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離事未了」,如何化解探望權之爭?

2020-11-08 蘭臺律師事務所


作者:司豔溪

指導律師:王麗


當事人為儘快離婚而「草率」籤訂離婚協議或者因雙方感情積怨就探望權無法達成一致,致使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主張探視子女的糾紛愈演愈劣。化解探望權之爭,究竟應當以什麼為根本,「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觀念是否正確,這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本文將從實踐中常見探望權糾紛具體分析如何妥善解決探望權之爭。


1.離婚後,撫養子女的一方是否有權拒絕另一方探視子女?可否以一方不支付撫養費為由拒絕探望?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都有權利獲得父愛及母愛,離婚後父或母都有對子女進行撫養、教育以及探望等的合法權利和義務。《婚姻法》第38條第1款規定(《民法典》第1086條第1款):「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可見,探望權實質是基於父母子女身份關係,由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法定權利及義務。探望權一方面保證了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聚,滿足其對子女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助於彌補家庭破裂對子女造成的情感傷害,有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因此,在不具備中止探望的情形下,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無權拒絕另一方探視子女。

實踐中,經常存在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以另一方不支付撫養費為由對探望權的行使加以幹涉或阻撓,甚至因此對簿公堂。很顯然,父母粗暴地認為孩子屬於父母的附屬品。但實際上,法院審理類似糾紛時往往不會支持「以不支付撫養費為由拒絕探望」的觀點。離婚後雙方應當本著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則,妥善協商處理探望權及撫養費支付等事宜,避免因夫妻感情積怨或金錢糾紛導致子女受到持續的心理刺激和傷害,為孩子營造和諧的成長環境。裁判文書可參考: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2016)京0115民初14947號;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法院,(2019)渝0111民初4589號;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人民法院,(2017)吉0203民初825號等。關於子女撫養費的支付問題,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可向法院單獨提起訴訟或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 若離婚協議或離婚判決未涉及或未明確探望權的具體內容,如何救濟?要求變更探望權行使的時間與方式而再次提起訴訟,是否會違反「一事不再理」,法院是否可以受理?

當事人感情破裂時往往無法冷靜地解決財產與子女撫養問題,或者忽略了對子女探望權作出明確的約定,比如約定具體探望的時間、方式與內容。實踐中,若離婚協議書或離婚判決中並未涉及探望權的內容,在雙方協商無果情況下,當事人一方可依據《婚姻法》第38條第2款「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直接以探望權糾紛為由提起訴訟解決。裁判文書可參考: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2016)京0115民初14947號;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人民法院,(2018)閩0305民初1287號等。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於審理婚姻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參考意見》第8條第2款:「離婚時行使探望權方式與內容未予以明確,離婚後發生爭議的,可提起探望權糾紛訴訟,對行使探望權的內容、方式、周期等予以確定。」與此同時,通過檢索發現:離婚協議或離婚判決雖已明確約定探望權的內容但並未明確約定探望權行使的具體方式、周期與內容,協商無果時當事人提起探望權糾紛的,法院通常也是予以受理的。裁判文書可參考: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6)京02民終5918號;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11110號;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人民法院,(2020)遼1002民初1997號等。

但若離婚協議或離婚判決中已約定探望權的具體內容,又因糾紛再次提起訴訟,是否會違反「一事不再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248條:「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後,發生新的事實,當事人再次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可見,當事人以新的事實與理由再次起訴要求變更探望權的方式及時間的,不適用「一事不再理」的原則,法院亦應當予以受理。此外,從情理角度考量,因時間及客觀情況的變化隨時會影響探望權的行使,原有的探望權約定很可能無法滿足子女或父母的客觀需求,從情理而言也將妨礙未成年人和當事人親情權益的實現,賦予當事人再次起訴的權利可以說對子女的健康成長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不論從法律規定還是從情理角度分析,當事人要求變更探望權行使的時間與方式而再次提起訴訟的,並不會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3.若離婚協議約定一方放棄行使探望權的,是否有效?

離婚協議中常見這樣的約定,比如「子女由女方直接撫養,男方無須支付撫養費,但男方承諾放棄探望子女」,類似約定是否有效?雖離婚協議書是「一攬子」解決婚姻關係問題的方案,不能將其中某一條款與其他條款割裂開,但涉及人身關係的探望權屬於父或母的法定權利與義務,放棄探望權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都是不能自由處分的,關於放棄行使探望權的約定應屬於無效約定。即便離婚協議中夫妻雙方作出此類約定,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仍有權要求探望子女。

探望子女是法律賦予父母的權利,任何一方均無權剝奪。即便夫妻雙方已解除婚姻關係,但父或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係、情感紐帶都是不可割裂的,且雙方對關愛子女的根本目的往往並無衝突,因此,雙方應當將情感糾葛擱置,將維護子女的利益以及保障子女健康成長作為處理親子關係的首要準則。實踐中,法院處理探望權糾紛案件時,通常也是以維護子女最大化利益,如維持子女相對穩定的學習生活環境、避免心理有大幅度波動,同時又要照顧父母探視子女的權利,兼顧法、理、情多重維度,減少矛盾衝突。顯然,從情與法雙重角度,約定放棄探望權都是無法得到支持的。


4.若撫養子女的一方拒絕另一方探望子女,是否可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

因雙方感情糾葛、未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拒不支付撫養費以及子女拒絕被探望等原因,實踐中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往往會拒絕另一方探望子女。毋庸置疑,依據法院作出的生效法律文書,當事人一方有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撫養子女的一方同意探視。但在執行程序中,法院通常會如何解決呢?原則上,法院會採取談話確認、陪同探視、採取懲戒措施以及溝通交流等方式予以執行,無果時將根據案件具體情況依法作出裁定。具體常見情形如下:

(1)子女拒絕被探視的,法院無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將可能終結執行程序

探視權屬於身份權的範疇,是具有人身屬性的親權。探視權糾紛所執行的標的涉及被探視人的人身自由,在被探視人具備相應意思表示能力且明確表示拒絕被接走探視的情況下,法院不宜對其人身採取強制措施,強制探視會對子女成長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經調解無效後,因暫不具備執行條件,法院將依法終結執行,在被探視人願意被接走但有相關人妨礙行使探視權的,當事人可再次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裁判文書可參考: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2018)京0112執908號;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2014)豐執字第01497-1號;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2014)執字第354-1號等。

(2)被執行人下落不明的,因不具備執行條件,將可能終結執行程序

經法院系統調查被執行人無法聯繫的,且申請執行人未提供被執行人的下落及其他執行線索的,將導致執行案件不具備執行條件,無法執行,法院將可能裁定終結執行程序。裁判文書可參考: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2014)海執字第274號;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2015)豐執字第8590號;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2013)豐執字第6109-1號等。

(3)生效判決缺乏執行依據,將可能駁回強制執行申請

因生效法律文書未明確具體的探望時間、方式與周期內容,缺乏明確判定,且在執行程序中雙方無法協商一致的,應認為申請人申請探望權強制執行缺乏內容明確的生效判決依據,很可能會駁回強制執行申請。當事人可就探望權行使的方式、時間與地點以及交接辦法另行提起訴訟。裁判文書可參考: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人民法院,(2020)湘0702執1153號之一等。因此,建議當事人在參與離婚糾紛案件時,儘可能對探望權作出明確且具體的約定,或者單獨提起探望權糾紛的訴訟。

(4)因探望權行使期限未至,將可能駁回執行申請,要求屆期另申請執行

探望權的執行與其他案件不同,探望權的行使是持續性的且有時間限制的,執行法院難以在探望權行使期限內均予以執行,這也造成了執行困難的現狀。比如,原生效判決判令父或母對子女探視可在寒暑假期間進行探視情況下,申請執行時間並非生效判決確定的探視時間時,因執行時機尚不成熟,很可能法院將駁回申請執行人的執行申請,要求其待條件具備時再申請執行。裁判文書可參考:河南省汝陽縣人民法院,(2020)豫0326執1140號等。

結語

探望權是法律賦予父或母的法定權利或義務,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探望權的行使既是保障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對子女情感的需要,更是為子女身心健康成長需要父愛或母愛的考量。因此,不論當事人之間情感糾葛多深,還是應摒棄雙方矛盾,一切以子女健康成長為原則,積極配合行使探望權。

相關焦點

  • 90後離婚夫妻爭小孩的探視權 接走還是在母親處探望孩子
    接著,雙方又為孩子的探視權問題爭了起來。到底是孩子父親直接接走還是要在孩子母親處探望,這時間長短又該怎麼定?雙方據理以爭,各不相讓。近日,玉環市人民法院就審理了這起探望權糾紛案件。  小言和小若是經人介紹認識的,2015年,情侶間發生矛盾,之後矛盾不斷,但迫於雙方父母的壓力,倆人登記結婚,不久生下一個兒子。
  • 川師殺人案:用程序正義化解「生死之爭」
    川師殺人案:用程序正義化解「生死之爭」 2016-05-06 07:31:16  3月27日23時50分,滕某將蘆海清叫到了離寢室一樓梯之隔的學習室內,用當天買的不鏽鋼菜刀將蘆海清殺害。經法醫鑑定,蘆海清系頭頸離斷傷致死,全身50多處刀傷。嫌疑人手段極其殘忍,對於其面臨的刑罰,不少人做了「殺人償命」的預判。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隔代探望糾紛不斷 化解需明確權利義務關係
    姚雯/漫畫  獨生子意外墜樓身亡,留下的遺腹子成了安撫一對老人喪子之痛的最大慰藉。然而,由於婆媳矛盾升級,兒媳拒絕公婆探望孫子,由此引發了江蘇省首例「隔代探望權」糾紛案。  最近,江蘇省無錫市北塘區法院對此案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部分支持了爺爺奶奶探望孫子的訴求,但圍繞此案的話題仍在繼續。
  • 姚軼捷 陳知刊:探望監督人制度的創設與完善
    學界普遍認為「探望權是基於血緣關係而產生的權利……屬於父母照顧權(親權、監護權)中人身照顧權的一部分」。探望權的設立「一方面可以滿足父母雙方對子女的關心、愛護的情感需要,及時、充分了解子女的學習、生活情況,更好地對子女進行撫養、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子女與非直接撫養方的溝通與交流,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這也體現出了民法典中所蘊含的道德思維。
  • 河北大城:黨員「七權七責」推進創先爭優
    河北省大城縣針對農村黨員中存在榮譽感、責任感、歸屬感不強,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突出的問題,在全縣農村黨員中開展了「七權七責」創先爭優活動。  從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入手,通過保障黨員的方針政策知情權、村級大事審議權、村務黨務監督權、民主選舉參與權、積極分子推薦權、選優評先提名權、福利發放建議權,落實黨員的組織決定執行責任、政策法規宣傳責任、社情民意反饋責任、矛盾糾紛化解責任、村民致富幫帶責任、班子團結維護責任、弘揚正氣表率責任,為每名黨員明權確責,實現了黨員權利與責任的統一。
  • 如何行使中止對方探望的權利?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法律依據:《婚姻法》第38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法妞網友諮詢:如何行使中止對方探望的權利?
  • 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十大典型案例-上市公司控制權之爭糾紛案例
    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十大典型案例-上市公司控制權之爭糾紛案例 時間:2018-12-04 來源:
  • 探望子女受阻怎麼辦?法律如何規定的?如何變更子女撫養權?
    子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即使是離婚後父母也會對子女多加看完,但是撫養孩子的一方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阻撓對方對子女的探望,那如果探望子女受阻的話能變更子女撫養權嗎?如果可以的話又該如何變更子女撫養權?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第二十六條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人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探視權已經通過立法(包括司法解釋)得以法制化,並在法律上賦予了強制執行的效力。一、探望子女受阻能變更子女撫養權嗎?
  • 中大草坪之爭,爭的到底是什麼?
    [摘要]中大草坪之爭實則是一場自由精神之爭,一場對於今天如何堅守大學之道的追問。儘管中大的「草坪之爭」已經有段時間了,但在學校內部,這似乎仍只是王進們與保衛處之間的事情:王進師生們要進入,保安們驅逐之;王進師生們發表文章表示不理解,保衛處則通過官網以公告的形式重申禁入規定。那麼對這場草坪之爭,中大校方是否有跟相關師生們溝通過?王進的回答是,「目前為止校方沒有就此事和我溝通過,有老師私下和我說過,但目前沒有收到學校正式找我溝通的通知。」
  • 劉克希解讀《民法典》與百姓生活⑧離婚後爺爺奶奶有權探望孫子...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解讀】民法典的本條規定與婚姻法一致,僅文字作了修改。但是,從民法典的立法過程看,從本條的「正面規定」可以讀出「反面規定」的內容,即民法典否定「隔代探望權」。
  • 離婚夫妻爭探視權:探望成為「戰場」 孩子被嚇病
    孩子父親的  無奈  只要讓我看孩子立即去法院銷案  那麼,爭端另一頭的陳先生,又是如何回應此事呢?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陳先生告訴記者,在離婚後第一次看了孩子後,羅女士就以索要撫養費為由,不讓他看孩子。羅女士所說的「帶了很多人上門砸門」,實際上是陳先生和朋友、律師一起上門,並沒有發生「砸門」的行為。
  • 中國古代法律思想中的''君權''與''父權''之爭,從《清平樂》說起
    作者:陳茜,原題:從《清平樂》說起:淺述中國古代法律思想中的''君權''與''父權''之爭。最近講述宋仁宗一生的電視劇《清平樂》頻繁上了微博熱搜,隨著劇情已至尾聲,劇中''懷柔CP''引起了觀眾熱議。正好最近正在看臺灣學者李貞德的書《公主之死》,那我們就來簡要說說古代的''君權''與''父權''之爭。01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起儒家思想對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法律、經濟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深遠,但是在漢以前,儒家並未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甚至一直受到打壓。
  • 奶奶爺爺太溺愛孩子,父母有權拒絕他們探望孩子嗎?
    白小姐再婚後,發覺由於老黑夫婦對孩子的溺愛,使得小黑養成很多不良習慣,並且給她新組建的家庭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於是找到二老說明情況,今後未經她同意不要擅自探望小黑。二老以自己是小黑的祖父母,有權利探視孩子為由,不予理睬。後,白小姐訴至法院,要求終止二老對孫子的探望權利。那麼,祖父母與外祖父母對孫子女與外孫子女是否有探望權?
  • 蔡英文大佬之旅拜會蘇貞昌 化解綠兩個太陽之爭
    臺海網4月23日訊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兼黨主席蔡英文繼「點亮臺灣、希望行腳」系列活動之外,將展開拜會黨內大老之旅,蔡英文拜會黨內大老的第一個行程就是前主席蘇貞昌,顯示蔡陣營有意化解過去「兩個太陽」造成的不愉快,營造並形塑綠營團結,蔡蘇會今天下午三時在超越基金會登場。
  • 不爭,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不與人爭又如何?
    日:「不爭。」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寬;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郭子儀是唐朝名將,他平定了安史之亂,是大唐的中興之臣。郭子儀在前線作戰的時候,唐肅宗最受寵的大太監內務總管魚朝思向唐肅宗建議:要吸取安祿山擁兵自重的教訓,要對郭子儀多加防備,以免成為安祿山第二。肅宗就派魚朝恩去郭子儀的軍中做監軍。
  • 離婚後不配合對方探望孩子的法律責任
    然而,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積累的矛盾並沒有被化解。離婚後,我的當事人(女方)沒有應對好對方的探望孩子要求,而是多次以既然法院判決子女撫養權歸自己,所以自己有權說了算而簡單粗暴地拒絕對方。為此,男方向北京市豐臺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探望權。
  • 公務員離婚後不讓前妻探望 認為兒子受不良影響
    如何探視?何時探視?直接撫養小孩的一方不配合怎麼辦?就此,本期說事釋法精選了我市法院近期宣判的幾個典型案例,希望能對離異夫妻有所啟示。考慮到上述難處,她請求法院允許她每月有權選擇兩個周六前往阿力家中探視兒子小寶,並有權將兒子帶離阿力家外出相處,於當天17時之前再送回阿力家中,阿力應予以協助配合。阿力在庭審中反駁稱:他堅決不同意阿麗的訴訟請求。阿麗可以每月到他家中探視一次兒子,但不能將兒子帶走單獨相處,因為阿麗的人品、作風不好,兒子年紀尚幼,思想容易受大人影響。
  • 廣州培正:百年名校註冊權之爭升級
    法律界人士指出,如果私立培正商學院被證明有惡意的「搶註」行為,其他培正成員可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該商標,但培正商學院是否屬於「不正當註冊」目前還難以判斷  在粵、港、澳三地久負盛名的百年名校「培正」家族,發生了一場校名、校徽註冊權之爭:1999年,廣州培正中學校長吳琦首次在校董會上提出培正校名註冊的問題;次年,廣州培正中學向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註冊校名、校徽。
  • 離婚後母親思女心切「攜女逃亡」 法官聯合心理老師化解探望權糾紛
    南京一對夫妻離婚後,協議由父親撫養年幼的女兒,但母親思女心切,卻在一次探望女兒時趁前夫不備「攜女逃亡」,沒有撫養孩子經濟實力的她,帶著孩子在外過了10天「流浪」的生活,最終被警方找到。通過「房樹人」繪畫探知孩子內心趁前夫不備帶走女兒被終止探望權男子趙錚錚與錢玥於2012年協議離婚,約定所生女小黛由父親撫養,母親隨時可以探望。不過,雙方曾為探望時間及方式有過爭執。2019年3月,錢玥在一次探望女兒時,趁趙錚錚不注意將8歲的女兒帶走,隨後音訊全無。
  • 離婚後對方不給探望小孩怎麼辦?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