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甜心奶爸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孩子是否能夠上更好的學校,以後能否有更好的發展,所以能提高孩子成績的事情,家長都願意去嘗試。
但是在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後,卻發現自己的脾氣是一天比一天差,每當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像是在經歷一場「戰爭」。
小王有一個兒子,今年才上小學2年級,平常全家人的關係都是非常和睦的,但是每當小王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是全家最安靜的時候,就連小王的丈夫都是一聲不吭,只有在陪孩子寫作業的小王氣的火冒三丈。
有一次小王在教孩子加減乘除的時候,孩子怎麼也不理解算數的意思,於是就在做題的時候一直錯、一直錯,小王怎麼也教不會,都最後小王氣的不行,孩子也是委屈的哇哇大哭,最後小王終於崩潰了。
而小王的父親卻是在旁邊笑個不停,這讓小王變得越發的委屈了,看著小王的樣子,父親突然開始翻箱倒櫃,找出來一張非常老舊的信件,看起來已經有一定的年頭了,信件的內容竟是以前父親陪小王寫作業發脾氣,後來給小王溝通的信件,這讓小王羞愧難當,而旁邊的父親卻是在一旁嘲笑:你也有今天。
看來絕大多數的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發脾氣,讓很多的家長在嫌棄孩子怎麼這麼笨的同時,也在擔憂自己總是這麼發脾氣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每個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人才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帶有很高的期望,如果孩子的表現不如家長想像的那麼優秀,家長的心裡自然就會有一個落差,這樣的落差就會很容易讓父母感到生氣。
其實家長生氣時候首先想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就是不會呢?其實冷靜下來就能理解,孩子剛剛入門的時候,對於知識的理解是最艱難的步驟,所以孩子會不理解是很正常的,所以當家長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的時候,很容易會生氣。
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通常會讓家長生氣的點就是孩子寫作業磨蹭,再就是在教孩子知識的時候怎麼教都不會,但是這也側面的反映了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因為家長教育方式有問題,讓孩子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家長也不能理解孩子的思維模式才導致了這樣的情況。
家長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會有失去耐心的時候,再加上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如果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氣,很可能就會讓孩子對父母出現恐懼心理,甚至讓孩子對學習更加的牴觸,所以在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的時候,首先就是暫停現在的事情,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再繼續解決問題。
其實家長在生氣的時候,往往都是失去耐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甚至會認為孩子就是故意的,但是越這樣想,家長的火氣就越發強烈,孩子也會更加的膽怯,所以家長冷靜下來重新理解孩子的行為,就能知道孩子並不是真的和家長做對,而是真的不能理解家長的講解。
當孩子和父母都冷靜的時候,才能夠有更加清晰的頭腦去思考該怎麼解決問題,之後家長完全可以和孩子溝通,一起尋找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情緒失控,也讓孩子在面對父母的脾氣的時候不至於那麼恐懼,甚至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思維,這樣就能夠有針對性的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