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2020-12-12 經濟學小講師

這一節分為三個部分:需求、供給和需求與供給的均衡。讓我們開始今天的旅程吧!

先聲明一下,在這一節的討論中,市場都是指「完全競爭市場」(後面我們就會知道,市場一共分為四類,今天先討論最簡單的這一類)。

完全競爭市場:賣者銷售的物品完全相同,包括品牌、原料都是相同的。而且,買者和賣者的數量龐大,龐大到任何一個賣者或買者退出市場都不會對市場價格有顯著的影響。

需求

先研究需求曲線。需求曲線描述的是,需求量和物品價格之間的關係。其中,橫坐標是需求量,縱坐標是物品價格。

需求曲線

從需求曲線中,可以得到一個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其他條件不變,隨著該物品價格的上升,對該物品的需求量會減少。這個定理很好理解,物品更貴了,想買它的人越少。

接著,來講一下需求曲線的移動。這裡的移動,是指需求曲線因某種影響需求量的因素的變動而左右移動。(其實也可以說它是上下移動,但是我通常的理解是,在某種因素的影響下,需求量改變,才導致需求曲線移動。因此,我總是說需求曲線是左右移動的。)

有5種主要的因素會導致需求曲線的移動。

1、收入。

如果一個人的收入降低,那麼他不得不減少對一些物品的消費,這些物品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正常物品」;那麼他同時也會增加對一些物品的消費,這些物品就叫做「低檔物品」。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去上班時,乘坐計程車比乘坐公交車要貴。並且,他上班時要麼乘坐計程車,要麼乘坐公交車,沒有第三種選擇。

當他的收入降低時,他就會更少地乘坐計程車,而更多地乘坐公交車。這時,計程車就是「正常物品」,公交車就是「低檔物品」。

對於「正常物品」和「低檔物品」的準確定義如下:

正常物品:其它條件相同,收入降低引起該物品的需求量降低。

低檔物品:其它條件相同,收入降低引起該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2、相關物品的價格。

假如一個人在早上要麼吃熱狗,要麼吃漢堡包。當熱狗的價格上升而漢堡包的價格不變時,這個人就會選擇吃漢堡包而不吃熱狗。

這樣一來,熱狗和漢堡包就相當於是「替代品」。

替代品: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引起對另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增加的兩種物品。

假如現在汽油的價格上升,那麼人們對汽車的需求就會減少。

這時,汽車和汽油就是一組「互補品」。

互補品: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引起對另一種物品的需求量減少的兩種物品。

「替代品」和「互補品」,光從字面意思上就很好理解,在此不贅述。

3、愛好。

這也很好理解,你如果從某時起,對一種物品的愛好急劇上升,那麼你對該物品的需求量也會急劇上升。

4、預期。

預期,也就是人們對未來的看法和打算。如果一個人預期下個月會有更多的收入,那麼他這個月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花錢了。如果一個人預期明天奶油的價格會下降,那麼他對此做出的反應是減少今天對奶油的需求量,明天再多買些奶油。

5、買者的數量。

買者的數量越多,需求量也就越多,這個也很好理解。

供給

理解好了需求,供給也就很好理解了。

還是先來看供給曲線。供給曲線,描述的是供給量和物品價格之間的關係。橫坐標是供給量,縱坐標是物品價格。

供給曲線

直接上供給定理:其他條件不變,一種物品價格的上升,會導致該物品的供給量增加。很好理解,物價上升了,每多賣出一件物品就會多賺一點錢,因此供給量增加。

當然,供給曲線也會移動。主要有4種因素使供給曲線移動。

1、投入品的價格。

這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生產成本的一部分,顯然,物品價格不變,而生產成本越高,企業賺到的利潤就越少,生產該物品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於是,心灰意冷的企業選擇減少供給量。

2、技術。

如果技術進步,比如新製造機器的發明,它將會取代人力勞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僱傭的工人數量就大大減少了,而工人的工資又是計算在企業的生產成本之內的。這樣一來,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越多也就意味著賺得多得多。於是,欣喜萬分的企業決定增加供給量。

3、預期。

這個和需求那部分的道理相似。如果企業預期下個月該物品的價格上升,那麼它會把本月生產出來的該物品囤積起來,並籌劃和下個月的物品一起出售。與在本月出售相比,它賺得會更多。於是,本月的供給量會減少,而下個月的供給量將會增多。

4、賣者的數量。

賣者越多,供給量也越多。

供給和需求的結合

之前分別闡述了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現在把它們放在一張圖裡來看,會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

供給與需求曲線——供求曲線

在上面這張圖中,相交的那一點被叫做「均衡點」。均衡點在橫坐標上對應的B點,就叫「均衡數量」,在縱坐標上對應的C點,就叫「均衡價格」。

過均衡點畫一條垂直於橫坐標的豎線,在豎線左端,可以看到,需求曲線在供給曲線之上,我們把這時候的狀態叫做「短缺」,即供不應求。在豎線右端,可以看到,供給曲線在需求曲線之上,我們把這時候的狀態叫做「過剩」,即供過於求。

這就引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定理:供求定理。它說的是,任何一種物品的價格都會自發調整,從而使得供給和需求達到平衡。

因為,短缺和過剩的狀態都是暫時的,最終都要回歸到均衡狀態。比如,當短缺時,價格會自動上升,使得需求量一直減少,供給量一直增加,最終當兩種相等時,價格就不變了。

均衡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分析均衡變動時有三個步驟:

1、找出引起變動的因素改變的是供給量還是需求量?換句話說,是供給曲線移動,還是需求曲線移動?

2、供給曲線或需求曲線往哪個方向移動?

3、確定新的均衡點,並拿它和舊的均衡點做對比:均衡價格怎麼變?均衡數量又怎麼變?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這一節的知識點挺多的,需要大家慢慢消化。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政治局:要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夯實農業基礎,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如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事實也是,供給側作為市場這枚硬幣的一面,如果供給側的供給結構出現了比較大的矛盾和問題、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不高,就會嚴重影響需求的發掘,影響需求的開發與拓展。只有把供給側的供給質量和效率提升,才能激活更多消費需求,才能讓需求端變得越來越活躍。
  • 張宇:住房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
    張宇指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同時,住房市場的供給約束了人口的集聚,限制了商品和服務的供給。
  • 中級經濟師高頻考點—市場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在第2點裡面提到的筆記,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一份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一共分為37個章節,不要再等了,跟著老師的腳步一起學起來吧~第一章:市場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考點一:需求和供給的影響因素考點二:需求曲線及供給曲線1.需求/供給數量變動:自身價格影響;曲線上點的移動2.
  • 平板玻璃市場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上下遊有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
    在產能置換與低迷市場的合力作用下,2015年以後,平板玻璃行業尤其是浮法玻璃行業產能增速明顯放緩。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持續高景氣周期帶動浮法玻璃需求穩中有升,平板玻璃供過於求狀況得到改善,並在此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光伏裝機容量觸底後回升光伏玻璃保護光伏電池不受水分、氧氣等的氧化和腐蝕,是光伏電池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備考之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2020年經濟師考試備考中級《經濟基礎知識》第一章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備考總結:一、主要考點(1)決定需求的基本因素需求函數;(2)需求規律和需求曲線;(3)影響供給的因素(同「生產」掛鈎);(4)供給函數、供給規律、供給曲線;(5)均衡價格的形成和變動;(6)均衡價格模型的應用;(7)需求價格彈性、需求交叉彈性、需求收入彈性;(8)供給價格彈性。
  • 經濟學基礎:供給與需求模型
    作為經濟學入門概念的基礎,供給需求模型指的是:買方的偏好構成了需求,賣方的偏好構成了供給,而兩者結合起來決定了商品在任意市場形態中的價格和數量。   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需要記住,那就是:價格與數量都是由供給需求模型決定的結果,而不是它的決定因素。
  • 中級經濟師基礎習題第一章 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A.供給曲線將向左移動B.需求曲線將向左移動C.需求曲線將向右移動D.供給曲線將向右移動 6、當政府對部分重要產品(例如肉類禽蛋等)實施最高限價政策時,通常會發生的情況有()。A.保護價格總是低於均衡價格B.保護價格總是高於均衡價格C.保護價格有可能導致市場過剩D.保護價格有可能導致市場短缺E.保護價格會導致變相漲價現象 8、已知某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係數是0.5,當價格為每臺32元時,其銷售量為1000臺。
  • 高質量實現供給需求動態平衡
    新發展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對以往形成的出口導向的評價指標、產業政策、組織方式進行調整,將國內市場需求作為主體導入「十四五」後我國經濟運行系統中,引導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向國內市場為主體方向發展。  第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大力提高國內供給質量,以高質量的供給能力吸引國際資源向中國流動,以國內循環帶動國際循環。
  • 旅遊市場新需求新供給正形成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旅遊市場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正在形成。康養旅遊、近郊旅遊、親子旅遊、自駕旅遊等旅遊消費新業態快速擴張,旅遊企業加速擁抱線上化和智慧化,推動行業向「網際網路+旅遊」加速轉型。旅遊行業正在轉型陣痛中穩步向前。展望未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即將開啟。未來5年,我國將形成一個百億旅遊人次和十萬億元消費規模的國內旅遊超級大市場,保持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就業10%以上的綜合貢獻率。
  • 關鍵詞:需求 供給 長久
    關鍵詞:需求 供給 長久 2020-06-13 0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需求彈性、供給彈性及它們的應用
    這一節分為三個部分:需求彈性、供給彈性及它們的實際應用。開始今天的經濟學之旅吧!我們在上一節提到,某些因素會使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移動。而且,我們只知道移動的方向,而不知道移動的大小。因此,今天我們就引出一個概念——彈性,來對這些決定因素的影響作定量描述。
  • 家政市場需求呈現井噴 有效供給不足呼喚「金牌保姆」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有效供給嚴重不足家政市場呼喚「金牌保姆」(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②)春節前夕,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社局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家政等技能培訓。需求旺盛供不應求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供給明顯不足,家政從業者的職業認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願意從事家政服務業「提前一周預約,好不容易約到了小時工,總算放心了。」
  • 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更多地依託國內市場,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暢通。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
  • 供給需求「兩手抓」提升經濟整體效能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 中共中央政治局: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
    會議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周紹東認為,居民消費需求、企業投資需求、政府購買需求三者構成了完整的需求體系,而三類需求的規模擴張和結構升級都能夠誘發新的供給。
  • 實現供給與需求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實現供給與需求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完善相關政策支撐體系。我國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居民消費優化升級與現代科技和生產方式相結合,蘊含著巨大增長空間。
  • 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農民工需求側獲得感提升策略
    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的目的在於供給側改革,其首要前提是關注服務對象的需求。農民工從一個熟人的農村社會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社會,流入地政府要及時了解他們需求的多樣性,尤其要關注低端企業農民工群體的公共服務需求表達。這就需要進一步建立社會與政府間的互動關係,通過建立通暢的需求表達、反饋機制,將自上而下的主動傳遞與自下而上一線調查結合起來,確保及時有效地獲取農民的公共服務需求信息,提升農民工的獲得感。
  • 需求/供給與需求/供給量的區別與變動【動圖解讀】
    供給與供給量的區別,與需求與需求量的區別是一樣的,就不贅述了,讀者可以自己分析。/ 02 /真題舉例【例1】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種外都會使需求曲線移動(   )。曲線移動是需求的變化,而商品價格變動只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化。【例2】某旅遊市場上,T衫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分別如下所示:Qd=24000﹣500P;Qs=6000+1000P(1)計算均衡價格和數量;(2)如果旅遊者對T衫偏好減弱,則下面哪個需求函數可能是減弱後的需求函數?
  • 需求與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需求與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均衡價格會隨著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而變化。  (1)需求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當需求增加時,會引起均衡價格上升,均衡產量增加;當需求減少時,會引起均衡價格下降,均衡產量減少。也就是說,需求變動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產量同方向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