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息: 報考指導 考試試題及答案 報考信息
案例三:
紅紅3歲,喜歡的小鴨子玩具碎了,她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給她一塊巧克力,她就又笑了;看見小朋友哭了,她也跟著哭起來。根據情緒發展的趨勢原理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
兒童情緒發展的趨勢表現在三個方面:社會化、豐富化和深刻化、自我調節化。
首先,引起幼兒情緒反應的社會性動因不斷增加。食物、玩具等往往是引起早期兒童情緒的動因,所以,玩具碎了紅紅就會哭,得到巧克力就會笑。
其次,兒童情緒逐漸豐富和深刻化。早期兒童的情緒指向和體驗比較表淺,因此,他們的情緒很容易轉化。
最後,兒童情緒逐漸受到自我意識的支配,衝動性逐漸減少、穩定性逐漸,情緒從外露到內隱。嬰幼兒的情緒是非常不穩定的,具有情境性和易變性、感染性等特點。隨著年齡增長,兒童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能力逐漸增強。
案例四:
強強是4歲幼兒,他喜歡自言自語。搭積木時,他邊搭邊說:「這塊放在哪裡呢……不對,應該這樣……這是什麼……就把它放在這裡作門吧……」;搭完一個機器人後,他會興奮地對著它說:「你不要亂動,等我下了命令後,你就去打仗!」
請根據學前兒童言語功能發展的有關原理,對此例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
這裡涉及到了很重要的概念——自言自語。自言自語是內部言語發展的初級形態,是在外部言語的基礎上,由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發展的過渡形態。
1.自言自語的特徵
自言自語既有外部語言的特徵(出聲),又有內部語言的特性(不是用來交流,只說給自己聽,進行自我調節)。
2.自言自語的形式
(1)遊戲言語。
這種言語的特點是比較完整、詳細,有豐富的情感和表現力。例如,一個小班幼兒獨自抱著娃娃「餵飯」,邊餵邊說:「快吃!快吃!不要把飯含在嘴裡,要嚼嚼,再咽下去!」餵完飯,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蓋上被子,說:「吃完飯,要睡覺,不要亂動。你呀不要踢被子,要著涼的,生病要打針的……」兒童一邊做各種遊戲動作,一邊說話,用語言補充和豐富自己的行動。在繪畫活動中也常常有這種情況,用語音來補充不能畫出的情節。
(2)問題言語。
這種言語的特點是比較簡短、零碎,常常在遇到問題或者困難時出現,或表現困惑、懷疑、驚喜等。當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時,也會用這種言語表示所採取的辦法。例如,在拼圖過程中,兒童自言自語說:「把這個放哪裡呢……不對,應該這樣……這是什麼……就應當把它放在這裡……」四五歲兒童的「問題言語」比較為豐富。
既然出聲的自言自語是幼兒口語發展的一種形態,成人要正確加以對待,不要斥責他或阻止他,而是應該幫助和引導它發展成真正的內部言語。6-7歲兒童已經默默地用內部言語進行思考,只是遇到困難時,才使用「問題言語」。
相關連結:甘肅教師招聘考試:2014甘肅特崗教師考試《小學教育知識》老師(九)
甘肅教師招聘考試:2014甘肅特崗教師考試《小學教育知識》老師(十)
2014甘肅教師資格考試:幼兒教育心理學經典案例分析(一)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s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