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永遠走了 曾最早推出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譯本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94歲「詩的戀者」屠岸永遠走了

  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消息,前天下午5時,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

  屠岸原名蔣壁厚,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他學魯迅,用母親的姓作為筆名的姓,名為叔牟。屠岸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編審,獲得過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中國版權產業風雲人物等。

  屠岸將一生都獻給了詩,他曾經說過:「我是詩的戀者,無論是古典、浪漫、象徵、意象;無論是中國的、外國的,只要是詩的殿堂,我就是向那裡進香的朝聖者。」他出過大量詩集《萱蔭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等。1948年,屠岸翻譯出版了惠特曼詩選集《鼓聲》。1950年,由屠岸翻譯出版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成為第一部中文全譯單行本。67年來,屠岸親自執譯筆,歷經500餘次修改,此後不斷再版,累計印數達60多萬冊,歷盡磨礪,終成經典。2001年,屠岸歷時三年翻譯的《濟慈詩選》(199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他說:「我為什麼喜歡濟慈的詩,因為他用美來對抗惡。」

  此後的幾十年裡,屠岸都喜歡在入睡前吟誦詩歌,從李白、杜甫、白居易,到莎士比亞、華茲華斯、濟慈,他都喜歡誦讀。他曾和朋友打趣,「每天我不用服安眠藥,我服的是『詩藥』」。而前幾年,屠岸家每周還會舉辦家庭詩會,他說,「我的三個子女和外孫女、外孫,每周來家裡朗誦、研討詩歌,有中外詩人的詩作,有翻譯的作品,也有朋友寫的或自己寫的作品。」

  作為美的捍衛者,屠岸給周圍人帶來了無盡的溫暖。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謝冕說:「屠岸先生待人誠懇、認真、周密、細緻,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對晚輩尤其平易,總是愛護有加。雍容儒雅是先生的『形』,謙和中正則是先生的『神』,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讓人打內心敬畏的智慧長者。」

  三聯書店原總編輯李昕於1982年大學畢業分配至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他回憶說,屠岸與人交往,永遠面帶和善微笑,目光炯炯,神情專注。他記得大家時常提起屠岸和郭沫若「叫板」的事。上世紀50年代,郭沫若根據英譯本翻譯了波斯詩人奧馬爾·哈亞姆的《魯拜集》,在人文社出版後,屠岸發現其中有些地方有硬傷,存在誤譯,便去信商榷。一次屠岸與郭沫若偶然相遇,又當面質疑。這件事也被傳為翻譯界佳話。

  據悉,屠岸告別儀式將於12月20日上午9時在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

(責編:吳亞雄、蔣波)

推薦閱讀

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詳細】

這五年,這些好節目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電視文藝和網絡視聽文藝也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發展道路。【詳細】

相關焦點

  • 國內首位完整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翻譯家屠岸先生逝世
    余光中先生前腳剛走,又一個詩人也遠行了。12月16日晚近10點,封面新聞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 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屠岸先生是著名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出版家,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原名蔣壁厚。自幼家學深厚,並受母親影響熱愛詩歌和文學創作。
  • 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曾翻譯出版我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原標題: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他的父親蔣驥曾留學日本,是一位建築師和土木工程師。母親叫屠時,寫詩、作曲、繪畫、彈琴樣樣都行,是一位傑出的才女。他學魯迅用母親的姓做筆名的姓,所以筆名為屠岸。   屠岸早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從四十年代起就對濟慈的詩情有獨鍾——不僅因為濟慈用美來抗衡社會的醜惡,與他的價值觀相吻合,而且由於濟慈只活了25歲,22歲得了肺結核,而屠岸也在22歲得了肺結核。
  • 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曾翻譯中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
    2017年12月17日訊,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昨日在京逝世,享年94歲。屠岸,原名蔣壁厚,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自幼家學深厚,並受母親影響熱愛詩歌和文學創作。屠岸一生著述豐厚,有詩集《萱陰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深秋有如初春》《夜燈紅處課兒詩》,散文詩集《詩愛者的自白》,文化隨筆《傾聽人類靈魂的聲音》,文學評論集《詩論·文論·劇論》,散文集《霜降文存》,口述自傳《生正逢時》等。1950年,屠岸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出版,這是中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
  • 莎士比亞詩歌翻譯中的文化取向:屠岸和辜正坤比較研究
    引言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創作於 16 世紀 90 年代,詩集最早、最完全的「第一四開本」出版於 1609屠岸於 1950 年翻譯出版中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開啟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漢譯的時代。從屠岸1950 年開始到 2018 年底近 70 年間,共有 26 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的重譯本出版, 重譯次數居莎士比亞全部作品之首。通過翻譯,詩中所蘊含的文化被不斷挖掘和傳播。
  • 評論|屠岸身上最閃耀的不止於「首位完整翻譯莎翁十四行詩」
    屠岸先生昨天走了。在各種紀念文章和悼念報導中,「國內首位完整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其身上最閃耀的符號。但當我們過分聚焦於「首位」「完整」等等大標籤時,我很擔心這些前輩先賢真正能夠垂之久遠的遺產,就在文字的夾縫中輕飄飄溜走了。
  • 九旬翻譯家屠岸 手抄詩集紀念莎翁
    晶報訊(記者 熊奇俠)2016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莎翁迷紛紛自發組織紀念活動,巡遊、講座、展覽、朗誦、戲劇表演、徵文、出書……那麼以什麼方式紀念最能表達我們對莎翁這位世界文學大師的崇敬之意呢?
  • 著名翻譯家屠岸逝世 曾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
    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  屠岸,1923年11月22日生,江蘇省常州市人。早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歷任華東《戲曲報》編輯、《戲劇報》常務編委兼編輯部主任、中國劇協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總編輯。
  • 生命的詩意永存: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是當時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由3個四行的小節(quatrain)加1個偶句(couplet)構成,每行5個抑揚格音步(iambic pentameter),即一輕一重10個音節,韻腳排列為abab,cdcd,efef,gg。
  • 詩人屠岸的三個背影——文壇追憶詩人、翻譯家、出版家屠岸
    屠岸晚年如是說。他寫詩、譯詩,終生與詩相伴。他著有《萱蔭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等,譯著有《濟慈詩選》等。1950年,他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是中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  正在武漢出差的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詩歌評論家吳思敬得知消息後,連夜與屠岸家屬電話聯繫,心情沉痛。
  • 最"中國"莎翁詩集在眾籌網站上線 93歲翻譯家屠岸撰新序
    圖片說明:屠岸手持1943年王麥稈所贈原版詩集留影。  東方網2月18日消息:「以最中國的方式,紀念莎翁逝世40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線裝珍藏版近期在眾籌網上線,目前籌款目標已過半。
  • 手把手教你讀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今天,我們要手把手教你讀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首先,請欣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第18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莎士比亞時代,owe與own通用。古英語第二人稱動詞單數後加-st或-est譯為:秀雅風姿將永遠翩翩 【內容解析】此詩的發展變化:以人比夏天開始,以人勝自然終結。
  • 《梁宗岱譯集》出版 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被公認「最佳」
    今年上海書展國際文學周的開場論壇是「莎士比亞的遺產」,詩人、作家和學者們痛心於莎士比亞「被網紅」,碎片化的「金句速讀」是對莎翁作品最大的傷害。所有曾經受惠於莎士比亞的寫作者給出懇切的建議:放下語錄,去讀他的原作。正經讀莎翁,不能繞開他的十四行詩。事實上,莎士比亞本人對十四行詩的重視和投入,遠在他的戲劇作品之上。
  • 莎士比亞最廣為流傳的十四行詩,中英文都太太美了!
    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落, 也不會損失你這皎潔的紅芳, 或死神誇口你在他影裡漂泊, 當你在不朽的詩裡與時同長。 只要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 這詩將長存,並且賜給你生命。
  • 翻譯家、出版家屠岸逝世 享年94歲
    屠岸一生著述頗豐,有詩集《萱陰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散文詩集《詩愛者的自白》、文化隨筆《傾聽人類靈魂的聲音》、文學評論集《詩論·文論·劇論》、散文集《霜降文存》、口述自傳《生正逢時》等。  他從少年時代開始寫詩、翻譯,代表譯作有《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莎士比亞歷史劇《約翰王》《濟慈詩選》等,《濟慈詩選》譯本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
  • 草堂讀詩|故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我們今天要分享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來一起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十四行詩是一種詩歌體裁,最初流行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義大利詩人彼得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16世紀初,十四行詩傳到英國,在英國詩壇上風行一時,當時產生了錫德尼、斯賓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而莎士比亞進一步發展並豐富了這一詩體,寫下154首十四行詩,集結成了《十四行詩集》。
  • 女王為何贈習大大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摘要]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時引用了莎士比亞的話,這句話出自戲劇《暴風雨》的第二幕第一場中。我國著名翻譯家朱生豪先生曾將What's past is prologue譯作「以往的一切都只是個開場的引子」。
  • 有種東西比星星更永久——紀念屠岸先生逝世一周年
    他是第一部中文全譯單行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譯者;他的譯作被卞之琳譽為「達到了譯詩藝術的成年」;2001年,他因《濟慈詩選》譯本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彩虹獎」;2010年,他獲得全國翻譯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他以一位詩人的敏感經歷了家國與自身命運的顛沛起伏,而他給自己的自傳起名為《生正逢時》。
  • 屠岸:用生命與詩魂擁抱
    屠岸:用生命與詩魂擁抱   餘瑋  有人說,屠岸先生的名字是和詩歌,和惠特曼、莎士比亞、濟慈等詩人的那些閃光的詩篇緊密相連的。坐在面前的這位溫厚儒雅的老人,就是筆者久已仰慕的著名詩人屠岸,更難得的是能夠面對面地傾心交談。
  • 劍橋美文-莎士比亞-Sonnet(十四行詩)
    美國媒體選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詩歌(當然是指英文世界,或者非中文世界),莎士比亞的三首十四行詩,居然佔據了前三十名的三個位置。這就是莎士比亞,你不可不誦讀的英文巨匠。should look into your moanAnd mock you with me after I am gone十四行詩第71首威廉.莎士比亞
  • 美國圖書館收藏外研社2017版《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2019年6月28日,由北京大學黃必康教授譯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2017版《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仿詞全譯本)正式被美國福爾傑莎士比亞圖書館(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