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一波教育革命:寫作真的很重要

2021-02-08 學科作文

美國新一波教育革命:寫作真的很重要 

                             作者:周慧菁

要培養孩子迎戰未來的競爭實力,就從「寫作力」開始。

二○○三年四月,美國國家寫作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向國會遞交了一份報告書,力陳在全國各級學校進行寫作改革的必要。這個名為「被忽略的R──我們需要寫作革命」的報告書指出,美國在二十年前啟動的教育改革,只進行了一半。

過去決策者的心思大部份花在看得見的地方,如課程調整,學校改善等,但現在重點應放在提升學生腦袋裡的東西,也就是學生思考、推理以及溝通的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如何讓上學很有趣、學習很有效、學生都能有自信又能自動學習?決策者與教育界人士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寫作。如果學生要能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知識,就必須有能力將一堆瑣碎數據、數據消化重組,並透過語言的表達來跟別人溝通。簡而言之,學生要能學習,必須會寫作。

透過寫作進行一場學習革命,正成為美國各級校園的熱門議題。也是在二○○三年,美國國家寫作計劃(The National Writing Project, NWP)集結多年來一些學者對寫作教學的研究,以及各級學校成功教學的案例,出版《因為寫作很重要──改進學校的學生寫作》一書,希望釐清寫作對學習的影響,以及如何應用到不同科目的學習上,並提供有意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各級學校老師、校長以及教育決策人士,最實際有用的參考。


重新認識寫作:為何寫作很重要


在現在這個知識世紀,寫作不再是少數文人雅士專屬的特殊技藝,而是每個人都應具備,也可學會的能力。美國教育部教育統計中心的報告指出,有效的寫作技巧在人生中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從早期的教育到未來的就業。

不論是在學校或企業,學生都要能以清晰、簡潔的方式,傳達複雜的概念和信息。因此,良好的寫作技巧能協助學生傳達觀念、分析信息,並鼓舞他人,而缺乏足夠的寫作能力,則會影響從學業到未來事業的發展。

透過寫作可培養思考力、想像力等的重要心智能力。邁阿密大學師範學系寫作藝術教授羅馬諾指出,老師能讓學生從寫作中發現、創造並探索他們的思考能力,深化既有知識,去培養智能的自主性,去推測可能性,去與難懂的概念奮戰,在學習中發揮想像力。


寫作教學的挑戰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很重要,但學校面臨的實際狀況是,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寫作,老師也不知該如何教。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發展評估報告顯示,69%的四年級老師一星期只花不到九十分鐘時間讓學生寫作。

傳統上,學校的寫作教學著重寫出一篇作品,並注重字句、文法、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但不注重寫作的目的和過程。例如每個星期學生會被要求寫一篇五百字作文,其間練習敘事、說明、對比、議論等不同形式的寫法,之後老師發回來打上分數的文章,不過很少討論該如何寫。

這樣的教法忽視寫作對溝通及批判性思考上的作用。研究顯示,只教技巧無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些研究者從七○年代開始研究作家如何完成作品,以便了解人們從事寫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如何改進自己的作品。這個研究顯示,寫作過程包含了不同的活動(規畫大綱、草稿、修正、編輯)。

後續的研究發現,寫作能夠發展更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如分析、綜合、評估及詮釋。寫作的困難正是它可貴之處,因為它對學生的要求不只是純粹把所學的信息、數據拷貝出來。正因為寫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所以學校及老師在教學上必須有多重策略,教導學生針對不同的讀者及目的做有效的溝通。

芝加哥大學英語與教學教授希洛克斯指出,寫作應該是一種探究(inquire)的形式。一個包含探究策略的寫作課程,對學生的學習最為有效。所謂探究策略是指:搜集與評估證據、比較後推論出同異處,解釋證據如何支持或不支持一項主張,舉出假設性例子來釐清一項觀念,從一個別出心裁的想法想像情境等等。這正是培養思考能力過程。


何時開始學寫作


先教閱讀、再教寫作,是傳統對於兒童語文教學的觀念與做法。但最新的研究讓許多教育專家都同意,結合閱讀和寫作是對語文能力發展更有效的方法。柏克萊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也是早期閱讀專家的皮爾森指出,寫作在兒童早期閱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幼童的語文能力發展,學習寫作和學習閱讀間有綜效關係。

在最初階段,若小孩被鼓勵去寫,即使在幼兒園或之前的階段,在他們一邊念一邊拼字時,會自然的發展語音意識。另外,小孩寫故事時,自然會與他們所讀過的故事連結。讀寫互為影響,有相乘效果。皮爾森因此建議,即使幼兒園或一年級,每天都應有寫作時間,從十或十五分鐘開始,有時獨自寫,有時與好朋友一起寫,有時則團體一起寫。


讀寫合一的教學實例


如何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融入教學裡?美國密西西比寫作思考研究中心主任史溫,試圖將閱讀、寫作與文學討論融為一體,應用在小一課程裡。

史溫讓小一學生寫下他們所閱讀的故事,然後朗讀出來,一共三次。她在旁邊觀察並做紀錄。學生大聲念時,會補上原先落掉的字,開始做一些自我修正。

然後學生圍成圈圈,讀之前寫的東西,並分享閱讀經驗。他們會談到這本書很好玩,或是令他們想起其他的書,或自己的個人經驗。這個過程中,學生開始學習閱讀的不同響應方式。另外是一個中學的實例。魯賓達瑞爾中學大多數學生的母語並非英語。這所學校雖座落在高犯罪區,學生學業表現卻很優異。

教學策略是結合各種不同的活動,協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讀者、作者和編者。教學策略有幾項重點:

.結合指導與學生實作。例如在文學與寫作課裡她教字彙技巧,一方面要求學生做生字本的練習,另方面也要求他們把在書籍、雜誌、報紙裡讀到的生字,製作成一本「活字典」。

.提供明確清楚的指引,協助建立同學相互評量與自我評量。

.學生是為真正的發表而寫作。她鼓勵學生共同合作製作童書,整合文學與字彙的學習,透過文字和圖畫,把字彙、押韻、說故事融合在一起。其中一本童書還在全國競賽裡得到首獎。


有效的寫作作業


在寫作教學裡,如何出作業,也會對學生的寫作表現有很大影響。一份好的作業,需要注意四項要素的平衡。

一、內容與範圍:有效的作業不是只要求學生寫出他們所讀的或所經歷的。而是要讓學生參與一連串的認知活動,例如反省、分析和綜合,能夠轉化信息。例如要求學生去讀個故事,然後比較兩個角色的動機。學生就會從故事中搜尋材料,並據此進行分析。

二、組織與發展:有效的作業會提供學生一個發展想法的架構,以及協助他們分析與綜合信息的準則。缺乏指導架構是一般寫作作業的通病,例如一個典型的四年級作文作業是:「描寫你的臥房,運用特別的細節」。但一份有效的作業應該是:「描寫你的臥房給一位從沒去過的同學看。你的描述應該包含足夠的細節,所以同學讀到文章時,就能知道你的喜好、興趣,以及對你重要的是什麼。事實上,閱讀你的描述,同學應該能認出你就是這個房間的主人。你的文章將貼出來供同學賞讀。」

三、讀者與溝通:有效的作業提供學生與真正讀者溝通的機會。一個典型的八年級作業會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給老師,解釋如何打開學校的置物櫃。問題是老師早就知道怎麼做了。一個比較好的做法是讓學生去定義一個專業領域,然後以自身獨特的經驗、知識、觀點解釋給讀者聽。

四、參與及選擇:有效的作業不能給學生太多選擇,也不能沒有選擇。一個有效的四年級作業可以是:「訪問一位年長家人,並把訪問結果寫成幾段文章。其中要包含他的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期,描寫他在這三段人生中典型的一天,以及這次訪問過程有趣的地方。」透過寫作跨領域學習寫作教學策略裡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不把寫作當做一門單獨科目來教,而把寫作做為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並把它融入各個課程裡。

典型的跨學科寫作策略包含每天的數學紀錄,其中學生要解釋他們所學到的概念與反思,也要寫下對問題解答的說明,或是不同數學概念如不同四邊形的比較。科學紀錄則讓學生寫下預測,觀察及結論,或藉助某個科學家的觀點來說明。

在社會學科裡,學生進行家人訪談並寫自傳、新聞題材,並紀錄人物研究。西雅圖大學寫作計劃負責人班恩教授提出教授批判性思考和探究的十個策略方法,可應用在所有年級與科目的寫作教學上:

1.想一些目標,能讓學生將你在課堂所教的觀念與他們個人的經驗或既有知識結合。

2.要求學生把你教的較艱難的概念,去教還沒學過的同學。

3.想一些你專業領域裡具爭議性的論點。

4.想一些你想要學生注意的問題或疑點。

5.給學生一些原始數據(例如數字、圖表),並要求他們據此寫一個論點或一篇分析。

6.想一些句子做為一篇文章開頭,學生必須接著補充數據細節,填充血肉,把文章完成。

7.讓學生就不熟悉的觀點或假設情境進行角色扮演。

8.在你領域裡選些重要文章,讓學生做摘要。

9.想些具爭議性的題材,讓學生寫一篇不同觀點角色間的對話。

10.開發一些案例,讓學生寫出接近實際情況的情節,在案例中學生必須解決衝突,做出決定。


紐約國際高中就是利用創新的跨課程寫作計劃,為學生建立改變未來的能力。這所學校是紐約州教育局在一九八五年為了新移民所設。這些學生移民到美國不到四年。

在一九九七到九八年間,四百五十位學生來自四十八個國家,說著三十七種語言。

八成學生符合享有免費或減免午餐的標準。如果在傳統的紐約高中,這些學生大部分可能在畢業前就輟學,但國際高中的學生都能通過紐約州的學力測驗。在九五至九六這一學年,九一.八%的畢業生順利進入哥倫比亞、康乃爾、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其他州立大專院校就讀。

一進學校,因為許多學生只會說一點、甚至不會說英語,就把兩個相同母語的學生配成一組,彼此可互相幫忙,一起合作。

在教室裡,同組學生讀著彼此的自傳,並向對方提出問題,互相協助改善文章。在定稿前,他們可能要一改再改,讓自己的想法更精確,表達更清晰。

一位來自加納的學生要求一位來自波多黎各的同學,多解釋一點首都聖胡安的文化。經過這番交流過程,學生學習到另外的社會,增廣自己的世界觀,建立了新的關係,而且發展了溝通能力。學校提供專題性的跨科目課程。


六大專題中,大約每七十個學生分配到一個專題計劃,每個專題計劃有兩個主題,每個主題一學期,由五到七個包含人文、科學、數學、科技領域的老師組成教學小組負責。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學習,沒有課本,而由老師指導下的寫作代替。

六大專題為: 1.「美國夢想」與「美國現實」 2.「運動」與「可見度/不可見度」 3.「犯罪與懲治」與「城市生活」 4.「這是你的世界」與「衝突與解決」 5.「起源與結構」

寫作融合在所有專題之下的各種課程裡。例如在起源與結構的專題下,學生在人文課裡寫神話,並應用科學課裡學的數學概念描繪立體的神廟。

國際高中的寫作教學策略是:

.跨科目的寫作:將寫作實際運用在數學與科學的課程裡。透過寫作,老師可以看出哪些觀念學生是真正了解,哪些還很含糊。

.直接與間接學習:例如在起源與結構的專題裡,寫作作業的焦點放在科學內容,不過學生也因而學到更多字彙、語法應用,以及得到不同寫作目標的經驗。

.透過寫作學習,讓學生擁有更多對學習的責任感。


老師的專業發展是關鍵


國家教學與美國未來委員會一九九六年的研究指出,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學生成就的最重要因素,比學生的社經背景對學生的學習影響更大。

寫作的專業發展不僅是語文上的專業,還需要提升學生在所有領域學習的表現。而且,要建立一個好的寫作過程需要時間,無法一蹴可幾。

一九八七年,阿瓦瑞多開始他在紐約市二區的八年督學任期時,他的轄區在三十二個區內的閱讀成績排名第十,數學第四。他把老師的專業發展視為提升學生表現的最關鍵驅動力。一九九六年,區內學生在這兩項科目排名都上升為第二。

阿瓦瑞多採用幾種不同的方式:

1.一個專業發展的實驗室。由各校負責人與督學選出有經驗的老師組成。其他老師可到這些種子老師的教室觀察三星期,並在種子老師督導下實習。

2.指導性的諮詢服務。由專家提供老師一對一或小組諮詢,如與哥大師範學院教授卡金思合作,在語文、閱讀與寫作領域的指導老師。

3.相互參訪建立同儕網絡。讓老師和校長與區內外的範例建立接觸,增強老師專業感以及對實驗的承諾。

4.設立制度性訓練機會。紐約二區在學期間及假期大筆投資老師的密集訓練。例如為小學老師開設三種程度數學的暑期訓練課程,為中學老師開設語文訓練中心,為資深老師開設高級語文訓練課程。

此外,國家寫作計劃設立全國性的教師訓練網絡,為想要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老師,提供方便有效的專業訓練。它在美國五十州與一百七十五個大學院校合作。二○○一年透過合作院校,支助五千五百個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包括三千個在職進修工作坊,而這些工作坊都是由經驗豐富、表現傑出的在職老師帶領,極受歡迎。


寫作該如何有效評量


對老師與學生而言,評量的目的不是評斷,而是指引。幾個評量寫作成果的有效方式為:

.作品集:集結學生各種類型的作品成冊,可以反映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寫作能力的成長與發展。這一方面可讓學生增強對寫作的信心與興趣,老師也因此可以根據學生的個別需要,擬定新學期的寫作教學策略。肯塔基州的教師手冊中,列出作品集評量的目標為:

.提供學生成為獨立思考者與作者的必要技巧、知識和信心。

.提升學生為不同目的與不同讀者溝通的能力。.把學生在一段時間內不同寫作形式的成果記錄下來。.把老師的課堂指導與學生的表現結合起來。

.提供課程因應學生需求做不斷改進。

.作品展示:每年密爾瓦基的雙語公立學校法特尼,都會為五年級生做年度展示。學生在五年級這一年都有幾個報告要完成,包括一份自傳、一份以西班牙文寫的關於一個瀕臨絕種動物的報告、一份雙語詩選報告、一份有關為社會正義奮鬥名人的報告,還有一份自己在小學學習過程的反思報告。學生不僅參與創造作品過程,也參與了作品評量過程,思考自己學習的成長和可以改善的地方。

在學年一開始,學生就被告知

他們的作品將在學校的大禮堂展示,會先給三、四年級的學弟妹觀摩,為他們來年的報告做準備。然後這項展示會開放給家長及社會大眾。

老師彼得森指出:「我發覺這樣一個公開的作品展示有助增強動機,它也有助我對學生保持高期望。如果老師知道學生的作品將被公開展示,就比較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每天做些無意義的功課,課程安排也會比較專題取向,比較接近現實世界。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示好的測試或評估方式,可以帶動課程規劃。」


校長的角色與功能


一個有效的寫作計劃能否成功在學校推廣,校長扮演重要角色。校長的職責應該是:

.設計長程計劃,並與全校相關人員溝通。

.與教職員及家長清楚說明寫作的重要性及為何要提升的理由。

.對校內寫作與教學現況進行調查評估。

.選出種子老師,做為帶動改善寫作教學的火車頭。

.投入時間與資源,供老師的專業發展與研究之用。.建立有創意的行政體系,來支持各項改變。

.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如時間安排及募款等。要迎接寫作所引發的新一波學習革命的挑戰,整個教育界,從觀念到做法都必須先進行一場自我更新。忽視寫作的教育改革,永遠只走到半途。

 

轉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9267&page=1

 


相關焦點

  • 從美國十年寫作革命來看,我們的寫作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看點全世界的孩子都存在寫作問題,不僅中國,美國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們出現的寫作瓶頸,有沒有更好的解釋和方法?我們在理念和技巧上,錯過了什麼?早在十年前美國開始了一場悄無聲息的寫作革命,顛覆了許多廣為流傳的認知和實踐。
  • 湯敏:教育新革命就在我們身邊
    「大家過去看到都是我在談『大學擴招』,其實我後面寫了一系列關於大學改革的文章,包括大學學生繳費、住宿金、中職教育等。」湯敏笑著說,「我現在更關心即將到來的教育革命!」在他看來,中國教育最核心的問題是陳舊的課堂教育內容,而藉助新的網際網路技術,完全可以從較大規模層面把好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帶到中國來。
  • 達利歐警告:美國正處在革命或內戰的前夜
    完整的一個周期分為8個階段:新世界秩序建立―>繁榮期―>債務泡沫―>巨大的貧富分化(整個周期的頂點)―>債務危機―>印錢和信貸擴張―>革命和戰爭―>債務和政治重組―>新世界秩序。
  • 橋水基金達利歐警告:美國正處在革命或內戰的前夜
    美國處在歷史轉折點按照達利歐的模型,帝國的崛起和衰落有其周期。完整的一個周期分為8個階段:新世界秩序建立―>繁榮期―>債務泡沫―>巨大的貧富分化(整個周期的頂點)―>債務危機―>印錢和信貸擴張―>革命和戰爭―>債務和政治重組―>新世界秩序。
  • 重新認識美國革命的歷史
    本文是作者為《美國革命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一書所寫的「序言」。感謝作者授權推送,感謝「兆亮」的文字編輯與校對。如需引用,請查閱原文。 革命在世界近代整體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往往標誌著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開端,一種新的政治文化的最初形態。
  • 美國技術革命的飛躍發展,是教育制度的完善,那還有什麼因素呢?
    中期的教育革命符合民主政治的進程,是由數以千計的無名教育工作者迫於需要在一篇總的專題論文的小範圍內完成的。可是,如果隻字不提少數卓越的人物,那就會忽略處於領導地位的強大因素,因為在這個領域的歷史記載中,也有一些人像科學、文學和政治領域裡的人物一樣,理應享有崇高的地位。
  • 北京語言大學謝小慶教授:新一輪學習革命的五個關鍵詞
    教育增值:教育機關所關注的不僅僅是每個學生是否掌握了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內容,而是關注是否每個學生都獲得了增值的機會。附:原載於2013年8月7日《人民政協報》。第45期:新一輪學習革命的五個關鍵詞謝小慶(北京語言大學)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與美國的朋友通信,正常情況下單程需要7天,14天後才可以收到回信。
  • 美國專家福奇:接下來,美國的疫情將洶湧而至,「一波接一波」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以來,美國的疫情狀況便不斷惡化,這主要是由於川普政府未能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對疫情進行控制,這種情況如今依然沒有得到改變。而隨著冬季的到來,美國的疫情可能會向著更加嚴重的方向發展。
  • 新寫作教學:管建剛作文教學革命主張下的思考
    無數專家、教師認為寫作水平的提高從閱讀抓起,全國上下轟轟烈烈開展了閱讀革命,認為只要多讀,作文就能寫好。讀書之於寫作很重要,但是讀得多並不一定寫得好。寫作由寫作興趣、寫作意志、寫作技巧、寫作人格構成,而閱讀部分能解決寫作技巧、寫作人格問題。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缺少專業指導。
  • 下一波視頻「革命」|屬於「平臺」還是「內容」
    「革命」,我們思考了內容、形式、平臺和服務之間的聯繫。看到這座IP「巨城」被頻繁的提及,再聯繫起華為近期發布的《視頻極限白皮書》從技術、硬體角度對視頻的發展進行的展望,引申了一些思考:視頻畫質探索「無窮盡」2016年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世界上第一部4K/3D/120幀規格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李安在今年做了新的嘗試,把相同的技術規格用在了新作品《雙子殺手》上。兩部作品的市場口碑趨於一致,「賣點」成了「槽點」。
  • 【MOOC讀書】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
    【MOOC注】慕課(MOOC)就是一種大規模在線教育,但是,它和傳統在線教育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受追捧,特點是什麼?此書是對運用慕課來克服我國現有教育形式的局限性,挖掘慕課所蘊含的重大機遇的重要探索,它的出版必將對我國教育改革產生深遠影響。——林毅夫(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慕課革命是移動網際網路革命的一部分,這次革命不僅讓教育以慕課的方式得以呈現,而且產生了更多的教育呈現形式。
  • 法國革命為什麼不像美國革命那樣發展呢?
    這有許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美國革命家在1776年在費城集結籤署《獨立宣言》並在1787年籤署《憲法》時,都具有一些政府形式的經驗;法國革命者幾乎沒有經驗,在18世紀90年代以派系形式奪取政權時,他們在政治領域基本上沒有受過教育。
  • 優弗教育:美國留學申請Essay寫作技巧
    美國留學申請Essay寫作技巧。申請美國留學,有的院校會要求學生進行Essay寫作,而這對國內大部分學生來說,難度都是比較大的,所以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優弗教育今天就教大家幾個美國留學申請Essay寫作技巧。
  •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的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唯有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活得「更像人」。閱讀是一切學習力的根本;寫作是批判性思考的起點,這兩者決定著人一生的競爭力。聞言,我真的非常驚訝,同時不禁為讀寫教育的未來感到憂心。現在中小學語文課的參考時數都是每周五堂課,閱讀與寫作都涵蓋其中。但教育界人士指出,絕大多數教師都覺得這點時間,用來教正課都不夠,因此未必會撥出一定時數來實施閱讀與寫作課程。也有的教師會用「彈性學習課程」來寫作文、帶閱讀。
  • 媒·眼看丨當代網絡同人寫作中的革命敘事——以《偽裝者》和...
    因為同人寫作在版權意義上很容易落入侵權的領域,所以原則上同人寫作必須遠離營利,也就不能正式出版。如此一來,同人寫作在如今全球全方位市場經濟和新自由主義邏輯的影響下,是一種罕見的不以、也不能以營利為目的的寫作。作為以社區為分享流通範圍的小眾寫作,同人寫作便可能偏離最流行的大眾想像,進行較為自我的文學和思想探討,突破通常網絡商業寫作中常見的題材和寫作模式。
  • 【新書推薦】《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湯敏著,林毅夫、俞敏洪、徐小平、王強作序推薦)
    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人們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為一種生活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有了慕課,人們的學習不再受時空的限制,還可根據興趣自由選課,讓學習不再枯燥,回歸求知愛真的本質。
  • 樸新教育《2019年SAT考試趨勢報告》發布:SAT仍是美國名校的「敲門...
    8月25日,由樸新教育編寫的《2019年SAT考試趨勢報告白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本報告是繼《2018美國大學(本科)錄取白皮書》、《2018年託福白皮書》之後的又一重磅力作。弱化標化考試對於錄取結果的影響仿佛日益成為今年美國大學招生政策的一大趨勢。那麼對此,一向以標化見長的中國學生該何去何從?SAT考試又是否真的不再是申請中的重要參考項目呢?事實上,雖然出現了部分學校不再要求SAT/ACT的寫作成績、甚至有的學校不再要求SAT/ACT成績的情況,但是事實上,SAT/ACT成績依舊是一項重要的、能夠有效體現中國學生能力水平的關鍵指標。
  • 閔行又一波有關教育的好消息來了!
    閔行又一波有關教育的好消息來了!然而現代教育不能局限於校園和課程,尤其面臨虹橋主城區發展的新規劃,教育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家、校、社會育人效果還不夠明顯。為此,華漕鎮全面梳理家、校、社公共資源,著力挖掘各類社會實踐基地,探索學生共育方式,提升地方教育品質。
  • 思客丨俞敏洪:慕課,一場人人受益的教育革命
    這次革命不僅讓教育以慕課的方式得以呈現,而且產生了更多的教育呈現形式。」  誰也不能忽視慕課革命帶來的改變,但大可不必過於驚慌。慕課革命不是洪水猛獸,因此不存在革命的受害者一說。我甚至認為,慕課革命下,所有的人都是受益者。慕課革命是移動網際網路革命的一部分,這次革命不僅讓教育以慕課的方式得以呈現,而且產生了更多的教育呈現形式。這次革命帶給整個世界的好處遠大於壞處。  有些人說,慕課時代,多數學校都會關門。這種說法我不太贊同。
  • 美國讀寫教育背後,讓我們明白了學會這些方法,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今天跟大家介紹《美國學生寫作技能訓練》揭秘了美國半個世紀讀寫教育改革研究提出的寫作技巧和教學策略,是一本很不錯的寫作指導書籍,該書是旅美新聞工作者曾多聞走訪了美國寫作教育各方大師所著寫。對於寫作同樣是這樣,只有我們掌握對了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在這場讀寫教育改革中,美國國家寫作計劃全力與校區建立合作關係,研發了很多創新的教學方法以及至力於推動跨科寫作教學發揮了重要的功能。這裡我主要介紹三個方面: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需要持續構思和練習以及讀寫推動跨科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