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70後,小時候家裡就經歷過兩頓飯,那時候只要休息的時候,家裡基本都是兩頓飯。因為那時候糧食比較匱乏,吃糧要靠供應。
我上學以後,家裡的生活開始好轉,不過有時周末還是以兩頓飯為主。因為早上起來的晚,所以午餐和早餐並做一頓吃了。
記得八幾年回農村老家的時候,他們那裡農閒的時候基本全是兩頓飯,而且早上基本都是吃「稀飯」,只有下午五點左右的晚飯才是「幹的」。
一日三餐改成二餐,是有害還是有益健康
一,這個應該區別對待
上班族和學生族因為體力消耗比較大,早餐和午餐往往糊弄的居多,所以吃三餐是很有必要的,否則身體會受不了。一些老人和輕體力勞動者,因為本身胃腸消化不好,加上可能營養過剩,「過午不食」反而會對身體有好處。二,合理搭配三餐,保證營養均衡的攝入
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這個做為養生的座右銘,經常會被人掛在嘴邊上。在理論上也的確如此,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家卻很難做到。以我家裡為例,我家裡白天孩子上學,大人都去上班。早餐因為時間比較緊,一般都是牛奶、雞蛋、麵包或者粥、小菜、饅頭、花卷一類的。
雖然能夠吃飽,但是感覺欠缺一點滋味。午餐孩子在學校訂餐,夥食肯定不是太好,能吃飽就不錯了!我們兩人在單位食堂吃,或者在外面湊合一口,這個質量肯定會差點。
晚上其實是一家人團聚和享受的時候,這個時候要不吃點好的,有點對不起自己一天的辛苦勞動,所以晚餐我家裡是比較豐盛的,而且很多人家基本跟我家裡差不多。早餐、中午外面的快餐、家裡的晚餐
每天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書包找吃的,這個我覺得有孩子上學的人家基本如此。所以對於上班族和學生族,一日三餐還是很有必要的。一日三餐現在已經形成習慣,這個已經形成了生物鐘,到點不吃飯就會感覺少點什麼。
雖然很多人說一日二餐還有輕食比較好,但是這個只適用於非體力勞動者和一些老人,而上班族和學生族這樣吃肯定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所以一日二餐還是三餐,這個還是要根據自己家庭的需要,有益健康還是有害健康是相對的,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