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印江鄉村學校少年宮:傳承紅色記憶和民族文化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貴陽11月19日電(記者蔣成、劉智強)「紅少年,紅少年,我是木黃的紅少年,不忘先輩打江山……」走進木黃民族小學,少年宮合唱班的30多個孩子正在排練合唱《我是木黃紅少年》,它是木黃民族小學的校歌。

  創辦於1915年的木黃民族小學,位於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鎮,是全國100所紅軍希望小學之一,老革命家蕭克為學校親筆提名。

  據木黃鎮民族小學校長王儒勇介紹,近年來,學校少年宮圍繞傳承紅色記憶和民族文化積極開展活動,將特色興趣組與大型活動相結合,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幾年下來,學生們熟知了當地紅色歷史,發展了興趣愛好。」

  印江縣抽調有特長、責任心強的教師,到鄉村學校少年宮擔任輔導員,同時邀請民間少數民族藝人到少年宮授課,取得良好效果。

  朗溪鎮鄉村學校少年宮打造「綠色少年宮」。學校從低碳環保、綠色生態理念出發,培養學生勤儉節約,保護好家鄉的山山水水。

  據統計,到目前,印江縣18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共開設體育、藝術、科技、勞動實踐等各類興趣班300多個。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家教家風等主題活動800餘場次,已建立600餘人的校內輔導員隊伍和20多人的校外輔導員隊伍。

相關焦點

  • 草原上的鄉村學校少年宮
    才讓本 攝中新網青海海南8月4日電 題:草原上的鄉村學校少年宮作者 魯丹陽 才讓本卓瑪用藏漢雙語與同學們一起回顧學校歷程;華青則用英語自我介紹了一番……在鄉村少年宮課外活動課上,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倒淌河鎮民族寄宿制小學興趣小組口才班的同學「化身」講解員,通過藏、漢、英三種語言,形象生動地進行講解。
  • 貴州舉辦2019年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培訓班暨工作推進會
    同時,當前貴州省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中仍然存在師資隊伍配備存在不平衡、項目發展不平衡、項目管理不夠規範等問題和薄弱環節。  貴州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立足教育根本,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融入貫穿到各項活動,深入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
  • 惠州市2016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文化藝術節啟幕
    黃雁行宣布文化藝術節開幕暨少兒「六一」文藝匯演啟動,並為惠州市榮獲「最美南粵少年」、「最美惠州少年」代表頒發證書。活動中,還為2015年度驗收合格的34所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頒發牌匾。博羅縣龍華中心小學學校少年宮、惠城區第十小學學校少年宮等惠州市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代表表演了歌舞、書法、誦讀、說唱等文藝節目。
  • 大壩民族小學:鄉村少年宮 打造農村孩子「快樂大本營」
    本網訊(融媒體記者 曾理 羅鍵雨)近幾年,大壩民族小學依託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彰顯的課外課程,極大地豐富了農村孩子的課餘生活。 大壩民族小學六年級學生薑德雨告訴記者,「在少年宮,我認識了很多同學,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 洛陽市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問題與對策
    少年宮充分利用學校課餘時間、周末和寒暑假免費開放,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樣化的課外活動空間,讓廣大農村未成年人體會到了課餘生活的樂趣,不再沉迷於遊戲、網吧,或三五成群無事生非,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  2.鄉村學校少年宮已成為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
  • 湖北當陽:搭建鄉村學校少年宮平臺 讓孩子們放飛夢想
    目前,當陽市擔任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的中小學教師共154人。另一方面建立志願者輔導員隊伍。吸納「五老」人員、先進模範人物、民間藝人和各類藝術家協會會員擔任輔導員。湖北省著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半月鎮民間剪紙藝人李時軍、美術家協會會員朱雲鴻、王店鎮皮影戲傳承人周勇世、淯溪鎮文化館工作人員黎紅豔和當陽市長坂風樂團、本地藝術家鮑傳華等20餘名志願輔導員是少年宮的指導老師。
  • 蘭州市舉辦鄉村(社區)學校少年宮戲曲類輔導員培訓班
    有效推進戲曲文化進校園我市舉辦鄉村(社區)學校少年宮戲曲類輔導員培訓班每日甘肅網7月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7月1日,由蘭州市文明辦、市教育局主辦,中共七裡河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承辦的蘭州市鄉村(社區)學校少年宮戲曲類輔導員培訓班,在七裡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
  • 惠州已建成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273所
    據了解,我市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建設主要依託現有中小學校,堅持因地制宜原則。一方面,校舍比較充裕的學校,通過修繕、改造、置換、共享等辦法,利用閒置房屋和場地建設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另一方面,利用學校現有教室、場地,對教室的功能作相應改造,添置必要的活動設施器材。
  • 永春五裡街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從娃娃抓起 傳承千年紙織畫
    學員製作紙織畫 (五裡街中心小學供圖)泉州網7月20日訊(記者廖培煌 通訊員劉翠玲 劉花香)儘管只是一方小天地,卻是農村孩子的樂園,更是傳承閩南文化的基地。永春縣五裡街中心小學少年宮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資源,致力弘揚紙織畫文化,打造傳承永春紙織畫的基地。「是真非真畫非畫,經緯既見分縱橫。」永春紙織畫有1400多年的歷史,為深化閩南文化進校園工作,發揮學校作為泉州市閩南文化(紙織畫項目)傳承基地校的示範、輻射和引領作用,永春縣五裡街中心小學通過在經費上保證、在精力上傾斜、在輔導上加強,使該項目逐漸具有本校特色。
  • 讓學生健康成長——木黃民族小學做優學校管理小記
    唱紅歌,打苗鼓,跳竹竿舞……走進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鎮民族小學,歡快愉悅的圍奏瀰漫著整個校園。鄉村少年宮前學生們整齊列隊,隨著音樂的節拍翩翩起舞,金錢杆在他們的手中揮動自如,有節奏地敲打著肩、腰、腳等部位,激情而富有活力。
  • [新疆]博州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異彩紛呈 凸顯四大亮點
    16日,博州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推進會在博樂市召開。博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州,多年來,各族兒女和睦相處,榮辱與共,攜手共創美好家園。為了傳承各民族優秀文化,不斷增進各民族孩子交流交往交融,博州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的課程有著濃鬱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 新華少年宮:傳承拍胸舞文化 放飛小小少年夢
    開設閩南鄉土氣息的拍胸舞課程,讓孩子們在練習和表演中,感受歷史遺傳和傳統民間舞蹈的魅力。新華少年宮依託百年歷史底蘊的學校,大力弘揚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新華少年宮創建於2013年3月,是一所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展現特長、綻放異彩的樂園。現為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國家級鄉村學校少年宮。新華少年宮結合閩南特色,挖掘教育資源,開設適合學生的藝術活動項目,如南音、葫蘆絲、陶笛、吉他、美術、書法等,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 貴州黔西南:興義滄江鄉中心小學少年宮,給孩子美好的童年
    走進貴州興義市滄江鄉中心小學,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歡樂且充滿活力的景象。孩子們各顯其能:有的在足球場上疾步帶球;有的在舞蹈室裡翩翩起舞;有的在蠟染室裡潛心描圖;有的在古箏室裡舞動指尖;還有的在操場上雜耍著中國傳統民俗高蹺……一座三層的少年宮裡,有蠟染繪畫室、古箏室、葫蘆絲室、手工室、科技實驗室、跆拳道、舞蹈室、合唱室、棋藝室、書法室、桌球室等十多個功能室,這裡是農村孩子成長的樂園。
  • 水族文化進校園,民族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
    中國日報網9月12日電(記者楊軍 朱雯騫 姚旭 車維維) 貴州省榕江縣水尾水族鄉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水族人口達96.4%,這裡的民族文化受外界文化入侵少,民族原生性保存相對完整,水書、水歌、馬尾繡等都是重要的民族文化結晶。
  • 貴州省舉辦2019年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培訓班暨工作推進會
    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精神文明辦主任、省電影局局長李朝卉到會講話。會議指出,2011年以來,中央和省專項彩票公益金共投資4.7億元,支持貴州省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學校1442所。要與志願服務相結合,通過志願服務為鄉村學校少年宮解決專業輔導員不足等實際問題,豐富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內容;通過組織未成年人廣泛參與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活動,幫助他們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培育美好心靈、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培育未成年人志願服務文化自覺。
  • 海東市紮實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平臺
    自2011年實施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以來,海東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文明辦各項文件精神,依託少年宮建設總體規劃,始終致力於把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管理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突破口,充分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特殊教育職能,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得基礎。
  • 連城:鄉村學校少年宮讓鄉村孩子快樂成長
    練習舞蹈動作 連城縣委文明辦供圖 12月7日下午,連城縣揭樂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舞蹈班的精靈舞者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全身心地練習舞蹈動作,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書法 連城縣委文明辦供圖 頭正、身直、臂開,在連城第二實驗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書法室,孩子們一個個端正的坐姿,向大家展示著練習書法的精氣神。他們認真的表情裡稚氣不減,在他們的一橫一豎「寫正字、做真人」的練習裡,感受到了中華漢字的魅力。
  • 惠安舉行2020年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特色項目展示活動
    展演活動現場為推進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一宮一品」特色項目培育,展示創建成果,11月27日,由惠安縣委文明辦、縣教育局主辦的2020年惠安縣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項目展演活動在惠安縣輞川中心小學舉行。
  • 績溪金沙學校少年宮: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中華文明
    近日,在績溪縣金沙學校餐飲中心,一群頭戴潔白小廚師帽、身系白色圍裙的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學做績溪傳統非遺美食——撻粿,這是該校每周少年宮「非遺」課程如期開課時熱鬧的一幕。同學們興致勃勃,在師傅的指導下擼起袖子,和面、趕面、包餡、壓形……,忙得不亦樂乎。
  • 重慶市鄉村學校少年宮「祖國在我聲中•童聲裡的紅色迴響」活動...
    12月15日,在南岸區新市場小學校同學們朗誦的紅色兒童詩文中,重慶市鄉村學校少年宮「祖國在我聲中•童聲裡的紅色迴響」活動正式啟動。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重慶市文明辦、市教委、市財政局參與指導,重慶市鄉村學校少年宮管理辦公室主辦,南岸區新市場小學校承辦,課堂內外雜誌社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