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未來,你將住在哪裡?

2020-12-25 36氪

本文來自中信出版社,作者 原研哉,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內容摘自《探索家:家的未來》

我的專業是對信息進行呈現,至今為止我參與了很多項目,地產開發、百貨店、生活雜貨、食品、書籍、交流、展覽會等各種各樣的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對社會有了多方面的接觸,也深感未來的社會問題將是非常複雜的。

核心家庭觀念逐步深入,同時單身生活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在經濟發展和大量人口湧入城市的大背景下,人與人仿佛越來越分散的趨勢難以阻擋。與此同時,伴隨著雲技術、交通、通信以及安保服務事業的發展,人與人之間新的聯繫和融合方式也應運而生。共享服務或超越物理空間的人際網絡構建等生活方式層出不窮,生活中的滿足與充實的定義也在發生著變化。

也就是說,我們將迎來什麼樣的未來,在產業背後的科技大門敞開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或者關於幸福的形態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一直以來,機器人、大數據、信息基礎設施等等這些都是作為單獨課題被看待,但是單從社會或技術發展一方面出發,很難找到協同思考未來問題的路徑。在什麼地方能夠同時探討所有的這些問呢?

「家」就成了最獨特的選擇。

適合自己的生活, 才是幸福的原點

從本質上來講,家是一個遮風擋雨、躲避風險的庇護所。後來出現了集合住宅,雖然可以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卻與理想中的居住空間存在天壤之別。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工作成了人生的軸心,家成了供人睡覺的地方,人們更重視它與公司之間的距離,而不是為了享受人生。泡沫經濟崩潰以後,人們發覺公司並不是幸福的來源,幸福需要自己把握,就這樣,生活的重心才發生了改變。

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來到無人島以後,首先會去尋找食物,滿足生理需求。然後會用木材搭建住所,滿足安全需求,接下來會去探尋村落,這是社交需求。找到村落,成為其中的一員之後,就會萌生成為村落首領的想法,來實現個人價值,這是尊重需求。

▲以村為家,成為社區主人

即使滿足了這四項需求,幸福也不會如期而至。因為還需要最後一項,即思考自我生存方式的自我實現的需求。所謂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是通過編輯來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人生中最為高尚的需求。

「家」不單純是住宅產業化的商品。它既是各個產業的交叉點,又是文化生活的基礎。

在社會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住宅」成為一個極具激發性的話題,而中國的年輕人必須自己去找到全新的答案。我不認為西方的住宅風格適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反倒覺得,中國現在面臨的全新局面很有可能會對世界住宅史產生影響。

如今,中國開始把古老的村莊和群落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加以保護。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口漸漸向城市遷徙,由此,城市人口正在以迅猛的勢頭膨脹,而留下空無一人的村莊,正面臨著即將消逝的宿命。

▲居住的未來,令人眷戀的未來之家

牽引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企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產商曾經掌握著時代的命脈,而如今,在電子結算的背景之下,支配著電子商務的企業正在強勢地引領著經濟發展的方向。中國已經進入無現金社會,掃二維碼支付甚至已經普及到路邊小攤。再來看一下作為一種出行工具的自行車,隨著數據解析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掀起了共享單車的大潮。

如今的年輕人,他們不再安於進入傳統企業,而是以創業為目標投身創新公司,隨之而來的就是辦公室形態和服務形式的進化。誠然,技術革新和由此引發的社會變革是一種全球普遍的趨勢,但是,變革最為激烈、最生機勃勃的國度一定非中國莫屬。

「家」是多種產業集於一體的平臺,是人們對未來希望和充足生活的一項指標。因此,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憧憬怎樣的生活?可以設想怎樣的居住環境?具體地思考這些問題,對於預測未來,無疑是一種頗具實踐意味的嘗試。

HOUSE VISION展分別於2013年和2016年先後在東京舉辦。眾所周知,日本現在正面臨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帶來的眾多問題。怎樣才能渡過這些難關?我認為通過「家」,可以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無論是人口的減少,還是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發展趨勢,都是無法輕易改變的。但我們可以看到,科技能夠通過「家」來分析生活和居民的情況,進而維持生活質量;還可以通過豐富高效的物流系統來減輕生活負擔。

▲未來出行與能源之家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活到100歲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了。在這樣一個時代,如果我們把這些課題和問題作為一種全新的能量來推動產業的進化,那麼,日本就可以扭轉當前的消極局面,開闢出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比如試想一下「冰箱從室外打開的家」,初次聽說的人可能完全不知所云,但是結合物流的未來和生活日誌數據分析帶來的服務創新,以此為前提進行思考,我們不難發現「冰箱從室外打開的家」裡潛藏著巨大的可能性。在人們進出住宅的門口,只需增設一扇集數據、物流、安全性且高科技的「門」,這個社會就可以發生戲劇性的改變。

▲從室外就能將冰箱打開的家

獨居成為一種最普遍的家庭結構,這種現象不僅在日本成為常態,今天的世界都開始被分割成零散的「個體」。與此同時,網際網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連接著每個人和世界,工作、服務和幸福的形式也超越了社區和家庭,通過個體的意識和愛好聯繫在一起。

雖然我們和家人同住一個屋簷下,但倏忽間可以意識到,其實每個人都在朝著不同的方向生活。一家人圍坐在同一張餐桌旁,卻各自埋頭看自己的手機,這種場景已經屢見不鮮了。對於徹底被分割成個體的社會或人群,如何在另一個維度的關係中重新聯結起來,尋找一種全新的充實和幸福這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大課題。

至此為止,我策劃了多次展會,從各個角度來思考「家」,其中一個體會就是:如果人類可以獲得安寧的空間是「家」,那麼,「家」在太古時代就已經完成了。人類最早創造的「家」「豎穴式住居」,就已經可以充分地滿足飲食、睡眠、為家人提供安心感等功能了。

▲創造舒適生活的無印良品之家

因此,「家」的進化雖然也包括舒適度、安全性的提高,但歸根結底體現了人類「對新生活方式的欲望」,使人意識到「原來還可以這樣生活」。

通過牽引社會發展方向的先進企業,與富有卓越洞察力和設計才華的建築師鼎力合作,將這種「家」以具體的形態展現出來。言及進步,其實就是直面技術和創造帶來的挑戰。通過近距離接觸HOUSE VISION的展館,觀展者的意識裡一定會萌生出鮮活的欲望。若是人們的希冀造就了「城市」,那麼,人們心中萌生出的欲望,正是我們的未來。

HOUSE VISION 2018 BEIJING EXHIBITION的主題是「新重力」。之所以比喻為一個物理術語,是因為我想表達一種思想,即中國正在掀起的社會變革是一個未知的環境,決定著引領全球的新生活方式和服務方式,甚至是幸福的方向。換言之,在今天的中國大地上,正發生著可以稱之為「新重力」的現象。

▲2018北京 HOUSE VISION 小米的火星之家

這種「重力」不僅僅是先進性和豪華程度的競爭,還蘊含著一種包容性,可以把歷史、傳統、過去的遺產也作為一種未來的資源。希望大家通過這裡展示的「家」,可以體會到一種對新生活的欲望、對充實生活的感觸。

▲2018北京 HOUSE VISION

「家」是創造高品質的「生」的場所。每一個人都應當自主地去打造一個居住空間,既感到充實,又心懷自豪感。期待這個項目能夠引發一場小小的思想覺醒。

相關焦點

  • 美即攜手原研哉 以「面膜哲學」解讀品類未來
    據美即控股官方透露,5月18日,一場盛大的美即品牌發布活動將在上海盛大舉行。屆時,世界級設計大師原研哉將親臨現場,與美即高管一同揭曉答案。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產品升級,背後的故事將在5月18日揭曉。當天,一場以「面膜哲學」為主題的美即面膜品牌發布會將在上海舉行。屆時,美即控股國際有限公司CEO佘雨原先生將就美即品牌的全面升級,對面膜品類的深刻理解做詳細的詮釋。 據悉,原研哉先生也會在現場做主題發言,闡述自己與美即的淵源。
  • 原研哉:「再設計」一個「家」
    作為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極簡主義設計師,就算是面對設計的細枝末節,原研哉也會認真到極致,有時甚至顯得有些保守,但在面向未來的居住探索方面,他卻秉持著完全開放的姿態。在他看來,以家為媒介,全方位地考慮如何展開幸福生活,其實也是在對未來進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空」是無限的可能    一提到原研哉,無印良品和「空」的美學是躲不開的話題。    「空即是有。
  • +3》讓你窺視不一樣的原研哉
    +3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定價:68.00書號:978-7-5086-3387-9作者:[日] 原研哉譯者:竺家榮出版時間:2012-10【作者簡介】原研哉(Kenyahara,1958年06月11日- ),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
  • 專訪| 原研哉,家的另一種可能
    自上個月底 「CHINA HOUSE VISION 探索家 —— 未來生活大展」開幕至今,鳥巢南側廣場上白色帷幔圍起的 10 個小房子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之中成為新興的熱門打卡地標。項目總發起人,原研哉先生也幾乎每天都在展場內四處溜達,收集觀者對於這片「理想生活試驗場」的體驗和反饋。
  • 原研哉:稍微再努力一下,人還可以這樣生活
    原研哉說。就自己而言,成家之後,他也在努力創造一個家。妻子曾是做京友禪的老師,和服塞滿了整個衣櫃。他們住在一個院子朝北的公寓,原研哉把院子裡的小石塊全都挖了出來,種上了草,天氣好的時候把桌子搬到院子裡,寫點東西。
  • 原研哉推薦的日本建築與園林有哪些?
    自去年開設個人旅行博客 低空飛行 後,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就以穩定的頻率、高質的圖文,持續地向世界輸出日本之美。就連疫情期間,原研哉也不忘更新,內容更是越寫越深入。除了絕大多數時候推薦的旅館外(讓原研哉心儀的日式旅館長什麼樣?)
  • 原研哉:無印良品的產品會讓消費者思考什麼是幸福
    原研哉擔任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已經有十三個年頭。松井忠三被任命為社長後,他與設計師深澤直人共同參與品牌的設計工作。在這家公司裡頭,藝術總監個人的思想、審美、理念不會具體體現在產品上,原研哉的工作,更多地是跟產品設計師和相關負責人一起思考、推動各種工作。在這次對談中,他與我們分享了他心目中的無印良品,以及他所倡導的「無設計的設計」理念。這一理念體現在無印良品產品的多個方面。
  • 原研哉同十名建築師在鳥巢有怎樣作品?
    原研哉先生表示:「設計能夠以最淺顯易懂的形式,讓普通人認識到世界上的諸多問題和各種可能性,而這也是設計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HOUSE VISION 由原研哉發起、以「未來居住新嘗試」為理念,攜手建築師和企業共同構建未來之家的文化研究項目,將暢想以1:1比例的形式呈現。
  • 每日乾貨丨從原研哉的設計理念裡學習海報設計
    提及平面設計界的大師,原研哉是其中我最敬仰的一位,我非常喜歡原研哉的設計作品,他的設計既簡單卻蘊含豐富的情感。每當我們談及原研哉的設計理念時,總會談及到「白」、「觸知」和「容納性」。雖說讀過不少原研哉關於設計的著作,也反覆地琢磨過原研哉大師的作品,可還是用了很長的時間才把這些模糊的概念轉化為清晰的認知,那麼在這篇答案裡,就以如何解懂大師的設計理念,和大師又是如何將其運用海報設計上的問題?我來談一談自己的理解,來回答題主「大師是如何設計海報」的問題,本文若有不足之處,還望海涵。
  • 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無印良品設計總監原研哉和你談談設計這件事
    「未來的家居設計將是更適合人居住的家居環境,並非是只局限於住宅建築本身。」—原研哉8月13日,網易設計聯手共合設,GWC長城會、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康耐登家居共同策劃「2018探索未來的設計論壇」,特邀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董事長賈偉、孟也空間創意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孟也、跨界藝術家王開方、藝術批評家雲浩,以及400位設計師和22萬在線網友一起暢想未來家。
  • 日本國寶級大師親自設計,金米蘭遇上原研哉會發生什麼奇妙變化?
    在這樣的態度下,原研哉先生拓展了設計的視野和範疇,其很多設計作品和理念,對於設計行業影響巨大,而原研哉先生也被譽為日本國寶級設計大師。一直以來,原研哉先生都在探尋不確定性,對於個體行為和心理的影響。他認為:不確定性是好奇心的源泉,而好奇心是創作的源泉。在這次MILAN GOLD金米蘭的視覺系統中,他將不確定性用在了平面設計上,既是品牌視覺上的一次創新,也是他個人設計生涯的一個突破。
  • 日本國寶級設計師原研哉、隈研吾、內藤廣在升龍道做了什麼?
    無何有」(MUKAYU),由設計師原研哉和建築師竹中聖操刀設計。原研哉希望住進來的人們感受到——空蕩蕩的房間內,你會更容易發覺溢滿的自然光線,注意到四方的窗框外,赤松、櫻花、紅楓和椿樹林木,隨著四季變換色彩。泡著客房裡的露天溫泉,窗外就是山景。你會覺得「無何有」只是一個容器,將自然景致、人的情緒都納入其中。
  • 到了2025年,你的「家」會變成什麼樣?
    原研哉原研哉在《理想家:2025》序言中說:「我對社會有多方面的接觸,也深感未來的社會問題將是非常複雜的。核心家庭觀念逐步深入,單身生活者數量不斷增多。原研哉在《理想家:2025》第一章「運動的未來」部分從能源、移動、旅行、人工智慧四個方面闡釋了未來房屋將要進行的變革。
  • 原研哉為臺南美術館設計新LOGO,卻遭網友吐槽
    日前,臺南市美術館推出了由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先生設計的全新LOGO。新LOGO用簡單的線條象徵性地表現美術館的「五角形」構造,建築特徵和美術館(Museum)的頭字母「M」。整體設計方案表現了中文文字的獨特性和前衛感,能夠向世界廣泛宣傳臺南市美術館的存在。
  • 原研哉獨家旅行體驗,12個私藏的日式旅館
    」 原研哉 在看遍了各種頂級奢華的酒店之後 原研哉深入日本腹地所推薦的那些隱秘的日式旅館 目前已公布了12處圍繞日本景點建設的旅館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原研哉的私藏吧 -01-
  • 原研哉為臺南美術館設計新logo,卻遭網友吐槽!然而真相是......
    再稍微放大一點你別說,就是湊近了都看不出第一個字是什麼更讓網友驚訝的是這個logo的設計師竟然是日本鼎鼎有名的設計大師原研哉!△原研哉重改美即LOGO新舊對比△原研哉為2008奧運會做的標誌設計對於那些逮到認識一個設計師就說「你隨便幫我設計個logo吧」的人日站君只想說
  • 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2020新作來拉!還有超多設計作品整理趕快收藏!
    說起原研哉 恐怕設計師沒有不知道的吧 他的著作《設計中的設計》 已經成為設計行業必讀書 還是日本MUJI(無印良品)首席設計總監 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
  • 五家國內外大師團隊角逐元寶島原研哉×柳亦春和承孝相...
    原研哉×柳亦春大師聯合團隊的「時光洲」方案和承孝相大師聯合團隊的「Y-HARP 楊柳青歷史區再生計劃」方案共同獲勝。本次評選會邀請到來自規劃、建築、運營、文旅等多領域的設計大師、專家學者組成評選委員會。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擔任評委會主席。評選會包括現場踏勘、項目背景解讀、成果展覽參觀、大師團隊匯報、評委評議打分等多個環節。
  • 受MUJI原研哉點撥,有住網發布「性冷淡風」中高端產品,用機器人裝修
    受MUJI原研哉點撥,有住網發布「性冷淡風」中高端產品,用機器人裝修
  • 原研哉、安藤忠雄、隈研吾打造的溫泉,你想不想去泡一泡?
    ❶無何有設計師 | 原研哉好像什麼都沒有,又仿佛包含萬物▲ 庭院中的茶室「永樂庵」原研哉希望住進來的人們感受到——空蕩蕩的房間內,你會更容易發覺溢滿的自然光線,注意到四方的窗框外,赤松、櫻花、紅楓和椿樹林木,隨著四季變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