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姐姐,博士姐姐,這個字怎麼讀。」一陣稚嫩的童聲,引得在場的人發出笑聲。小朋友口中的博士姐姐,是省委軍民融合辦派駐寧強縣大安鎮雙白果村駐村工作隊員劉夢,每當劉夢來到幫扶戶王彩萍家走訪時,王彩萍的孫子王清俊都會拉著劉夢的手,讓其教導讀書識字。
劉夢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19年11月來到雙白果村開展扶貧工作。隨著走訪的深入,劉夢了解到雙白果村還有不少人的生活十分艱苦,雙白果村曾屬深度貧困村,山大坡陡,土地貧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4戶516人,通過移民搬遷政策安置貧困戶49戶,為188名貧困人口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新房,王彩萍家就是其中一戶。
「當時居住條件很差,走到村組路上要兩個小時,土房不結實,2008年地震牆面還震出個裂縫,看到別人家都蓋了新房,也只有羨慕的份兒,誰讓咱家窮呢。」說起過去居住的情況,王彩萍唏噓不已。正是因為住房條件差、交通條件落後,王彩萍家被評為貧困戶。
但讓王彩萍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一家人也能和城裡人一樣,住進寬敞的樓房。在省委軍民融合辦駐村工作隊的傾心幫扶下,王彩萍一家搬到了位於大安鎮的江林易地搬遷安置點,100平方米的單元房,三間臥室、兩衛一廚,不僅住房條件改善了,也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正當王彩萍對新生活充滿向往時,兒子王德金意外重傷,讓這個家庭險些返貧。王德金聽朋友介紹遠赴緬甸打工,一次意外摔落導致全身多部位骨折,緬甸治療花費近10萬元,但病情並未好轉,父母出國將其接回後,輾轉多家醫院治療,由於缺乏治療費用,王德金提前出院,他的左小腿骨頭斷裂,同時並發骨髓炎,右腿骨頭錯位,左胳膊肘關節移位,情況很不樂觀。後續治療仍需近10萬元的高額費用,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並且家中主要勞動力無法務工,沒有穩定收入來源。
面對困難,劉夢和駐村工作隊員及時向辦裡報告了情況,省委副秘書長、省委軍民融合辦常務副主任尹清遼迅即召集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商議,先期拿出1萬元資金,專程前往王德金家看望慰問。
後來,在辦領導和機關同志們的一致努力下,通過申請臨時救助和農村低保、網絡平臺籌集善款、發動辦機關幹部捐款、解決王德金父親勞動就業問題等一系列幫扶措施,讓這個家庭走出困境。當劉夢和工作隊員再次來到王彩萍家看望王德金時,王彩萍拉著劉夢的手,久久不願鬆開,「太謝謝你們了,如果不是你們的幫助,我們家這個坎是邁不過去了。」王彩萍激動地流下眼淚。
面對幫扶戶的感謝,劉夢卻是百感交集。來村扶貧前不久,左腳骨折的劉夢才剛剛恢復,就毅然決然扶貧駐村。
「細皮嫩肉的女娃娃,又是高材生,到咱這山溝溝裡來,還不是走個過場。」第一次踏上雙白果村的土地時,群眾投來質疑的目光,這讓劉夢很是委屈。
「研究學問的高材生,從大城市來到農村能適應嗎?」雙白果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葉續梅坦言,起初自己心裡也偷偷嘀咕過。「事實證明,自己那樣想是不對的,小劉書記不僅踏實肯幹而且特別能吃苦。」劉夢用實際行動贏得認可,與老百姓打成一片。
由於村民基數大,又缺乏「曝光度」,直接入戶「刷臉」無法快速融入整個村子中,劉夢便主動進入村組微信群,通過在微信群裡「潛水」以及「灌水」,了解到村民經常談論的話題,在群裡「混了個臉熟」,為入戶走訪打下了基礎。劉夢還建立了「省委軍民融合辦幫扶一家親」微信群,及時發布脫貧攻堅最新政策,整合各方務工招聘信息,為村民答疑解惑,通過在群裡做好「服務員」角色,讓村民知道自己是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的。
基層工作中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溝通中重要的是理解與共情。在走訪過程中,劉夢經常會看到年紀大的貧困戶在掃院子、晾豆子,每次她都主動拿起工具加入到勞動的行列中去,通過這樣的「勤動手」與「共勞作」,逐漸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如今的雙白果村已退出貧困村序列,僅剩政策兜底12戶12人未脫貧,其餘貧困人口均已脫貧摘帽。「下一步,我們將設計註冊雙白果樹品牌LOGO,申請屬於雙白果村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通過電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盡綿薄之力。」劉夢介紹到,「集合四支隊伍力量,打造雙白果樹品牌,宣傳雙白果村風土人情,增加曝光度、提升知名度,藉助電商平臺將我們的小香菇銷往全省、乃至全國。」
2019年9月劉夢領取了結婚證,原本計劃12月舉辦婚禮,由於開始駐村幫扶,很多情況亟需了解熟悉,沒有精力籌備婚禮,便將婚期一再推遲。「很幸運,家人都很支持我。全國脫貧攻堅大普查結束後,我要帶著脫貧成功的喜悅,步入婚姻殿堂。」劉夢有些期待。
村委會旁,兩顆守望相依的百年姊妹銀杏樹,也在期盼博士村官的人生幸福時刻。
劉夢輔導王清俊讀書認字。
王彩萍感激地拉著劉夢的手。
劉夢入戶了解住戶詳細情況。
守望相依的百年姊妹銀杏樹。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