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21)

2020-10-18 業主公理

李雲亮說業主物權(續58)

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21)

文/李雲亮

前文說,在不動產問題上,歐陸物權法習慣物權法定。我們的《物權法》「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其法定狀態,既死又愚。

《物權法》「第六章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前後14條。其中11條,即80%規範共有關係和共有行為。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已明顯泡在共有這渾水中了。

我們的《物權法》還有「第八章  共有」。

第六章之共有,與第八章之共有,兩章共有語文高度相似。居然,此共有與彼共有,互不相識,絕無往來。第六章之共有,與第八章之共有,不在一個家譜中,如此法定,肯定就不能是一家人了。

於是,我們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法學論文,以及法院關於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之判決,都不會在第六章未作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去引用或適用「第八章 共有」一般規則。中國的《物權法》,第六章與第八章,比鄰若天涯。

《義大利民法典》(費安玲 丁枚 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版)不用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概念,徑直說建築物的共有,並將業主的建築物共有植入該民法典「第七章 共有」之中,列為「第二節 建築物的共有」,且在第二節末尾一條(第1139條【共有規則的準用】)規定:「在本節未作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準用共有的一般規則(參閱第1100條及後條)」。

應該指出,法律架構,將業主的建築物共有植入民法典物權法共有大邏輯之中,這表明,業主的建築物共有與物權法一般共有,有直接邏輯關係(血緣關係)。

其實,在中國大陸的民法學家中,認定這些共有如此血緣關係的學者大有人在。

比如,廈門大學的徐國棟教授,在他著名的《綠色民法典草案》中,就將「第五節 建築物的區分所有」植入該民法典草案「第三章 共有和準共有」之中。

再比如,武漢大學的孟勤國教授,在他的《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中,也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權利,第116條—第119條,植入該草案建議稿的「第五節 共有」之中。

徐國棟教授和孟勤國教授都以這種植入方式,清晰地認定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與物權法的一般共有,有血緣關係。

可惜,這些別樣的、細緻的、頗有見地的學術內容,沒有引起這個專業的學界注意。

明確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與《物權法》一般共有有血緣關係,這對於業主維護自己的權利具有「戰略」意義。

(未完待續)20180116

相關焦點

  • 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2)
    李雲亮說業主物權(續36)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2)文/李雲亮前段(1)文字不足800。,(物業小區)就存在法定的業主協會」和「設立小區總協議書可以規定一個業主協會由開發商代管或控制的階段或期限。
  • 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1)
    李雲亮說業主物權(續34)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1)文/李雲亮美國法律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但無論總協議書對開發商控制階段做了什麼樣的規定,開發商控制階段都必須在以下規定的任意一種情況下終止:⑴小區內房屋單元的銷售數量,達到小區內房屋單元總數的75%之後的60日內;……」這是周樹基先生翻譯的、對原文略有刪減的《美國統一區分所有物業產權法》第3.3.4款法律規定。
  • 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前言)
    李雲亮說業主物權(續34)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前言)文/李雲亮前言從本文開始,我將細說《美國法律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細說之素材,源自周樹基著《美國物業產權制度與物業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版)。這是一本能開導業主思維的好書。翻看《美國物業產權制度與物業管理》,最好先了解作者周樹基先生及其學歷和學術背景,可預先對該書(資料、觀點)產生必要的信任。
  • 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19)
    李雲亮說業主物權(續56)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19)文/李雲亮為什麼不厭其煩以致,現實生活中,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各方衝突壯烈又無窮盡。人人皆知,汽車走上高速路,最煩心方向錯誤——不能立即掉頭。現在,《物權法》「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在路上,方向不對。出口何在?這是我要解說的。立法掉頭,麻煩在於思維抽象。說立法方向錯了,必須介紹域外法例,以供思維行者參考。那麼,我就以美國和香港地區法律為例,輔以其他國家和地區法律為證,指明方向。
  • 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20)
    李雲亮說業主物權(續57)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20)建築物區分所有,綜合業主應有的全部權利,如果一定要用「建築物區分所有權」這個概念,它是一種相對所有權,亦稱受限制的所有權(Limiting ownership),它只能存在於歐陸物權法共有關係之中,是一種特殊的按份共有。分析這種特殊的按份共有,向左則複雜,向右則簡單。
  • 《物權法》已經規定小區人防車位產權歸全體業主共有
    另外小區大門限制非業主隨便進出,因此,為小區配套的人防設施必定是屬於小區業主共有的公共場所和公用設施,而不是屬於對社會公眾開放的的市政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既不屬國防資產也不屬國有資產,同時也不屬於人防辦所有)。
  • 最高院:小區地面車位到底屬於開發商還是全體業主?
    小區地面車位到底屬於開發商還是全體業主?此後,豪運公司準備將部分車位出租給業主,而業主委員會於2015年3月發出通告,聲明地面停車位是利用小區公共用地設立的,為小區業主共有,豪運公司無權出租或者銷售。雙方協商未果,訴至法院。一審法院認為,地面停車位在無法辦理產權證明的情況下,應當屬於全體業主。豪運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後,豪運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審。
  • 小區車位是否屬於業主共有?物權法規定:有些可能屬於開發商
    業主:車位既然建設在小區內部,就應該屬於小區的配套設施,歸全體業主所有,開發商、物業都無權收取任何費用。開發商:小區車位屬於小區建設規劃內的一部分,但並不屬於業主購買的公攤面積,也不應屬於小區配套設施,而是自己建造的合法財產。
  • 電梯廣告、停車位出租……小區公共收益屬於全體業主!已有...
    >小區公共收益,屬於全體業主雖然《物權法》等明確規定,小區公共場所產生的收益歸全體業主所有,但有不少物業公司將這些收益截留或挪用。駿景花園業委會信息平臺發布消息稱:業委會去年備案後,收回了小區內電梯大堂廣告和部分公共場所租賃的管理權。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共收益資金帳戶餘額為233萬餘元(20萬元為押金)。
  • 內地商品房小區須有制度從開發商控制向業主控制過渡(上)
    李雲亮說業主物權(續63)美國法律如何規定:小區控制權屬於小區內的全體業主(26)內地商品房小區須有制度從開發商控制向業主控制過渡(上)文/李雲亮前幾天,我的微信朋友圈出現一條消息:「全國獨一家!深圳志聯佳物業公司甩出出一張深圳市志聯佳實業有限公司(注意是實業有限公司,不是老物業的物業有限公司!)合同章的一頁合同附表,宣稱小區內所有公共區域都是歸他們所有,包括所有的公共通道綠化樓棟內的樓梯電梯甚至外牆,詳細內容見文末附圖。憑著這張紙要霸佔深圳龍崗碧湖花園的所有公共區域,堅決不退場!
  • 《民法典》下月起正式實施 規定小區內廣告收益屬業主共有 業主們...
    為了更好地保護業主對於小區共有部分的權利,《民法典》二百八十二條新增加一條關於業主共有部分產生收入的歸屬的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簡言之,類似於投放在小區公共區域的廣告產生的收益,在扣除建設單位、物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的合理成本後,屬於業主共有。
  • 《民法典》下月起正式實施 規定小區內廣告收益屬業主共有業主們...
    原標題:《民法典》下月起正式實施 規定小區內廣告收益屬業主共有業主們,物業該給你分錢了!  簡言之,類似於投放在小區公共區域的廣告產生的收益,在扣除建設單位、物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的合理成本後,屬於業主共有。  採訪中,記者問及我市部分物業公司「明年會如何支配電梯廣告收益」時,負責銀灘雅苑小區的遠大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明年小區內的電梯廣告將繼續投放,廣告收益到底多少錢、這些錢花到哪裡去,絕不可能成為一筆『糊塗帳』。
  • 《民法典》下月起正式實施 規定小區內廣告收益屬業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一條延續《物權法》第七十條的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為了更好地保護業主對於小區共有部分的權利,《民法典》二百八十二條新增加一條關於業主共有部分產生收入的歸屬的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 長沙佳陽小區210個規劃車位二審全部判歸業主共有(案例點評)
    本案中二審被上訴人開發公司(一審原告)以「建築面積和建設資金沒有分攤到業主,且屬於設計、規劃內的地面停車位為由主張其擁有產權,有權依據《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的方式處分其車位獲得應有的收益」進行二審辯護,要求維持一審判決。
  • 小區共有部分收入歸誰?民法典給出答案:屬於業主!
    實際中,小區業主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大多數都由物業公司管理和收取,業主很難從中獲得這部分利益,因此經常引發矛盾糾紛。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定,利用小區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管理人等不得非法佔有。規定進一步細化了利益分配和操作流程,起到了定分止爭的作用,切實維護了業主的合法權益。
  • 小區公用面積被建成停車場,產權屬於開發商還是全體業主?
    而且小區的車位費用也是水漲船高,讓業主苦不堪言,尤其是物業為了賺更多的錢,把小區的車位租給其他小區的人,讓原本就不富裕的車位更加雪上加霜。很多小區業主都因為車位這種事鬧過,那麼問題來了,小區地面上的車位究竟是屬於開發商還是屬於全體業主的?
  • 以案說法:利用業主共有土地使用權設置的車位屬於全體業主共有
    商品房建築區劃內(小區圍牆內)商品房建築之外的沒有分攤到業主產權證上以外的土地使用權和利用此地面設置的地面停車位產權到底是屬於開發商所有還是屬於全體業主共有,始終是一個非常熱門和具有較大爭議的話題,現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發布的雲南某小區一審、二審、三審真實的案例,分享給關心這一問題的各位網友參考。
  • 法官說法:小區內無法辦理產權登記的地上車位應屬業主共有
    小區業主依法成立了A小區業主委員會,後B公司欲以自己的名義將車位以出售或出租方式進行處分,業主認為小區地上車位佔用了共有部分,其應屬全體業主共有,A小區業主委員會根據業主大會的決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B公司建設的112個地上車位屬於全體業主共有。  【分歧】  規劃建設的地上車位屬於業主共有,還是屬於建設單位所有?
  • 每周讀「典」 | 居民小區內車位的歸屬和使用是如何規定的?
    每周讀「典」 | 居民小區內車位的歸屬和使用是如何規定的?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第二百七十六條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 民法典解讀之物權編 小區道路、綠地等場所和設施 均屬於業主共有
    長江日報訊(記者耿珊珊)業主在購買商品房後,民法典規定,除享有所有權外,對小區內的道路、綠化、停車位及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均享有所有權。某大型居住小區被一條城市公共道路一分為二。業主因購置的房屋臨近道路,就在路上拉起了繩子,用來晾曬被子、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