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穆斯林,為何伊朗與阿拉伯國家格格不入?派別影響巨大!

2020-12-12 老特有話說

近日,關於伊朗的話題源源不斷,特別是在和美國的衝突上,雙方的火藥味非常的濃厚,大有著難躲一場大戰的趨勢。其實早在去年伊朗和美國之間的火藥味就已經十分濃鬱,但是雙方一直都是處於克制的狀態,如今因為美軍空襲炸死了伊朗的第二號大人物之後,伊朗的情緒可真的是相當的憤怒。然而伊朗在中東地區卻沒有什麼關係上好的盟友,顯得較為孤單。再加上伊朗國家身邊還有美國的「小弟」存在,整個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就顯得更加孤立無援了。

伊朗在中東地區建立已久,從1979年建國以來伊朗在中東地區也算是一個霸主般的存在,但是伊朗同其他中東國家的關係並不友好,反而幾乎沒有什麼來往,除此之外,伊朗和以色列還經常爆發戰鬥。這兩個國家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好像都不太一樣,尤其是伊朗,為什麼它和其他中東國家顯得格格不入呢?

直接來講的話,還是因為宗教上的關係。眾所周知伊朗在經歷了伊斯蘭革命之後,整個國家與人民都信奉了伊斯蘭文化,雖然阿拉伯國家主要信奉的宗教也是伊斯蘭教但是這其中人民的民族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伊朗國家是由波斯人、亞塞拜然人和庫德人組成的,而阿拉伯國家都是阿拉伯民族的人構成,人民民族的不同差異很大,此外即便是都信仰伊斯蘭教,但是伊斯蘭教中也有很多派別與分支,是不能夠一概而論的,所以阿拉伯國家與伊朗的關係並不好。

如今的整個中東世界裡,大部分阿拉伯國家都在不斷地進行著世俗化的國家改變,以此來振興國家的發展。然而伊朗卻不同,他非要搞出來一個什麼「政教合一」,這相當於和其他阿拉伯國家唱反調,再加上伊朗不斷的鬧著什麼「輸出革命」這更是讓其他阿拉伯國家感到惱火,所以伊朗很是不受待見。

伊朗這個國家在阿拉伯國家來看,就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異類,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宗教異類」其在軍事上還有著比較先進的技術,特別是伊朗的飛彈技術更是讓其他阿拉伯國家所羨慕不已,這也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嫉妒,自然而然彼此之間就很不友好了。

伊朗的什葉派和阿拉伯國家的遜尼派之間有著幾千年的教派衝突,這是伊朗與阿拉伯國家不和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在如今嚮往和平發展的阿拉伯國家卻偏偏又遇上了喜歡搞革命的伊朗,彼此之間的隔閡才會如此的不可捨去,以至於時至如今,伊朗和阿拉伯國家依舊格格不入。

相關焦點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陷入了鏖戰。戰爭中,美國對以色列公然偏袒和援助,這導致了美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急速惡化,連美國的「代言人」沙特也倒戈相向。在歐佩克成員國的集體行動下,原油價格翻了兩番,極大的影響了美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然而,石油禁運對沙特等歐佩克成員國來說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險招,減少石油供應量自然也會給沙特和其它歐佩克成員國帶來巨大的利益損失。在美國的支持下,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取得勝利。
  • 伊朗與穆斯林兄弟會,分屬什葉派與遜尼派,兩者能否走向聯合?
    穆斯林兄弟會與伊朗分屬不同派別,雙方關係如何?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在埃及有一個宗教組織迅速崛起,並把執政多年的穆巴拉克趕下臺,2012年,該組織還推出代表擔任埃及總統,一時間轟動了全球。這起事件就是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取得埃及政權,穆兄會成員穆爾西成為埃及總統。
  • 伊斯蘭教的起源與派別
    12歲時隨叔父和商隊到敘利亞、巴勒斯坦一帶經商,接觸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對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和國際環境也有所了解。後為麥加富孀赫蒂徹去敘利亞經商,並於25歲時同她結婚。赫蒂徹的堂兄是個基督教的學者和流行於半島的「哈尼夫」一神論思想的傳播者。穆罕默德受其影響,40歲時,經常到麥加附近的希拉山洞潛修冥想。
  • 猶太人與伊朗為何一直相愛相殺不停歇
    伊朗人古代稱為波斯人,他們自古信仰拜火教,也就是金庸小說中《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原本他們並不信仰伊斯蘭教,也並不是阿拉伯人種,嚴格意義上我們不能稱伊朗為阿拉伯國家,但是現在的伊朗人早已信仰伊斯蘭教了,是穆斯林國家。
  • 一文帶你看懂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的區別
    來源:網絡伊斯蘭、阿拉伯、穆斯林這三個概念到底有什麼不同?要言君將用五分鐘給您概述這三個概念,並釐清其邊界,說明其交集,幫您迅速構建「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知識結構概圖。相信您得沉思一下費點精神。阿拉伯阿拉伯語、阿拉伯族、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地區,中心詞都是阿拉伯,但我們提到阿拉伯時一般指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或地區,也就是說主要是說人,說地。排排邏輯順序的話是這樣的,先是有阿拉伯族,他們說的語言叫阿拉伯語,以阿拉伯族為主的國家叫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分布的地區叫阿拉伯地區。
  • 波斯灣六個阿拉伯君主制國家,為何對伊朗態度不一?
    波斯灣的名氣這麼大,但阿拉伯國家卻不承認世界上有什麼波斯灣,他們只承認有阿拉伯灣。不過,國際上還是稱這片盛產石油與天然氣的海灣為波斯灣。這六個阿拉伯國家,每天都要面對波斯灣對岸那個龐大的鄰居——面積164.5萬平方公裡,人口8165萬的伊朗。
  • 以色列為何與海灣阿拉伯國家走近
    由於巴以問題的影響,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長期敏感而僵冷。但是近期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持續升溫。在上月訪問了海灣國家阿曼之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近日表示將會出訪多個阿拉伯國家。隨著近些年中東地緣政治變動,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可能迎來巨大的外交突破。
  • 伊朗和沙特有什麼區別,他們為何長期對立
    伊朗這種政體即使在以保守著稱的伊斯蘭世界也是極為獨特的:沙特儘管至今仍保留著絕對君主制且宗教氣息濃厚,然而沙特的國家的政權畢竟是掌握在世俗化的國王手中。伊朗的國家大政方針儘管是由最高宗教領袖確立,但日常行政事務實際上仍是由民選政府負責,所以像婦女需不需要蒙面紗這種涉及普通百姓日常社會生活的方面在伊朗受宗教影響的程度還遠遠不及沙特。
  • 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為何壓不倒佔少數的什葉派
    文/寂寞的紅酒遜尼派和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派別,其中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而什葉派約佔穆斯林總人口的12%。世界大部分穆斯林國家都是遜尼派政權,什葉派國家和什葉派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僅僅伊朗、伊拉克等寥寥幾個。
  • 現在伊朗和阿拉伯的區別,竟然和阿拔斯王朝有關
    現在伊朗和阿拉伯的區別,竟然和阿拔斯王朝有關。黑衣大食,顧名思義就是穿黑衣的穆斯林了。既然伍麥葉王朝所尚的「白色」,成為了今天阿拉伯人的正色,那麼「黑色」又被什麼民族繼承了呢?說到這裡,估計很多朋友已經在腦補時事新聞裡的各種穆斯林形象了,但凡對此類細節有過關注的人,多半已經想到了一個和遜尼派阿拉伯人格格不入的族群——波斯人。
  • 伊朗如果成功擁有核武器,對世界格局有什麼影響?
    伊朗它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共和國,而是一個神權主導的政教合一的國體,也是世界上唯一實行神權政體的國家。1979年,伊朗發生了伊斯蘭革命,就確立了這種與現代世界格格不入的落後制度。在建立了神權政權之後,伊朗的神棍們就開始了對外輸出革命,構建什葉派之弧,提升伊朗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建立霸權。
  • 西班牙:被穆斯林統治七個世紀,是如何徹底「去伊斯蘭化」的?
    ▲阿拉伯帝國擴張圖曾經阿拉伯帝國統治下的地區,諸如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摩洛哥、伊朗等,大部分在現代都是伊斯蘭國家,但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卻是例外。從711年阿拉伯帝國徵服伊比利亞半島開始,到1492年西班牙完成收復失地運動結束,穆斯林政權統治了伊比利亞半島多達7個世紀之久,但目前兩個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
  • 穆斯林世界裡為什麼無法產生發達國家?主要是這三點原因
    世界上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從發達國家的屬性來說,大多是基督教,而信奉佛教的基督教也是不少的,比如韓國,日本,新加坡等等。但是同為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穆斯林國家卻始終沒有發達國家。這是為何呢!往下看吧,讓小編來告訴你。
  • ...而是沙特認為,如果想一直被視為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領導者,就...
    據報導,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對此作出正式回應,認為在利雅得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之前必須先以國際協議和決議為基礎實現巴以和平;②分析人士認為,沙特和以色列為了在共同憎恨伊朗的基礎上悄悄建立關係,多年來一直在靜靜地共舞。分析指出,認為沙特會成為下一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國家,這種想法誇張了。
  • 印尼:穆斯林人口2.3億,印尼是如何成為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的?
    可以說,沙漠和駱駝是穆斯林誕生之初的標籤,而今天較為人們熟知的中東和北非的穆斯林國家,多也離不開這兩個標籤。一、我來,我見,我賺錢自7世紀初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開始在阿拉伯半島傳教,並通過軍事行動徵服其他阿拉伯部落,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即早期的阿拉伯帝國(公元632年)。
  • 穆斯林有20億教徒,為何遜尼派與什葉派差距過大?原因有三點
    在現在世界上,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但是一些邪教是所有國家都嗤之以鼻的。這三大宗教已經發展幾千年,在不斷的發展中開枝散葉產生了不少小派別,這些派別在一些地方會產生一定的差異,但是很多派別能夠和睦相處,互相之間不會產生矛盾。但是伊斯蘭教的的情況卻顯然有別於其他兩大派別,20萬穆斯林教徒爭端不斷,互相仇視,而其中又以遜尼派和什葉派這兩大分支最為嚴重。
  • 喝啤酒都犯法,盤點穆斯林國家的禁酒令
    但是由於很多國家的文化風俗不同,如果不對出行國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能會造成諸多方面的不便,從而影響了旅行的心情。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一些穆斯林國家,有諸多禁忌。其中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就是飲酒文化。實際上,在很多穆斯林國家,在其國內是禁止飲酒和酒精銷售的。如果我們不了解而貿然前往,也許一杯酒可能就能給你帶來牢獄之災。
  • 阿拉伯科學的黃金時代 ——讀吉姆·哈利利的《尋路者》
    英國著名學者吉姆·哈利利以一部《尋路者:阿拉伯科學的黃金時代》將讀者帶回阿拉伯學者巨匠燦若繁星的時代,令人驚嘆於人類在千年之前迸發的創造力。翻譯運動的興起《尋路者:阿拉伯科學的黃金時代》的作者哈利利有一半伊朗血統,他坦言這是他特別關注伊斯蘭世界的原因。
  • 以色列與伊朗的千年恩怨
    公元651年阿拉伯人滅掉了薩珊王朝,在此後的數百年間,伊朗成為阿拉伯伊斯蘭帝國的一 部分,伊斯蘭教逐漸成為波斯人信奉的最重要的宗教。伊朗歷史上的這一變化,對其境內存在的 很多少數民族及其宗教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猶太人在內的非穆斯林被剝奪了社會和政治的平等權利,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二等公民。
  •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正面臨考驗
    這個國家正在面臨的挑戰,也是全世界正在面臨的考驗。 文|明白知識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還是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