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再古樸優雅的城市,也經不起一波又一波遊客的喧囂。這一點,早已淪陷的京都和奈良都是明證。關西的另外兩座大城——大阪與神戶就沒有這樣的擔心,前者本就是煙火氣十足的城市,後者也是洋風中帶繁華,遊客再多也不改氣質。
在經濟發達、交通路網密如蛛網的關西,你還能在哪座城市找到沉靜的舊時況味?我的答案是橿原。
橿原今井町的街道 本文圖均為 葉克飛 攝橿原神宮——初代天皇安葬之地距離奈良僅半小時公共運輸的橿原,地屬奈良縣。它位於奈良盆地南部,1956年設市,是奈良縣的第二大城市。
站在近鐵月臺前看站牌,「橿原神宮前站」這個以長度取勝的站名十分顯眼。橿原神宮不但是橿原最知名的古蹟,也是橿原這一城市名字的來源。
橿原神宮全名是「神武天皇橿原之宮」,為紀念初代天皇神武天皇而建,落成於1890年。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從公元前660年的神武天皇開始算起,直至剛剛結束的平成時代,共歷125代。當然,這個「萬世一系」頗有水分。「天皇」一詞在日本的出現還是七世紀的事情,至於天皇譜系裡排在前面的那些位,就像我們的三皇五帝一樣,都是神話人物。神武天皇就是傳說中天照大神的後裔,而橿原神宮所在之處,據說就是神武天皇當年即位與安葬之地,日本皇室每年都會來此參拜陵墓。
綠蔭簇擁下的橿原神宮尋常遊客自然無法得見神武天皇陵墓,橿原神宮也不見得有什麼特別,但行走其間,恰恰像走入一個森林公園,神清氣爽。而神社與寺院眾多的橿原,可不僅有這一處綠地可供散步。被耳成山、香久山和畝傍山環繞的橿原,足可令旅行者在漫步中消磨數日。
但我最喜歡的散步地點與綠色無關,從橿原神宮前站再乘坐兩站近鐵,在八木西口站下車,便可到達今井町——我眼中最具舊時況味的地方。
昔日寺內町,防禦系統完善今井町是一個總面積約為17.4公頃,有五百多間江戶時期傳統建築的歷史街區。1993年,它被指定為「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剛下車時我摸不清東南西北,向路人問詢,他手指一座朱紅色古橋,說過橋便是。走到橋頭,才發現此橋名為蘇武橋。橋對面有一大片街區,清一色白牆灰瓦斜頂紅色木窗欞,便是今井町。
查資料才知道,橋下流淌的河道,其實是當年今井町的護城河。日本戰國時代,今井町曾是一座武裝力量集聚的城鎮,也是一向宗的據點。
今井町街角既然與一向宗有關,自然少不了寺院。1532,一向宗本願寺和尚今井兵部興建稱念寺,廣招門徒。今井町最早便是以稱念寺為中心,逐漸向外擴張,在聚集了大量流浪武士並形成商業後,成為日本著名寺內町之一。
如今的今井町仍是舊日格局,町外一圈建築圍繞,幾條道路向內延伸。若是空中俯瞰,可知今井町的棋盤格局,內部道路縱橫有序。
當年織田信長如日中天時,面對一向宗本願寺也要苦戰十年。稱念寺也曾抵禦過織田信長軍隊的進攻,並力保今井町不失。直到1575年,在一向宗投降後,今井町也放下武器,獲得織田信長的赦免,並贏得城市自治權。
從此,今井町告別了軍事用途,成為奈良一帶的商業重鎮,一度成為容納四千多人、千餘建築的大型市鎮。當時的日本甚至有「大和の金は今井に七分」之語,也就是「大和財富有七分在今井」。此說當然是誇張,但也可想見其昔日繁榮。時至今日,漫步今井町,仍可見各種舊時店招,它們並非擺設,商戶們一直堅守到了今天。
柴米油鹽醬醋茶酒,今井町的人間百味當年的今井町,柴米油鹽醬醋茶酒等傳統行業無所不包,還發行過今井紙幣,形成了完善的商業和金融系統。儘管近代以來,今井町的人口因稅收問題慢慢減少,商業也逐漸移向鐵路沿線,舊日榮光漸逝,但也因此保全了街區原貌。現在,一棟棟古町家都可參觀,比如當年曾管理今井町的今西家;或是經營木材、以櫸木大黑柱和松木樑柱營造氣派豪華的豐田家,就這樣散落在一條條街道裡。
齊整的街道兩側,民宅與商戶交雜。谷歌地圖在這複雜街巷間似乎也作用不大,所以我乾脆收起手機,哪管它七橫八縱,只求偶遇。
我最想偶遇的是河合家,也就是1772年成立的河合酒造。這家小酒廠名不見經傳,卻是日本的老字號,以「出世男釀造元」品牌見稱。
河合酒造維持著典型江戶時代的民居特色它並未讓我尋找太久,在街巷間漫無目的地溜達一陣,河合家便出現在我右側。粗木格柵的正面牆身,掛有寫著「新酒」二字的牌子。走入宅內,舊時製酒工具和酒罈各居其位,展室裡則有歷年酒樣與證書,還有以酒糟醃製的醬菜。試了兩款酒,毫不猶豫選擇買走,雖然微有辛辣滋味,但仍爽口。所謂「出世」,即出人頭地之意。這款至今仍遵循江戶時代傳統釀造技法的「出世男」,跟我們中國的許多傳統品牌一樣,名字都少不得找個口彩,取個吉利。
包括河合家宅第在內,今井町裡有12處宅院門前立有「文化財」的木牌,走上一陣就會遇上一家。所謂「文化財」,即「文化財產」。在這12處建築中,有九家位列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另有三家為奈良縣指定文化財產。
與河合家同樣位列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的米谷家,原先也是今井町裡的大戶人家,不但經營肥料,也經營金銀銅器。或是因為經營肥料的緣故,房舍頗具農家氣質,屋內有巨大的長條灶臺,足有五個灶口。據說灶臺之火始終不熄,可以驅蟲防潮。以古法釀造醬油的恆岡店,內部雖不敞亮,可制油倉庫卻帶著歲月悠長的味道。還有一間豆腐店,門口掛著價目表,用人民幣換算了一下,價格相當誘人。一輛卡通造型的黃色小車停在店內,十分趣致。
據說,今井町已是日本保留江戶時代木造建築最為完整的地區。它並非完全陳舊,只是無論改造還是重建,都與舊時氣質相得益彰。街道上罕見行人,偶有經過者多是老人。還有一位老人與狗坐在路邊,見我們經過,用日語向我們打招呼聊天。離開時,我回頭看他,他也在望著我們的背影,似乎見得到眼中的寂寞。老齡化的日本社會,固守舊時街區的想必也多是老人。不過行走其間,每間民宅都精緻可喜,小小花園看得出用心打理的痕跡。儘管人已老去,街區已老去,可他們堅守的生活從未改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