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殿與保和殿

2020-12-24 SZNEWS

梅生 圖/文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之後,形制特殊,為四角攢尖頂方亭式建築。攢尖之處,立一銅質鍍金圓形寶頂,如天墜寶珠熠熠生輝。古時,皇宮以外建築矮小,每當紅日當空,寶頂反射的燦爛光芒可照射五裡開外。圓形寶頂聚四角攢尖交匯之處,建築結構上的功能可保護殿頂木質構件,文人又造了一個說法叫做「四方歸圓」,寓意帝王的大一統天下。

每遇古代建築術語,必字斟句酌而不得其意,沒見過實物,詞的表述也古奧艱深,說不清楚念不順溜也情有可原。如攢尖頂,有多種形式,四角、六角以至八角,圓形,形式各異,特點如一,即頂部都是交匯集中點,最常見的亭式建築,多為攢尖頂。京城最大的圓形攢尖頂建築是祈年殿,最大的四角攢尖頂即為紫禁城中和殿。

中和殿是太和殿的後臺,皇上是角兒,正式開演前要在這裡候場,換換衣服背背臺詞之類的瑣事,都事先在中和殿完成。有時皇上也召集近臣在這裡擺上一桌,讓御膳房弄幾樣可口的小菜,屬於中場加餐的性質,皇上拉攏人心的一種手段。明崇禎十四年皇帝朱由檢在此為十三位輔臣設宴,大鮑翅席,用金蓮花杯飲酒,空前絕後,是明清兩朝眾臣從未有過的待遇。當時大明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崇禎皇帝中興無望,大有託付江山社稷的意思。

祭天、祭地、祭先農、祭歷代帝王、祭孔、祭社稷、祭太廟,朝日、夕月之前一天,皇帝在中和殿閱視祝版——一種寫有祝禱詞句的文書,如學生考試前最後一次準備功課,也是讓皇帝有一種端然整肅、畢恭畢敬的心態。中和殿在使用功能上可有可無,在建築表現上必不可少。

保和殿對於皇帝無足輕重,對於古代文人則是決定其一生命運的重要歸宿,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級別最高的「殿試」在保和殿舉行,狀元誕生的產房,鯉魚跳龍門的龍門,即使沒有取得名次,也可以獲得「進士」名位,成為文人稱頌的「天子門生」。皇上的學生,何等榮耀!只要能跨進保和殿拿起毛筆,寫上一個字這輩子就算有著落了,及不及格都沒關係。所以,古代讀書人以「殿試」為終身奮鬥目標,「學而優則仕」的終極裁判。

明代及清乾隆五十四年以前,「殿試」在太和門前廣場舉行,每年三月一日或十五日。有時天氣寒冷或遇風霜雨雪,影響考生發揮,乾隆皇上聖主英明,大開愛才之心,讓考生進保和殿,眾考生無不歡呼皇恩浩蕩,如當今給高考的學生們裝空調安電扇警車開道,算是一份人文關懷,保和殿也是物盡其用。

保和殿很難拍,建築龐大前後左右都沒有足夠的距離將保和殿收進鏡頭,我曾十數次拍攝保和殿,都沒有理想的片子,只好以空間的襯託和雪景氣氛的渲染來說事兒,保和殿也終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而已。平面無法施展曾想垂直發展,用航拍的方法解決平面上無法處理的角度。然京城空中飛過一隻鳥都要受到監控,航拍談何容易,意欲為之而不能,只得作罷。

相關焦點

  • 「遊」北京故宮裡的故事第四篇——中和殿與保和殿
    參觀完太和殿,後面四四方方的建築就是中和殿,這是主要是皇帝參加活動前休息、準備工作的地方,這裡小編就不細談。小主兒們累了話,可以在旁邊的臺階上休息一會,當然這個角度拍故宮的景色也是最佳的。三大殿最後一個大殿為保和殿,清朝時候作為高級的宴會廳,每到重大的節日宴請文武百官,少數名族的領袖西藏的高僧,內蒙王爺進北京的時候設宴款待的地方。
  • 「三寶殿」指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別讓導遊誤導你
    進入故宮午門,一位男導遊手裡的小旗子一指,打開話匣子:「都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看,三寶殿湊齊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其實,這是誤導,俗語裡的三寶殿指佛寺中佛、法、僧三個主要活動場所。為了從根本上杜絕「戲說」,故宮學院與北京市旅遊委合作,從今年開始對576名具有中高級導遊資格的學員進行專業培訓,讓導遊更全面地了解故宮,學習宮廷歷史。
  • 老照片說故事|從中和殿到保和殿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中和殿-保和殿中和殿(1900年)「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和殿在明代稱華蓋殿、中極殿,明堂九室,形作四方,是三大殿中體量最小的一座。明朝大典中它是為太和殿的正式活動做準備的地方,清朝也是如此。此外,明、清兩朝皇帝,每年春季祭先農壇、行親耕禮,在祭祀和親耕之前,皇帝要在中和殿閱視祭祀用的寫有祭文的祝版和親耕時用的農具。
  • 為什麼中和殿要比太和殿、保和殿小很多
    中核電它遠比其它兩座大殿要小,中和殿有19米高,面積為580平方米,接近太和殿的1/4,不到保和殿的一半,它的形狀也與其他兩座大殿不同。太和殿保和殿的平面都是長方形,都有著氣勢宏偉的雙層屋簷。太和殿的屋頂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內凹陷形成弧度,這種屋頂叫做武殿頂,在中國是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
  • 百年前的故宮中和殿、保和殿,荒涼但不失威嚴,默默等待盛世到來
    中和殿寶座,中和殿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故宮三大殿之一,是皇帝去太和殿參加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中和殿內寶座前左右兩側的兩隻金質四腿獨角異獸。它是想像中的一種神獸,傳說日行萬裡,懂得四方語言,通曉遠方之事。放在皇帝寶座兩旁,寓意君主聖明。
  • 中和殿(雄偉壯觀)
    中和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稱今名,位於太和殿後。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跪拜,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先農壇、社稷壇之前,也要先在這裡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裡審視一下耕具。
  • 故宮保和殿英文標識牌拼寫錯誤被網友指出
    網絡截圖新京報訊 (記者陳瑤)前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稱,故宮(微博)保和殿英文標識牌存在錯誤,將保和殿舊稱「謹身殿」翻譯為「Jin Sheng Dian」,而正確的拼寫應為「Jin Shen Dian」。故宮博物院昨日下午就此回應稱,該處標識牌的文字確實有誤,已採取措施糾正。
  • 保和殿英文翻譯有誤 故宮展開標牌改造
    原標題:保和殿英文翻譯有誤 故宮展開標牌改造    昨日,郭先生在和朋友去故宮遊玩時,偶然發現了故宮保和殿標識牌的英文版有翻譯錯誤,把保和殿的舊稱「謹身殿」翻譯為「Jin Sheng Dian」(應為「Jin Shen 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