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一天,所有的小銀杏們和老師一起討論今年我們要養的動物是什麼。
有的孩子說養兔子,有的說養蝌蚪,有的說養鵝寶寶(目前還是鵝蛋),還有孩子說到把大白鵝請回班。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孩子們最終決定等鵝媽媽來孵蛋。
等了一周孩子們也沒有等到鵝媽媽孵蛋。
一個孩子提議說要是有孵蛋的機器就好了,於是乎,孩子們開始在院子裡諮詢後勤老師哪裡有孵蛋的機器。
強大的信念帶來奇蹟,於是乎,孵蛋開始。
自從這個神奇的機器來到銀杏班裡,每天早晨孩子們進班以後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孩子們每天都要觀察小鵝是否出生了。經過一個月漫長的期待,孩子們觀察到鵝蛋破了一個小口,驚慌失措地大喊:「小碧,小碧,不好了,我們的鵝蛋出問題了」。
老師看過以後告訴孩子這是小鵝要出生了。孩子們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對後來的每一個孩子都說:「你知道嗎?今天我們班要迎來兩個新的成員,你知道是誰嗎?快跟我來看。」
接下來孩子們開始討論小鵝出生以後吃什麼,有的說吃草,也有孩子說跟我們一樣是吃飯的。
最後孩子們諮詢過後勤老師後得知:小鵝剛出生是要吃用水浸泡過的小米的。於是孩子們到廚房借來小米。
又有孩子提出問題,小鵝沒有家怎麼辦?孩子們一起去給小鵝找家,瞬間像大力士一樣,身上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抬著小鵝的家往回走。
孩子們發現自己的衣服上都沾滿了灰塵,於是有人提出:「這樣髒兮兮的家,小鵝一定不會喜歡的,而且小鵝還會不舒服的。」
於是,大家一起清理小鵝的家。一個小女孩說道:「哎呀,今天我真是太辛苦了,又是給小鵝找食物又是給它找家,最後還得幫助它清理家,不過我真是太開心了,我太喜歡照顧小鵝了。」
午休結束後,一隻小鵝已經破殼而出,孩子們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之情。老師連忙邀請保健醫並向其介紹小鵝的情況。
孩子們給小鵝起了名字鵝仔和鵝寶,從此鵝寶和鵝仔入駐森林園。
為迎接鵝寶和鵝仔的到來,孩子們還為此創編了一首歌:
小鵝蛋,快出生,變成小鵝毛絨絨
一個兩個生孩子,一起玩遊戲
從此,芭學園森林幼兒園裡的動物家族裡又多了兩隻毛茸茸的小可愛,它們和孩子們一起在鳥語花香中慢慢長大。
作為一所佔地50畝,綠植覆蓋率高達90%的森林幼兒園,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少了動物怎麼能行?
呦呦鹿鳴把歌吟,芳草鵝兒水中戲,兔白羊肥樂悠哉。這應該是對園裡動物園的最好寫照了。
芭學園森林園四季課程中的春季課程,順應大自然的節律與孩子內在節律的變化,即【發現與創造】。
春季課程中,養殖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在課程中,孩子探索自然,吸收大自然生命的力量,樹立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通過對動物的照顧,孩子們體會到照顧與被照顧的不同感受,從而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他人,慢慢習得如何照顧生命,照顧環境。
不只是學習照顧生命和環境,我們都有經驗,那就是當疲憊時,回到大自然中,親近樹木、流水、小動物、花草,它們能在不知不覺中帶我們放鬆下來,卸下忙碌和壓力,重新煥發活力。
在自然的環境中,孩子放鬆,充滿活力,身體和心靈都在舒暢中獲得發展。周末和假期,帶孩子去大自然中吧!
文/範碧嬌(李躍兒芭學園森林基地教師)
▼
李躍兒芭學園森林基地
延展閱讀:
幼兒園裡,當倆娃把老師的鞋塗膠、灌滿沙子之後……
20幾個孩子圍著要老師給買糖,老師怎麼辦? | 幼兒園外出故事
森林幼兒園,越來越多家長想送孩子去的地方
為什麼現在的幼兒教育都注重回歸自然?
孩 子 是 腳,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