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餘教育專家論「核心素養」

2021-01-09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學生管樂團。

    南都見習記者 歐偉 攝

    南都訊 見習記者歐偉 通訊員 劉燕 昨日,「走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變革學術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建會30周年紀念活動」在深舉行,600多名教育專家圍繞「核心素養」進行探討。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為明教育集團、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承辦。

    大會上,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潘希武做了《深圳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題報告。教育部福建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餘文森做了《基於學科素養的教學改革》主題報告。

    「傑出的學校,應該是哲學的學校、行動的學校、全人教育的學校、尊重生命的學校。」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校長範剛在介紹學校辦學及課改經驗時說。在此次活動中,作為承辦方的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展示了多彩課程及社團活動、青春期校園特色活動成果、校園信息化促進校園變革成果,受到與會教育專家的好評。這學期,該校開出96門選修課,學生組建社團達143個。

相關焦點

  • 800餘教育人士齊聚蓉城,共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
    本次生長課堂高峰論壇的主題為「學生核心素養與生長課堂」,來自國內的知名教育專家、名校校長、特級教師和一線教師近800人齊聚蓉城,就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生長課堂展示環節,來自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成都七中、無錫市南湖小學、成都石室中學等老師進行了生動的現場教學展示,獲得了與會同行的讚賞。開幕當天,與會專家們就核心素養引領下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展開了深入地探討。
  • 論STEAM教育與核心素養的對接
    核心素養是資訊時代人的發展的共同目標,體現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我國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要路徑。STEAM教育與核心素養的對接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STEAM教育與核心素養在人才觀、創新觀與知識觀等方面高度的契合性為其對接提供了可能性。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中國網10月23日訊 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析、研究課程改革新理念、新趨勢、新舉措,努力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效果,2018年10月20-21日,「尋找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高峰論壇」在濮陽縣隆重召開,來自上海、河北、洛陽、南陽等多省市的600餘位名教育創新項目研究人員、教育教學課程專家、全日制中小學校長等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
  • 核心素養理論建構的人本論取向:德性倫理學的啟示
    核心素養術語因而包含兩重價值:一是關於個體發展與自我完善的內在價值;二是通過個人獲得核心素養而實現社會發展目標的外在價值。在核心素養界定和選擇的過程中,由於研究者在不同價值上的側重,形成了核心素養理論建構的兩種取向,即功能論取向與人本論取向。其中,功能論取向側重外在價值,注重以外部需求作為核心素養研究的出發點,人本論取向則側重內在價值,將核心素養的理論要素立足於內在人格特徵或心理結構。
  • 「核心素養」的教育隱喻
    首先,「核心素養」的界定、選擇、落實依然是相當老套的「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與「核心素養」教育思想中的其它主張有矛盾之處。無論是OECD、歐盟還是我們國家,「核心素養」的界定與選擇雖然是基於研究的,但依然都是「專家話語」、「精英話語」,體現的是專家與精英對現實社會的理解。對於什麼是最重要的素養或勝任力,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定義和選擇。
  • 核心素養的中國表述:陶行知的「三力論」和「常能論」
    陶行知的「三力論」和「常能論」在原則、結構和內容等方面可為構建21世紀核心素養體系提供諸多啟示。文章對比分析國內外相關研究,從當前我國實際出發,結合陶行知的「三力論」和「常能論」,嘗試提出一種「學生核心素養」的假說,供教育界討論。
  • 福建省內外專家學者熱議「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託課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再次引發專家學者關注熱情。
  • 核心素養時代,如何用思維變革我們的教育
    10月18日—10月20日, 由陝西師範大學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陝西師範大學分中心聯合主辦的「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論壇暨思維型教學優質課展示」在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實驗學校舉行。針對上述問題,十餘名教育部重點高校、滬杭教研室的頂尖教育專家,全國二十多位知名中小學校長,以及近千位教育人齊聚現場,共話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程與教學變革。
  • 深入推進生長教育著力培養核心素養
    讓教育浸潤生長,讓素養輝映教育。教育是生命成長的守望者,從昏暗走向明亮,從模糊走向清晰,從庸俗走向高貴,從平凡走向卓越。生長總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事不在。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重大變化,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頭戲。
  •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1.19 星期四     「我們課題是提取及抗凝血活性研究,接下來將從滸苔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測定、抗凝血活性、膠囊製備等3個方面向大家介紹……」去年12月25日在青舉辦的全國「學校自主變革」高峰論壇上,青島39中的學生向來自全國的數百名教育界人士展示了自己的課題研究成果,這僅是青島39中應對新高考方案,搭建海洋特色創新人才培養,重構課程體系,推進分層選課走班,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縮影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每次都有不同的驚喜,專家關於核心素養的個人解讀讓我記憶深刻,也啟迪頗多。」在聽完第一天的會議後屈寶峰說。核心素養允許「個性化表達」12月1日,由中國教師報舉辦、鄭州市中原區教體局承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成果博覽會拉開帷幕,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1000餘名代表齊聚鄭州,共話課程改革領域的最新議題——「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在核心素養成為時髦熱詞的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解讀核心素養?
  • 專家研討「英語•學科整合」及核心素養時代的跨學科教育
    國際知名教育專家John Cruft,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建平、英語教研員王曉東、科學教研員賈欣,朝陽區教育委員會石志芬副科長,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書記、小學教研室主任張義寶,朝陽區教研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蘇朝暉、李大生,朝陽區教研中心科學教研員王素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綜合出版事業部總經理姚虹、科學出版工作室主任劉曉楠、高級編輯叢嵐,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校長陳筱梅
  • 臺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素養
    「國民核心素養」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國重視並將之納入課程改革,是因為受到「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歐洲聯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影響。尤其是歐盟指出國民核心素養應涵蓋知識、能力與態度三要素,唯有這三要素均能充分展現,較能在實際情境中評估與應用,彰顯了「國民核心素養」之重要性。
  • 教育熱點 | 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由三個方面、六個要素和十八個基本點構成。
  • 從「素質」到「素養」 如何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因為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為我國持續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不少教育專家坦陳,這是一次國家層面從「重分數」轉向「重素養」的重要信號。核心素養該是什麼樣子?核心素養如何在學科教學中落地?
  • 核心素養:素質教育的新起點從「屠呦呦是誰」說起
    儘快鎖定「核心素養」實際上,學生求學時間有限,該教什麼,該學什麼,尤其在信息化如此強勢的時代,的確要與時俱進。現在國際上流行一個新概念,叫「核心素養」,許多國家已著手研究,中國教育部2015年也出臺有關文件。這就意味著在當今「百度一下」的時代,與即將到來的「讓機器人去幹」的時代,「人才」需重新定義。
  • 蔡清田:核心素養的學理基礎與教育培養
    核心素養與學校課程的連貫與統整. 全球教育展望, 46(1), 24-34.    蔡清田、陳延興、吳明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 (2011). K-12中小學一貫課程綱要核心素養與各領域連貫體系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研究報告). 嘉義: 中正大學.    蔡清田、洪若烈、陳延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李懿芳. (2012).
  • 核心素養本位學習觀的內涵與價值
    編者注本文內容主要整理自張紫屏《論素養本位學習觀》、陳佑清《「核心素養」研究:新意及意義所在》等,其中也參考了其它網絡文章,特此鳴謝,供大家參考。「素養本位的學習觀」的目的,如茅于軾先生所說「是為了受教育者本人,不是為了別人。……教學生會考試,會解題,將來能在社會上立足,謀生。這就是現在教育的終點。
  • 教育|如何理解核心素養?一點最不可忽視
    「核心素養」從2016年開始就是風靡中國教育界的概念,如今不僅學術理論上有千千萬萬的研究,也頻頻見諸中小學的教學研討中。那麼「核心素養」到底指什麼?最終指向什麼?對這個問題的了解,或許可以幫助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一線教師更好地理解新課標的理念要求。
  • 溫宏宇 楊麗: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呼喚教育理論
    ,從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內容提要:基於「核心素養」的基礎教育改革面臨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具體問題,需要教育理論給予強有力的支撐,為其保駕護航。圍繞核心素養的一些基本問題的解決呼喚教育理論;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標準制定、教材編寫呼喚教育理論的支持;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呼喚教育理論助其理解核心素養引領的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