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範進中舉?70歲大爺高考超專科60分,卻有人說是浪費資源

2020-12-13 騰訊網

古時候範進中舉的事跡想必大家都有耳聞,範進考了很多年,年紀一大把,終於中了個舉人,著實不易。而2019年高考也有這麼一位當代「範進」,他是河南滑縣考生,70歲依然堅持高考。當代「範進中舉」?70歲大爺高考超專科60分,卻有人說是浪費資源。

之前比較火的高齡考生是50多歲的梁實,這位梁實大叔已經參加高考二十多次,這幾年也能上二本線,但是他目標定為985高校四川大學,所以每年都考不上,今年他的分數上了二本線,他同樣選擇繼續復讀,明年再戰。

河南這位柳大爺年齡比梁實還要大近20歲,已經70歲,孫子輩都可以參加高考了,他卻依舊為了自己的大學夢而奮鬥。今年高考成績出爐,大爺的成績並不高,河南高考專科線是160分,而大爺只比專科線高出了62分,成績222分,本科是上不成了。

這位大爺的目標是上河南大學文學院,想要搞文學創作,看來大爺的目標是要落空了。對於大專,大爺表示上大專不是他的目的,他還要再復讀一年,明年的目標是考上一本,上河南大學。

大爺的事跡在網上傳播後,有些人對大爺的行為並不是很理解。有人覺得高考是改變青年人命運的機會,老年人已經定型,沒有高考的必要。也有人認為大爺是在佔用教育資源,佔了另一個年輕人受教育的機會,而且大爺年事已高,會給高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那麼大爺參加高考到底是不是浪費資源呢?

大爺能報名參加高考,就說明國家對於高考年齡的上限並沒有要求,年紀大同樣可以報考。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提升自己的需求,都有資格進入高校學習。大爺學習的勁頭很足,對知識十分渴望,這比那些佔著大學生名額卻沉迷遊戲不好好學習的學生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與這些大學生相比,大爺似乎更有資格成為大學生。說大爺參加高考就讀大學是浪費資源,這種說法明顯站不住腳。我國的高等教育資源是面向全體國民的,並不僅僅面向年輕人,老年人同樣有資格享受高等教育資源。

其實如今有很多年紀大的人有著大學夢,對於這些人小編只想說,有夢就去努力嘗試,不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留有遺憾。

你怎麼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範進中舉後真的瘋了嗎?高考成績今日公布,有人歡喜有人愁!
    童生試也叫「童試」;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如果一個過不了關,就要浪費一年,重新再來;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院試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 當代「範進中舉」,「考王」梁實今年高考再次落榜,仍不放棄
    當代「範進中舉」,「考王」梁實今年高考再次落榜,仍不放棄隨著盛夏的到來,高考也紛紛下榜,除了關注各省的高考狀元以外,每年也會有零分作文等為高考添加熱度。而今年我有看到這樣的一個關於高考新聞的熱點:是一位53歲高齡的的考生,而今年是他人生的第24次參加高考,今年的分數是420分,而且幾十次的高考從未有機會填上高考志願。
  • 84歲大爺出席高考,揚言能考630多分,網友:這是浪費高考資源
    哈嘍各人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3,很快樂又和各人碰面了,本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每一年的高考都會浮現好多仙葩事件,還記得一名84歲大爺出席高考嗎?應當是安享晚年的歲數,但是他不甘沉淪,竟然選用和孩子們一塊出席高考,因為他從來有一個大學夢。
  • 範進中舉後為啥會發瘋?放到當代範進是什麼職位?
    所謂「中舉」,就是秀才在鄉試中考中舉人了!範進中舉後,為啥會發瘋呢?普通人突然成為百萬富翁,如果神經不夠強大,確實可能發瘋!那麼舉人到底值不值錢呢?舉人是可以購買的。光緒十六年,浙江副貢生龐元濟,捐直賑銀三萬兩,李鴻章奏準賞作「舉人」。
  • 範進中舉後為何發瘋?將中舉的範進換作是你,恐怕你比他還瘋
    所以在我看來,清朝的鄉試大概就是如今我國的高考制度,而根據鄉試最終的錄取人數比例來看,那麼大概也就是我國如今通過高考的各省份高考狀元了。而《範進中舉》當中的主角範進就是因為好不容易順利通過鄉試成為舉人後才發瘋的,如果將範進理解為我國社會如今的高考狀元的話,「發瘋的結果」實在是難以想像!
  • 範進中舉眾所周知,那麼他最終結局如何呢?
    最終讀書人們匯集到京城來考試分出高下,考試前幾個月就開始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考試趕到京城來準備,人們只有一聽說是趕考都會禮節性地祝賀一番。如果說現在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麼古時可能過的就是鋼絲了吧。一旦金榜題名,那麼這可以流傳好幾輩子,不單自己的階層一躍而上,自己的整個家族都受益無窮。
  • 範進是怎樣中舉的?
    中學時學過課文《範進中舉》,該文章節選自《儒林外史》,講了範進中舉的事,那麼範進究竟是怎麼中舉的呢,我們中學課本裡並沒有給答案
  • 中考試題資源:範進中舉同步練習
    《範進中舉》同步訓練   周立雄   一、積累與運用   1.《範進中舉》節選自長篇   (藝術特色)小說《 》,作者     ,   代小說家。   4.曾有一中舉的讀書人寫了一幅對聯嘲諷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請在下聯空白處填一成語,使上下聯對仗工整。   上聯:想當年,無錢無米,誰來雪中送炭;   下聯:看今朝,有權有錢,都來 。   5.修改病句。   ⑴通過學習《範進中舉》,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 想起了中舉的範進
    > 又到一年高考季,無端想起了終於中舉的範進。《儒林外史》是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其中《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通過範進中舉的前前後後,寫了各類人物的表演,真實生動地顯現其真偽、善惡和美醜的本來面目,而且發掘到人物的靈魂深處。《範進中舉》的故事見於小說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範進的主考官周進,幾十年屢試不第,已經六十多歲了,仍未功遂名就。
  • 範偉新片《範進中舉》演本家範進
    作為《範進中舉》的主演,同時也是電影出品方的股東,範偉在發布會上坦言想演範進已經很久了,「很多人也都勸我演,除了我每瘋,沒中過舉,我和範進還真挺像的。」除了範偉和編劇,《範進中舉》的主創陣容尚未公布,發布會現場,範偉笑稱想在網上為範進徵集夫人的人選,「這樣選出來的人大家都能喜歡。」
  • 解密《範進中舉》
    《範進中舉》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該作品通過描寫範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用嶽丈在範進中舉前後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和言語表情,以及中舉後鄰居對他的前呼後擁和鄉紳贈屋的等事例重點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好官名利祿且世態炎涼的可恥的社會風氣
  • 範進中舉後為何瘋了?
    大家都學過一篇課文,這篇名字的課文叫做範進中舉。在這篇課文中。原落魄秀才,還是提學看他可憐才給了他一個秀才身份。他考上秀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是為何好不容易中舉之後,卻直接樂到瘋狂樂呢?這是古代文學史上一個很少有的形象,為什麼中個舉人就可以高興到發瘋呢?有一些可能不了解古代科舉制度的人也不太明白。實際上範進中舉後瘋了,並不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就他這個情況而言,換我我也瘋,要知道中了個舉人對古代讀書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在古代科舉大概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童生,其中就包括秀才。
  • 範進這個鐵憨憨,中舉之後怎麼樣了?
    範進在中舉那一天鬧了個大笑話,幾百年後被寫入教科書,成為笑柄。範進中舉之前和當官之後的一些事,甚至包括範進的老師,初看都很可笑,細思之後,卻覺得笑中帶淚。他是個憨人,搞笑的最高境界是不知道自己在搞笑,卻無意中創造很多笑料,範進就是這樣的人。
  • 範進中舉教案教學設計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範進中舉》這一課,讓我們一起看看範進的命運究竟如何,他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吳敬梓少年時熱衷科舉,23歲時考取秀才,屢次參加鄉試,皆未中舉。讀書生活使他暴露出叛逆的性格,父母去世後,近房覬覦遺產,使他看透人性虛偽、卑劣,不到10年,家產揮霍一空,他經歷了由富貴到貧賤的不尋常變化後,看穿了世態炎涼,寫出《儒林外史》。
  • 範進中舉後,到底當了多大的官?
    放到當代範進是什麼職位?答: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裡,「範進中舉」後的癲狂一幕,幾百年間不知笑噴多少粉絲。但為何範進會當場「歡喜瘋了」到「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的地步?多年前紅遍全國的「白話寫史」讀物《明朝那些事》裡,對此也有一句風趣調侃:「換了你也可能會瘋的」。如此「瘋狂」,當然因為明清年間舉人的「優厚待遇」。
  • 範進中舉後發瘋,被人嘲笑至今,你卻不知道範進後來有多牛
    相信大家對學生時代節選自《儒林外史》的《範進中舉》這篇文章仍舊印象深刻,範進中舉後瘋瘋癲癲的樣子像個十足的小丑。範進中舉後發瘋,被人嘲笑至今,但是另一方面,你卻不知道範進後來有多牛。先說一說範進當時為什麼會發瘋,其實我們都不理解範進中舉在當時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意味著什麼。
  • 《範進中舉》人物形象
    >範進的形象總體形象:科舉制度的受害者 作者態度:嘲諷、批判、同情分類:1)熱衷功名:範進窮盡一生的精力於科舉考試,雖然屢遭挫敗,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歲才中秀才;後來他打算去應鄉試,卻被胡屠戶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寧可讓家人挨餓也要再去應考;及至中舉,他竟然歡喜得發了瘋,這是範進熱衷功名的最具體的表現。
  • 範進中舉後為什麼會突然發瘋?放到當代當官後的範進是什麼職位?
    試想,要是你,從十幾歲考到五十幾歲,幾十次落第,每三年都要忍受一次落第的折磨,在四十餘年間日日夜夜都要忍受鄰裡間的冷嘲熱諷,甚至連自己妻子、嶽父都對自己冷眼相待,你說突然有一天讓你考中了!你會怎樣?我想多半也會瘋吧!範進,這瘋,是喜極而泣的瘋,是揚眉吐氣的瘋!自己四十餘年的努力終於沒白費,讓自己中了舉。
  • 範進不再中舉
    範進不再中舉     ——讀坐忘齋主的博文《詩人魯小鷹》有感
  • 名家名段欣賞:晉劇《範進中舉·我三歲讀詩經》選段
    科舉時代,範進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以求取功名為終生理想,幾乎把畢生精力耗費在應試與考場上,沉溺於不斷追逐和一次次落第的慘痛之中。畸形的封建制度在異化社會的同時,也殘酷地扭曲著人的品性和靈魂。中舉前的範進,在「學而優則仕」的精神支撐下,不顧家徒四壁,執迷要通過考舉改變自己的卑微命運,光耀門庭。這種近乎瘋狂的執迷,既可敬、可憐、又可惜、可悲;中舉的範進,脆弱的神經竟承受不了遲來的歡喜而喜極致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