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解讀公務員級別:共分為27級 從科員到「正廳」約需25年

2020-12-25 人民政協網

 

中國公務員目前共分為27級

 

  中紀委日前通報了對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和原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的處理結果,張田欣降到副處級,且是非領導職務;趙智勇則降為科員。

  張田欣被降級,主要因為兩方面:「失職瀆職,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私利,行為構成嚴重違紀」。趙智勇被降級,也是因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私利,其行為構成嚴重違紀」。

  眾多網友拍案驚奇,連人民日報微博也在16日深夜提醒:「非同尋常的『跳崖式』降級,向所有官員敲響警鐘。」

  兩個副部級幹部的處理被媒體解讀為斷崖式降級:趙智勇被連降七級;張田欣連降四級。

  這種解讀對嗎?中國的公務員職務體系是什麼樣的?兩人被降級並且都是非領導職務,到底該怎樣解釋?

  公務員級別

  共27級 領導分10層

  依據《公務員法》第十六條,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分為十層: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另據《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管理規定》,公務員職務對應相應的級別,公務員級別由低至高依次為27級至1級。

  前副省級幹部趙智勇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據有關規定,即使降級為科員,也可能是主任級科員,對應的最高級別為16級,最低為22級。而他原來的職務是副省級,並且2002年就已經達到這一職務。省部級副職對應的級別是6級至10級,12年來,趙智勇的原級別至少應該是8級公務員。

  他的降級處理並未全面公開,也可能直接降到科員級別(18級到26級),如果這樣的話,他的級別至少降了10級,最多可以連降18級。

  而此前媒體解讀的「連降七級」應該是從領導職務第四層次———省部級副職直接貶為「科員」,解除了領導職務,貶到領導最低第十層鄉科級副職以外。

  晉升時間

  從科員到「正廳」大約25年

  據2008年施行的《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晉升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副鄉科級職務兩年以上;晉升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三年以上。而晉升科員職務,應當任辦事員三年以上。

  也就是說,從辦事員到「正科」,正常需要8年時間。

  北京市委黨校2008年針對北京市優秀官員成長規律進行研究,調查了200名北京優秀局、處級官員樣本。這些優秀官員,都是用了大約11年從普通科員升至副處級。

  什麼是「幹部」?在縣級幹部序列中,提拔為副科級後,幹部檔案就會從人勞局移到組織部,成為組織部管理的正式領導幹部。

  縣鄉體系裡的幹部有四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這個四層金字塔的頂端只有四五個崗位。

  據中國社科院博士馮軍旗博士論文《中縣幹部》,如果到了45歲還沒有被提拔為縣處級領導,仕途基本要終止了。

  這期間,從副處到正處是最關鍵的階段,在正科級之後,要保證在4年左右升到副處,不然就會被落下。之後,如果能在三四年晉升為正處,那麼再升為正副局的空間就較大。理想狀態,可能會在35歲左右升至正處。

  外交部部長王毅1982年大學畢業,到了1989年,7年實現科員到處長的跨越。

  在全國60餘萬縣處級公務員中,其中只有6000人可以成為廳局級後備幹部,一般來說,至少需要11年才能升到正廳局級。如果成為公務員時22歲,官至廳級就已經47歲了。

  之後的升遷需要藉助於「交叉鍛鍊」。在全國4萬個廳局級幹部中選出1000人作為省部級後備幹部。

  跨入省部行列,需要更快更年輕。2009年一份對時任31個省份黨委書記履歷的分析表明,他們初任地級市市委書記(或相當職務)的平均年齡為41歲,這要求他們在每一個層級都領先於同僚5~10年,才能保證在大概53歲時升至正省部級。

  總體來說,全國科級幹部有90萬人,想成為只有4萬個的縣處級幹部後備人選,機率小於4.4%。而從一個普通科員成長為一位正廳局級官員,大約需要25年。

  據國家公務員局信息,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已達到708.9萬人,超過90%屬於科員及科員以下職務,有60%是在縣級以下政府機關。

相關焦點

  • 媒體解讀公務員級別:從科員到正廳約需25年
    中紀委日前通報了對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和原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的處理結果,張田欣降到副處級,且是非領導職務;趙智勇則降為科員。兩個副部級幹部的處理被媒體解讀為斷崖式降級:趙智勇被連降七級;張田欣連降四級。這種解讀對嗎?中國的公務員職務體系是什麼樣的?兩人被降級並且都是非領導職務,到底該怎樣解釋?
  • 公務員級別和晉升路線:25年奮鬥到「正廳級」
    這種解讀對嗎?中國的公務員職務體系是什麼樣的?兩人被降級並且都是非領導職務,到底該怎樣解釋?  公務員級別  共27級 領導分10層  依據《公務員法》第十六條,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分為十層: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另據《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管理規定》,公務員職務對應相應的級別,公務員級別由低至高依次為27級至1級。
  • 中國公務員級別分為27級 晉升路線詳細圖解[圖]
    中國公務員目前共分為27級,從辦事員級到國家級正職,公務員須經歷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調研員、調研員、副巡視員、巡視員等,主要級別是辦事員級、科員級、鄉科級副職、鄉科級正職、縣處級副級、縣處級正職、廳局級副職、廳局級正職、省部局副職、省部局正職、國家級副職、國家級正職;  中紀委日前通報了對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和原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的處理結果,張田欣降到副處級,且是非領導職務;趙智勇則降為科員。
  • 中組部發布管理辦法,明確公務員級別分為27級
    中組部發布管理辦法,明確公務員級別分為27級金羊網  作者:彭啟有  2020-03-15 該《辦法》2019年12月23日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制定
  • 公務員晉升條件出爐 辦事員8年轉科員 科員12年升副科
    中國公務員從科員到縣處級幹部的升遷比例僅為4.4%,公務員晉升條件出爐,旨在打破鄉鎮公務員職務晉升空間小、待遇得不到提高、鄉鎮留不住人才的現狀。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曾撰文表示,中國公務員從科員到縣處級幹部的升遷比例僅為4.4%,從縣處級升為廳局級的比例更是低至1%。有的人工作幾十年還是副科長。 這也導致近年來基層公務員隊伍人員不穩定,優秀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 公務員晉升難嗎?從科員到正廳級要走多久?
    在考公務員之前,你們有沒有想過以後能在體制內走多遠呢?剛入職是科員,晉升為正廳級幹部需要多久?雖然不一定能晉升到這個級別,但該了解的還是要了解。除非因工作能力顯著被破格提拔,通常都要經歷以下四個步驟:
  • 理想狀態下,從科員升至正廳需要多少年?
    今年為了緩解疫情導致的就壓力,公務員崗位可以說是大幅度擴招,小編周圍也有朋友去考試了。不過,今年考試壓力真的變小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沒有。76331人報名成功,平均競爭比約9:1,甚至有熱門崗位比率上升到200:1,這個數據有點嚇人了。
  • 最完整的公務員級別劃分和晉升!(收藏)
    (一)公務員所擔任的職務,包括領導職務與非領導職務。職務決定公務員的級別範圍(可能的最高級別與最低級別),每一職務對應一定範圍的級別。  (二)公務員的資歷。同一職務層次的公務員,工作年限長、學歷高的,級別也相應高。
  • 基層公務員新增「晉升」通道,任正科滿15年有望提副處級
    具體條件為,科員級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二十五級;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二十三級;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二十級;晉升副處級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十九級;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十七級。
  • 各地區科員幹部提升等級制度,晉升渠道都是不一樣的
    科員級的管理崗,對應的最高級別確實是九級。管理崗和公務員一樣,有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有所長、主任等;非領導職務就是9級職員,8級職員,7級職員等等,對應公務員的就是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等等。因此,對應科員的管理崗職級,最高級別職能是9級。
  • 國家行政級別與軍隊級別的劃分
    國家公務員級別劃分                 第十六條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 主任科員有幾級?不同級別工資待遇差多少?
    2019年6月新公務員法實施後,公務員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非領導職務全部改為職級,由原來的八個層級變為十二個層級,按照級別從大到小排序分別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和二級科員
  • 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將全面實施!影響700萬人收入和晉升!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共10個層級。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含)以下設置,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共8個層級。
  • 調查稱北京公務員工資從4000漲到7700需26年
    疑問三 為什麼要向基層公務員傾斜?  基層很多公務員幹一輩子就是個主任科員  從對公務員工資改革的方向來看,向基層傾斜、職務與職級並行的原則已經確定。而從調查的結果看,北京市街鄉等基層公務員所得的區縣保留津貼標準甚至高於區縣,為什麼還要向其傾斜呢?  對此,有關人員表示,公務員工資高低與職務直接相關,但基層公務員由於職級層次所限,薪酬上漲的空間十分有限,絕大多數可能幹一輩子也就是個主任科員,即使有所傾斜,整體薪酬水平仍低,「市級公務員,有三年一晉的政策:工作三年可晉副主任科員,6年為主任科員,基層因為有比例限制,並無此政策。」
  • 中美公務員工資比較
    所謂中國公務員級別,是指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中國公務員級別是怎麼劃分的?公務員級別分為一級到二十七級27個級別,公務員職務分為國家級正職到鄉科級副職10級領導職務。公務員職級分為一級巡視員到二級科員12個職級。
  • 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這些變化你知道嗎?
    ,比如,享受到2015年出臺的《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政策,任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晉升為副科職級的;還有研究生套的副主任科員,都是現在四級主任科員的層級。第二點,晉升副科級領導職務,公務員試用期1年轉正,本科定級為一級科員,一級科員升副科實職要3年,所以,算下來從考入到晉升副科實職原則是4年後的事情,除非是破格提拔。而晉升四級主任科員,只需要任一級科員2年以上就行了,也就是新任公務員得3年(包含一年試用期)。
  • 教師級別對應公務員標準
    公務員標準教師級別例如,大學教授分幾級,副教授分幾級?大學講師,助教如何分級?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標準配置問題!其實在中國光是教授級就分為好幾級!從高至低分為四級~正教授分:1/正高級終身教授(專家級,兩院院士級,博士後導師)2/高級教授(科學帶頭人,院士級,博士後導師)科學教研組組長!
  • 公務員27個級別如何劃分?晉升應具備哪些條件?最新管理辦法來了
    3月13日,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公布《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該《辦法》2019年12月23日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制定,2020年3月3日發布。其中,晉升鄉科級領導職務的最低任職年限條件為:(一)晉升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任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2年以上,或者任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和三級、四級主任科員及相當層次職級累計2年以上,或者任三級、四級主任科員及相當層次職級累計2年以上,或者任四級主任科員及相當層次職級2年以上。
  • 2018年山東新錄用公務員職位和級別的相關規定
    2018年山東新錄用公務員職位和級別的相關規定 【點擊加入】2018年山東公務員考試QQ交流群2018年山東新錄用公務員職位和級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很多初次參加山東省考的考生對此存在疑問。
  • 清朝官員品級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清代知府現代是什麼級別?
    清朝的官員級別和現在的官員級別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而且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職權管轄範圍大概來推測一下。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準,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