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1
4月14日,晨光文具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營業收入111.41億元,同比增長30.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是10.6億元,同比增長31.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0.06億元,同比增長34.13%。
晨光文具表示,營收增長主要得利於晨光文具的渠道優勢、品牌優勢、設計研發優勢及供應鏈優勢。
從不同業務增長情況來看,傳統核心業務平穩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20%。晨光文具的傳統業務,指的是晨光及所屬品牌書寫工具、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及其他產品等的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
其中,辦公直銷業務平臺晨光科力普較去年同期增長41.45%,實現營業收入36.6億元。
晨光文具在「大辦公」市場上把握了先發優勢。國信證券研報指出,目前中國C端文具市場規模是千億級,而B端大辦公市場規模達萬億,可見辦公文具比學生文具的市場規模和空間超出數倍不止。
而晨光文具的新業務在報告期內也表現不錯。主要是發展辦公一站式服務平臺晨光科力普、零售大店晨光生活館、九木雜物社以及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平臺晨光科技。
晨光生活館(含九木雜物社)實現總營業收入6.01億元,同比增長96.34%,店鋪數量增加到380家,其中晨光生活館119家,九木雜物社261家(直營158家,加盟103家)。
晨光文具在多項業務上實現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因為從整體行業上來看,書寫工具、學生文具以及辦公文具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很小。
書寫工具、學生文具單價較低,屬於收入彈性較小相對剛需的消耗品,對經濟周期波動並不敏感。學生文具存在一定的季節性。每年的新學期開學前(寒假和暑假)為文教領域所說的「學汛」期,經營學生文具的相關企業會迎來一年中銷量的高峰期。
年報中表示,國內文具消費呈現品牌化、創意化、個性化和高端化的趨勢。精品文創類產品需求進一步凸顯,正在推動從功能為主的文具產品到結合了客戶體驗的文創生活產品的升級轉型。
晨光文具在零售大店上布局,主要是出於文具行受到進口高端產品衝擊,渠道多元分散,以及主力消費人群(90後、00後)個性化需求推動新產品需求的挑戰。嘗試新零售模式,是晨光文具應對消費升級、向文創方向轉型的做法。
不過目前晨光文具的零售大店還處於虧損狀態。
從年報上看,2019年晨光生活館(含九木雜物社)的淨利潤為-804.67萬元,和2017年的-4114.99萬元、2018年的-3030.04萬元相比,虧損有所減少。
晨光生活館以8-15歲學生為主要消費群體,銷售產品以文具為主。九木雜物社以15-35歲年輕女性以及其家庭為主要消費群體,除了經營文創產品,還銷售包括智能產品、家居生活等品類,而選址也大多位於熱門商圈,在2018年7月開放加盟。
在上海,九木雜物社主要開設在來福士、環球港、大悅城等購物中心。在北京,九木雜物社的選址則位於大悅城、西紅門薈聚、富力廣場、王府井apm、五棵松華熙等商業中心內。
九木雜物社界面新聞此前也曾報導過,此類零售大店前期投入成本高,但文具本身的利潤卻不高,加上同類型業態競爭激烈,晨光文具未來還面臨不少挑戰。
疫情如何影響晨光文具2020年的業績,還需要進一步驗證。2020年晨光文具計劃實現營業收入128.12億元,同比增長15%。
界面新聞記者在4月14日當天走訪位於北京海澱區、豐臺區的九木雜物社,門店雖然已經恢復正常營業,但客流量並不算多。
「主要是學生還沒開學。」一家門店位於豐臺區學校附近的晨光文具店老闆告訴界面新聞。由於疫情防控,大、中、小學學生遲遲無法返校,而他們購買文具的渠道變得多元化,校邊商圈的文具店生意也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