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卻總忍不住發脾氣,4個方法培養出孩子優秀品質

2020-08-17 奶爸在家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阿德勒


昨晚下班一回到家,就聽見鄰居家傳出來的呵斥聲,「這樣的數學題教了你快100遍了,還不會,你腦子裡灌的水呀,笨到家了你,作業不寫完你就別想睡覺……」

居她家孩子8歲了,就開始厭學,不愛學習,寫作業磨蹭,拖拉,要不就抗拒,發脾氣,一會要吃水果,一會去廁所;好不容易坐下來沒寫幾個字就發現他太不認真了,字體歪歪扭扭不說,而且寫字像畫畫,耐著性子在一旁好言教導,可她女兒並沒有聽到心裡去,扣扣橡皮,咬咬鉛筆,寫著寫著思想就開小車,她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把書扔到地上,對他大吼:「是不是非得罵你才能寫作業,乾脆別寫了!"在女兒的眼淚和害怕中她常常會對女兒大吼,甚至忍不住給他一巴掌。

但看到眼淚簌然而下的女兒,內疚,自責,切深深後悔自己的情緒失控,她事業交際圓滑,但面對女兒時有心無力的挫敗感讓她感覺特別的難受。

前一段時間我正好讀了心心媽的《童年不缺愛》這本書,此書恰好在這方面給出了答案,原來不是孩子不想不認字,故意做對,而是兒童時期的孩子還沒有能力做到專注認真而已。



一、是什麼影響著孩子不能專注於學習

1.孩子的年齡所限,自制力有限

孩子在2到12歲心智會隨著年齡而增長,認知和自控能力也在緩慢增長,如果說我們對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孩子學習不認真,可不認真的態度不是也同樣出現在我們的身上嗎?我們平時在工作和學習的時候,是不是也常常思緒雲遊開小差嗎,在心情煩躁的時候也會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控制不住自己嗎,更何況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

一位資深兒童教育專家通過觀察記錄,發現了2到12到孩子自控力時間表:


2~3歲的孩子專注時間為10~12分鐘;

5~6歲的孩子專注時間為12~15分鐘;

7~10歲的孩子專注時間為20分鐘;

10~12歲的孩子專注時間為25分鐘;

12歲以上的孩子專注時間可以達到30分鐘以上。


由此可以得出,學習不夠認真並不是孩子的問題,故意做對,於我們也有責任。比如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總是一味的催促寫快點,寫好點,而沒有認真靜下心來教孩子認真寫字的習慣。培養孩子這些好的學習習慣並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陪孩子一步一步的練習。

2.過多關注孩子的錯誤和不足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這裡做的不好,那裡幹的不對,而把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當成了理所當然。

經過反思,我認識到自己有時候的確會是這樣。洋洋的背誦能力很強,國學,有時候她可以一上午背五章,但是到了下午他學習就變得非常的懶散,就不想再背了,處處在學習上和我作對。此時我會感覺她的表現非常不好,對於她上午的努力視而不見,冷漠的對待孩子進步和努力成果。此時她的「不足」就佔據了我的所有視線。

3.我們的情緒幹擾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有時候工作不順,我還需要壓住自己的情緒,坐在孩子身邊給他指導學習,孩子會敏銳的感受到這種氣息變的唯唯諾諾,想通過咬手指,摳橡皮來改變自己的狀態,越是這樣,他越思想開小差。他只是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底下我們的負面情緒帶給他的恐懼感,這就是為什麼越是我們情緒不好,孩子表現越發令我們不滿。我也是常常在這個時候忍不住對孩子動手,甚至拿起書砸向孩子,當我們訓斥孩子去把書本撿回來的時候,可以看到他發抖的的小手。而在此時,如果再想讓孩子把注意力用在學習上,已經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而且會極大的減弱孩子在學習上的興趣。


二、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優秀品質

1.給孩子設定逃跑計劃

由於知道我如果情緒失控會給孩子帶來極大傷害,所以我就告訴孩子。如果媽媽對你說:「我生氣啦!你就馬上離媽媽遠點兒,找一個安全地方。等會兒再出來看看媽媽的臉上是否還在生氣!」

這個方法果然好用。每當因為學習孩子而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我一發信號,孩子就會馬上遠離我。看不到孩子,我的情緒會慢慢隨著「攻擊目標」的消失而穩定下來,孩子也能避免被無辜殃及。

2.用番茄鍾記次法提高孩子的專注度

由於孩子學習常常中常常開小差。我被拿起了我家的番茄小鍾, 用很興奮的表情告訴他:「我們單位要所有家裡的孩子的進行比賽,看看誰家的孩子能在五分鐘之內開小差次數最少,連續五天成績最好的小朋友獎勵玩具熊一隻。」

她會很高興參加這樣的比賽。 他每次神遊,我就會在幾張紙上畫上一個叉號,我的這個動作會讓他對開小差有了概念,於是下意識的自動減少開小差的次數。

每五分鐘統計一次,只要本子上有一個叉號,她就會要求重來,我也會告訴他:「在大多數的時間裡,他的表現已經非常的專心了,下次你想要開小差的時候,就可以心裡告訴自己,這樣就可以取得最好的成績啦。」

到了後來就是沒有獎勵,洋洋還是很樂意進行這樣的挑戰小遊戲。我也會偷偷嘗試把番茄鍾時間慢慢拉長。

3.帶著快樂去學習

基本沒有小朋友在不知道學習是什麼的時候就討厭學習的,因為對於小孩子,周圍的一切都陌生,有趣,值得學習。是大人給某些事物打上標籤,讓他感受到學習也有痛苦,甚至痛苦大過了快樂,產生很大壓力,或者因為給小朋友制定目標導致他們覺得自己無法勝任,久而久之,形成厭惡學習的條件反射。

通過觀察我發現:女兒在上幼兒園時候很樂意寫作業,每次都很主動,寫作業跟玩兒一樣,讓她很快樂。但自從上了小學之後他是打心底裡不願意寫作業。

他的幼兒老師是一個很棒的老師,特別受小朋友的喜歡,他的這個幼兒園老師深諳於「寓教於樂」的教育方法。每次到學校去聽公開課都特別的感慨,孩子們真是在遊戲中、唱歌中、跳舞中就把知識給學會了。所以洋洋對於幼兒園老師布置作業,很輕鬆的就完成了,因為在此時孩子們的心中,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後來我就去向她的幼兒園老師請教。他告訴我,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感覺很重要。只有孩子的感覺好了,才能願意去做,這個道理放在寫作業,讀書上同樣成立。

比如,當作業感覺有些難度的時候。我會一臉疑惑地問他:是不是你們老師弄錯了呀?這麼難的作業竟然要你們來做,我打個電話問一下。但走到門口的時候,我會特意的提醒一句:你先別做呀,太難了,你一定要等著我,我一會兒就回來,今天的題簡直太難了!

每到這個時候,洋洋就會一看到我離開馬上去寫作業,而且當我回來的時候,她會遠遠的喊我:媽媽你先別來,再等一會兒。

在等我再次回來之後,她會一臉自豪的坐在那裡。當看到洋洋的作業時,我總會一臉驚訝的問她:是誰把作業給寫完了?難道是天上的鳥兒?他總會大聲笑著告訴我:「媽媽是我。」

我會裝模作樣的把他的本子拿起來,道:竟然全對了!難道你吃了太上老君練的仙丹?快張開嘴巴,讓我看一看。

她總會笑著告訴我,我已經咽到肚子裡了。女兒此時便會迫不及待的讓我給他布置下一項作業。

這種情節小遊戲總是讓她沉迷於其中,開心順利的就把作業給寫完了。

4.看到孩子的小進步,學會表揚和鼓勵

由於需要賺錢養家,沒精力過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工作忙時孩子玩耍的時間總是很長,學習時間很少;閒時陪孩子就安排他學習的時間很多,導致他心情煩躁。這一點我做的很不好,我需要去學習如何平衡孩子學習和玩耍的節奏,安排作息和學習內容。能培養出學霸的爸爸媽媽,無一不是堅持不懈地陪著孩子學習的,在這一點上我真的很佩服他們。好在我也有優點,善於鼓勵,這一點我能在表揚後從孩子的學習狀態和積極性看出來。

  • 「不錯嘛,一小會就寫了兩行字了,而且今天寫的字這麼漂亮,可比***同學寫的字好看多了,你是不是想超過他呀?」
  • 「今天的數學題好難呀,你們老師是不是出錯題了,竟然拿這麼難的題讓你們做,我不信你能做出來?」
  • 「這麼難的題你竟然做對了,你是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了嗎,竟然變得這麼厲害!」

同時我更加關注洋洋學習主動和認真的地方,進行不同方面的鼓勵,當我的策略改變之後,洋洋的學習的狀態和心態都在向積極的方面改變著,我和洋洋在一起的學習時光變得輕鬆愉快。我能看到孩子的積極性越來越強,學習和生活中充滿了自信,不再唯唯諾諾。

總結

我通過學習知道了自己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嚴重負面影響,努力克制並反思自己的情緒來源,徹底改正了以前「嚴師方能出高徒」的錯誤觀念。通過對孩子點滴進步的表揚和鼓勵,孩子情緒狀態已經明顯改觀,但我對孩子引導和教育到這裡這絕對不是終點,我們家長在對教育孩子方面的摸索,就像是逆水行舟,阻力很大,這些阻力有很多偏偏是我們一直堅持的「錯誤信念」:我們在小的時候被輸入的很多觀念,其實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已經完全不適合當下的社會環境,而這恰恰是我們教育孩子最大的阻力。

通過這些,我還想讓自己知道,在培養孩子道路上,必須努力去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畢竟人生路很長,而這些恰恰是生活變得幸福的原動力;更讓我知道,沒有什麼是用愛和歡笑解決不了的。

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我認識、成長的過程,孩子的言行舉止,絕大多都是學習父母的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也就會反映著父母平時的言行,教養孩子就是從父母自身行為做起,但沒有人是十全十美,想做一個完美父母,倒不如成為與孩子一同學習成長型父母。

相關焦點

  • 99%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總忍不住發脾氣,這3點幫你控制情緒
    媽媽陪娃寫作業被氣瘋,外婆拿出23年前的家書,無情嘲笑小王有一個兒子,今年才上小學2年級,平常全家人的關係都是非常和睦的,但是每當小王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是全家最安靜的時候,就連小王的丈夫都是一聲不吭,只有在陪孩子寫作業的小王氣的火冒三丈。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陪孩子寫作業,咋就成了難題?每次聊起陪孩子寫作業這個話題,家長們都忍不住大吐苦水,紛紛表示和孩子鬥智鬥勇的不易。陪孩子寫作業,本來是件好事,家長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不該演變成家長孩子都苦不堪言、甚至破壞親子關係的局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家長沒有掌握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法。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又發生一件非常痛心的事,6月8日一個六年級小學生跑到8樓跳樓而亡,寫下遺書「我恨你們,我要自殺,天天作業作業的,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痛心,只因作業?!當學生不該寫作業嗎?為何一個作業就至於跳樓?箇中原因不敢妄加猜測,但寫作業不知何時卻成為家長孩子心中的痛。
  • 孩子很努力但成績很差,或許家長用錯了方法,這些陪寫作業該淘汰
    讓二姐比較憂心的是馨兒成績倒退的背後,不是玩遊戲成迷、也不是寫作業不認真,小丫頭看上去非常努力但成績一直就是提不上去。後來,經過馨兒班主任的溝通後得知,原來陪寫作業也是一門藝術,在老師的指導啟蒙下,二姐逐漸改掉了她身上陪寫作業的壞習慣,隨著效果初見成效馨兒的成績也大有好轉,尤其是在寫作業方面不再眼神遊走、手腳不安分了。
  • 陪孩子寫作業,總是忍不住發脾氣?三招教「母慈子善」式輔導作業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一旦出錯,自己都忍不住大吼大叫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一開小差、神遊,你就恨不得採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不生氣,我不生氣網上流傳:不寫作業母慈子善,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父母陪孩子做作業雞飛狗跳,掌握這幾個方法寫作業不再困難
    據報導,武漢許女士輔導7歲兒子做數學題,講了大半個小時,兒子仍不會做。許女士忍不住發脾氣,沒想到兒子和媽媽吵了起來。一怒之下許女士回臥室吞下7顆安眠藥。丈夫立刻送醫,所幸無大礙。父母陪伴寫作業有以下危害:1.父母陪寫影響孩子注意力都說學習主要是要養成好的習慣,可是父母在旁邊陪伴寫作業,其實就是正在瓦解孩子的注意力。你看一般練武之人在練武功的時候,最忌諱有人在旁邊,有人在旁邊幹擾他就容易走火入魔。而我們的父母在旁邊陪孩子寫作業,孩子因為旁邊有人容易注意力分散。
  • 杭州一媽媽陪寫作業被氣出心梗,原因是孩子組詞「語出驚人」
    要問當代家長育兒過程中哪件事最危險,估計十個家長中會有七八個回答——「輔導作業!」 最近兩年,網上有很多家長吐槽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多麼痛苦、危險係數多麼高的事,前有拍桌子拍到手骨裂開的,後有輔導完作業上醫院給心臟做支架的。最近,杭州又有一位媽媽因為陪寫作業被氣出了心梗。
  • 破壞學習興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這樣陪孩子寫作業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陪寫作業成為了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網絡上,關於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梗也一直不勝枚舉。大吼大叫、批評責罵孩子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看到孩子半天理解不了、簡單的題目做錯、重複講的錯誤還是犯,家長就不淡定了,怒火中燒,忍不住朝孩子大吼大叫,責罵孩子。
  • 破壞學習興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這樣陪孩子寫作業
    網友揶揄道:一人訓孩子,全小區受教育。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陪寫作業成為了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網絡上,關於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梗也一直不勝枚舉。然而,如果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用錯了方式,就像視頻中那個咆哮的媽媽那樣,再怎麼花時間精力,效果也只能適得其反。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為什麼你陪孩子寫作業,總是忍不住生氣?原因被很多人忽略
    文|文兒家有上學娃,父母陪著寫作業,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但是,陪孩子寫作業,體驗過的父母都知道這是一個苦差事。心態再好的父母,也總有被氣得七竅生煙的時候。原本,她覺得是不是自己火氣太大了,就讓孩子爸爸陪孩子寫作業,結果某一天,孩子爸爸陪寫作業,吼得比她的聲音還大,把隔壁鄰居都招來了。朋友苦笑道:「陪孩子寫作業,實在是要命!」陪孩子寫作業被氣出病陪孩子寫作業,看似是一個簡單的項目。像一些小學生的作業,題都沒有難度,閉著眼睛父母都能回答出來。
  • 關於陪孩子寫作業,睿智的媽媽說,改變陪的方式就越來越輕鬆
    媽媽們不同的體驗,讓我們知道陪孩子寫作業是有方法可循的。有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方式,讓孩子越來越害怕寫作業,但有的家長卻能讓孩子寫作業越來越自覺,甚至愛上寫作業。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對培養孩子的人格有最強的說服力。 孩子的言行是從我們身上反映出來的,陪孩子做作業這件事上,為什麼有的孩子做作業可以很自覺高效完成作業,不用父母過多操心。可也有的孩子每天要父母過度催促嘮叨,還遲遲不肯動手去寫作業,甚至有的父母打罵後依然無效。
  • 破壞學習興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這樣陪孩子寫作業……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陪寫作業成為了親子關係的一道坎,「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一些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會採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而這些做法很容易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也不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 「2個小時就寫6個字!」媽媽被氣到心絞痛,陪孩子寫作業要找對方法
    「我究竟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可以說是無數家長的心聲。陪孩子寫作業最考驗家長的耐心,確實很容易讓爹媽「走火入魔」,動嘴皮子、動手、男女混合雙打的都有。我隔壁鄰居家的女兒,今年7歲,剛上小學。有一天夜裡11點多,睡得迷迷糊糊,聽到隔壁傳來了吵吵嚷嚷的動靜。第二天才知道,孩子媽媽輔導女兒寫作業,將近2個小時,女兒只寫了6個字。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3個方面做好了,孩子獨立高效完成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並不是簡單的陪伴,而是要幫助孩子培養出好的寫作業習慣,然後到逐漸能夠放手,孩子能獨立寫作業,到孩子自覺寫作業等。父母要明白陪孩子寫作業的目的「你作業寫完沒?」「你這道題怎麼又錯了?」如果總是不放手,那麼孩子可能會產生陪伴依賴性,一旦我們不陪他們就不寫作業,還可能會導致孩子不能安心寫作業。這樣孩子的自主性、責任感、專注力的發展都會受到限制。培養孩子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好朋友說:我家娃上三年級了,每次他的作業都是我監督並檢查的。
  • 陪孩子寫作業老是「雞飛狗跳」?這樣輔導孩子,比吼叫管用
    著名相聲演員嶽雲鵬發微博哭訴過陪娃寫作業的不易,影視演員姚晨也控訴孩子的作業可真不簡單,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父母有「恐輔症」,什麼是「恐輔症」?有些家長陪孩子玩時其樂融融,一寫作業一秒變後媽,雞飛狗跳的事沒少在家中上演,很多家長一急了只會大吼大叫,殊不知這一吼孩子更沒心思寫了,恐懼害怕心理讓孩子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思考,在輔導孩子作業時萬萬不要用錯了方法,造成南轅北轍的現象。
  • 孩子寫作業不專心?培養孩子專注力的4個方法,學齡前就要重視了
    「我家女兒總是三分鐘熱度,寫作業的時候一會摸摸這兒,一會扣扣那兒,東張西望的,小屁股坐不住」「明明5分鐘能寫完的幾個字,非得要磨蹭上幾個小時,天生慢性子」「我兒子總是一件事情還沒做完就去幹別的了,經常寫著作業開始畫畫,告訴他先完成一個就是不聽」寶媽群裡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
  • 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去醫院?那快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不管孩子是不是去學校上學,那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都必須是家長的吧!不知道是不是家長和孩子天生是冤家,家長左講又講孩子就是不懂,氣得都想打孩子,網上傳前不久某地一位33歲媽媽訓斥孩子後出現嘴歪口斜大舌頭症狀,送醫後被診斷為腦梗。
  • 陪孩子寫作業忍不住發火怎麼辦?找到方法才能真正地幫到孩子
    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會忍不住的發火,根本原因還是大人和孩子的節奏對不上。讓家長惱火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幾個:1、孩子磨蹭不寫作業很多孩子放學之後想放鬆一下,但是家長希望孩子馬上寫作業。孩子內心不願意,但是媽媽反覆催促,孩子終於不情願地坐到書桌旁,但是心思還是不在學習上。有些媽媽想換個方式,讓孩子先玩一會。問題是孩子一玩就沒法收心了,媽媽叫了一遍又一遍,孩子終於不情願地去寫作業,做作業的時候依然想著玩。
  • 米婭觀點:如果你是陪孩子寫作業的父母,建議你認真讀一讀
    ,我也是把自己的情緒放縱發揮到了極致,孩子成績不理想我會發脾氣,孩子磨蹭我會發脾氣,孩子寫字不規範我會發脾氣……總之,只要孩子沒有按我的標準來,我的情緒就會失控,有段時間都感覺自己快要抑鬱了,而且每次發完脾氣後,兒子那委屈的小眼神讓我特別傷心和悔恨,而且連續的發脾氣自己的身體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