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決和裁定的區別是什麼,刑事判決和裁定有哪些區別?

2021-01-08 騰訊網

裁定、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過程中,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對各類案件的審理結果和審理案件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作出的結論和決定。那麼刑事判決和裁定的區別是什麼,刑事判決和裁定有哪些區別?

網友諮詢:

刑事判決和裁定的區別是什麼,刑事判決和裁定有哪些區別?

河南陸達律師事務所張焱南律師解答:

刑事裁定和刑事判決的區別:

(1)解決問題的性質不同。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就實體所作的決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做的決定。

(2)適用範圍不同。刑事判決在於解決確定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種罪應否處罰、如何處罰以及刑罰的執行方法等問題;刑事裁定主要適用:駁回自訴、駁回上訴或抗訴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停止執行死刑、依法應予減刑或假釋等。

(3)採用形式有所不同。判決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而裁定則可書面或口頭形式作出。例如延期審理、傳喚未到庭的證人。更換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等可以製作口頭裁定。但必須將口頭裁定記入筆錄。

(4)發生法律效力的條件和時間不同。刑事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10日,刑事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5日。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五條,合議庭開庭審理並且評議後,應當作出判決。對於疑難、雜、重大的案件,合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由合議庭提請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合議庭應當執行。

河南陸達律師事務所張焱南律師解析:

裁定和判決作出的依據也不同,裁定主要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如裁定實體問題,也會依據實體法),但判決依據的是如《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刑法》、《行政法》等實體法。

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等形式的裁定,可以上訴,其他裁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以及依法不準上訴的判決時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一般來說,一審生效的判決和二審判決均不可以上訴;適用於一審終審的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及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均不可以上訴;例如,申請公示催告民事判決書文末一般載有「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案件終審判決和裁定
    我們對此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和討論以後,認為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何時發生法律效力在審判實踐中一直沒有明確,帶有一定的普遍意義,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就該問題作出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二、討論中的不同意見  在討論和徵求意見過程中,對此問題有三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終審的判決和裁定應當自送達被告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 逮捕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麼,逮捕和刑事拘留有哪些區別?
    那麼逮捕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麼,逮捕和刑事拘留有哪些區別?  網友諮詢:  逮捕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麼,逮捕和刑事拘留有哪些區別?兩者的主要區別有:  (1)必須具備的條件不同。  ①拘留的條件是: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法定的某種緊急情形(刑訴法規定的7種情形)。上述兩要件,只有同時具備、才可拘留。  ②逮捕的條件是: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的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 裁定與判決的區別是什麼?
    ,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依照法律,對審理終結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案件,就當事人民事實體權利義務的爭議,或者就確認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作出的決定,民事判決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判決書。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執行的過程中,為保證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就發生的訴訟程序問題作出的決定。民事裁定的書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書。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決,雖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作出的決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適用的事項不同。
  • 最高院發布: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扣押鐵路運輸貨物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十八件執行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依法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確保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依法執行,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就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 判決和裁定
    2013-06-08 09:48:0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判決和裁定作出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7月20日為依法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確保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依法執行,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就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 井陘法院依法審判一起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
    本報訊(李忠勇 張義鋒)11月30日,從井陘縣人民法院獲悉,該院近日依法審判一起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判決女子楊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免於刑事處罰。王某與楊某系夫妻關係。由於楊某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又不按要求申報財產,且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違反了《刑法》相關規定,遂移交公安機關偵查。縣檢察院公訴後,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楊某懾於刑事責任的壓力,於2020年10月主動履行了涉案判決書確定的義務,還清了所欠申請人張某的欠款,取得了張某的諒解,且繳納了罰款,確有悔改表現。
  • 日照開發區法院嚴打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犯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王志 許陽 姜曉琳 何 柳全省首家打擊拒執犯罪專門偵查機構——日照市公安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駐法院打擊拒執犯罪辦公室自2020年8月19日成立以來,先後有9案9人因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被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目前4案4人已刑事立案,5案5人正在刑事立案審查中,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刑事判決後就立即生效嗎?《刑事訴訟法》:生效時間這麼計算
    生活中,有很多刑事案例,在法院判決後,大多數被害人都希望還自己一個公道,在法院宣布刑事判決後,都期盼了解刑事判決的生效時間。其實,刑事判決書作為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且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任何文書都有其生效日期,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法院公布刑事判決書後刑事判決書也不是立即生效的。而在我國刑法中也明確規定了刑事判決書的生效時間,那麼,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到底是怎樣計算的呢?到底什麼時候生效呢?
  •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老賴被判刑
    12月23日,記者從白銀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日前,白銀市平川區人民法院對受理的首例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公訴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法庭以被告人張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 兩種刑事抗訴程序的對比
    在我國,刑事抗訴程序有兩種,即按照上訴程序提出的抗訴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審判監督程序即為刑事再審程序。在司法實踐中,經常有當事人和辯護人對兩者的區別不清楚,導致無法正確地申請抗訴程序,以至於錯過審判期限。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種抗訴程序的對比,讓大家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最高院判決把裁定駁回與判決駁回的審查對象講清楚了
    (一)慶豐集團提起本案訴訟符合起訴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該條是關於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符合的條件的規定。
  • 刑事案件申訴人應了解和注意事項
    為依法保護申訴人正當申訴權,維護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穩定性、權威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規範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等有關規定和司法解釋,對刑事案件申訴人應了解和注意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一、哪些人可以提出申訴
  • 裁定駁回還是判決駁回,最高院的判決把審查對象講清楚了
    若原告起訴不符合該起訴要件,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合法為由通過裁定形式駁回起訴。但若案件實質上涉及到原告的權利保護要件是否成立時,應由法院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後加以判斷。如果其提起的訴訟請求缺乏權利保護要件,即訴訟請求不能成立的,則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能得到支持為由通過判決形式駁回。
  • 執行律師-通過刑事自訴追究被執行人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作者:北京市智舟律師事務所王慶主任律師導語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案件分為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兩個程序,今天與大家一起就拒執罪的自訴案件進行分析研究,申請人如何通過刑事自訴案件追究被執行人的拒執罪。一、法律規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 刑事處罰是也要判刑嗎?刑事處罰和刑事犯罪有什麼區別?
    刑事處罰是也要判刑嗎? 刑事處罰和刑事犯罪有什麼區別? 刑事處罰是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法院根據犯罪事實、證據等情況針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也就是需要判刑的犯罪分子確定其最終承擔的刑事處罰。 1 刑事處罰的種類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 打官司對法院判決不服,正確的維權方式有哪些?
    2.再審的啟動(法條很繁瑣,這裡只說大白話)首先要知道申請再審應當符合哪些條件:(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 論我國民事判決補正裁定製度的細化
    為了釐清補正裁定的具體適用,儘可能避免由於規則本身帶來的制度濫用,有必要從解釋論上細化和完善。對此,應提煉規則的理論核心,如後文詳述,強調補正裁定的對象是判決中的顯然錯誤。法官如果在裁判文書宣告或者送達後發現文字差錯,文字差錯嚴重,應收回裁判文書,並且分別以校對章補正、重新製作裁判文書或者製作裁定予以補正(《法官行為規範》第五十四條)。這裡的核心問題是筆誤或者文字差錯,這樣明顯區別於對應上訴制度的實質上的錯誤和對訴訟請求的遺漏。當然,上述糾錯機制的存在主要針對必須更正的情況,實踐中同樣常見的是由於當事人對錯誤不在意,沒有更正的必要。
  • 提起刑事上訴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一審判決的刑事案件,很多人都覺得法院的判決不公平或是過於重了,當事人於心不甘,於是就會在判決之後提出上訴。那麼,提起上訴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一、上訴人必須有適格。哪些人是適格的上訴人呢?(一)、被告人。
  • 杭州刑事律師葉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怎麼判?怎麼辯護?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的持續時間較短,未造成嚴重後果。3. 拒不執行人的主觀惡性較小,現有的經濟能力確實無力償還。刑事拘留後律師可以會見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怎麼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怎麼辯護?隨後,高某因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刑事流程】刑事拘留後律師可以會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