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樂迪電話預約不如洋酒管用 三大霸王條款涉嫌違規

2020-12-25 東方網

  東方網8月2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剛過去的七夕情人節,唱K是許多年輕白領選擇節日歡聚放鬆的好去處。然而近期卻有不少消費者向本報反映,在致電"好樂迪"KTV進行電話預定後,趕到現場卻遲遲等不到安排歡唱包廂,服務人員還常常進行洋酒推銷。更有消費者反映,即便終於等來了包廂,好樂迪方面則要求消費者在未唱一首歌的情況下,為即將到來的數小時歡暢時間"提前買單",而開具給消費者的則是與唱歌毫無關係的食品發票。

  市消保委指出,"好樂迪"的問題或已涉嫌侵犯消費者選擇權、重複收費,以及不以真實經營狀況開具發票、或阻礙消費者真實維權等三項違規。

  現象

  陷阱一:電話預約不如洋酒管用

  消費者姚小姐向記者來電反映,她曾致電好樂迪進行電話預約,定到了8月10日晚8點30分、南京東路百聯世貿店的15人特大包廂。當晚,姚小姐和朋友8點左右就趕到該門店卻被告知沒有包廂。在多次與好樂迪工作人員交涉未果後,一直等到當晚10點半才被安排進一間普通商務包廂。

  "預約時,因考慮到周五包房較少,我們已足足提早了半個小時,卻還是足足等待了近2個小時。如果明知預約後現場仍無法拿到包廂,為何不提早一些明確告知?這樣的電話預約機制就是形同虛設!"姚小姐說起自己的這次預約經歷,顯得頗為氣憤,"在等待過程中,比我們晚來許久、又未電話預約的一行十幾人卻反而提前被安排進了特大包廂,質問工作人員,卻被告知要買洋酒才能提前進包廂。"

  根據姚小姐所述,記者撥通好樂迪的預約電話進行了一番暗訪調查。在電話撥通後,記者提出預定一間晚8點的特大包廂。"提前預約能保證客人到門店後按照預約順序優先安排。"工號為26508的工作人員明確回應,特大包房可能需要等待,但等待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而當記者在晚7點45分趕到好樂迪世貿店時,前臺人員則果斷告知尚無包房。在記者報出預約號時,工作人員改口則告訴記者,稱前面還有5位客人在等待,到時會叫號安排,但如果消費1988元的洋酒就能馬上進入包房進行歡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有許多同樣拿著預約號的消費者都在大堂等待,而被圍著詢問的現場工作人員一直在機械地重複詢問消費者"現在還不能確定要等多久,你要不要先買洋酒?"直至晚9時,記者離開前,仍未等到一間歡唱包廂。

  陷阱二:歡唱必須提前買單

  "等待了2個小時,給的卻是一間較小的普通商務包廂,並且被要求提前買單。"姚小姐告訴記者,與其他KTV歡唱結束後再結帳的模式不同的是,好樂迪則要求消費者必須提前預支數小時的歡唱費用。"工作人員說11點半以後價格要變,必須要從10點買付到晚11點半中間1個半小時,提前至少支付總數約300元的費用。"

  "當然是唱完再付錢,否則如何能預知歡唱多久。"錢櫃普陀店預約客服人員則向記者明確。記者注意到,像好樂迪這樣"先買單後歡唱"的消費模式在滬上其他KTV則較為少見,有消費者質疑這樣的消費前提或為"霸王條款"。

  "今年元旦跨年時,曾預定了一間10人的大包間,當晚左等右等終於等到一間包廂後,卻被告知應提前支付近1800元的包廂費。"消費者周小姐回憶跨年被"斬一刀"的經歷,她告訴記者,"好樂迪方面並未明示特殊節假日的包廂費用,只是拿著一張價格翻漲數倍的套餐價目表,給消費者匆匆掃一眼,願意支付就給包房,不願意則遲遲不會安排。"

  而不少消費者則提出,"提前買單有一定的消費風險,如果中途有事提前結束歡唱,好樂迪是否會給予退款呢?"

  陷阱三:買單收到餐飲發票

  「除了漫長的等待和必須提前付款的要求外,為何一家娛樂公司開具的卻是餐飲發票?」姚小姐向記者出示了一張8月10日晚在好樂迪世貿店進行消費的發票,收款單位一欄卻為「上海樂吉食品銷售有限公司」,而非好樂迪。

  記者查詢市工商局官網相關企業登記信息後獲悉,好樂迪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顯示,其公司名稱為「上海好樂迪餐飲娛樂有限公司」,系1998年9月在工商黃浦分局註冊,註冊資金為50萬元,法人代表為姚豔輝。而消費者在好樂迪世貿店獲得發票顯示的這家「上海樂吉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則是2008年3月方才註冊,法人代表為何子榮。相關信息顯示,兩家企業似乎並無子母公司的關聯。

  回應

  好樂迪:預約等待是正常提前收費不會退

  面對消費者的重重質疑,昨天,記者就此事致電上海好樂迪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先生告訴記者,這樣的電話預約制度並非他們一家,而KTV在繁忙時段都會出現預約仍需等待的情況,但他並未向記者明確所謂「預約忙時段」的具體時間。對於消費者預約卻仍要等待才能拿到包廂的情況,周先生還表示,好樂迪各個門店都會安排50%的到店客和50%的預約客,但具體怎樣操作安排包廂卻未說清。在採訪中,周先生還否認了好樂迪工作人員「包廂等待時間最長20分鐘」的說法。

  「一般KTV會經常推出包時段的優惠活動,就會要求客人先付款。」面對消費者對「先付款後消費」制度的不滿,周先生回應稱好樂迪先收費的做法是合理的。當記者詢問若消費者按要求先購買三小時歡唱,若中途有事提早一小時離開,好樂迪方面會否退還一小時的包廂費時,周先生則給出「不能退」的明確說法。「不能退,好比你去電影院看電影,中途提前離場,電影院會把電影票的錢退給你嗎?」周先生以這樣的比方來辯稱。他表示,如消費者提前離開,包廂則會按照客流情況,自動順延給下一波消費者。

  此外,面對消費者沒有任何餐飲消費、卻拿到某家食品公司所開具的餐飲發票一說,相關負責人周先生回應稱,公司有歡唱的娛樂發票和餐飲發票兩種,具體情況還需要做進一步調查。但截至記者發稿前,該負責人還未做出正式回應。

  專家聲音

  三大問題涉嫌三項違規

  市消保委指出,好樂迪的問題或已涉嫌侵犯消費者選擇權、重複收費,以及不以真實經營狀況開具發票、或阻礙消費者真實維權等三項違規。

  違規一:

  預約卻「不能預約」損害公平選擇權

  「電話預約是好樂迪自行訂立的遊戲規則,但企業卻第一個不遵守這樣一個提前預約的遊戲規則。形同虛設的電話預約首先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選擇權。」市消保委法研部主任唐健盛向記者指出,KTV作為時下頗受年輕白領歡迎的歡聚模式,其紅火的背後也折射了日益新鮮多樣化的消費選擇。

  「如果消費者明知無法電話預約,就能夠提前判斷、適當作出其他選擇,比如選擇轉而其他KTV、或者更改其他形式的聚會。」唐健盛指出,好樂迪電話預約模稜兩可的態度,既不能給消費者明確的包廂預訂服務,又切切實實阻礙了消費者選擇其他消費項目的權力。

  違規二:

  提前付費或遭遇退款難且易存在重複收費

  「提前收費和事後結帳的方式都是可以的。提前收費並不違規,但前提是必須事先向消費者明示。」唐健盛指出,但好樂迪方面提出所謂買單後中途離開不退費的做法,是違規的。

  「KTV和看電影不同,看電影系按次收費,但KTV則是按時收費。即使按照要求消費者提前買單的遊戲規則,如果消費者中途離開,應退還相應時間段的包廂費用。」唐健盛指出。

  而市消保委投訴部副主任範強則認為,好樂迪提出讓消費者「提前買單」的規則已涉嫌「重複收費」。「消費者如中途離開,好樂迪方面必須退款。如未退款,好樂迪方面自動順延給下一批消費者的行為,則是一個包廂在同一時段重複收兩次費用。」

  違規三:

  發票非「真實信息」消費者難以維權

  面對發票的質疑,業內人士指出,實際上許多消費者在KTV歡唱時,並不會刻意索要發票,而相關企業則或以此鑽了空子來「避稅」。

  唐健盛指出,娛樂企業開具餐飲發票,會使消費者在遭遇「霸王條款」或「消費欺詐」時,難以維權。「企業必須以自己的真實營業信息開具發票,唱KTV卻開具餐飲發票,那麼一旦消費者遇到問題,企業則可能賴帳,導致消費者維權艱難。」

相關焦點

  • 市民辦一張好樂迪KTV的充值卡 進了「連環坑」
    覺得划算 充了值吳小姐告訴記者,當天唱歌是臨時決定的,所以沒有提前預約,到了好樂迪發現如果不用團購價格很貴,這時前臺的店員推薦充一張儲值卡,比較後大家覺得,辦卡是當時最划算的方法,可以100元唱3個小時,於是痛快地充了500元,辦了這張VIP鑽石卡。
  • 消費- 霸王條款無效是什麼意思這些霸王條款內容無效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部分人都曾遇到過各種消費糾紛,而很多時候大家對一些商家的霸王條款卻是全然不知,因此常常自己承受後果,但其實有很多霸王條款無效的,這樣一說,不少人都會好奇霸王條款無效指的都是哪些條例。
  • 停機5年欠費8000,中國電信霸王條款何時休?
    王女士(化名)2014年在中國電信辦理過電信寬帶業務,同時贈送了一張電話卡和一部手機。王女士使用幾個月後,因手機信號不好就未再使用,卻一直在扣費。中國電信稱:王女士2014年辦理的是189元套餐,同時贈送一部1895元的手機,該手機是合約機,沒有使用也需要繳納相應的費用。未按時繳費就會產生滯納金。
  • 兩高律師解讀:面對霸王條款如何有效維權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影院要求消費者另行購買3D眼鏡,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兩高律師本文即對諸如此類的霸王條款做維權指導。一句話結論:對於老百姓而言,只要是消費過程中遇到商家的刁難或者消費沒有換來合理的對價,就要有可能遭遇霸王條款侵權的意識。
  • 問題盲盒只換不退 泡泡瑪特拒不退貨涉嫌霸王條款
    去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報》陸續報導了泡泡瑪特涉嫌虛假宣傳、抄襲、拖延發貨等問題。連日來,又有多位消費者反映,稱其購買的盲盒存在質量問題,申請退貨,得到的答覆卻是只能換不能退。法律專家表示,問題產品拒不退貨涉嫌霸王條款。  2020年12月19日,遼寧省鐵嶺市的消費者阿池(化名)花295元在泡泡瑪特天貓抽盒機上購買了5個盲盒。
  • 噠噠英語涉嫌虛假宣傳:學員上課頻頻被放鴿子 退課時遭遇霸王條款
    2019年5月,作為有近50年經營歷史的「老牌」機構,華爾街英語被消費者投訴涉嫌「霸王條款」、「退費難」、「校園貸」等問題,這也是近幾年華爾街英語被投訴的主要內容。  2019年9月,經營了20多年的韋博英語大面積關停。各大城市的韋博員工忙著討薪、辦離職;學員們忙著維權、停止分期貸。公告稱韋博英語北京公司將宣布破產。
  • 噠噠英語涉嫌虛假宣傳:學員上課頻頻被放鴿子,退課時遭遇霸王條款
    2019年5月,作為有近50年經營歷史的「老牌」機構,華爾街英語被消費者投訴涉嫌「霸王條款」、「退費難」、「校園貸」等問題,這也是近幾年華爾街英語被投訴的主要內容。2019年9月,經營了20多年的韋博英語大面積關停。各大城市的韋博員工忙著討薪、辦離職;學員們忙著維權、停止分期貸。公告稱韋博英語北京公司將宣布破產。
  • 餐飲霸王條款仍在:那家小館變相設最低消費
    不管說了多少年,不管說了多少遍,不管有多少人在抱怨,這些霸王條款依然霸道地存在著,影響著消費者的生活。  3·15前夕,北京晨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隨機調查多家餐館,發現餐飲業的霸王條款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被一些餐館堂而皇之地擺到了桌面上,挑戰著消費者脆弱的神經。
  • 婚紗攝影領域現霸王條款:拍婚紗不給底片
    今年,在東莞市消委會徵集霸王條款徵集活動中,有一位消費者反映了婚紗攝影領域的霸王條款,反映出行業普遍存在的底片不送高價賣、攝影有問題不退款不賠款、相片不取遺失不負責、禮服損壞高價賠的問題。今天,在此逐一進行點評。底片不送實為誘導二次消費「挑選剩餘照片數碼版,所有權歸本公司,概不奉送。」東莞市消委會副秘書長鄒傑稱,此條款已構成了利用格式條款排除消費者權利的違法行為。
  • 「年夜飯限時吃完」是霸王條款
    鄭逢生表示,個別酒店作出的「限時」和收取「超時費」的規定涉嫌「霸王條款」,也違反了市民消費的風俗習慣。市消協法律事務部主任張威認為,商家在春節這一法定節假日期間這樣做可以理解,但規定的時間要有合理性,「要尊重消費者的習慣,『限時』違反了合同法,也違反了消法中的『自由選擇權』。消費者有選擇服務、時效等權利」。畢竟,消費者不是「待宰的羔羊」。
  • 買了複式樓要再交樓梯錢 霸王條款困擾購房戶
    買了複式樓要再交樓梯錢 霸王條款困擾購房戶 銷售商巧立名目的霸王條款,使漢陽方女士平添煩惱。  2年前,方女士選中位於武漢經濟開發區某樓盤的一套頂層複式房,建築面積33平方米,因頂層空間高,開發商做成複式結構,面積翻一倍成為66平方米,相比小區其他戶型結構,每平方米低80元,為7800元。
  • 神州租車提前還車預付款不退 客戶疑為霸王條款
    紅網長沙4月24日訊(時刻新聞見習記者 歐亞琦)只租了4天車,預付的10天租車款卻不能退,長沙網友唐先生在紅網「消費維權」頻道發貼《投訴長沙寧鄉神州租車霸王條款,提前還車預付款不退》投訴。    預付款項包含保險,全數不退質疑霸王條款    「不僅預付了租車費,而且預付了10天的保險金。」
  • 快遞業節假日延誤送貨等8項約定被指霸王條款
    「因節假日造成延誤投遞,快遞公司不承擔責任」、「無法投遞或返還的投遞物,60天後快遞公司可自行處理」……近日,北京首個格式條款專家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審委員會)針對快遞領域的格式條款進行評審時,認定條款中有8項格式條款為霸王條款。
  • 影院自設規定禁外帶食品飲料 律師稱霸王條款可投訴
    原標題:影院自設規定禁外帶食品飲料 律師稱霸王條款可投訴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多家影院自設規定禁外帶食品飲料   律師認為禁止外帶食品規定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涉嫌霸王條款,消費者可投訴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南京一名女士帶著薯條和漢堡去看電影,進影廳時被工作人員攔下,稱外帶食品不能帶入。該事件引發網友關注,截至昨日,以「影院謝絕外帶食品」命名的微博話題,已有1188.1萬閱讀量及4883條討論。
  • 遇到「霸王條款」,打12315投訴,真的好使嗎?
    各大主流媒體曝光了許多行業的「霸王條款」。這些行業涉及了到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遇到了「霸王條款」,打12315投訴真的有用嗎?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霸王條款」,但真正敢於維護自己權益的消費者又有多少?
  • 年夜飯成「年夜煩」,霸王條款幾時完
    正是由於民眾越發青睞在飯店吃年夜飯,春節期間的年夜飯進入了「賣方市場」,異常火爆的年夜飯預訂行情,讓不少飯店有了向消費者開出霸王條款的底氣。於是乎不少被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禁止的條款,諸如限定最低消費、收取開瓶費等死灰復燃。
  • 佐登妮絲涉嫌霸王條款 籤署協議成商家「保護傘」
    無獨有偶,另一位讀者劉小姐也報料稱,她在佐登妮絲也遭遇此類霸王條款,劉小姐告訴記者,她是年前在佐登妮絲某店開的臉部課程卡,第一次做完當時她的臉就發紅過敏,美容師說沒事,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後來過了一短時間,該店店長又打電話讓劉小姐去做修復,結果當晚她就兩頰紅腫,眼睛壓迫變形。第二天到該店理論,沒想到對方極力推脫,不承認是因為該店的原因導致。
  • 教育機構因消費者違反合同拒絕退費,消協:涉嫌霸王條款
    根據《合同法》《合同法司法解釋(二)》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其規定涉嫌「霸王條款」,消費者有理由要求教育機構退還不合理、多餘的違約金。最終,該教育機構重視了撫順市消協受理的投訴,在扣除應交的學費後,為消費者退費1500元。
  • 拒絕被套路 消費者如何向「霸王條款」說不?
    「本店擁有最終解釋權」、沒收預付款、「中途退團團費一律不退」……市場監管部門日前提醒消費者,在預付式消費、購房買車、旅遊出行時應警惕各類「霸王條款」,拒絕被「套路」,及時依法維權,向「霸王條款」說「不」。
  • 米其林餐廳開瓶費一瓶200元,霸王條款為何還盛行?
    「多年前包間最低消費、開瓶費就屬於霸王條款,為什麼現在還盛行?」張女士有些無奈。記者調查發現,近兩年米其林、黑珍珠等榜單的熱門餐廳,大多設置了數千元的包間最低消費門檻,開瓶費甚至高達一瓶200元,被一些消費者吐槽「吃相難看」。而取證維權難,成為不少市民不得不被動接受這些霸王條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