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

2021-01-08 人民日報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5期)

    因「踩雷」康美藥業巨額造假案,廣發證券受到監管和處罰,這為保薦機構敲響警鐘。

    監管機構認定,廣發證券在康美藥業債券項目、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等項目中未勤勉盡責,盡職調查環節基本程序缺失,缺乏應有的執業審慎,內部質量控制流於形式,未按規定履行持續督導與受託管理義務。

    7月20日晚間,廣發證券公告稱,收到廣東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公告顯示,監管機構責令公司對投行業務進行深入整改,對公司採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限制時任相關高管人員領取報酬等監管措施。

    廣發證券受罰,影響的不僅是公司投行業務,也嚴重影響部分被保薦公司的IPO進度。在IPO項目按下「暫停鍵」後,這些擬上市公司下一步怎麼走,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7月24日,廣發證券獨家回應《中國經濟周刊》稱,在依法合規的基礎上,全力妥善推進存量項目進程。

    廣發證券將啟動內部問責

    長期以來,廣發證券承擔著「看門人」角色,是康美藥業2001年上市的保薦機構,此後又為康美藥業多次融資提供中介服務。

    在廣發證券的罰單中,再現「雙罰制」, 即不僅要對違規公司進行處罰,還要對公司內部直接主管責任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廣發證券公告顯示,公司及相關人員收到廣東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監管機構暫停公司保薦機構資格、責令限制高級管理人員權利,並要求部分分管投行業務管理層退回年終獎。

    具體來看,限制時任分管相關投行業務的副總經理歐陽西領取 2014 年度、2015 年度、2016年度基本工資以外薪酬的權利,限制時任分管相關投行業務的副總經理秦力領取 2017 年度、2018 年度基本工資以外薪酬的權利,已領取部分應全部退回公司。

    年報數據顯示,歐陽西2014-2016年累計薪酬近1000萬元;秦力2017-2018年度累計薪酬超500萬元。

    此外,康美藥業的籤字保代、廣發證券金牌保代陳家茂被限制市場進入,10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相關職務或者實際履行上述職務。

    證監會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對廣發證券業務的直接影響為: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期間,暫停廣發證券保薦機構資格;在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7月19日期間,廣發證券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暫不被受理。

    廣發證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母公司證券承銷業務收入11.40億元,約佔公司2019年總收入的5.00%;證券保薦業務收入0.97億元,約佔公司2019年總收入的0.43%。

    7月13日,廣發證券在互動易上回應稱,「該行政監管措施預計將在一段時期內影響公司投行和債券業務收入。」

    7月 24日,廣發證券方面回復《中國經濟周刊》採訪函時表示,「公司將深刻汲取教訓、認真反思、嚴格落實整改要求,並按照內部問責制度對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公司將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投行業務內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切實提升投資銀行業務質量。公司將全面強化責任、能力和職業操守建設,全面提升合規管理和風險管控水平。」

    保薦的多家IPO項目按下「暫停鍵」

    因康美藥業造假一事,廣發證券遭到監管重罰,被保薦公司的IPO按下「暫停鍵」。

    「今年是IPO的大年,也是很多擬上市公司想要搶抓的上市窗口期,廣發證券被罰無疑打亂了這些公司原本的IPO節奏。」7月24日,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在保薦機構資格被暫停6個月的處罰落地後,廣發證券的保薦業務接連受創。

    據上交所官網顯示,廣發證券保健的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中望龍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審核狀態均為「中止」。

    針對項目中止原因,上述衝擊科創板的公司一致口徑為:因發行人的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被中國證監會依法採取限制業務活動、責令停業整頓、指定其他機構託管或者接管等監管措施,尚未解除。

    另據深交所官網顯示,目前由廣發證券保薦的霍普股份、金埔園林、晶臺股份、東箭科技、亞香股份、恆輝安防6家公司IPO項目審核狀態顯示為「中止」。

    上述6家公司給出的原因均為:「因保薦人被中國證監會暫停保薦機構資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深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不少券商投行人士給出建議:「因保薦機構原因中止上市審核的企業,要快速推進上市進程,最優方式無疑是更換保薦機構。」

    廣發證券方面透露,截至7月21日,公司共有23個IPO申報項目,其中已通過發審會企業4家,已反饋企業17家,已受理企業2家。

    據報導,廣發證券存在今年的分類評級中存在被降級的風險。根據7月10日剛剛發布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明確證券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主要業務人員被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及自律管理措施的扣分標準。

    市場分析稱,根據分類監管的規定,一旦降級,創新業務、融資融券業務也可能受影響。

    廣發證券回復《中國經濟周刊》稱,「公司本著客戶至上的原則,在依法合規的基礎上,全力妥善推進存量項目進程,並做好上市公司客戶的持續督導工作。」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傑│上海報導 《 中國經濟周刊 》(2019...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9年第15期)    康得新虛增利潤119億元,從白馬股淪為*ST康得;因現金分紅而爆雷的白馬股輔仁藥業,帳面17億資金不翼而飛。一時間,這兩家公司的「看門人」——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成為焦點。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謝瑋 | 北京報導 《 中國經濟周刊 》(2020...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2期)    新冠疫情再度來襲,北京進入了非常時期。    北京在連續56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後,再次出現本地病例。6月11日至6月17日24時,北京市累計新增確診病例已達158例。
  • 中國經濟周刊舉辦「國際幸福日」主題活動
    2015年3月20日,在第三個國際幸福日來臨之際,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中國經濟研究院聯合英才網聯、左右沙發共同舉辦了國際幸福日「早下班一小時」公益行動暨中國十大幸福企業榜單發布儀式。
  • 中國經濟周刊、人民網海外傳播部、環球網
    招聘總覽 招聘單位: 中國經濟周刊、人民網海外傳播部、環球網 招聘地區: 北京
  • 「兩高」報告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 - 中國經濟周刊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0期)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兩高」報告)。    「兩高」報告乾貨滿滿,披露了許多重要信息。
  • 《中國新聞周刊》簡介
    ,周刊的時代正在來臨。這是今天出席「中國新聞時政周刊的定位與發展」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的一致看法。  他們認為,近年來,在中國的傳媒界,新聞時政類周刊正呈蓬勃發展之勢。一些「老牌」的周刊已經度過了自己的原始創業期,走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均良性發展的軌道,而一些「新興」的周刊正在大步跟進。在它們身後,還有一批周刊或已經在試刊,或正準備上馬。
  • 《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季曉磊會見康刻爾製藥董事長...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夏一仁)11月19日上午,《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季曉磊會見了康刻爾製藥董事長陳用芳,雙方就進一步的合作進行了充分交流。
  • 中國經濟周刊披露:我國第一份關於創新社會管理的正式文件出臺,有...
    9月7日,由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2011中國創新社會管理論壇」在廈門舉行,多位專家參與了關於社會管理新路的探討。讓「創新社會管理」成為中國政治事務中炙手可熱的新名詞的,是7月份剛剛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這是我國第一份關於創新社會管理的正式文件。
  • 《中國經濟周刊》最新封面文章:紀念深圳40年|全中國富豪最密集的...
    2020年第15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郭芳 鄧雅蔓 | 深圳報導在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23.8平方公裡的轄區裡,密集分布了212個產業園區,活躍著超千家高新技術企業,走出了華為、中興、大疆這樣令美國忌憚的硬核企業和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科技巨頭,誕生了94家上市公司、
  • 中國新聞周刊:疫情期間制定經濟政策應「救急不救窮」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一場經濟界的「抗疫」之戰已經打響  解困切忌刺激政策本刊評論員/閆肖鋒發於2020.316總第939期《中國新聞周刊》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明確要求,要切實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 中國紅牛表示繼續申訴 _周刊廚房_經濟網_國家一類...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侯雋) 1月6日,針對最高院近日就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案做出的終審判決,中國紅牛再次發布聲明稱,泰國天絲對判決書
  • 靜悄悄的革命——《時代》周刊中國觀察30年
    截至2009年3月2日的86年來,《時代》周刊共有20013篇報導提到了中國。關於中國的封面,一共有59個 1923年3月3日,在《時代》周刊創刊號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孫博士與英國人》的短篇報導。
  • 德《明鏡》周刊用拼音驚呼「醒來」,是新型「中國威脅論」?
    文章稱,川普在中國的溫和表現「好似在磕頭」,「川普正在向擴張的權力卑躬屈膝」。那麼,中國為什麼會趕超美國呢?《明鏡》周刊認為,當川普政府為國內政治爭吵,打擊恐怖主義,以及與俄羅斯、伊朗和朝鮮鬥爭時,中國並沒有捲入任何危機。中國的崛起是一個長期的計劃。中國除了眼前的經濟和安全利益之外沒有任何政治使命。
  • 《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詩眼看世界的文章
    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詩眼看世界的文章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20年3月18日, 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滄海印社與詩眼看世界舉行的「印象滄海」滄海印社成立35周年命題篆刻網絡展的文章。
  • 江蘇中國新聞周刊雜誌費用多少
    江蘇中國新聞周刊雜誌費用多少,3、所有投稿的稿件都先要經過審稿,通過審稿之後才發錄用通知。江蘇中國新聞周刊雜誌費用多少, 紐西蘭郵政突然宣布暫停中國業務!不過,寄往中國部分地區的國際快件(International Express)目前還可以正常寄送。
  • 《中國新聞周刊》英文版在北美創刊(附封面)
    《中國新聞周刊》英文版在北美創刊(附封面) 2008年08月05日 2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周刊》英文版《NEWS CHINA》8月5日在北美創刊發行,此為創刊號封面。
  • 《中國新聞周刊》英文版在北美創刊(封面)(圖)
    《中國新聞周刊》英文版《NEWS CHINA》8月5日在北美創刊發行,此為創刊號封面。 中新社發 彭偉祥 攝  中新社紐約八月五日電 《中國新聞周刊》英文版《NEWSCHINA》五日在北美正式創刊發行。這是繼去年該刊在日本成功發行日文版《新聞中國》後,實施海外發展計劃的重要一步。
  • 《商務周刊》
    最新封面文章:《商務周刊》2009年第20期 過去的50年裡,大慶一直是這個國家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的標杆。中國加入WTO後,這種光環在逐漸褪去,大慶人必須思考怎樣在一個全球競爭的背景下做一個現代化的企業,讓昨日的輝煌重現。
  • 中國日報推出2008奧運會英文報紙《奧運周刊》
    中國唯一的全國性英文日報《中國日報》(China Daily)昨天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國首份專門報導二00八年北京奧運會的英文報紙——《奧運周刊》。《奧運周刊》採用全彩銅版紙印刷,每周五出版,每期八個版,隨《中國日報》全球發行。
  • 從電吹風到電動汽車:戴森的創新密碼_周刊雜誌_經濟網_國家一類...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北京報導責編:曹煦(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46期)毫無懸念,在剛剛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