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有錢不能買回臺灣人的心

2020-12-18 環球網

環球網3月11日消息,臺灣《旺報》「大陸人看臺灣」欄目發表一篇名為《有錢不能買回臺灣人的心》的文章,全文如下:

原本以為我們廈門人對臺灣很熟悉,祖上同宗同源,平素耳濡目染,相互知根知底,行走臺灣不過「外境猶吾境」、「他鄉即故鄉」。不久前應邀二度赴臺,走馬觀花,卻心有震撼。

先從商界美女講起。此行有幸與義聯集團義大皇家酒店董事長陳敏燻及太平洋崇光百貨董事長黃晴雯兩大臺灣知性美女交流,特別是黃晴雯在兩岸徵文獎頒獎禮上一席即席講話,字字珠璣的口才,以「家在哪裡?在一水兩岸間,只要兩岸懷抱包容心、同理心,以及血濃於水的中華心,心在哪裡、家就在那裡──只要有『心』,就沒有距離」打動兩岸嘉賓。略知黃晴雯經歷的我們,也不免為企業界有這樣的才女而驚豔。要知道,兼具智慧與容貌、還有堅毅和雄才的女子,在大陸不是沒有,但能成就如此,恕我寡聞,鳳毛麟角。可見臺灣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讓出色的人輕鬆脫穎而出。

遠東集團在臺北花博中,以臺灣民眾回收的150萬隻寶特瓶建設的「環生方舟」,體現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創下七項全球第一。臺灣中臺禪寺以現代建築理念演繹佛法,它震撼人心之處不在於金碧輝煌,不在於精細用心,而在於建築師對佛理的參透和理解,以及惟覺大和尚對此的寬容。詮釋傳統,可以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令人讚嘆。

相關焦點

  • 大陸人臺灣旅遊買了個甜筒,臺灣大媽感嘆:大陸人真有錢!
    本文由華子愛旅遊啊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大陸人臺灣旅遊買了個甜筒,臺灣大媽感嘆:大陸人真有錢!臺灣還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旅遊景點的,也是被我國稱為「寶島」的臺灣,但是前幾年的茶葉蛋事件,相信大家還是銘記於心的,所以導致了臺灣的朋友對大陸人有的很多的誤解,一些臺灣人他們覺得中國大陸人窮到連茶葉蛋都吃不起。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推薦序】【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王塞壬有意義的他者——賈葭臺灣一泡尿 激起大陸千層浪——黎勇我體會到的「臺灣意識」——郟星星崇高和悲劇總是相互關聯 ——穆建新臺灣到底有多好?沒有她 就沒有我的今天 ——宋印偉【臺灣人看大陸】我是誰?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大陸媳婦看臺灣/ 張蓓蕾一語驚醒夢中人 / 馬琴琴職場臺灣人君子劍溫柔咒 /陸路【臺灣人看大陸】臺企臺幹優勢正在消失 / Hippo鋼琴演奏家之怒 / 曾泰元三訪朱自清〈背影〉月臺 / 曾泰元不自亂陣腳但也不能混下去 /DARK我的中國想像 / 蔡瑀婷這就是小劉教會我樂觀生活
  • 臺灣人看大陸:橫掃臺灣土特產一點也不手軟
    中新網3月19日電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一篇投稿文章指出,隨著兩岸交流的愈來愈密切,越來越多的大陸人對臺灣特產的需求變得愈加挑剔,常會開出一堆明細,委託往返兩岸的親朋下回順道帶過來。
  • 臺灣人眼中的大陸人
    我注意到,我一說起來自大陸,臺灣人馬上就會說:「大路現在不錯了!」   我如果說起來自上海,臺灣人的臉上就會立即露出笑容,有的甚至會翹起大拇指說:「上海好!上海很好!」   很多臺灣人來過大陸,所以對大陸的現狀大都還是了解的。不過臺灣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看不起大陸人。
  • 大陸赴臺研修學者:大陸人不配批評臺灣人?
    我出生在大陸偏僻貧窮的西南一隅,上世紀八十年代時,兩岸離散親屬終於可以相互見面,當時我還小,依稀記得凡是有臺胞的家庭,總會時不時地收到來自臺灣的錢物饋贈,所以在我的記憶中,臺灣人比大陸人有錢,他們過著富足而奢侈的生活,我對臺灣人的這種印象一直持續到2000年以後。有時候想想,在臺灣人的眼中,大陸人是不是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呢!
  • 大陸人看臺灣:淘寶大熱 臺灣五味雜陳
    「立委」李貴敏稱,2015年臺灣電子商務產值將從2010年的2596億元達到6235億元,淘寶網在臺交易量已是亞馬遜的4.2倍,但這些龐大的資金流卻無法納入監控並交稅。而淘寶壓縮島內零售商生存空間,卻因無法可管,當局也不能動用「反傾銷稅」反制。  張盛和表示,網絡交易為營業稅課徵範圍,單筆交易超過3000元以上,就一定要繳稅。不過,由於個體交易及虛擬交易較難掌控。
  • 臺獨女嫁給大陸男,我所接觸到的那些臺灣人
    十幾年前她有一次陪法學院的教授去大陸出席活動,要路過上海,我先生就邀請她到我先生父母家小住幾天。我公公婆婆陪她逛外灘,豫園這些上海的名勝,結果這位女同學對大陸的印象大為改觀,回來還說我老公家裡肯定很有錢,因為他家好大啊。我們啞然失笑。我先生家是上海普通家庭,這位臺灣同學實在對大陸期望值太低了。
  • 臺灣人看大陸:一胎化背後的隱憂
    中國臺灣網4月16日消息 臺灣《旺報》16日刊發臺北市Yatsen Chang投稿文章,文章認為,大陸一胎化造成很多6個大人供養一個小孩的家庭,表面看似一幅很美的天倫畫像,但背後卻深藏隱憂和社會問題。
  • 大陸人看臺灣:NGO是臺灣的氧氣
    在真正抵達臺灣當地,切切實實地接觸到臺灣NGO之前,我對NGO這個名詞的了解僅僅停留字面上的「非政府組織」,由於大陸的國情環境,政府的強大在民眾心裡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我對沒有政府支持的組織會否有足夠的執行力和影響力這個問題存疑,同時也好奇NGO在臺灣民眾的生活中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但是臺灣人不喜歡看這樣的雜誌。就算它是繁體字版。  2011年1月1日起,《讀者》開始在臺灣發行,成為第一本進入臺灣發行的大陸雜誌。據我所知,賣得不好。它的臉書粉絲團,也就只有712個贊。而我之前做過的雜誌,《FHM男人幫》卻有81萬個贊。  為什麼這樣?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6:15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身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微信已經是超級app了,基本上它不只取代了電話,也取代了媒體的功能,甚至還取代了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有「五險一金」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但臺灣人也有好東西,那就是有「凱子健保」之稱的「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有工作的人,公司也可以替你扣繳的。也有人是因為真的沒錢才欠健保費。那麼,欠費可以看醫生嗎?──可以!我有一個朋友,當時他做了手術住了院,沒錢付給醫院。「健保」給了他一個非常優惠的方案,在有錢的時候持續繳費,只要撐過5年「風雨無阻」的準時繳費,前面欠繳的費用就一筆勾消了。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06日 16:47:3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  陳樂融也是一個老牌作詞人,他的代表作有《天天想你》《瀟灑走一回》《感恩的心》。他不只是一個作詞人,更是一個全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有著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及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 臺灣作家:為什麼大陸人最不喜歡去臺灣公司?
    環球網8月19日消息,臺灣旅遊作家葉志輝在《旺報》發表短文,談臺資企業在大陸人眼中的印象,全文如下:「你是我遇過最好的臺灣人」,至少超過10個大陸朋友跟我說過這句話,有網友、朋友、工作上的廠商、有自己帶過的員工。一方面欣喜自己做人還是很成功的。另一方面卻有種特殊的痛。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用語比臺灣更為簡單明了
    臺灣《旺報》「臺灣人看大陸」欄目刊登讀者文章,比較兩岸用語差異,全文如下:兩岸雖然同文,但在許多用字遣詞上早已大不相同。想當初在接觸大陸信息時,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漸漸弄清楚彼此的慣用語有何不同。我發現有些大陸用語其實還比臺灣用語更能直接表達要闡述的意思,若非旁人聽不懂,否則我已經習慣在言談、書寫中使用這些詞句。
  • 臺灣人看大陸: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
    立下志願 追逐夢想在臺灣長大的徐子芸對大陸並不陌生。因為母親是重慶人,她常在假期回山城探親。在桃園念高中時,從小學習美術的徐子芸得知有學長考入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由此點燃「登陸」求學夢想,並得到了父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