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明膠未來將可能代替人類皮膚展開臨床試驗

2020-12-18 網易科技

(原標題:新型明膠未來將可能代替人類皮膚展開臨床試驗)

據外媒報導,近日,來自瑞士材料科學與技術聯邦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在利用對人類皮膚吸收水分方式的模擬打造一種能夠具備人類皮膚特徵的明膠材料。這支科研團隊計劃通過對明膠含水量的控制將其作為人類臨床試驗的替代品,它將用於測試人類皮膚跟外科繃帶等紡織品的相互作用。

皮膚是人體非常實用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將人體包裹在裡面而且還是一種動態材料 -- 能夠基於即時環境做出改變。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水分,打個比方在浴缸裡待太久,皮膚就會產生一種 " 褶皺 " 作為提醒。適量的水分能讓皮膚變得柔軟光滑,同時還能產生各大的摩擦力。當然,太多的水分也會引發過多的摩擦,這會導致水泡、皮疹甚至潰瘍的發生。

弄明白皮膚隨水分變化而發生的變化以及它跟面料的相互作用對於軍事靴子、繃帶等設計都非常重要。

科研團隊表示,傳統的皮膚 / 紡織品相互作用測試方式一般都要依靠人類志願者,而這不僅費時、高成本而且還可能誘發受傷。

為了降低這種測試的風險性、加大對它的可控性,於是科研團隊想到了打造一種擁有人類皮膚水吸收特徵的材料。一開始,團隊想到的是角蛋白,但後來發現明膠造假更低 -- 它只用了幾瑞士法郎,而不是什麼上千瑞士法郎。

眼下,這種材料還處在非常早期的研發階段,它還只能依靠外界的水來源來進行運轉,但接下來,團隊將想辦法讓它不再需要依靠外界並引入毛孔,讓它跟人類皮膚更接近。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侯維鋮_NT4124

相關焦點

  • 22個新型肺炎臨床試驗預註冊
    文章來源:時報漢麻資訊有關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重大消息都會快速刷屏,吉利德的瑞德西韋將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啟動臨床試驗的消息一夜之間幾乎全民皆知了。瑞德西韋還是在研藥物,安全性和療效究竟如何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即使非常時期,一個新藥的審批時間也會較長,從老藥中發現有效藥物是最理想的途徑。
  • Curemark展開兒童自閉症用藥CM-AT新三期臨床試驗
    從事藥物研發的非上市公司Curemark LLC宣布展開新的第三期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以檢驗該公司用於治療所有3-8歲兒童自閉症患者的新藥CM-AT的療效。Curemark之前已公布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三期雙盲臨床試驗的喜人結果,在試驗中,3-8歲自閉症兒童接受了CM-AT的治療,這些患者的消化酶胰凝乳蛋白酶水平較低。
  • 美專家稱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3個月後臨床試驗
    3個月後展開人體臨床試驗。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專家凱薩琳·保萊斯等人撰文說,從獲得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到第一款疫苗的I期臨床試驗用了20個月,但此後對SARS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研究為解碼和應對新的冠狀病毒提供了重要依據。
  • 【Trials 徵稿】實用性臨床試驗的未來
    期刊:Trails 作者:Prof Marion Campbell and Prof Sandra Eldridge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Trials 期刊歡迎您向我們的新專題特刊「實用性臨床試驗的未來
  • 又一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進入Ⅱ期臨床試驗
    又一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進入Ⅱ期臨床試驗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醫科院生物所)自主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6月20日下午在雲南省紅河州進入Ⅱ期臨床試驗。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5月13日,醫科院生物所收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批准開展Ⅰ/Ⅱ期臨床試驗。5月15日,正式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啟動Ⅰ期臨床研究,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設計,根據試驗方案逐步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近200例18至59歲健康成年人的入組,順利完成Ⅰ期臨床試驗。
  • Motif Bio新型抗生素Iclaprim3期臨床試驗獲得裡程碑式進展
    2017年2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Motif Bio宣布已經完成REVIVE-1臨床實驗的最後治療,這是一項3期臨床試驗,旨在檢測抗生素Iclaprim治療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ABSSSI
  • 首個「男性避孕凝膠」臨床試驗開啟 稱有效率高於90%
    日前,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男性避孕凝膠」大規模臨床試驗已正式啟動並進入2b階段,這也是全球首個「男性避孕凝膠」臨床試驗,若該凝膠確實安全有效,將為避孕帶來新的選擇方式,也讓控制生育的責任變得更加平等。多數情況下,避孕似乎都是女性需要承擔的重任。
  • 恆瑞PD-1 臨床試驗部分受試者皮膚出現血管瘤!
    (健康時報記者 葉正興 實習記者 楊 月)近日,一位來自「淋巴瘤之家」微信公號的版主發文稱:一些參加PD-1抑制劑臨床試驗的病友,皮膚出現血管瘤並對血管瘤表示出困擾和擔憂,特別是參加了恆瑞PD-1臨床試驗的病友,出現血管瘤症狀較多,部分受試者已經因此退組。
  • 新冠肺炎強效藥進入臨床試驗|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和抗體|謝曉亮|...
    國際知名期刊《細胞》昨天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課題組與合作團隊的文章,公布了其新型冠狀病毒強效藥研究的最新重要進展。謝曉亮團隊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
  • 復星醫藥獲許可的新型冠狀病毒 mRNA 疫苗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
    「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註冊審評受理。復星醫藥全球研發中心在疫情中砥礪前行,以人類健康需求為導向,積極推進與 BioNTech mRNA 疫苗的國際合作。希望這一疫苗早日在中國啟動臨床,儘快推出安全有效的疫苗產品從而最終戰勝疫情。」
  • 「5.20」——世界臨床試驗日,中國是小滿
    同樣的道理,雖然氯喹被正式用於瘧疾的治療,但是並不能認為就可以用來進行治療新冠,所要進行的臨床試驗,也不可能是4期臨床試驗。  不管怎樣,從註冊登記就可以看出臨床試驗的混亂。也可以看出在這些臨床試驗裡,有著太多太多的凌亂的預試驗。一場人類經歷的瘟疫,變成了臨床試驗的「盛宴」,結果感覺只留下了杯盤狼藉。
  • 動物明膠膠囊存隱患 膠囊外衣將被"海藻"替換
    傳統的空心膠囊多以豬或牛皮、骨製成的動物蛋白明膠為原料,這種膠囊外殼一旦生產管理不到位可能存在傳染動物源疾病的風險。今後,這種隱患將被「海藻」消滅。11月29日,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獲悉,由中科院海洋所和秦皇島一家企業合作研發的海藻多糖植物空心膠囊能夠很好地克服上述缺點,並且比國外同等產品價格便宜了一半,目前已經建立了年產20億粒規模的生產線,產品已開始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
  • 研究人員將測試給人移植豬皮 未來或無需人類捐獻皮膚
    嚴重燒傷患者往往需要移植他人的皮膚才能闖過鬼門關。美國一家公司將開展的一項臨床測試給這些患者帶來了福音。未來,也許他們無需再等待其他人捐獻皮膚,而可以直接使用豬皮來做移植手術了。
  • 一分鐘讀懂藥物臨床試驗
    IV期臨床試驗:在上市前進行的前三期臨床試驗是對較小範圍、特殊群體的病人進行的藥物評價,病人是經過嚴格選擇和控制的。而上市後,許多不同類型的病人將接受該藥物的治療,所以很有必要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考察該藥物對大多數病人的療效和耐受性。在上市後的IV期臨床研究中,數以千計的經該藥品治療的病人的研究數據被收集並進行分析。
  • 廣東省自主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正式獲批臨床試驗
    9月28日,廣東省疫苗生產企業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 細胞)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核發《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適應症為預防由SARS-CoV-2感染而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
  • 傳小籠包肉餡摻食用明膠代替肉皮凍 飯店否認
    核心提示:最近明膠成了輿論焦點,有網友稱,小籠包內的肉皮凍是有食用明膠代替的。記者走訪多家湯包店,他們均否認有此做法。皮薄汁多的小籠包,是南京市民非常喜歡的街頭美食,可很少有人會自己動手製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籠包的湯汁製作工藝非常複雜。
  •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民法典草案述評之八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科研和醫療團隊不斷探索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2月5日,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布啟動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研究。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首位受藥的是一位68歲的男性重症患者。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研究目的為「評價18至60周歲健康成人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招募108名志願者。
  • 人類醫療史的裡程碑:全球首例人類活體基因編輯臨床試驗開展,一名美國患者成首位受試者
    該臨床試驗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完成,受試者是 44 歲的 Brian Madeux,隨著實驗展開,上億個正確的基因拷貝和用來對他本體基因進行精準編輯的工具一起隨靜脈注射進入他的體內。實際上,此前已有多項針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臨床試驗。早在 2015 年,就有消息稱中國的一些實驗室正在進行基因編輯的人體試驗。2015 年 4 月,中山大學的黃軍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試驗胚胎中一個引發地中海貧血的突變,研究結果發表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上。
  • 廣生堂(300436.SZ):獲得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批件
    廣生堂(300436.SZ):獲得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批件
  • 太美醫療科技eCollect(EDC)全力馳援新冠肺炎臨床試驗
    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節裡,面對嚴峻的疫情挑戰,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全民總動員。為了更快攻克病毒,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很多醫院都已全力展開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課題的臨床試驗。作為生命科學領域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太美醫療科技全力馳援新冠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