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匯報工作,沒法拼職場。」
這是在職場中,很現實的一句話。
小南和小北大學畢業後,同時進了一家公司。兩個人的專業知識都很紮實,工作也很勤奮。一年後,小北成為業務主管,而小南還是在原來的崗位上。
小南很不理解,就去問領導。領導說小北定期匯報工作,每次都能抓到重點。對於小北很放心,而小南平時匯報工作時,總出錯。對於他來說,沒有辦法知道這項工作的進度。兩個人因為匯報能力不同,在領導心目中留下不同的印象。
對於領導來說,最擔心的是無法掌握各項工作的進度。要是沒有得到反饋,自然不會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下屬。在職場中,有的人喜歡默默埋頭工作,不知道匯報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就可以的。這種思想,會讓自己很難晉升到管理層。對於向上司匯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我看來,在職場中要想得到領導的信任。我們要先學會匯報工作,接著避免匯報工作中會出現的問題,最後找到策略匯報工作。因此,本文將從以下三方面解讀職場中如何成為善於匯報者。
首先,我們要了解職場匯報工作的重要性,避免成為盲目匯報者。
其次,了解職場「不會匯報工作」的三大誤區:沒有解決方案、時機不對、越級匯報。
最後,用3個策略,從「不會匯報者」轉變為「善於匯報者」。
01.為什麼在職場要善於匯報工作,匯報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
每到年底的時候,年終總結、匯報工作,成為職場人頭疼的問題。我明明努力工作了一年,為什麼升職加薪沒有我?努力工作成為很多初入職場人的想法,在工作中不爭不搶,對什麼事情都不計較。如今不止要埋頭做事,更是要抬頭看人。
所謂的抬頭看人,是指適應周圍的人際環境,做好與同事、領導的溝通,讓同事和領導看到自己努力和能力。在職場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向領導匯報工作,正當且合理。
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下身邊的同事,那些被提拔獲得升遷的同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很善於向老闆匯報工作。匯報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兩方面:
匯報工作是最名正言順的與老闆接觸的機會,跟老闆匯報工作,體現出對老闆的尊重。工作成果能讓領導看見,方便領導對工作進度進行控制。向老闆匯報工作,是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而且還是個學習的機會,能夠從和老闆的對話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哈佛學不到》的作者馬克·麥考梅克說過,「誰經常向我匯報工作,誰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誰不經常匯報工作,誰就沒有努力工作。」
在職場中不僅要匯報工作,還要善於匯報。對於匯報總出錯的職場人,也不討領導喜歡,領導要的是善於匯報。那麼,對於不會匯報的人,會存在哪三大誤區呢?
02.職場「不會匯報者」的三大誤區:
①沒有提出解決方案,只會給領導添麻煩
在職場中,很多人分不清「討教」和「匯報」,所謂的討教是問領導,我該怎麼做?而匯報工作是帶著解決方案問領導。
對於領導來說,時間是很寶貴的。他要的是解決方案,而不是你提出一大堆問題。原本屬於下屬的工作,反而轉移到領導的身上。這實際上是把上下級關係顛倒,你不是來幫領導減輕分擔,而是來增加領導的工作量。
在職場匯報工作的時候,要避免盲目問領導問題。尤其是在自己工作職責範圍內,需要自己獨立做出策略。作為領導,也不希望你每一件事都來過問。對於解決方案,最好提出三個。事前對於這些方案,要先分析利弊。等領導的向你提問時,你可以主動介紹。
在匯報工作中,對於提出的問題。要準備解決方案。很多人認為問題,就要交給領導解決。只要把問題告訴領導就可以,而對於成熟的職場人,在匯報工作時,會想著幫領導分擔壓力。這種人在職場上,會得到領導更多的青睞。
②不注重匯報的時機,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
同樣做一件事,你去跟領導匯報,換來的是領導發脾氣。而同事去匯報,領導則能耐心的聽他講完。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領導偏心。其實很多時候,是你匯報的時機不對。
小南說他匯報工作很認真,在工作中遇到突發事件,都會在第一時間找領導匯報。領導已經下班,他也會把領導拖住匯報工作。而小北匯報時,總會先看下領導有沒有空。時機不對,努力白費,沒準還會讓領導,對你不滿意。
對於匯報的時機,是成熟的職場人要把握的。一般可以選擇早上,領導比較有空。在下班前後最好不要找領導匯報工作,在職場匯報工作,也要懂得察言觀色、
對於什麼時候是好時機,這要平時多觀察。通常只要老闆心情好的時候,就是好時機。在好的時機匯報工作,能讓領導聽進去。同時,能提高匯報的成功率。
③越級匯報,吃力不討好
在職場中,都有自己的直屬領導。而工作是直屬領導負責的,在匯報工作時,一般都是找直屬領導。對于越級匯報,會讓領導之間產生誤會。直屬領導會覺得你不信任他,而且會降低工作的效率。越級領導的話,還會打亂公司的制度。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公司裡的員工,都越級匯報。公司的管理,會出現混亂的局面。在《杜拉拉升職記》中,杜拉拉招聘了兩位主管。杜拉拉辭退帕米拉的真實原因,就是帕米拉越級匯報。在現實職場中,這種情況是很忌諱的。
這種越級匯報,還是要少做。
03.從職場「不會匯報者」,轉變為「善於匯報者」的三大策略;
①避免事事匯報,要著重匯報
如果每一件事都重要,也就意味著每一件事都不重要。在職場上一天的事情是很多的,要是領導聽你事事匯報,一天的工作都不用做了。作為匯報人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匯報出最有效的信息。
對於要匯報的工作,要講究一定的邏輯。在腦海裡要有個大概的框架,而不是想到哪裡,說到哪裡。事先在腦海中演練一遍,在匯報工作的時候,就會更流暢。
其次,要著重匯報領導關心的內容。在匯報的內容方面,要先從領導關心的入手。要結合自己的崗位職責,比如:你是一家公司的文案,你要匯報的是宣傳的效果,而不是匯報銷售業績。
最後,對於匯報要注重結果。領導沒有時間聽你說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只關注結果。比如:你是老闆的秘書,老闆讓你複印一份文件。結果文件沒打出來,是因為墨盒用完了,你要換新的墨盒。這些領導都不關心,你只要告訴他,文件在幾分鐘之內,能送到他的手裡。
與其事事跟領導匯報,不如找到重點,向領導匯報他關心的問題。
②運用「雲-雨-傘」理論,為領導匯報工作
在匯報的過程中,通常要跟領導提建議。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運用「雲-雨-傘」理論,是指「天上出現烏雲,眼看就要下雨,帶上傘比較好。」是對事實、分析和行動,這三者的比喻。
「雲-雨-傘」理論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分析為思維輸出形式,最終的落腳點是行動。它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思維閉環,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模式。
在匯報工作的時候,要是不按「雲-雨-傘」理論,可能會出現一些失敗:
第一:只提交「烏雲」,沒有分析和結論。再多的數據,對於解決實際問題,也沒有幫助。
第二:不提供依據。
新人在職場中,還會經常犯一個錯誤。只提交行動計劃,對於領導來說,你要先說服他。這件事才能執行,讓他知道你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要說出依據。
第三:混淆現狀、分析、建議
在匯報工作的時候,要分清這3者的關係。區分現實現狀、分析研究、行動方案,回答「結論」和「依據」,這是成熟的職場人要掌握的技能。
「雲-雨-傘」理論要如何應用在職場匯報中:
要迅速掌握這項技能最好的辦法是:列標題。就是把事實現狀、自己的分析和推薦的行動方案這三個主題列出來,再添加內容。
標題一旦列出,可以給自己快速搭建思考結構,一方面給予你大腦裡的信息明確落腳點,另一方面哪怕後面找來再多的信息或數據,你都可以將它們分門別類、拆開揉碎後歸類,把各個要素用到自己的材料中來。標題列出後,報告中的「事實現狀」、「分析研究」和「行動方案」就很容易被區分,歸類整合後,中心更明確,對方則能更輕而易舉地吸收你的觀點。這樣做不僅為自己事後的復盤提供了依據,而且每完成一件事,還能順著清單來複查自己遺漏和忽視的地方,從而快速積累職場經驗。
③營銷良好的匯報氛圍,讓領導能聽得進去
領導的心情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你匯報的成敗。聰明的下屬,會找領導心情好的時候,匯報工作。對於良好的匯報氛圍,是可以營造的。
在匯報之前,可以先說一些輕鬆的話題。在匯報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恭維領導。但要掌握好尺度,通常領導在工作比較順利,或者某些方面取得成就的時候,都是匯報的好時機。
在匯報的過程中,最擔心的一種情況是左右為難。要明確自己的工作範圍。分清什麼事情需要匯報給領導,什麼事情自己決定就好。
對於不用向領導匯報的內容,要爭取領導授權。對於一些重要項目的重要節點,要記得匯報。一般情況下,這種做事方法,會讓領導覺得省心。領導對你的信任高,就會把更多的事情,交給你。
總結一下:
在職場學會正確匯報工作,是每個成熟的職場人,都要學會的一項技能。對於不會匯報工作者,要好好想想,匯報工作對於職業生涯的重要性。不會匯報工作,會讓自己在職場上處於下風。不止要匯報工作,更要善於匯報工作。
匯報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還能保證工作不偏離方向。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在工作中認真、及時地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