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寶寶2歲前做到這三點,再難養的寶寶也好養!

2020-12-16 騰訊網

寶媽小菲一談起帶娃就說累得不行,的確帶娃比什麼都累,勞心勞肺,我自己這幾個月帶娃就知道到底是什麼滋味了。小菲說,就看著別人家的孩子白白胖胖的,自家的孩子什麼都不愛吃,遇到新鮮的食物頂多嘗一兩口,眼見著孩子日益消瘦,小菲非常著急,於是想問問我有什麼辦法。

小孩子在嬰兒期由於從母體中出來不久,由於基因的影響,的確有的娃好像天生愛吃,而有的娃隨了父母的習慣格外挑食。但孩子並不能如我們所願吃了睡、睡了吃,省心的很,除了遺傳,還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孩子,比如家長帶娃的習慣對孩子影響很大。

家長在寶寶2歲前做到這三點,再難養的寶寶也好養

1、尊重寶寶小肚子,不強制

寶寶餓了嗎?渴了嗎?吃飽了沒有呀?這是很多寶媽帶娃時很糾結的事情。由於害怕寶寶餓肚子,不少老人家和寶媽習慣於給寶寶進食的第一天就強塞給寶寶食物,不吃就灌,這樣的習慣不僅導致寶寶對食物產生畏懼而不敢嘗試的心理,而且還讓寶寶依賴性強,致使他覺得反正有人記得餵食物給自己吃,自己不用操心,就更加不好好吃東西了。

正如小菲的做法一樣,給孩子餵食必須要兩個人,不然是很難搞定的。經常是一人拿玩具哄孩子,一人抓住機會忙不迭地給寶寶餵食,餵完一頓就覺得很不容易。

2、鼓勵寶寶自己吃飯,不苛刻

寶寶很小的時候,好奇心是很旺盛的,這也是寶寶為何總是表現對新事物的渴望和喜愛。在寶寶滿一歲的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做到:不苛求,寶寶自己用勺子餵食,弄得滿地滿桌都是,都不要為了乾淨省事,放棄讓寶寶自己餵食。

在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前,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為寶寶精心準備餐具,比如可彎曲的軟勺子,鍛鍊寶寶的手握能力,又讓寶寶剛好可以自己餵食到嘴中,不用擔心勺子太長太硬而傷害到寶寶。

3、磕磕碰碰長得大,要放手

常常在小區玩,你會發現有些孩子膽子很大,也很勇敢,有些孩子遇到生人就膽怯,甚至放聲大哭,這是為什麼呢?這其實與家長的態度很有關係。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磕磕碰碰去嘗試,孩子在破涕為笑中勇敢成長。而不放手,太過緊張孩子的磕磕碰碰,就很難讓孩子脫離自己營造的保護傘,讓孩子很難勇敢前行。

因此,在孩子剛學走路的時候,家長給孩子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就可以多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慢慢摸索走路的訣竅,隨著孩子步伐越來越穩健,孩子學會走路就是非常快的事情。

歡迎評論,我是8歲男孩和1歲女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愛寫作,願與您和寶寶在育兒路上共同成長。歡迎關注「小明和小小凡」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在寶寶2歲前做到這三點,再難養的寶寶也好養
    家長在寶寶2歲前做到這三點,再難養的寶寶也好養這是很多寶媽帶娃時很糾結的事情。由於害怕寶寶餓肚子,不少老人家和寶媽習慣於給寶寶進食的第一天就強塞給寶寶食物,不吃就灌,這樣的習慣不僅導致寶寶對食物產生畏懼而不敢嘗試的心理,而且還讓寶寶依賴性強,致使他覺得反正有人記得餵食物給自己吃,自己不用操心,就更加不好好吃東西了。正如小菲的做法一樣,給孩子餵食必須要兩個人,不然是很難搞定的。
  • 寶寶老愛生病?家長4個習慣惹的禍,做到2點,給娃養個好體質
    育兒群裡常聽見家長感慨,沒生娃前覺得生娃難,生了娃以後才知道養娃比生娃難多了,明明已經照顧得很細緻了,可寶寶還是動不動就生病,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其實說到寶寶體質弱這個問題,作為兒科醫生的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這個真的不能怪寶寶身體「不爭氣」,問題還是出在孩子吃喝拉撒的照管人身上,有些家長自以為對孩子好的行為,實際上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免疫力,家長還「蒙在鼓裡」!
  • 寶寶3歲前,父母要堅持做到這"四不要",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好處
    做父母的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成長了,寶寶3歲之前是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黃金時期,高情商的人往往人脈更加廣,在社會上也就更加&34;。寶寶三歲前是大腦發展的好時機,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做好,否則會給孩子以後帶來很多麻煩。寶寶3歲前,父母要堅持做到這&34;,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好處1、不要過度暴躁作為父母,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這時候就會有一些父母對於孩子一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會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對孩子過度暴躁。
  • 寶寶玩耍時,有這些行為的家長,再努力也養不出聰明娃
    文|秘籍君前幾天我去參加一場育兒講座,在座的一眾人都在討論寶寶的智力問題,普遍認為寶寶的智商屬於天生,一旦定型後,後天再怎麼引導效果都微乎其微。對此我持贊同意見。但凡對育兒有過系統了解的,都會在寶寶的早期智商開發上面下苦功夫,基礎打好了,寶寶以後學習上就不費力。然而,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懂教育,有些家長無意間的行為反而會阻礙寶寶智力發育。比如在寶寶玩耍時,有以下行為的家長,就是在為寶寶的智商挖坑設陷,長期下去,家長再努力也難養出聰明娃。
  • 難養型寶寶和天使型寶寶有啥區別?這些表現,是福是禍很好識別
    有些寶寶一出生就好像是給父母報恩的,不哭不鬧,家長特別省心,這種寶寶被稱之為「天使型寶寶」;而有些寶寶則是來討債的,一刻都離不開大人,還體弱多病,讓父母操碎了心,這種寶寶就是讓無數寶媽吐槽的「難養型寶寶」。
  • 3歲前該咋養娃?這幾點做好了,對孩子將來大有助益
    想養一個娃不容易,想養好娃更難。在孩子3歲之前,就擁有了認知能力,但這種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有時候家長說的很多話他是聽不明白的,在這一時期,家長想要教育孩子是非常有講究的。那麼,在這個階段,怎樣做才能對寶寶的未來有助益呢?這三點,家長可一定要做好,對孩子的未來助益非常大。尊重孩子「自由發展」首先,就是讓孩子自由發展。很多家長為了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在孩子連說話都說不清的時候,就開始讓他認字,背唐詩。
  • 武漢育兒成本調查——7歲前,養娃成本年均2萬元
    學齡前平均每年2萬本報對數十名武漢家長進行了隨機調查,在被調查者中,孩子年齡從1歲到7歲每個年齡都有,位於幼兒園階段的最多。經過計算得出,7歲以前平均每個孩子每年要花上2萬。而這些被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從3000到一萬五不等。
  • 寶寶養寵物爸媽齊反對,多大娃養寵物最受益?心理、生理都得符合
    在很多家長的印象中,寵物與新生兒、孩子是相互衝突的,總認為寵物會給寶寶帶來疾病和安全隱患。所以當媽媽懷孕時,寵物也常常被棄養,更別提生下寶寶了。也有熱心的爸媽幫著孩子張羅了養小貓小狗,可是發現寶寶三分鐘熱情,玩玩就膩了,也是很傷腦筋。
  • 寶寶就是養不胖?是生長遲緩還是家長的失職?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苦惱:平時該吃的也都給寶寶吃了啊,為什麼寶寶還是養不胖,身高上還比其他的差不多年齡的寶寶差了半截,瘦瘦小小的看著真是有點心疼,再看看別人家的寶寶,白白嫩嫩的,真是羨慕啊。
  • 錯過了這個關鍵月份,養出「睡神」寶寶就難了,多數父母都不知情
    有些寶寶到了2歲以後睡眠情況仍然很糟糕錯過了這個關鍵月份,養出「睡神」寶寶就難了,多數父母都不知情‍其實寶寶們睡眠的差異早就種下了,就在第四個月。四個月前後寶寶會經歷人生中第一個睡眠倒退期,這是天使寶寶也會遇到的一個「坎兒」。
  • 1歲前,這些食物不適合寶寶吃,會加重身體負擔,家長別再餵娃了
    說起給娃餵飯,不少寶爸寶媽們頭疼,尤其是不到一歲的孩子,剛可以添加輔食,新手爸媽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該讓娃吃啥,每天都在吃上犯難。苗苗是一名90後新手寶媽,每天在外面聽鄰居念叨怎麼養孩子,回家後還被婆婆教育,搞得自己頭都大了。心煩意亂的苗苗決定,以後孩子的不許別人插手,自己便每天查閱各種資料,照著書本養娃。
  • 孩子想養寵物只是一時新鮮?如何避免寶寶的「三分鐘熱度」?
    前一段時間看見一個朋友在朋友圈發著想要找一條小狗抱回家養的消息,當時沒在意,只是覺著好奇,怎麼又突然想要養寵物了?後來偶然間在吃飯的時候談起這件事情,才知道是他們家的孩子想要養一隻寵物。 當時吃飯的時候有好幾個人都在,大家聽到孩子想要養一隻寵物的時候都持反對態度,認為孩子就是一時新鮮而已,過了新鮮勁鏟屎官就是作為父母的我們。
  • 在寶寶三歲前,教會3種技能的寶媽才是負責任,寶寶以後更受歡迎
    她嫌我對寶寶太嚴格,我總覺得她要養出個敗家子,要知道,她家寶寶已經兩歲多了,還什麼都不會,我只好勸告閨蜜儘早培養孩子的基本技能了,眼看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過分溺愛其實是在害寶寶。大家也要多注意,在寶寶三歲前,教會3種技能的寶媽才是負責任,寶寶以後更受歡迎。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話、很難帶?可能是1歲前,你沒做到這四點
    文/笑雪前幾天和一個媽媽聊天,她說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特別難帶,不聽話,不遵守紀律,天天被老師請家長,這才一年級啊,後面的日子還長著呢,照這孩子這個架勢,小學能否順利畢業都不好說。小寶寶出生後到1周歲為嬰兒期,在這段時期,他的一切吃喝拉撒睡都要依賴於最親近的人,這個人應該是媽媽,這也是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最為有效的一段時期,媽媽和寶寶的身體接觸、媽媽的氣味和聲音都會促進親子關係的形成,並且這種感情的紐帶是牢不可破的。
  • 如何養育男寶寶?這3點家長們要牢記
    男寶寶出息與否,不僅僅是體現在孩子讀書學習的好壞,更大程度上是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和有魅力的人格,這些就需要家長在孩子15歲之前進行培養,若是家長培養得當,孩子未來才會更優秀,也能更有出息,那我們應該如何養育男寶寶呢?下面小編就提供這3點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用。
  • 給寶寶末伏養陽如何做?一曬二艾三喝粥
    很多家長在群裡聊天說,今年的三伏天似乎沒那麼熱。南北方都接連下大雨,澆滅了一些本該難熬的暑意。三伏本該是天地間陽氣最旺的時節,一下雨,寶寶直接接觸陽氣的機會就更少了。馬上進入末伏了。如果碰上晴朗無風日,聰明的家長就要趕緊抓住給寶寶養夏陽的最後時機,踐行最適合寶寶的養陽「三招」:曬後背、貼艾絨、喝健脾扶陽粥。
  • 寶寶學說話時,家長別只會「瞎嘮叨」,做好這4點養出巧嘴寶寶
    但我家大寶說完爸爸以後,就好像嘴被封印了一樣,我自從知道要想孩子早開口,就要不停地跟孩子說話,我幾乎成天都在嘮叨了,這讓我很困惑。後來我才知道,只會瞎嘮叨可不能滿足孩子,做好這4點養出巧嘴寶寶!比如我們要給寶寶喝奶的時候,這樣跟寶寶講:「寶寶餓了,我去拿奶瓶,給寶寶喝奶」!然後重複奶瓶、奶瓶!這樣孩子就會意識到這是奶瓶。二、注重發音練習有些寶寶到了2、3歲的時候,雖然愛說話,也能說一堆,但是發音不清楚,總是給人一種「大舌頭」的感覺。
  • 做到這三點,輕鬆搞定寶寶睡眠
    大家都知道睡眠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夜間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促進孩子的生長和發育,然而,小傢伙的睡眠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我記得看過一篇流傳甚廣的題為《哄睡小怪獸》的文章,文章很長,簡直是新手爹媽哄娃睡覺的血淚史,想必許多家長看了會有共鳴,但我家小嘟從出生到現在1歲7個月,睡眠方面簡直就是天使寶寶
  • 養娃成本全國前10!武漢家長難哭了
    一則「爸爸在家長會崩潰痛哭」的新聞在網上引起不少討論,不少家長表示深有體會!養娃的壓力可不小!除了精神壓力,作為家長還有生活物質壓力,從懷孕到生娃、再到把娃養到成年,到底要花多少錢?你算過嗎?養娃成本武漢排第七!
  • 家裡有寶寶還想養寵物?你需要考慮這幾個問題
    鄰居小李最近向我傾訴,家裡的寶寶已經三歲了,最近想養只狗狗陪伴寶寶,但是寶爸卻覺得不乾淨衛生不能養。那麼家裡有寶寶到底能不能養寵物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寶爸寶媽需要考慮一下這幾個問題。1.寵物的衛生健康想養寵物的寶爸寶媽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衛生問題,我們都知道,貓貓狗狗如果不經常洗澡就可能會長蝨子,長時間和寶寶一起相處很不衛生。所以寶爸寶媽要經常給寵物洗澡,保持衛生,這樣才可以放心讓寶寶和寵物一起玩耍。寶爸寶媽還要注意,不能養一些太過危險的寵物,可以養一些比較溫順的寵物,例如狗狗和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