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己做家務,家長需要怎麼做才好?

2020-09-03 泡麵遇咖啡

每個孩子長大後都會邁出一步,但這一步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走出來的,有些孩子需要父母的推動,這樣他才能完全走出人格獨立的一步,但有時會因為親戚的障礙而「很不舒服」。


張女士處於這樣的境地,她六歲的兒子已經到了幼兒園的年齡。 在這個年齡,張女士想說,孩子可以睡在單獨的房間裡,然後通過這種形式讓孩子走上人格獨立的道路。 但她的想法失敗了。


這位六歲的老人獨自睡在一張兩米長的床上,空間很大,但張女士的兒子晚上太擁擠了,不能擠到床邊。 張女士很奇怪,她不得不在她的房間裡監視。 卻沒想到查看監控,寶媽頓時氣呼呼的哭了起來。


原來,因為孩子的奶奶每天晚上都會來和孫子睡覺,她說孩子太小了,沒有人陪著晚上會害怕,而一個人睡覺如果遇到妖魔鬼怪怎麼辦? 誰會保護他的孫子。奶奶的溺愛教育讓張女士頭疼。 要知道,它完全阻止了孩子獨立,也有可能產生依賴成年人的想法,然後不想獨自睡覺。 畢竟,奶奶的話並沒有恐嚇孩子。


像是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想辦法勸服奶奶,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不會因為過分依賴父母而無法自己成長和獨當一面,因此家長需要怎麼做才好?①與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劃清"管教"的權限很多家長都要這樣的困擾,每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老人總會跳出來想作為孩子們的擋箭牌,然而這樣的舉動無疑會助長孩子的"氣焰",讓孩子以為自己是有靠山的,因此即使有頑皮的舉動也不怕被父母批評了。 畢竟,無論麻煩有多大,還是天塌下來,家裡的老人都會上去為自己「受苦」,這個想法會使孩子難以管教。


②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孩子長大後,應該開始做自己分內可以完成的事情了,比方說自己吃飯或者自己換衣服穿鞋,這些都不需要大人來幫忙了,家長也不要覺得孩子不可以自己完成,應當讓孩子放手去做,如果有錯誤的話,家長再從旁邊指正。 這樣,孩子就不依賴父母,認為一切都應該由父母解決。


③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如果孩子已經可以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了,那麼不妨往進階的方向教育,那就是讓孩子懂得幫助自己處理家務,要知道這麼做的話,孩子能逐漸知道勞動的可貴之處,尤其在幫忙家庭完成家務以後,這樣的成就感會讓孩子再接再厲。因此,大人不妨讓孩子自己幫自己做家務,為孩子的成長,也為自己的休閒。


④讓孩子自己承擔問題和後果孩子犯了錯誤,有些家長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出來替孩子"背黑鍋",然而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以為自己犯錯是有人幫忙自己背鍋的,從而對錯誤無法達到一個深刻的認識和反省,長期下來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任何好處。 父母應該讓孩子在犯錯時承擔後果,這樣他們才能長大。


大多數孩子都有一條坎坷的成長道路,所以父母應該讓他們的孩子更早地認識到世界的這樣他們才能提前做好準備。 通過提高自己的能力來面對世界,培養獨立的態度和態度來處理事情,這樣他們就不會措手不及。

相關焦點

  • 假期孩子要不要做家務?應該怎麼做?家長需要知道這幾點
    想必也有自己的看法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孩子要不要做家務?1孩子要不要做家務?於是她決定,讓孩子跟自己一起做家務。孩子的玩具散落一地,她就讓孩子坐在自己旁邊,兩個人一起把玩具收起來。而做家務,正是培養孩子自信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發現通過自己的雙手可以完成很多事情,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是被需要和被使用的。
  • 讓孩子做家務是吃苦?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害,孩子做家務對照表收好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應該已經知道了做家務可能會對孩子帶來的好處吧,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問題又來了,面對一些年齡很小的孩子,應該讓他們做什麼家務才是比較合適的呢?    比如:孩子第一個需要做的家務,就是學會自己拿勺子吃飯。剛開學那麼會看到很多幼兒園的老師都在抱怨幼師太難了,以前只是教唱歌跳舞,現在還要兼顧餵飯的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孩子上了幼兒園還不能自己好好吃飯,這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讓孩子學會自己拿勺子吃飯,也算是讓孩子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 都知道孩子做家務很重要,但具體怎麼做、做什麼呢?
    這項研究從調查對象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跟蹤,在他們 10 歲、15 歲,一直到 25 歲的時候進行固定回訪,跟十幾歲才開始做家務,或者壓根沒有做過家務的那些人相比,那些從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做家務的人,長大成人之後的受教育程度、開展事業、擁有健康的關係、不碰毒品以及自給自足的比例都更高。
  • 鼓勵孩子自己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孩子做家務好處有哪些
    您是否會讓孩子幫忙做些家務呢?家裡的孩子是不是明顯對做家務感覺到沒興趣呢?即使做了也拖拖拉拉、馬馬虎虎,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 誠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可能不得不忍受許多孩子無法忍受的行為。鼓勵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保持家庭整潔。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做家務?
  • 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需要從做家務開始
    孩子不愛做家務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乖巧懂事,但現實總會與自己的想法相反,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實在太懶,讓他做一點小事,都拖拖拉拉,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勞動呢?《少年說》有一個女孩站在高臺,控訴自己的家人,希望他們不要再把她當成小孩看待。
  • 哈佛研究:從小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區別才明顯
    這位媽媽最後嘆氣說,我想了很久,根本原因就是,從小沒養成動手做家務的習慣。她還說,說明以上缺點也不是抱怨什麼,畢竟孩子是自己養出來的,只是想向其他家長說明,在孩子小時候讓他們適當地參與做家務的重要性。這並不是壓榨,而是讓孩子有家庭責任感這個概念,要讓孩子懂得付出懂得感恩。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應該付出,從而培養起家庭責任感。
  • 孩子做家務有哪些好處?建議家長都看看
    一、孩子做家務有哪些好處?1、自理能力的加強。做家務能夠讓孩子熟練動作的協調,可以加強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能夠在進入幼兒園以後,自己照顧好自己。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小事情,讓孩子在自立中產生自信和成就感,提高自己的自我認識。2、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到底能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收穫什麼?
    相比於寶媽小錢,現在很多的家庭都不會讓孩子做家務,別說給家長幫忙了,就算是整理自己的東西,這種可能性都比較小。之所以有的家長希望通過家務來提升孩子的能力,是因為在家務裡,孩子的自信、動手能力、承擔的等品質都會等到鍛鍊,這幾種情況,經常成為孩子不做家務的理由。家長過度保護與寵愛:不得不說,有的時候並不是孩子自己不懂事,而是因為家長不允許孩子做。
  • 小的時候做家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培養孩子,從做家務做起
    做家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增強孩子的自信。當孩子把自己親子做勞動成果展現給父母時,那種驕傲和那份自信,非常重要;而且父母讚許的目光會照亮孩子的內心,從而產生美好和自信。通過獨立完成勞動,孩子會感受到自我價值。因為他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
  • 原來做家務好處這麼多?好的家庭教育,從捨得讓孩子做家務開始
    談及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時,中國家長普遍認為做家務是父母的事,孩子是不需要參與的。他們的說詞通常是「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學習就行了。」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結論驚人: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 不讓做家務才是害了孩子,4本繪本不僅培養意識,還教具體怎麼做
    2、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怎麼做能做得更好,拿不到的東西用什麼方式才能獲得?做得沒有自己期望的那麼好的時候咋辦?這些問題是孩子在完成家務的時候一邊做一邊思考的。但是也會有不少父母和提出問題的這位家長一樣,做家務的好處大家都知曉,並且在實踐中也很注重培養孩子的做家務能力、動手能力,而是很苦惱於每次孩子做的這個結果差強人意,是怎樣嗎?其實,這也是涉及到了如何建立起孩子做家務的主動性、積極性的一個關鍵問題。
  • 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合適的年齡做適合的家務,他才會更優秀
    現在可以說家裡面的孩子是越來越嬌生慣養了,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有一些家長甚至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們只需要把學習搞好就可以了,可是那些從來不做家務只專心學習的孩子,真的要比那些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加優秀嗎?
  • 不讓孩子做家務,錯
    聊到做家務的事,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做得慢,我看著就急,並且還做不好,我還得重新做一遍,真不如我利索地幹完,讓他多學習一些呢。這一語道破了家長的真實心聲,家務沒用!但是,這些事被家長代做了,所以孩子容易出現更多問題:第一、自立能力的缺乏由於從不向家務伸手,什麼都不會做,所以自理能力差,這樣的孩子走到哪裡,都不能照顧好自己,不利於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也不容易形成獨立的人格,從而依賴父母變成「巨嬰」,無法獨立。
  • 三招教你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更優秀
    文/阿凱媽媽在父母的心裡,孩子永遠都是小朋友,需要家長幫助和照顧。不忍心讓孩子受到一點點的勞累,所以把所有的家務活動都由自己承擔。其實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讓孩子適當地參加到家務勞動當中,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好處,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會更加的優秀。
  • 李玫瑾主張讓孩子從小分擔家務:學做家務好處多,能提升孩子能力
    孩子做家務是很多家庭糾結的問題,糾結的點在於,孩子多大能讓他做家務呀?孩子那麼小都能做什麼家務呀?要是不小心受傷怎麼辦?家長們都習慣性的認為,孩子還小屬於弱勢群裡,是需要被保護的。有些危險能避免就避免,能讓孩子遠離就要遠離。既盼著孩子能長大,又不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竟然這麼多?孩子做家務可以鍛鍊這些能力
    爸爸媽媽的不容易,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孩子也會因為自己能夠照顧家人而深感驕傲。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做家務有多重要?很多家長不知道,引領孩子做家務幾個方法教給你
    孩子做家務也是如此,簡單的,重複的動作,讓孩子的身體運動起來,頭腦放鬆下來,只專注於做眼前的手和身體,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5、增強自信心,產生成就感。當孩子做家務時,一次比一次做的好,一次比一次做的迅速、熟練,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有了。他就知道: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到,也能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
  • 孩子做家務賺取零花錢,真的好嗎?
    小小秋喜歡聽一些app上的兒童節目,有天很興奮地跟我說:「媽媽,我們也跟小墨(她聽的節目中的小主人公)家一樣,我做幫你洗碗你給我1元、掃地1元,擦桌子0.5元怎麼樣?」我很平靜地跟她說:「不怎麼樣。」小小秋一臉不解地問我:「為什麼?這多好啊,我自己掙零花錢。」「這不是你該做的嗎?
  • 愛做家務的娃更優秀?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讓未來變得更幸福
    可以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是非常重視培養小孩做家務的這一項技能。不過中國的父母們對於小孩做家務的這件事情,好像還不是很重視。很多時候父母可能只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快樂的成長,並且學習成績優異,很多事情父母都是幫小孩去做的。有的父母甚至覺得只要自己小孩的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不會都沒有問題。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
  • 鼓勵孩子從小做家務,好處竟然這麼多
    很多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出於疼愛捨不得孩子幹一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有研究表明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會更優秀。其實現在在我們身邊的不少家長,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了,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做家務! 做家務有哪些好處?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和父母一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會安然的享受父母的勞動成果,並且到了一定的年齡他能夠有能力去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