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你一般都會怎樣的處理呢?先別急著回答,先聽我講一個故事。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有一位禪師很喜歡養蘭花。有一次,他外出雲遊,就把蘭花交給徒弟照料。
徒弟知道這是師傅的所愛,自然小心照顧,希望蘭花好好生長。
但是不巧的是在禪師回來的前一天,徒弟不小心把蘭花摔壞了。
徒弟非常擔心,害怕自己受懲罰,也害怕師傅會生氣傷心。
當禪師回來以後,知道這件事,即沒有生氣,也沒有懲罰徒弟,只是對他說:「我當初種蘭花,不是為了今天生氣的。」
不知道你從這篇故事當中讀懂了什麼?如果把這個場景換成孩子犯錯誤,你面對孩子時候,我相信你一定知道該怎麼做了?
當我們做父母的看到孩子犯錯誤時,通常都會生氣的,這是人之常情。
關鍵在於生氣之後,我們要思考幾個問題?
我們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養孩子是為了生氣嗎?我能不生氣嗎?我能不能平靜以後再和孩子溝通?我能否看到孩子的行為還有另一個面?
每一個孩子的行為都有兩面性,我們要知道孩子問題的一面,還要知道孩子行為好的一面。
我們的父母一般很容易就看到孩子的問題,接下來就莫名的生氣,不該發生的事情就發生了。
生氣的時候就開始責問孩子,你為什麼這樣?你為什麼不聽話?你為什麼說假話?為什麼告訴你不要玩你還玩?越說越生氣。
如果我們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平靜以後找到孩子行為的另一面,並且幫助孩子發現自己行為的另一面,那麼孩子就會在溝通過程中學會: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這樣不僅培養孩子更好的表現,而且還讓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和好的性格。
實際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不斷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多想想我是否好好地教育了孩子?我是否擔起做父母的責任?我是否認真學習如何做父母?
如果我們每次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都提醒自己,不要生氣,孩子不是有意的。在自己的情緒平靜了下來以後,再去處理和孩子爭執的問題。我相信你們的親子關係會越來越融洽。
分享越多,收穫越大,歡迎轉載。
註:原創作品,嚴禁抄襲,轉載請註明出處(藝林玉語),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