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野草般生長的困境少年 用棒球叫板命運治癒人生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一群野草般生長的困境少年,用棒球叫板命運治癒人生

  在棒球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紀錄片《棒!少年》裡的孩子們已經成為這一運動領域的佼佼者。

  這支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棒球隊成立於2015年,去年參加五次全國性的賽事,獲得四次冠軍、一次亞軍。球隊創始人孫嶺峰曾是中國棒球國家隊的隊長和主力,2008年,他帶領國家隊參加奧運會獲得第八名,那是中國棒球隊一次歷史性的突破。負責球隊訓練的是孫嶺峰的師傅張錦新,他一生摯愛棒球,從事棒球培訓40多年,為國家隊輸送了60餘名國手。

  這支擁有全國頂尖教練的隊伍,選拔隊員的標準卻不是過人的體能。這些孩子來自天南海北的邊遠村落,從寧夏西海固到四川大涼山,身後都有一個破碎的家庭和一段令人揪心的過往。他們是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子女……那些沒有辦法在原生家庭健康長大的孩子,都有進入這支隊伍的可能。

  從最開始的十餘人發展至今近60人,起初只有男孩,現在也吸納了一批女孩。數年訓練之後,他們中的一些核心成員已經達到一流水準,「他們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球員」。孫嶺峰很自豪,他的目標是將他們培養成世界棒球界頂級的球員。

  過去三年,紀錄片導演許慧晶幾乎將全部精力投注在愛心棒球基地的這群孩子身上,記錄他們的成長。一年半跟拍,一年半剪輯,700多個小時的影像凝結成108分鐘的《棒!少年》。該片獲得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長片獎和觀眾選擇榮譽獎,組委會頒獎詞寫道:「流暢的剪輯、超越線性的時間敘事與完備的電影技術的高水平融合,在動人又誠摯的成長故事中,彰顯了人性的溫存與希望。」近兩個周末,影片通過大象點映在全國各地舉行首映禮。12月11日,影片將正式公映。

  這些十來歲少年青澀稚嫩的笑容、心碎的淚水,令人動容,也賦予人們希望和力量。據了解,《棒!少年》電影版之外,還將製作六集的劇集版,明年上半年將在愛奇藝上線。

  漂泊的童年

  2017年10月,一直關注鄉村議題的紀錄片導演許慧晶走進了當時位於北京昌平的愛心棒球基地,坐在角落裡的小雙吸引了他。「訓練結束之後,很多小朋友圍著教練玩,他一個人坐在休息區的破沙發裡,玩著一個黃色的小恐龍。」那種憂鬱和傷感的眼神打動了許慧晶,他開始跟拍小雙、大寶、海鑫這些基地的孩子。

  許慧晶第三次去基地的時候,隊裡來了一位新成員馬虎。因為他特別想當「老大」,攝製組都叫他「虎哥」。

  這個來自寧夏的孩子和小雙有著截然相反的個性。他肆意張揚,時常對著鏡頭突然表演起來。他的到來,活躍了整個基地的氣氛,也給教練和隊友不斷帶來新的麻煩。一個內斂沉靜,一個活潑奔放,小雙和馬虎的故事構成了影片的主線,二人也從最初的敵對成為後來的兄弟。

  一次激烈的爭執之後,馬虎從管理他們生活學習的老師郭忠健那裡得知了小雙的身世,他的一句「你爸爸掛在那」引發了小雙的憤怒,因為父親在他出生前就突發腦溢血去世了,母親在他出生幾天後也離家再也沒有回來。

  小雙剛出生的時候非常瘦小,還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在勉強活下來之後,親人迫於經濟壓力想把小雙送人,但人家看到他長得太小了,就把哥哥領養走了。小雙先是由大伯撫養,他很喜歡大伯,大伯去世後由姑姑接著養,沒過幾年姑姑也去世了,最後交給二伯,二伯還撫養著一個火車站垃圾堆裡撿來的養女。

  2015年,孫嶺峰去河北淶源接小雙的時候,他哭著不願意離開,以為二伯拋棄了他。在電影裡,小雙講述自己故事的時候,就好像在講述別人的,他似乎對身世看得很淡,幾乎是笑著說:「差點兒被埋了」。

  在拍攝這群孩子的過程中,許慧晶覺得自己真正領悟了一名父親的責任,他也慢慢理解了這些孩子內心深處的創傷,缺失親情與陪伴的童年,在他們身上投下了不同的陰影。許慧晶欣賞馬虎身上的張揚和包容,也懂得他「刺兒頭」背後的脆弱。「他的內心有柔軟的部分,柔軟變成脆弱,他要像刺蝟一樣把自己包裹起來。」他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2019年,棒球隊在美國比賽失利,作為主力投手,小雙哭得很傷心。回國後半年,他從基地偷跑回了老家,令所有人困惑。許慧晶想到小雙不斷被親人接管、與親人告別的童年,也理解了他突然離開基地的選擇。

  「小雙的童年太過坎坷。這麼小的年紀是最需要關愛的時候,他所承受的可能是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經歷的。」在許慧晶看來,這或許是孩子的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去釋放內心長久以來積累的情感和壓力。「小雙可能就是想逃避一下,回到他熟悉的地方。他能去哪裡呢?回到他的家,他的秘密基地,那裡有他喜歡的石頭、喜歡爬的樹,喜歡抓的魚,還有可以一起玩的小朋友。」

  15歲前一直生活在農村的許慧晶,一直關注著農村各個面向的問題。「無論是這些小朋友還是我們,都在不停地跟親人在告別,從鄉村到城市,不停地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你會發現鄉村可能離你越來越遠了。」許慧晶希望,人們可以像以前一樣,好幾代人生活在一個地方,「農村裡已經沒有多少家庭,能夠長期生活在一起了,所以有這麼多留守兒童」。

  棒球治癒人生

  自創立以來,愛心棒球基地實際上一直遭遇著外界的質疑和信任危機。「大家都不相信會有人願意做這麼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也不相信你會無償培育孩子。」孫嶺峰說。隨著孩子們陸續入隊,他們又面臨資金短缺、場地搬遷問題,然而一次次都挺了過來。

  孫嶺峰覺得,這件事沒有辦法半途放棄。「孩子進入基地以後,我們等於給了他們一個家,承諾要把他們培育成人。但如果你告訴他不行了,要把他們都送回去,孩子們可能會認為世界上都是騙子。這種事我們承擔不起,只能扛著。」今年,基地在一位企業家的資助下搬至通州,孩子們的生活和訓練條件比過去有了顯著提升,馬虎成了一個各項能力拔尖的運動員,而小雙也順利歸隊,回到日常訓練當中。

  關於球隊和孩子的未來,孫嶺峰有更宏大的目標。在他看來,這些孩子的起跑慢一點,但他相信,有一天他們能超過絕大多數人,甚至向世界證明中國棒球的實力。「他們會變成有能力創造價值的人,變得有信心,有夢想。不管未來是不是打棒球,或者到任何領域,他們都有爭勝的欲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中國,棒球運動還處在小眾狀態。產業太小、受眾太少,是棒球產業和紀錄片產業面臨的相似困境。拓展棒球的群眾基礎,吸納更多的人群參與,在不久的將來意味著產業壯大,首先能夠增加這些孩子就業的可能性。

  相似的發展路徑,曾經在棒球史上有過成功案例。1968年8月,一支由中國臺東偏遠山區學童組成的紅葉少年棒球隊,以兩戰全勝的戰績擊敗一支來自日本的少年棒球隊,使得臺灣各地掀起少年棒球的熱潮。這些孩子是當地的原住民,喜歡戶外活動和打獵,於是學校和政府幫助他們成立了一支棒球隊,自此開啟傳奇般的紅葉旋風。

  假如沒有棒球和社會援助,這些孩子的人生或許會走上另外一條道路。許慧晶覺得,儘管任何一個機構都不能代替家庭彌補親情的陪伴,但愛心棒球基地從生存到職業發展,給孩子們的未來提供了更多可能,而運動本身就有治癒的力量,棒球更是如此。

  張錦新經常說一句話,「棒球比賽,勝利不是常態,失敗才是。」在許慧晶看來,這群孩子未來真正走向社會,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棒球可以幫助這些孩子獲得自信、勇氣、堅毅和不怕失敗的能力。在這裡,他們可以學會接受失敗,懂得如何自我保護,然後主動拼搏,接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接納自己。」

  許慧晶希望,這部影片能讓更多人理解這群孩子的處境,關照他們的成長,幫助他們真正改變命運。對於孩子們來說,每當他們懷疑和否定自己的時候,能夠想起這部影片,想起曾經為了贏得比賽所做的努力和付出,想起自己的勇敢、堅定和無所畏懼。

  在許慧晶的設想中,他想持續跟蹤這群孩子的成長,直到他們長大成人,記錄他們成為專業運動員,成為大學生,或者成為一名棒球教練,抑或從事別的職業,「一直記錄這些小朋友到他們18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142)

相關焦點

  • 少年》上映:一群「沒有爹媽可拼」的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但在北京西郊,一個叫做「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地方,卻聚集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底層少年,在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長孫嶺峰的帶領下,試圖通過棒球獲得與命運叫板的力量,以此改變窮苦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既精彩又震撼。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最近,正在熱映的紀錄片《棒!少年》,引來了很多關注。
  • 少年》導演許慧晶:用棒球「叫板命運」,需要給困境兒童一...
    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在北京的市郊,一群來自於大山裡的困境少年被選入到了一個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愛心棒球基地。今年是愛心基地成立的第五個年頭,從最初的男子棒球隊,到如今新增的女子棒球隊,基地已經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其中,有68個孩子在基地接受著系統而艱苦的棒球訓練和文化教育。
  • 少年》:困境少年 用棒球叫板命運
    真實記錄困境少年逐夢 一眾明星力薦 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這支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棒球隊成立於王一博:「孩子們的出身很讓人心疼,但他們奮進、朝氣蓬勃的少年模樣,卻能帶給我們更多力量。」
  • 少年》導演許慧晶:紀錄困境孩子「叫板命運」
    許慧晶梁正雙馬虎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在北京的市郊,一群來自於大山裡的困境少年被選入到了一個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愛心棒球基地。一顆小白球,承載的是孩子們不屈服命運、奔向更遠未來的大夢想。正如電影《棒!少年》海報上所寫,這群孩子正在做的,無非是「叫板命運」。歷時三年,積攢了七八百個小時的素材,導演許慧晶與他的團隊將這個愛心棒球基地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棒!少年》。
  • 紀錄困境孩子「叫板命運」
    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在北京的市郊,一群來自於大山裡的困境少年被選入到了一個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愛心棒球基地。今年是這支球隊成立的第五個年頭,從最初的男子棒球隊,到如今新增的女子棒球隊,愛心基地已經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其中,有68個孩子則在基地接受著系統而艱苦的棒球訓練和文化教育。
  • 揮棒擊碎困境吧,少年!(影視熱點)
    少年》劇照出品方供圖一個是來自寧夏西海固地區、父母角色缺失的問題少年馬虎;一個是來自河北淶源深山裡的孤兒小雙——2020年歲末,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留守兒童,因為紀錄電影《棒!少年》走進廣大觀眾的視野,以在公益少年棒球隊揮棒改變命運的真實經歷,向人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殘酷與善良、困境與奮進的故事。
  • 來自殘缺家庭,用棒球改變命運: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
    這是一群父母或早逝、離異,或無人照顧的「事實孤兒」和問題兒童;這是一個關於他們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通過棒球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關於這群孩子的真實故事,被這部名叫《棒!少年》的紀錄電影講給了大家。父母們可以從影片中得到諸多啟示:如何成為孩子的好導師,正確發掘孩子的天賦和優勢;孩子們也將從這群野草般的同齡少年身上獲得激勵,煥發鬥志。《棒!少年》劇照(圖據片方)他咬牙切齒地說——「我什麼都不是,我就是個流浪狗!」「我看了影片以後,覺得自己變了。」
  • 少年》全國公映,叫板命運!
    少年》由許慧晶執導,獲得CCDF-9最佳提案獎、2018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優選提案,入選2018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十佳方案,影片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 豆瓣8.8,這群叫板命運的「棒球孤兒」,看哭無數人
    是「精英階級」的體育遊戲,還是「留學黨」作為增加歐美名校錄取概率的「興趣特長」……在北京,有這樣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沒日沒夜地奔跑在棒球場上,他們有的無父無母,靠親戚接濟生活;有的是留守兒童,一年到頭和父母也見不到幾面。對於這群少年來說,棒球是他們曾經聞所未聞的運動,但現在卻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唯一窗口。
  • 揮棒叫板命運
    「砰——」棒球應聲而出,一瞬間裡他扔下球棒瘋也似的衝向一壘。二壘,三壘,本壘,有了,得分!強棒天使基地的68位小棒球手明白,這一次,不是命運選擇了他們,而是他們在揮棒叫板命運。不一般的強棒天使12月上旬,北京的氣溫終於跌破零度。
  • 「叫板命運」的大涼山女子棒球隊
    12月10日,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女子U10的小隊員正在訓練。U即英語under簡寫,後接的數字代表參賽隊員年齡,U10即指參賽隊員需要在10歲以下。「叫板命運」的棒球少年紀錄片《棒!少年》出了圈,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北京市郊有這樣一群希望通過打棒球「叫板命運」的棒球少年。「大家好,我叫馬虎,今年十二歲。來自十字路口,走丟了,就讓愛心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謝謝大家。」在紀錄片中,自稱自己「什麼都不是,就是個流浪狗」的少年馬虎,便是在這個基地實現了從「地痞小流氓」到「靠譜球隊主力」的轉變。
  • 從零開始學打棒球的少年們如何追夢?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
    少年》,在北京舉行全國首映禮。這部影片曾在今年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入圍展映單元。導演許慧晶、總製片人齊康以及片中主創馬虎、孫嶺峰教練、張錦新教練等人亮相映後見面會。《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幅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 我們都在如野草般,瘋狂地向上生長
    不論之前90後、00後的負面評價有多少,我想說,今天的我們都在如野草般積極地向上生長,都在如夸父逐日般努力奔跑,致力於成長為奔湧的「後浪」。而我們自己,少年時是不食人間愁滋味,等踏入社會,方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被上司批評的委屈與不甘,被同事奚落的自卑與孤獨,被背鍋的憤懣與委屈,被孤立的尷尬與無助……成長的煩惱與陣痛,讓我們迫切想要成長,成長為擁有話語主導權的「boss」,但卻發現向上生長好難,我們開始拷問自己,自己是誰?自己能幹什麼?
  • 少年》紀錄片怎麼樣好不好看 黃渤易烊千璽等人推薦
    少年》將在12月11日上映,這是一部關於棒球的紀錄片,影片中的主角是一群還沒長大的孩子,但是他們有著棒球夢。那麼《棒!少年》好不好看?《棒!少年》影評怎麼樣?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棒!少年》好不好看  這部很值得一看,有人說這是2020年看過最光明的一部電影,也是最適合帶孩子去看的紀錄片。
  • 少年》推廣曲催淚開唱 痛仰樂隊高虎傾情演繹《未來的...
    少年》由許慧晶執導,該片講述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的故事。少年馬虎以「刺頭」狀態闖進了基地,天天打架幹仗;而「元老球員」小雙心思細膩敏感,對未來滿是懷疑和不確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習慣的少年在一起訓練、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們帶進無盡的衝突和歡樂,也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與夢想。
  • 少年》
    少年》豆瓣評分8.7,王一博強烈推薦的國產高分電影《棒!少年》來了!故事講述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
  • 少年》是這兩年對我觸動最大的一部紀錄片,沒有之一!
    少年》卻用最真實的少年成長打開了觀眾們情感的閘口,影片零差評的背後,是它給不同圈層觀影人都能帶來直擊心靈的觸動。棒球少年「叫板命運」打球真能改變一個人嗎?《棒!少年》聚焦了一支有些特殊的少年棒球隊,在這支隊伍中,一群「困境少年」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打棒球。
  • 許慧晶:「困境兒童」需要親情陪伴 紀錄片市場仍未形成氣候
    名導現場  一年半,700小時,108分鐘 「困境兒童」叫板命運逆風成長 現在很多紀錄片沒有投資《棒!少年》記錄了十餘名少年通過棒球叫板命運的故事,2020年斬獲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評審團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8.7分。近日,影片導演許慧晶來到廣州講述了影片背後的故事。三年前,許慧晶三十有餘,剛有了孩子,正面臨從業十年的創作瓶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愛心棒球基地,了解情況後的第二天便開始了拍攝。
  • 少年》:棒球給了他們一個家
    少年》真實真誠真摯,有紀錄片直擊人心的感染力,也有故事片的動人敘事。它值得更多的排片、更高的上座率,以及更大更響亮的掌聲!這部紀錄片我看了2遍。第一遍的時候,我對棒球了解僅限於:棒球的英文單詞是baseball。
  • 少年》上線愛奇藝 別再錯過熱血少年們
    少年》於1月12日16:00上線愛奇藝全網獨播。《棒!少年》由導演許慧晶歷時3年創作,真實呈現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由前奧運國手海選到愛心棒球基地,在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開始零基礎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故事,為觀眾奉上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