酒不夠冷了……


5. 日語:木漏れ日



看漢字就知道,日本人用這個詞來形容葉隙間撒落的陽光。

想來想去,還是王維的「返景入深林」比較符合這種意境。


6. 印尼語:Jayus



當某人講了個相當差勁的笑話,正因為完全沒有笑點,聽眾反而笑了,這就叫做jayus。

大致相當於漢語裡的「冷笑話」吧……

7. 因紐特語:Iktsuarpook



大概北極太孤獨了,因紐特人居然為接待客人的預感發明了一個詞。

「盼君來」會不會太俗了……

8. 西班牙語:Sobremesa



熱情的西班牙人尤其喜歡社交,吃完飯後不會馬上離開飯桌,而要拉拉家常,這段社交時間便是sobremesa。Sobre=在...旁邊,mesa=桌子。

中文裡的「圍爐夜話」倒是差不多,只不過咱們天氣比較冷,圍的是火爐而不是飯桌。

9. 烏爾都語:Goya



烏爾都語是巴基斯坦國語,印度也有5個邦講這種語言。Goya是指讀書或聽故事時那種如痴如夢、似幻似真的心態。

我想,漢語裡的「心馳神迷」大概比較接近這種狀態。

10. 夏威夷語:Panapo'o



希望通過撓頭皮幫助自己回憶起某件事,這就叫panapo'o。

這個簡單,「搔首」嘛。除了回憶某件事,我們發愁也可以搔首——「白頭搔更短」,勾搭男神的時候也可以搔首弄姿——不要有頭屑哦……

11. 俄語:Почемучка



俄國人把絮絮叨叨,一直提問的人叫做Почемучка。

中文翻譯so easy,「好奇寶寶」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城牆上的守夜人



相關焦點

  • 英語譯不出這些唯美的詞,中文呢?So Easy...
    為此,美國人Ella F.Sanders繪製了一本叫做《迷失在翻譯裡》的圖書,收集了各國語言中十分美好、但英語卻沒有對應單詞的詞彙。中文是否稍勝一籌呢?看看就知道……1. 在德語裡,Wald=森林,Einsamkeit=孤獨,這個詞的意思是獨處林間的孤寂感,艾默生還曾以此為題寫過一首逼格很高的詩。
  • 英語譯不出這些詞,中文呢?So Easy...
    為此,美國人Ella F.Sanders繪製了一本叫做《迷失在翻譯裡》的圖書,收集了各國語言中十分美好、但英語卻沒有對應單詞的詞彙。中文是否稍勝一籌呢?看看就知道……1. 瑞典語: Mångata在德語裡,Wald=森林,Einsamkeit=孤獨,這個詞的意思是獨處林間的孤寂感,艾默生還曾以此為題寫過一首逼格很高的詩。
  • 牛津詞典錄入中文詞 「走狗」譯為running dog
    國際在線專稿:據新加坡媒體報導,英語中許多詞彙中吸收了其他語言的文化元素,包括拉丁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漢語。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英國牛津詞典收錄了1000多個來自漢語的詞,其中包括閩南語和粵語。
  • 譯詞 | 這七類中文詞 翻譯高手也頭疼,你會翻嗎?
    相比較詞本身而言,這個詞所產生的語境更為豐富。"brotherhood" "underworld",當然還有一種"ganghood",兄弟情義和匪氣倒是表達出來了,但是這個詞所蘊含出的柔情俠氣卻消失了。2、武俠這個是很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詞語,英語中的"swordsman" "kungfu""knight"這些都可以一部分解釋武俠,但不能成為武俠的專有名詞。
  • 《國際歌》中文譯詞的演變
    《國際歌》中文譯詞的演變第一天他倆工作到深夜,譯出了第一首《第三國際黨的頌歌》,譯文直到以後才在《小說月報》以詩的形式發表,沒有附曲,不適合歌唱。譯文是:  起來罷,被咒罵跟著的,全世界的惡人與奴隸;我們被擾亂的理性將要沸騰了!預備著去打死戰吧!我們破壞了全世界的強權,連根的把他破壞了。我們將看見新的世界了!只要他是什麼都沒有的人,他就是完全的人。這是最末次的,最堅決的戰爭!
  • 外國人聽不懂中文?這些詞他們早就在用了!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與英語密不可分。   讀書要學英語、考試要考英語、畢業需要四級證書,就連找工作也得看你的英文水平。可以說除了中文,英語是陪伴我們長大,並貫穿於一生的語言。
  • 每日一詞英譯英:姓名的英語詞彙:Our name
    每日一詞英譯英:姓名的英語詞彙:Our nameOur name英譯英語訓練我們「學」英語的人,很多時候沒弄明白:我們的英語很多時候不是「學來用」的:「學」了你也基本沒「用」的機會1) 只會英譯漢的學法不可取:name 名字,full name 姓名,family name 姓,given name 名,surname 姓,first name 名字,last name 姓2) 英譯英才是「王道」:
  • 如何翻譯中文的「化」字輩詞
    >
  • 99歲譯界泰鬥許淵衝,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
    卻不曾想,當世竟真有一位英譯詩詞的泰鬥級人物,以「意美、音美、形美」的超高標準,翻譯出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 翻不出來的英文 & 譯不到位的中文
    可是做了這麼多年,你知道presentation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嗎?(請不要翻詞典念釋義,留言告訴我你的翻譯。)於是從presentation起,我們會發現一些英文單詞是沒辦法直接用中文翻譯的。很多單詞可以根據語境用中文解釋,但無法找到一一對應的中文詞彙。
  • 翻譯專家:外語詞直接嵌入中文使中文失去純潔性
    最近,中文出版物中直接嵌入外語詞的現象又在增多,對此,該怎麼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外語中文譯寫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黃友義說,這種現象不符合國際慣例,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將這些外語詞「化」為中文使用。  現在,許多外語詞直接嵌入中文,使得中文失去了純潔性。黃友義說,國際慣例對外語詞都是「化用」的,而不是直接嵌入。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卻不曾想,當世竟真有一位英譯詩詞的泰鬥級人物,以「意美、音美、形美」的超高標準,翻譯出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英文字形對仗工整,用詞押韻讀來韻律悅耳,詩句意境完美重現。能將詩詞用英文翻譯得如此精妙、不失中文之美的,便是「詩譯英法第一人」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 用地道的英語翻譯出中文
    詞彙的堆砌是造成翻譯失分的主要原因,理解中文搭建句型用詞地道。   高考卷中譯英的題型對同學們的要求較高,因為不僅考到了句型,語法,詞彙的運用,還涉及到了英語學習的難點:用地道的英語翻譯出中文所表達的意思,即譯出的句子不僅意思要準確,還要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下面談一談如何準確翻譯。
  • 牛津詞典收錄千個中文詞 "走狗""不折騰"等入選
    國際在線專稿:據新加坡媒體報導,英語中許多詞彙中吸收了其他語言的文化元素,包括拉丁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漢語。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英國牛津詞典收錄了1000多個來自漢語的詞,其中包括閩南語和粵語。
  • 實用英語之Good 一詞如何譯?
    Good一詞,在英語中該算是最熟悉、最常用的了。它的搭配能力很強,而且也常見於科技文章中。一看到good,我們便自然而然得會想到「好的」這一詞義。然而,在一些場合,   good的譯法卻是頗費躊躇的。   1,可譯為「好的」,但概念模糊:如good fish(好魚),是指品種,大小還是新鮮程度呢?
  • 每日一詞英譯英:身體各部位英語詞彙1:Our hand
    每日一詞英譯英:身體各部位英語詞彙1:Our handThe five fingers英譯英口語訓練我們總是用中文(才能)學習理解記憶某個我們正在學習的英語的意思,並由此永遠停滯不前,而不是訓練自己用英語學習理解並記憶同樣的英語內容,這可能是我們耗費平均十年以上時間做一件事情卻始終沒有做成功的根源所在。
  • 一首不起眼的英文詩,被網友用中文譯出5個版本,每版都秒殺原作
    問:這些「意思」都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的難度對老外來說不亞於我們考英語八級。或許很多人會說,漢字這麼難,為什麼不跟很多文字一樣阿拉伯化呢?這是因為漢字的講究本身就是它的魅力之一。為了讓大家對這個問題有更深的認識,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首英文詩。
  • 申小龍|「志摩驚醒了我,他變成一種stimulate在我生命中」——尊重漢語表達中的不譯詞
    近幾年來英語外來詞進入漢語語境時不翻譯或半翻譯(如:CT檢查、T恤衫、IC卡)的情況越來越多。讓我不明白的是,這種不譯或半譯的英語外來詞此時進入漢語語境了嗎?這種未經翻譯的詞會破壞漢語語言的純潔性嗎?
  • 和製漢語VS中文譯詞:國力之爭
    從翻譯角度而言,近代中國人所譯新詞,不一定就比日語詞要差。論知識分子的開明程度,日本人也並非比中國人高到哪裡去。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那個時代的漢語譯詞大部分沒能存留至今呢?翻譯到底哪家強?以前看過一個日本節目,提到近代中國雖然也在同時期翻譯過西方詞彙,形成「華制新漢語」,但經常會挖空心思、從古籍之中尋找晦澀詞彙,導致普通老百姓看不懂。
  • 英語詞彙:一詞多譯的「fire」 你會用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一詞多譯的「fire」 你會用嗎? 2018-03-13 11:26 來源:每日學英語 作者:   in the fire就一定是在火裡面?on fire 就一定是在火上?你又陷入中式翻譯的誤區了!今天我們就來講明白一詞多譯的「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