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中舉後真的瘋了嗎?高考成績今日公布,有人歡喜有人愁!

2020-12-13 木林森樹的開物

「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

範進走進屋裡,看見掛起來的報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然後:

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裡,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

記得小時候讀到此段課文,就覺得範進可悲,可笑,甚至可憐。

54歲的範進,已經是個老頭子了,這個20歲就開始參加「高考」,在「科舉」這座獨木橋上摸爬滾打了30多年,窮困潦倒,受盡屈辱,箇中滋味,誰能體會?而人生能有幾個35年,這個把一生都賭在「高考」的「老童生」,是經歷了多少次失敗後,才迎來今天那一刻的釋放。

範進同學要想中舉,起碼要經歷過多少次考試呢?

童生試也叫「童試」;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如果一個過不了關,就要浪費一年,重新再來;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院試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五十四歲的範進,就一直是個老 「童生」

通過童試才能參加鄉試,而鄉試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省城舉行。如果一次考試不中,就要再等三年重來,屢考不中的人大有人在。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年?鄉試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錄取的就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範進中舉,就是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考中舉人才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才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古人普遍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為出人頭地只有讀書這一條路,即使當代,大部分尤其農村地區,高考不仍然是寒門學子跳出「龍門」的唯一出路嗎?

所以在古代,很多文人中舉以後都會非常的激動,因為太多人一輩子都可能沒有這個機會。讀書的人能有多少?而「學到老,考到老」能堅持到底的有多少?「考到老,能考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54歲的範進能中舉,他能不高興?能不激動?其實範進中舉後,他不是發瘋,而欣喜若狂,如果他此刻很平靜,反倒是不正常了。

範進中舉而「發瘋」是可悲的,可笑的,值得同情的,又是正常的,幸運的,令人羨慕的,畢竟,他還是最終中舉,而且中舉三年後,據說又中了進士,仕途更是一帆風順,成為了一名京城裡的大官,得以善終。

又是一年高考季,關於高考的新聞鋪天蓋地:

高考更是考心理

考場外的「高考」:陪考父母的心情比孩子還緊張

2019年高考數學結束,壓軸題難倒一大片!

高考數學太難,考生開考十分鐘內崩潰暈倒

……

看看這些新聞,不僅讓人感嘆,現在的考生,經歷何嘗不是跟「範進」一樣。高考,對孩子的影響太大,是人生最珍貴的經歷之一,可以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夠完整的。

範進中舉後沒有發瘋,可能我瘋了。轉眼高考過去20年,筆者以前幾乎每周都會夢到高考,不知道這是不是心理健康方面有問題,需要醫生幫忙嗎? 即使最近,每個月也一樣會夢到一兩次跟高考相關的事情——看來,健康問題多少有些恢復了!

範進中舉,來自《儒林外史》,高考成績即將公布了,來自現實的你,會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嗎?

木林森樹的開物,歡迎評論,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範進中舉後為何發瘋?將中舉的範進換作是你,恐怕你比他還瘋
    終有一天好不容易等到了中舉的消息,從秀才當上了舉人,終於可以步入仕途、享受封建官職帶來回報的關鍵時刻,主角範進發瘋了……《範進中舉》選自清代著名小說家吳敬梓筆下創作的《儒林外史》,該作品當中採用誇張的修辭手法主要對中舉後範進的表現進行了描述。
  • 範進中舉後為何瘋了?
    這是古代文學史上一個很少有的形象,為什麼中個舉人就可以高興到發瘋呢?有一些可能不了解古代科舉制度的人也不太明白。實際上範進中舉後瘋了,並不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就他這個情況而言,換我我也瘋,要知道中了個舉人對古代讀書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在古代科舉大概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童生,其中就包括秀才。
  • 範進中舉瘋了,那麼這個舉人相當於現代什麼官職?
    範進中舉,相信大家在中學課本裡都學過,講的是一位已經幾十歲的老頭子,在為了科舉考試奉獻了自己幾十年的時間後終於修成正果的事。這在中國舊時代科舉制度盛行的時候真的是非常摧殘人的一件事。怎麼說呢,在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只是一個典型,範進代表的是一大批為了功名或者是為了從貧窮走向富裕的人們。古代經濟不如現在發達,如果你想混出個人樣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考取功名,這就引來了一大批從平民為了地位,權力而努力奮鬥的事。
  • 範進中舉後真的瘋了嗎?這才是其中根本原因,換成你也可能發瘋!
    清代作家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寫了這樣一個充滿諷刺的故事,說是明朝有一名叫做範進的書生生活非常落魄,考了幾次科舉都沒中,50多歲了還是一名老童生,連飯都吃不上。老丈人和親朋好友不但沒有人來接濟他,反而在言語上極盡侮辱鄙視,讓他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世態炎涼。
  • 當代範進中舉?70歲大爺高考超專科60分,卻有人說是浪費資源
    古時候範進中舉的事跡想必大家都有耳聞,範進考了很多年,年紀一大把,終於中了個舉人,著實不易。而2019年高考也有這麼一位當代「範進」,他是河南滑縣考生,70歲依然堅持高考。當代「範進中舉」?70歲大爺高考超專科60分,卻有人說是浪費資源。
  • 我們只知道範進中舉後瘋了,但你知道他後來升官發財了嗎?
    《範進中舉》這篇文章幾乎是每個版本的語文書裡都有的,以前在課本中課堂上我們都學到了這個故事,但其實我們學到的內容並不是全部的內容,只是節選了部分。我們學的內容裡面,範進後來中了舉人之後是瘋了的,但這並不是範進最終的結局。只是當時課文為了諷刺的含義,只停留在了範進瘋了的地方。
  • 範進中舉後卻發了瘋,你知道結局是怎樣的嗎?換成是你也樂瘋了
    範進中舉後卻發了瘋,你知道結局是怎樣的嗎?換成是你也樂瘋了隨著歷史的不斷流逝,朝代的不斷更替,各種文化也發生了不一樣的不變化,要說文化中國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範進的故事,相信大家對範進也有一定的了解,範進中舉這個故事在以前的課本中也都有提到過,大家一定很感興趣範進是哪個朝代的,這麼給你說吧,範進這個人物是來自清朝著名小說家吳敬梓刻畫的明朝人物,這麼一說範進毋庸置疑就是明朝人了吧,範進的一生都在考試,可謂是一個書呆子,每年都參加各種考試可都是以落榜結束
  • 範進中舉後為何激動的發瘋?換大家回去一樣會瘋!
    《範進中舉》是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一個故事情節,相信這個故事不少人都看過,大致就是說範進考中了舉人之後興奮的瘋了。 這個故事通過各種細節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且世態炎涼的可恥社會風氣,對當時歷史中社會比較陰暗的一面進行諷刺。
  • 範進中舉後為何突然瘋了?把他中舉後的官放到現代,你就明白了
    我們都聽過《儒林外史》裡範進中舉的故事,這個故事反映的就是科舉制度的弊端,讀了多年的聖賢書,在任為官後只顧享受榮華富貴,而忘了為官的本質,以至於範進一聽到自己中舉的消息後就高興得成了瘋子
  • 範偉新片《範進中舉》演本家範進
    作為《範進中舉》的主演,同時也是電影出品方的股東,範偉在發布會上坦言想演範進已經很久了,「很多人也都勸我演,除了我每瘋,沒中過舉,我和範進還真挺像的。」除了範偉和編劇,《範進中舉》的主創陣容尚未公布,發布會現場,範偉笑稱想在網上為範進徵集夫人的人選,「這樣選出來的人大家都能喜歡。」
  • 你會覺得範進中舉很可笑嗎?讀《儒林外史》第三回
    範進的母親愁得哭起來,報錄的人見過此類事情多,比較有經驗,提議找一個範老爺平日怕的人,打他一個嘴巴,說中舉是哄他的,他聽了這一驚嚇,就會明白清醒過來。眾人拍手道,這個注意好,範老爺平日最怕丈人胡老爹。此時,胡屠戶正提著七八斤肉,四五千錢過來慶賀女婿高中,聽得女婿瘋了,也吃了一驚,再聽眾人商量說要他去打醒女婿,他也作難了,女婿如今是老爺,天上的星宿,打不得。
  • 範進中舉後,到底當了多大的官?
    放到當代範進是什麼職位?答: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裡,「範進中舉」後的癲狂一幕,幾百年間不知笑噴多少粉絲。但為何範進會當場「歡喜瘋了」到「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的地步?多年前紅遍全國的「白話寫史」讀物《明朝那些事》裡,對此也有一句風趣調侃:「換了你也可能會瘋的」。如此「瘋狂」,當然因為明清年間舉人的「優厚待遇」。
  • 那個中舉後高興瘋了的範進,後來當了多大官?說了你別不信!
    很多人應該都還記得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叫《範進中舉》的文章,這篇文章出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你只知道範進中舉後高興瘋了,最後被胡屠夫打一巴掌才醒過來,你知不知道範進最後當了多大的官?告訴你,你別不相信。
  • 小時候,書本上只提到範進中舉瘋了,殊不知原著中他從此發達了
    引言:《範進中舉》,小時候課本中只提到範進中舉後瘋了,卻沒有提到他最後的結局怎樣?範進在五十歲時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然後中了舉人之後,高興至極然後就瘋了,這裡就「劇終」了嗎?當然不是。小時候的課本欺騙了我們,範進中舉後的確是瘋了,不過在胡屠戶打了他一巴掌後他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甚至最後考取了進士,一路平步青雲,最終官至三品在,這些是課本中沒有提到的。眾所周知,範進五十多歲才中秀才,這其中離不開一個叫周進的人,可以說沒有周進也許就沒有範進的後來,周進就是範進的伯樂。
  • 範進中舉後為何瘋了?中舉有什麼好處?
    範進自己在集市上插標賣雞時,聽說自己中舉了,突然就瘋了,最後實在沒辦法,讓他老丈人修理了一頓就好了,那為啥他會瘋呢?因為這種大喜大悲的事情,沒有多少人能夠承受住。範進一個幾十歲的老頭子,一輩子被人嘲諷,生活的很是貧窮,經常受到別人冷嘲熱諷,五十知天命,範進都已經認命了,可是在這個情況下,他卻中舉了,所以他高興的瘋了。中舉之後有什麼好處呢?
  • 由高考成績高出預期,喜極而腦出血,談範進中舉後瘋癲的中醫機制
    高考是中國人繞不開的話題,每年的高考都牽動著數億人的神經,家裡如果有一個參加高考的學生,那麼他就是全家人的C位,從此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家裡想怎麼「囂張」就怎麼「囂張」。高考是許多人命運的轉折點,基本決定了今後道路的方向,正是因為重要,所以成績對於考生來說就是命根子。
  • 範進中舉差點瘋了,怎麼成了後人笑柄?你知道他做了多大官嗎?
    範進中舉差點瘋了,怎麼成了後人笑柄?你知道他做了多大官嗎?在現在,中國有高考,獨木橋上走,多少人被擠了下去,這才從中選出了最優。而在古代也有「高考」,不過這個「高考」在古代叫做科舉。而到底中舉有多讓人高興,在《儒林外史》中,有一個章節寫的是範進中舉,範進中舉之後差點瘋了。範進中舉差點瘋了,怎麼成了後人笑柄?你知道他做了多大官嗎?範進中舉的時候已經年過半百,可以說是學了一輩子,讀了一輩子的書,終於中了舉。雖然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才子,二十多歲,甚至十幾歲中舉的都有,但是年過半百中舉其實才是當時真正的中舉年齡寫照。
  • 範進中舉差點瘋掉,被無數人嘲笑,可你知道後來範進有多牛嗎?
    範進中舉這個故事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了吧?而且大多數人一定是在上學時候在語文課本中學到的,是一篇反諷題材的文章,故事描寫的是主人公範進寒窗苦讀幾十載,終於在50多歲時喜中舉人,鬧得眾人皆知,歡天喜地之時,範進卻因過度興奮而發瘋了。直到老丈人的一巴掌才讓他清醒過來,可是極少有人知道後來的範進是有多牛?
  • 《範進中舉》課文詳細解析
    【段析】寫發榜之日,在斷炊的情況下,範進奉母命到集上去賣雞。這一情節的安排獨具匠心,首先突出中舉前一刻範進一家貧困至極,這與中舉後的富貴形成鮮明對比;其次,使故事情節更加豐富、有趣;最後,為範進通過鄰居之口得知中舉喜訊這一情節的展開作鋪墊。【品味】命兒賣雞,說明範進一家已陷入了極度的貧困之中,連飯都吃不上了。
  • 範進中舉後瘋了?不!得知舉人的這一項特權後,我瘋了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筆下最為知名的人物形象顯然就是範進了。節選自《儒林外史》中的《範進中舉》更是被選入了教科書,很多人對範進這樣一個「到死也要考舉人的窮秀才」的印象極為深刻,學生時代的我們也曾一度嘲諷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