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品種多樣,等級、價格各異,似乎生來烏龍茶就具有傲骨,不愛的人嫌棄它的苦味焦味,愛上的人便覺得它的味道變化多端,層次豐富,具有獨特的巖韻,再喝別的茶,便覺得太過寡淡。
矮腳烏龍便是這樣的一種茶,茶樹植株矮小,最高不超過120公分左右,產量低,價值高。茶樹適應性極強,不僅建甌有,武夷山有,就連臺灣也有,而且它能根據各地的氣候,土質,以及製作工藝,入鄉隨俗,不斷自我調節,和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像變色龍一樣可以根據周圍的環境不同,變換自身的顏色一樣,矮腳烏龍便也具有這樣的品質。
當它種植在建甌,就成了矮腳烏龍,泡出來的茶,湯色金黃剔透,香氣高遠悠長,似有蜜桃香味。當它種植在武夷山,就變成了軟枝烏龍,由於當地日照少,霧氣多,常用中火焙制,所以湯色紅亮,口感更加古樸醇厚,巖韻十足。成茶條索細緊重實,葉端扭曲,色澤褐綠潤,香氣清高幽香,湯色紅亮,滋味醇厚,巖韻顯,品質優良,久泡有餘香,實為不可多得的珍品。當它種在臺灣就成了青心烏龍,也有叫凍頂烏龍的,成茶半球形顆粒狀,微帶梗枝,呈墨綠色,茶湯金黃中略帶青色,熠熠生光,喝起來則略帶甘甜,滿口生津。
它是巖茶中的新品種,同樣也是巖茶中的硬角色。不爭鋒不張揚,品飲起來,齒頰留香。茶湯醇厚質樸,像茶中的老者一般成熟穩重,若是你也是如臺灣烏龍一樣的角色,或者說一樣的性格,那這款茶就再適合你不過了。
矮腳烏龍流傳下來的說法很多,比較令人信服的是,宋代的宋徽宗極愛茶,為了滿足自己對茶的需求,專門命人建造了御茶園,將收集來的好茶都種植在御茶園裡面,據說矮腳烏龍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茶種。
和普通的烏龍茶一樣,這款茶也極具收藏意義,隨著時間的流逝,內含物質更加豐富,巖韻更加厚重,外形條索細緊重實、葉端扭曲,色澤烏潤。茶湯豔麗呈金黃色、深橙黃色,湯水順滑,無苦澀,香氣濃鬱,滋味醇厚,持久耐泡。葉底軟亮勻齊,綠葉帶紅邊或硃砂色。
有人問了,既然有矮腳烏龍,是不是還有高腳烏龍,大家猜的沒錯,茶友們還想了解高腳烏龍的嗎?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告訴小編,下期就給大家講講高腳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