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的幹預路上,美術能為孩子做哪些幫助?

2020-11-04 星星不孤獨

關注我,帶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家庭教育!


自閉症障礙孩子被關注度正在日漸提高,隨著特殊教育發展,對於自閉症患兒的抗毒已經成為了特殊教育行業的一大挑戰,世界上各個角落的專家都紛紛加入討論自閉症康復的隊伍。


現在有了很多發展比較成熟幹預方法,比如ABA、地板時光、社交故事等等,近些年來也出現了一些音樂療法以及今日我們要討論的美術教育。這些教育療法對孩子的不同方面都有著很好的療效,音樂療法大家聽得可能會比較多,但美術療法是不是就很少接觸呢?今天本人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美術教育和自閉症


美術也有兩大派別,第一個派別就是以"學"為中心,把美術當做嚴謹的科目且系統學習的本質論;第二個派別就是把美術當做教育兒童的工具,孩子在創作時應該注重創作時候孩子的心理變化,而不是看創作之後的結果,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發展的工具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上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美術是教育工具的這種說法。我們知道,除了用言語表達,其實畫畫也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另一種途徑,是一種獨特的個人表達,我們在此可以觀察到孩子的心理特徵。



因此,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什麼樣的心理發展水平,他們的作品就會呈現出來什麼樣的美術發展水平。自閉症在社交和語言理解上有著嚴重重的障礙,越來越多的專家認識到繪畫對自閉症孩子來說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溝通和治療方式。


在自閉症孩子繪畫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分析孩子的美術作品了解孩子心理各方面的成長情況,然後根據觀察出來的孩子心理發展階段,做出相應的治療計劃。



美術教育能給予自閉症孩子哪些幫助


1、 促進孩子感知覺功能的發展


每個人的智力、情感的形成都是在感知覺的基礎上建立的,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在其中,視覺在感知覺中的佔比是80%,美術作為視覺藝術,美術活動是可以幫助提高孩子視知覺能力的。


幼兒時期的孩子是感知覺發展的關鍵階段,自閉症孩子對於某些外界刺激感覺比較遲鈍或者過敏,但大多數孩子的視覺系統發育正常,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將會有意識的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感官協調活動來獲取信息,從而獲得反饋,形成對顏色、形狀的認知。



2、 激發孩子的創造能力


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羅思菲德曾說"創造是人類的本能,是一項天生的直覺,它是我們解決和表現生活困難的主要直覺,兒童在還未學習如何使用它之前,就已經懂得使用了。"意思是,每個孩子天生都具有創造力,只是有沒有被挖掘出來的問題。


有耐心的家長其實可以從孩子長期繪畫的過程中,看到孩子創造力的不斷發展:最初的孩子繪畫通常以塗鴉為主,漸漸發展成為簡單的形狀和符號,然後開始把簡單的形狀有目的的組合成複雜的形狀,比如三角形和正方形組合成小房子,再到通過生活經驗的加工和想像,創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但由於自閉症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很難從活動中找到創作點,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做一個點燃者,看到孩子擦出一點火花,就要趕緊點燃它,從而促進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



3、 促進孩子情感的健康發展


孩子天生就有繪畫的天賦,美術作為視覺語言,會比文字更加直接的反映出孩子的喜怒哀樂。本人有幸看到過一批自閉症孩子創作的美術作品,可以看出他們往往對某一種或者幾種色彩有著強烈的依賴,線條各具特色,各個圖像之間的比例不統一,完全是依靠情感視覺加以表現,可以看出孩子在創作中流露出的真情。



家長在家如何幫助孩子進行美術教育


即使是強調繪畫自由的美術,也會有它的發展階段,家長要做的就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來教孩子。



1、 無意識的塗鴉。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剛拿到畫筆的階段,家長不用對孩子畫畫作品的形式和內容有任何主觀評價和建議。


2、 受控制的塗鴉。當孩子能夠有意識的畫上下、左右或彎曲線條時,家長就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動作控制能力,適當調整孩子不正確的握筆姿勢,嘗試畫一些其他線條。


3、 有命名的塗鴉。自閉症孩子學習感知塗鴉的時間通常會很長,至少2年打底,但當我們有一天看到他們隨便畫出一些圖形(圓圈、長條)或符號組合時,這就說明孩子到了一個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命名的過渡,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繪畫訓練。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孩子表現不說話,要語言幹預治療嗎?語言治療有什麼幫助?
    自閉症孩子幾乎都面臨語言障礙,很多家長也是從孩子語言上發現自閉症苗頭的,醫生和老師也會積極推薦家長儘早進行語言幹預治療。對於自閉症孩子語言治療是一切幹預治療的基礎,只有在他們能夠理解語言指令後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幹預治療,所以語言治療是自閉症幹預治療的基礎。今天星悟說為大家帶來: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我該如何幹預?
    被醫院確診為疑似自閉症或自閉症、自閉症傾向,醫生就會建議家長幹預。很多家長這時會很迷茫,第一次聽說自閉症,不知道該如何幹預。現在小編就早期幹預和感統訓練方面提供一些容易操作的居家幹預方案。首先要認識自閉症並改善身體的生理健康。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神經發育障礙疾病,它的病因目前仍未查明。
  • 自閉症孩子要家庭幹預?家長如何做?自閉症之父給出答案
    家庭幹預顧名思義:我們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的問題後,及時教導、訓練幫助孩子改善,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其中訓練的方法和康復機構是相同的!01、沒有人會比家長更加敏銳的把握和識別孩子的細微差異和優劣缺失。沒有人會比自己的家長更能了解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愛好。也沒有人能夠比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隱藏著怎樣的不安;而這些問題在我們的幹預中又是至關重要的。
  • 自閉症孩子語言幹預的路上,您踩過幾個坑?
    那麼,在自閉症孩子語言幹預路上,你踩了幾個坑呢,一起看看吧!怎樣幫助自閉症孩子來掌握語言呢,首先要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興趣和意願,也就是孩子的溝通意願。不管孩子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達,都要給予孩子相應的回應和答覆,讓孩子體會到與人交往是一件愉快的有意義的事情,同時,幫助孩子理解語言的功能也是至關重要的。
  • 自閉症孩子幹預,殘疾父母4個月讓孩子從重度變輕度!中美星星橋
    元元來自一個「特殊」的家庭,孩子的父母屬於身體殘疾,孩子27個月診斷為自閉症,ATEC測評表分數94,孩子的父母也度過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但是誰又能想到,經過四個月的康復,孩子再次測評分數降低到了31分輕微水平。是什麼讓孩子在這四個月裡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家有高功能自閉症孩子,該如何進行家庭幹預呢?
    問,該如何幹預高功能自閉症孩子?其實,對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能力界定,是一個很大的範圍,隨著家校幹預的及時和配合程度,孩子的能力還會波動。現在對中低功能自閉症兒童以生活自理為幹預目標,這基本在業內達成共識。而高功能兒童要走什麼樣的路,這就取決於家長發現確證自己孩子是自閉症的年齡段,和採取的「因材施教」重視程度了。刻板行為,換一個角度,也就是自閉症兒童大腦的專注力特別強。
  • 為「星星的孩子」指引道路,探訪駐馬店海星自閉症兒童幹預訓練
    自閉症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據數據顯示,自閉症發病率約為千分之七。近年來,我國自閉症兒童的數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每年以近20萬的速度增長。目前,我國的自閉症患者數量已超過10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自閉症兒童約為336.3萬。在駐馬店市海星自閉症兒童行為幹預訓練中心的課堂上,幹預遊戲老師臉上掛著笑容,聲音嘹亮、精神飽滿。大聲問,「小朋友們都坐好啦」。
  • 孩子4歲叫名字沒反應,如何幫助自閉症孩子練習「聽名字做反應」
    他們還不會做,是因為不曾有人以他能理解的方式教給他們。【不想做】部分自閉症兒童可能不在意社交互動,即使他們知道別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也不願意,甚至是缺乏動力來按照人們期望的方式給出回應。②叫孩子的名字。③叫完名字後馬上拍他肩膀,或輕輕地將他的臉轉向您。此過程要注意不要強求直接的目光交流,這對自閉症孩子來說會非常不舒服。④一旦孩子看向您(即使是不經意間的動作),即刻給出獎勵物品或活動,同時表揚他做得好。⑤隨後讓孩子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家長為下次練習作準備。
  • 孩子確診自閉症,到底要不要用ABA來幹預?
    ABA的由來和形成與自閉症的教學如何產生關聯?ABA對孩子的學習,會有什麼樣的長遠影響?今天咱們就說說ABA,澄清一下家長對ABA的誤解。ABA—應用行為分析學,是一門研究行為與其它有關變量之間關係的科學;通俗一點說就是研究「我們為什麼做我們所做的」的科學。
  • 兒童自閉症怎麼辦?21條建議告訴你怎樣幫助自閉症孩子更快康復
    兒童自閉症傾向,父母需要從哪些方面為孩子提供幫助?好比,學習需要安靜的環境。那我們需要營造一個安靜的適合學習的環境,自閉症兒童康復也一樣,好的環境能讓自閉症兒童的訓練更高效,幹預效果更好,康復更快,怎樣幫助孩子生活在一個健康的、以成長為導向的環境中呢?
  • 10個技巧有效幹預自閉症譜系孩子
    孩子的成長都需要正確的引導和糾正,自閉症孩子尤其重要,無論你是自閉症父母還是自閉症機構老師都需要針對自閉症幼少兒有技巧的進行引導糾正幹預訓練。今天給大家帶來在自閉症孩子幹預過程中10個簡單有效的小技巧:
  • 做了40年自閉症幹預的美國專家:請換一種眼光看待自閉症
    本文作者是來自美國擁有40年自閉症幹預經驗的巴瑞·普瑞桑博士,他認為所謂的自閉症行為不應簡單地被看作必須消除的病理表現,而是自閉症人士面對嘈雜混亂的周圍世界時採取的應對策略。面對自閉症,他主張換一種眼光來看待。40多年來,我的工作就是幫助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他們來自各種不同的行業,但是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如何走出自閉症診斷帶來的各種困惑,如何解決自閉症孩子成長的各種現實難題。
  • 孩子剛被確診為自閉症,新手家長要了解哪些、該如何做?
    孩子剛剛被確診的那段日子,是新手家長們最難熬的一段時光。四處找尋專家、尋找治療機構,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權衡不同診療方案的利弊……還要面對一堆生活瑣事。許多家長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八瓣,既能做好各種安排,又能悉心照顧孩子。
  • 家長在自閉症孩子的早期幹預中應該注意什麼?
    但是很可能,一群自閉症的兒童孩子裡面,治療他們的方法完全不同的,他們每個人的預後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就告訴我們:自閉症是一個人們研究的不是很清楚的、明確的、可診斷的某一種病症,他只是對某一些孩子的一種,暫時性的,模糊的描述而已,有些孩子可能隨著年齡的變化,慢慢的病情就會有很大的改變;還有一些孩子,在早期的幹預過程中效果非常好
  • 家長分享|如何將中度自閉症孩子幹預成輕度
    當孩子被確診孤獨症後,家長們面對最大的顧慮和矛盾就是:去機構康復價格太貴,普通家庭承擔不起;在家裡幹預,自己又不專業,害怕教不好,耽誤孩子……突然的疫情,機構無法開學,一些家長被迫給孩子在家做幹預,無心插柳柳成蔭,發現家庭訓練效果十分明顯。
  • 腦科學 | 自閉症幹預訓練為什麼有效?
    不少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惑,面對這些疑惑,對於剛開始給孩子做康復教育訓練的新手家長來說,往往會變得焦慮和無助。,不少家長對自閉症的產生和幹預成效有一定的困惑,為了幫助家長更深入了解自閉症,中心安排此次家長公益講座,希望藉此機會讓家長找對方向,樹立信心。
  • 自閉症孩子的刻板行為如何科學幹預?
    很多正常發展的兒童在早期也會出現刻板行為,但這個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但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刻板行為伴隨的時間可能長達終身。年幼的自閉症兒童表現出的刻板行為多為簡單的重複活動或自我刺激行為;大齡或高功能自閉症群體的刻板行為較為高級和複雜,如堅持一些不可打破的常規。
  • 自閉症家長必讀: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壓在頭上的七大問題詳解
    文|星悟說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發育遲緩後,擺在父母面前的問題,如:送孩子去機構幹預,還是自己在家進行幹預?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專業知識不夠,能不能干預好孩子?幹預訓練多久後能出效果?家裡人不支持怎麼辦?孩子的未來在哪裡?等等。對此,星悟說梳理了自閉症父母最為關心的七大問題,來幫助家長更好地作出選擇。1.
  • 自閉症孩子的特徵有哪些?
    (孤獨症)孩子的特徵有哪些?一直是困擾家長尤其是新家長的一個主要問題,對孩子的症狀拿不準,不確定,也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診斷諮詢,以至於錯過孩子的最佳診療期。通常情況下,自閉症孩子的特徵包含以下6點,如果您的孩子同時有兩點以上,建議儘快進一步進行診療。1.社會交流障礙  這是孤獨症患兒面臨的最大問題。
  • 先天自閉症能治好嗎?自閉症的原因有哪些?
    現在由於很多因素影響,會導致孩子出現自閉症,而且自閉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自閉症是需要進行治療,及時治療可以幫助孩子的性格恢復。如果患病,先天自閉症能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