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乖媽育兒說的原創圖文,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允許禁止商業轉載!
說到育兒,現在很多家長的心態都比較開明,希望和孩子之間有一個民主、尊重的平等關係。
這是件大大的好事,這樣一來孩子的發展不受限,更能發揮潛能。
但很多人無法區分到底哪些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哪些事情又需要父母的幹預,導致要麼過於控制,要麼過於放縱。
本篇我們簡單粗暴,就給你兩個參考點,願你看完有所啟發。
0180%的育兒小問題,用自然後果
自然後果顧名思義,就是順其自然發生,孩子不吃飯就挨餓,不穿衣服就受凍,不寫作業就被老師批評。
在生活當中,80%以上的問題,都可以任由孩子遭受自然後果的毒打。
看到這裡,有沒有解決80%的問題不知道,但是有80%的家長可能要坐不住了,別急,放下你手中的擀麵杖,聽我說完這段讓孩子承受自然後果的經歷。
我的大女兒3歲左右時,下雨天想出去學佩奇跳泥坑,她聽從了我的建議穿上雨靴、打著傘去泥地裡了,但玩到一半,她忽然把雨傘扔了,呆呆地看著天空。當時我遏制住了自己去阻止她的念頭,因為我認為小孩淋一會雨也沒多大問題,回來洗乾淨換衣服,大不了小感冒,所以我就當沒看見,由著她在雨裡站著。幾分鐘後,她自己走回家了,我帶她去換洗,洗頭的時候她神秘兮兮地告訴我:「你猜我剛才發現了什麼?!原來雨水都是從天上掉下來,不會從地上飛上去!而地上的泥坑,就是雨水落下來,遇到了灰塵!」
你看,如果我阻止了她站在雨裡發呆,她就會失去這份淋雨的體驗和收穫,當然作為一位負(tè)責(bié)任(lǎn)的老母親,我有必要讓她知道淋雨的壞處。
所以我問她:「淋雨的感覺舒服嗎?」
她回答:「還好吧,衣服溼溼的,有一點冷。」
我又問:「那有沒有辦法讓你又能玩,又不淋雨?」
她說:「有!我下次穿雨衣和雨靴去玩。」
至此,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她下次不會去淋雨了。
她也有了自己的收穫——感知到了地心引力、發現了泥巴的形成原理、知道了淋雨會冷,下次會避免。
全程沒有說教,使得親子關係進一步提升,而她完全通過自己的經歷去收穫到以上的感悟,自我認同感也得以提升。
當然這裡一定要注意,絕不能因為孩子承受了自然後果就在一旁嘲諷、奚落,而是要陪伴她一起去接受後果。
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所以我主張:無傷大雅的事情,可以讓孩子承受自然後果,或許你會有意外收穫。
02原則問題,用邏輯後果
邏輯後果類似於我們常說的經驗之談,就是我們事先讓孩子知道做了某件事情之後會面臨怎樣的狀況。
比如孩子想去別人車上畫畫,這個行為會對別人產生負面影響,並且他自身承擔不了責任,這種情況就不能任由其自然發展,要用到邏輯後果。
邏輯後果有一個4R公式:
01.相關(related)
指後果必須與行為相關,比如:「你畫了別人的車,會面臨經濟索賠。」
如果你說:「畫了別人的車,我會揍你。」這只能算懲罰,因為它們之間是不相關的。
02.尊重(respectful)
指後果不能包括責備、羞辱或痛苦,而是要對參與事情的所有人都和善、尊重。
你可以跟孩子說:「如果你有一輛很喜歡的車,被別人畫髒了,會不會很生氣?」
但不能說:「畫別人車就是缺德,我鄙視你這種行為。」
03.合理(reasonable)
指後果必須從大人和孩子的角度來看都是合理的,而不能借題發揮。
比如:「如果你一定要畫,我幫你算了一下大概需要賠償200元,這個錢要用你自己的零花錢來賠付。」
但不能延伸到:「你如果畫了,不僅要賠錢,而且我要罰你一個月不能看電視。」這就超出合理的範圍了。
04.預先告知(revealed and advance)
指任何需要用到邏輯後果的事情,都必須事先讓孩子知悉,如果他選擇了某種行為將會有什麼結果出現,沒有事先告知的,都不能算邏輯後果。
如果孩子已經畫完了,你才告訴他:「你要拿自己的200元去賠償。」這樣他就會認為他只是受到了懲罰,而非邏輯後果。
懲罰會讓孩子暫時被教訓,但不能教會孩子理解規則。
03好的管教,是在控制和放縱中實現平衡
不管是自然後果還是邏輯後果,我們都在避免兩件事:控制、放縱。
控制會導向兩個極端:失去自我、叛逆。
放縱的導向也好不到哪去:野蠻生長、無法無天。
理論上來說,邏輯後果是一種很好的管教思維,但是很多人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4R公式,導致演變成了懲罰或說教,進一步激起孩子的叛逆。
所以我更多的建議大家使用自然後果,畢竟有些社會的毒打,來得晚不如來得早。
咱也不用擔心孩子承受不住,你要相信人類的幼崽都有求生的本能,體會到了被毒打的滋味後,他們一定會去選擇更利於自己生長的方式。
當我們學會把大部分小事情拎出來,讓孩子去自行體驗,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就少掉了一大半,親子之間的信任就會恢復很多。
只要孩子願意信任你了,還擔心他們聽不進你的良言嗎?
想自學更多育兒妙招,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看看乖媽常看的這五本書,關於自然後果、邏輯後果,以及我常說的權力之爭,叛逆問題等等,書中都有詳細的講解。
這套書不講大道理和深奧的理論,而是通過大量實際案例的分析,來幫助你找到親子問題的合理解決方案。
人生全部難題,知識給你答案,做一個有智慧的好父母,從閱讀開始吧!
我是諮詢師乖媽,一個帶著愛不斷學習的二胎媽媽,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
點擊連結:孩子越來越叛逆,警惕你們之間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贏孩子越叛逆回顧關於「親子關係權力之爭」的解說,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跟你對著幹。
本期分享是否有用?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有育兒困惑也歡迎下方留言,說出你遇到的具體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